322 Folgen

由台灣獨立媒體《報導者》所製播,帶你走進採訪現場、聽記者們發現的第一手故事。
 
除了有訪談、有現場,更製作新聞摘要單元「今天來敲婉」、國際新聞單元「儘管世界爛透了」、藝術文化單元「他們的魔幻時刻」,以各種聲音形式,陪伴你關心世界、走入在地、聽見多元社會脈動。歡迎緊追《報導者》臉書粉絲團、Instagram、電子報,許願節目來賓、參與提問,告訴我們你想聽什麼。
 
贊助力挺台灣第一個以非營利基金會成立的媒體,無廣告、無付費牆、獨立又開放的《報導者》:https://bit.ly/2Ptvj6F
 
寫小紙條給Podcast編輯台:podcast@twreporter.org
 
關於《報導者》:
IG:https://www.instagram.com/twreporter_podcast/
官網:https://www.twreporter.org/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wreporter
Twitter:https://twitter.com/tw_reporter_org
訂閱電子報:https://bit.ly/3k2P42Z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報導者 The Reporter

    • Nachrichten
    • 5.0 • 3 Bewertungen

由台灣獨立媒體《報導者》所製播,帶你走進採訪現場、聽記者們發現的第一手故事。
 
除了有訪談、有現場,更製作新聞摘要單元「今天來敲婉」、國際新聞單元「儘管世界爛透了」、藝術文化單元「他們的魔幻時刻」,以各種聲音形式,陪伴你關心世界、走入在地、聽見多元社會脈動。歡迎緊追《報導者》臉書粉絲團、Instagram、電子報,許願節目來賓、參與提問,告訴我們你想聽什麼。
 
贊助力挺台灣第一個以非營利基金會成立的媒體,無廣告、無付費牆、獨立又開放的《報導者》:https://bit.ly/2Ptvj6F
 
寫小紙條給Podcast編輯台:podcast@twreporter.org
 
關於《報導者》:
IG:https://www.instagram.com/twreporter_podcast/
官網:https://www.twreporter.org/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wreporter
Twitter:https://twitter.com/tw_reporter_org
訂閱電子報:https://bit.ly/3k2P42Z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在中國「被消失」的那五年:精神酷刑、政治審判、強迫勞動,與那些不讓他被遺忘的獄中信

    在中國「被消失」的那五年:精神酷刑、政治審判、強迫勞動,與那些不讓他被遺忘的獄中信

    今天是2024年4月15日,在這集節目上架的兩年前,正是人權工作者李明哲歷經在中國的5年關押後,回到台灣的日子。

    李明哲事件是第一次有台灣人在中國因「顛覆國家政權罪」被捕入獄;從他的消失、被捕、拘禁、救援、受審到被迫認罪、入監服刑,以及妻子李凈瑜爭取探監、國際NGO發起寫信等過程,掀起一連串的政治波瀾。在那些關鍵時間點,李明哲的第一人稱視角是什麼樣子?又如何看待外界的討論?

    在他無法對外發聲的5年時間裡,他體會到中國司法以「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為名的精神酷刑,面臨認罪與否的抉擇壓力,經歷如同「模擬法庭」、照既定腳本走的公開審判,也因國際聲援而成為獄中焦點,甚至一度因此改善了同區獄友的勞動條件——這些對他而言,都使他更了解獨裁政權的思維和治理技術,以及身處自由社會的人們應該如何思考和應對。

    「如果我從此不講話,那麼中國關押李明哲的目的就達成了。」回到台灣的李明哲重獲自由,同時又感到他此刻的人生屬於更多人——他舉辦講座、推動人權教育,希望用自己被消失期間的「所學」,讓台灣人更了解自身的歷史與必須直面的中國政權。

    來賓|人權工作者李明哲、《報導者》特約記者謝馥伊
    製作團隊|李雪莉、藍婉甄、汪彥成
    攝影|林彥廷

    📍搭配閱讀:
    【陳映妤/讓「良心犯」不被忘記──從全球寫信救援李明哲展開的反思】https://bit.ly/43TxWnu
    【高牆內的角落:香港監獄裡被不當對待的少年】https://bit.ly/3xxmz8M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 53 Min.
    今天來敲婉|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屋塌奪命背後,什麼款房子風險高?我家耐震嗎?

    今天來敲婉|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屋塌奪命背後,什麼款房子風險高?我家耐震嗎?

    4月3日上午7時58分,花蓮發生規模7.2強震,至今餘震不斷。眼見地震造成的傷亡、新聞播報著多少建築被開代表不宜居的「紅單」,你是否也擔心「我的房子安全嗎」?

