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集

东八区时差互助会是一档青年都市生活互助指南,专注于生活方式和旅游内容。

80末、媒体人、生活方式、旅行、消费、内容创业,这些同样的标签让我们面临许多同样的困惑,也分享许多相似的奇遇。

我们常说,在这样一个光怪陆离的时代,上一代的生活和工作已不能为我们提供更多参照,在探索未来的路上,一定也有很多朋友相似的坚定、犹豫、勇敢、脆弱......

这便是这档节目诞生的初衷,每期自强和黄四会就一个生活、工作的话题展开探讨,与此同时,我们也会邀请不同的嘉宾参与其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内容创作、创业下海的烦恼、都市生活自救......希望这档节目能真正实现关爱、互助,为我们提供更多的生活开放性。

东八区时差互助‪会‬ 东八区时差互助会

    • 休闲
    • 4.0 • 43 个评分

东八区时差互助会是一档青年都市生活互助指南,专注于生活方式和旅游内容。

80末、媒体人、生活方式、旅行、消费、内容创业,这些同样的标签让我们面临许多同样的困惑,也分享许多相似的奇遇。

我们常说,在这样一个光怪陆离的时代,上一代的生活和工作已不能为我们提供更多参照,在探索未来的路上,一定也有很多朋友相似的坚定、犹豫、勇敢、脆弱......

这便是这档节目诞生的初衷,每期自强和黄四会就一个生活、工作的话题展开探讨,与此同时,我们也会邀请不同的嘉宾参与其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内容创作、创业下海的烦恼、都市生活自救......希望这档节目能真正实现关爱、互助,为我们提供更多的生活开放性。

    和我的育婴师,聊了聊作为两个女儿的母亲,作为很多孩子的母亲,以及作为职业女性

    和我的育婴师,聊了聊作为两个女儿的母亲,作为很多孩子的母亲,以及作为职业女性

    去年12月17日,我成为了一名母亲,于是在我的个人平台上陆续更新起“成为母亲”系列。
    这是“成为母亲”系列的第四个内容,
    我邀请了一位特殊的嘉宾进行对话,她是我在月子中心的育婴师——张圆圆。
    首先感谢张圆圆女士在这段时间的协助和指导,让我和一一能平稳、愉快地度过第一个月。
    她不仅是我的女儿一一现阶段的另一个“母亲”,我最得力和信任的唯一战友,她自己也是两个女孩的母亲。此外,同是90年代生人的我们,不论在成长背景、社会文化规训,还是同为在家乡之外打拼的职业女性等层面,我们都拥有许多相通的经历、困惑与挣扎。
    而开启这个对话的原点,是因为圆圆,以及我在月子中心相遇的众多女性从业者打破了很多我对这个行业的刻板印象。
    在传统印象中,母婴护理师被叫做月嫂、育儿嫂、阿姨。
    显然,这类称呼的诞生,意味着这些工作主要由女性承担,且多为年纪较大的女性。《不合时宜》在“家政工:家里的陌生人,都市的隐形人”那期里,提到在中国,从事家政领域的劳动力,超过70%都是女性。
    除了性别指向外,“嫂”“阿姨”的称呼,最值得警惕的是,它们极大地抹去了这类工作作为一种职业的专业和权威属性,把一个公共领域的职业,内化成家庭领域的喂养。
    这与我的观察一致,在月子中心的这段日子,除去一位男性产后运动康复师,其余从业者都为女性。此外,我还面试了十位住家育婴师,也都为女性。
    在过去的28天中,我深切体会到,这个行业远不是刻板印象中的那样。至少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中高端月子机构中,从业与我们在任何企业和公司里的职场女性并无多大差异。90后是中流砥柱(圆圆是1991年生人)。此外,这项工作的特殊性对从业者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包括,科学的喂养、照护知识与技巧;专业全面的运动、饮食和康复知识;对待高敏感、高需求的特殊群体——婴儿和产后母亲——的情感劳动;友善又专业的沟通与协作能力等等。
    所以,带着万千好奇,我与圆圆开启了这次对话,聊聊身为女人,身为母亲,身为职业女性的种种。
    Part 1 作为母亲
    03:00 当初为什么决定要孩子?
    03:22 你有两个孩子,第二个孩子的出生也是顺其自然吗?还是出于什么考虑?
    04:12 有了孩子之后,最大的不适应是什么?如何克服?
    04:40 有了孩子后,每天的时间就网格化了,固定的时间网格中,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06:22 就像你说的,成为母亲后,你的时间就开始以孩子中心重新构建,过程中有没有觉得孩子很“烦”?或者觉得自己比较无助?比较迷失的阶段?
    09:48 感谢孩子的到来,让我有机会重新去认知和探索自己的生理&情感极限。
    13:50 为孩子充分建立了安全感后,是可以让孩子知道,爱是有条件的,需求是有边界的。
    14:09 女儿和儿子的养育不同?
    14:47 如何思考女孩的性教育问题?
    16:00 选择不和孩子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当初的挣扎有吗?现在回头看觉得这个选择怎么样?如何维持和孩子的关系?
    17:30 作为出来“闯荡”的职业女性,你觉得你在为女儿树立一种生活样本吗?
    Part 2 作为更多人的“母亲”
    19:50 身为母婴护理师,你才是很多母亲的第一个真正战友,也是很多宝宝在初生阶段,最亲密的人。你最初从事这个工作和现在的感受区别是什么?这些孩子对你意味着什么?
    23:00 你遇见过那么多母亲,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4:00 喂养工作是母职和爱的ROI与数据化。我如何看待女儿的喂养记录和生理指标。
    25:00 对

    • 39 分钟
    高度重合的年终总结与新年展望

    高度重合的年终总结与新年展望

    • 54 分钟
    品味和审美也太被高估了吧

    品味和审美也太被高估了吧

    主持:黄四,品牌人、曾任旅游杂志编辑
               邱正,DEMO Studio联合创始人

    本期笔记:

    我第一次翻开《DEMO》杂志是在2019年,在创刊号的那篇文章里,DEMO Studio的朋友写道:

    “设计似乎只是一种更趋向于结果的呈现,这种‘结果’被精美的图片和说辞包装成人们津津乐道的‘生活方式’‘审美’或者‘品味’。
    但显然,这并非表达‘设计’的唯一途径。DEMO更愿意将‘设计’视为一种效果或氛围抵达的方式,以及呈现艺术、经济、政治、科技、群体与个体行为等错综复杂的社会元素的媒介。�
    而‘设计’的权利,并非只掌握在那些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专业设计师手中,更多时候,它被行使于普罗大众的日常创造之中,他们往往有过设计的初衷,而我们也着迷这种无意识的‘设计’动机以及所塑造的结果。”

    在过去的两年中,这本杂志践行着以上这段表述。我是以对待一个资料库的心情阅读每一本DEMO的。虽然每本的页数在三百余页,但它并不要求你特意拨出一天、半天的时间完全投入。作为一本杂志,它的内容有跳跃性,却又暗藏某种线索,这恰恰也是我最喜爱的一种“碎片式阅读”,轻松亦有收获。我在等洗衣机洗好衣服时读一篇,一个人吃饭时读一篇,等外卖时读一篇,等朋友喝咖啡时读一篇....然后慢慢消化在脑海里。

    所以,很开心能和这本杂志的主创邱正录了这一期播客,在即将开始的90分钟对话中,我们聊了聊:
    1. 设计跳出造物、品味和消费,更重要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2. 杂志作为一种媒介的独特性是什么?书籍和杂志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
    3. 在这个科技