    不管是地震或隨之而來的山崩海嘯,都非人力可對抗,一棟「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建築或許是人類少數能決定的。

    地震工程界有句話:「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曾以921地震為核心進行傾倒毀損建物研究,發現有騎樓的建築占84%——這類牆壁或梁柱不足的「軟弱層」建築,或施工品質不良、監工不實都是使房屋在強震下倒塌的重要因素。

    我們如何檢視自家房子是否有結構問題?裝潢時除了設計美感還需要注意什麼?「耐震宅」、「制震宅」、「免震宅」等名詞到底是什麼意思?作為地震之島的居民,這些都是你我都需要的正確防災觀念。

    製作團隊|詹婉如、陳思樺

    📍搭配閱讀:
    【比地震更致命的「建築殺人」──關於耐震,我們必須知道什麼?】https://reurl.cc/Z9RzRl
    【你是強震的高風險族群嗎?】https://reurl.cc/M4YL14
    【台北大地震?「大規模地震模擬」如何讓政府防災動起來】https://reurl.cc/lgE4LA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 13 Min.
    儘管世界爛透了|子女犯案,父母有罪?精神問題漏接、槍枝管理隨便,美國少年開槍「誰該負責」引辯論

    儘管世界爛透了|子女犯案,父母有罪?精神問題漏接、槍枝管理隨便,美國少年開槍「誰該負責」引辯論

    美國一位高中生2021年在疫情、家庭與經濟的連串壓力下,犯下4死7重傷的校園槍擊案。然後呢?

    在密西根州牛津高中的槍案3年後,法院作出重大刑事判決,除了15歲槍手被判重刑之外,父母親詹姆斯.克倫布里(James Crumbley)及珍妮佛.克倫布里(Jennifer Crumbley),因疏於注意兒子的身心狀況、且為其購買最後用於作案的槍枝,兩人皆遭判「過失致人於死」有罪,成為美國司法史上首次被成功定罪的兇手家長。

    不過,此判決也引起社會不同聲浪——沒有積極尋求醫療協助,沒有發現孩子的犯罪計畫,乃至沒有保管好家中槍枝、讓其成功帶入校園,可以構成雙親的刑責嗎?「養不教,父母之過」的刑罰邏輯是否會對弱勢家庭家長帶來更多不公平的壓力?

    這集,請聽一個疫情下的「尋常家庭」怎麼了?從這起事件,我們該如何思考家庭、校園在青少年暴力犯罪中的責任與角色?

    製作團隊|張鎮宏、藍婉甄、汪彥成

    📍搭配閱讀:
    【養不教誰之過?美國牛津高中少年槍擊案,「兇手媽媽也有罪」過失刑責爭議】https://bit.ly/3POHtXh

    💰跨足國際,帶回獨立觀點,贊助報導者:https://pse.is/5953dg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 38 Min.
    因為不想洗碗所以吃泡麵!一首詩、一場實驗、一部紀錄片,導演許鞍華真實又可愛的日常抵抗

    因為不想洗碗所以吃泡麵!一首詩、一場實驗、一部紀錄片,導演許鞍華真實又可愛的日常抵抗

    如果你的人生走到了76歲,你還想做什麼嗎?拍攝《女人四十》、《桃姐》、《黃金時代》、《明月幾時有》等近30部劇情片的香港導演許鞍華在76歲那一年,完成一個她熱愛且等待多年的題材:詩。

    紀錄片《詩》的主角是香港詩人,但鏡頭裡並沒有風花雪月或悲秋傷春,而是充滿入世的生活感——詩人也是一般人,要剪鼻毛、會打蟑螂、上茶餐廳,努力賺錢養家餬口。

    這集,除了談《詩》創作本身,許鞍華也談自己年幼時與文學的初識,更毫無遮掩地坦率陳述一個大導演超真實的日常困擾,包括洗衣多久洗一次﹑為什麼有打掃還是髒,一個好吃客又如何在健康與嘴饞間「討價還價」,甚至為了不想洗碗只吃泡麵……詩也好、電影也罷,作為創作者,原來是這樣抵抗又擁抱生活。

    #本集彩蛋 聽導演雙聲道讀詩

    來賓|香港導演許鞍華
    製作團隊|李雪莉、張士達、詹婉如、陳思樺

    📍搭配閱讀:
    【你一虛榮的話,它就沒有了──專訪從《詩》走入日常生活,抵抗隨波逐流的許鞍華】https://reurl.cc/ornGoj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 47 Min.
    西部沿海最熱話題「光電」:政府力推、業者搶進,為何台灣「漁電共生」獨步全球卻又一波三折?

    西部沿海最熱話題「光電」:政府力推、業者搶進,為何台灣「漁電共生」獨步全球卻又一波三折?

    因應氣候變遷與國際淨零碳排放趨勢,「能源轉型」已是最受社會關注、選舉時各黨派候選人必提的政見之一,儘管程度與路徑未必相同,發展綠能光電卻是共同前提。

    由於平面土地少,結合台灣昔日強項養殖漁業與綠能發電系統的「漁電共生」,成為能源政策的一線曙光,但政府設定2025年達到4.4GW的目標,目前卻只有落實1成多,進度遠遠落後。

    有些區域爆發養殖戶和承租戶間的利益衝突;有些城鎮居民為了保存家鄉地景而抗爭;也有光電業者與漁民籌備多年,希望透過光電開發重新活化荒廢的魚塭,卻在申請書被退件後才發現被政府「滾動式調整」的規定給卡住——早前私挖魚塭的地目違規、農業部政策溝通的反覆、業者對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經濟部設置「環境社會檢核」卻遺漏許多潛在衝突……許多長期累積的各方問題,都在快速推行且變動中的政策中凸顯出來。

    這集,一起來從台南七股、雲林口湖的光電爭議背後,了解「漁電共生」政策的來龍去脈,以及在日益複雜的執行細節中,能源轉型該如何繼續走下去?

    來賓|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秘書長陳郁屏、《報導者》記者黃浩珉
    製作團隊|方德琳、藍婉甄、汪彥成
    攝影|黃世澤

    📍搭配閱讀:
    【變局的漁電共生──地目歷史共業未解,330公頃「非法魚塭」成光電地雷】https://bit.ly/4aC06ps
    【當光電包圍漁村:七股漁電共生風波再起,居民在抗議什麼?】https://bit.ly/4aDQ1Ix
    【解決地面型光電發展困境,應補足三大制度破網】https://bit.ly/3TFLqP3

    📍搭配收聽:
    【今天來敲婉|太陽能板下養蚶仔,台南七股光電為何引發爭議?】https://link.chtbl.com/ham-a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 47 Min.
    中國漁船翻覆後踏上金門:走進民宿、漁港,在對抗前線與「廈門情結」之間,金門人到底怎麼想?

    中國漁船翻覆後踏上金門:走進民宿、漁港,在對抗前線與「廈門情結」之間,金門人到底怎麼想?

    2月14日中午,一艘中國違法漁船闖入金門縣「禁止、限制水域」,並在海巡署追緝期間翻覆,釀成2死意外;幾天後,中國的反應從地方躍升至中央層級,且公開宣告否認有「金廈中線」或禁限制水域,國內政壇也因「翻船」責任歸屬問題吵得不可開交,引發外界擔憂兩岸衝突升溫……

    「外媒都會想說,你們為什麼還不帶著家人逃走?」金門返鄉青年王苓,日前協助外國記者採訪時,感受到外媒將金門處境假想為俄烏戰爭前線的憂心,但多數金門人卻對海上衝突引起的輿論風波十分淡定,這起事件對當地人的「體感」究竟如何?

    金廈海域翻船事件後,《報導者》記者詩愷親赴金門採訪、聆聽不同世代的在地人觀點,嘗試讓更多「本島人」理解金門在特殊的地緣與歷史影響下,與對岸廈門之間若即若離的關係——尤其是曾在以「反共前線」為榮的愛國教育下成長、卻又在「戰地政務」解除後,經濟發展與「敵國」緊密共存的金門人,他們是如何思考自己的認同與矛盾?

    這集,從一段在金門聽到、來自廈門的廣播開始,和詩愷一起穿梭青年民宿、鬧區酒館、金門的大學和漁港,聽見來自不同角度的當地觀察,如何形塑出充滿「灰色地帶」的金廈關係。

    來賓|《報導者》記者許詩愷
    製作團隊|詹婉如、汪彥成
    攝影|黃世澤

    📍搭配閱讀:
    【金廈海域翻船事件後,居民眼中「最安全的前線」如何維持現狀?】https://reurl.cc/L4yyeX
    【兩岸電波大戰:在金門聽見廈門的「聲音」】https://reurl.cc/Z9KK5a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 38 Min.

Kundenrezensionen

5.0 von 5
3 Bewertungen

3 Bewertungen

Top‑Podcasts in Nachrichten

Echo der Zeit
Schweizer Radio und Fernsehen (SRF)
Les Grosses Têtes
RTL
NZZ Akzent
NZZ – täglich ein Stück Welt
Apropos – der tägliche Podcast des Tages-Anzeigers
Tamedia
News Plus
Schweizer Radio und Fernsehen (SRF)
Global News Podcast
BBC World Service

Das gefällt dir vielleicht auch

敏迪選讀
敏迪
法客電台 BY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Radio
法律白話文運動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斐姨所思
范琪斐
轉角國際・重磅廣播
轉角國際.重磅廣播
百靈果 News
Bailingguo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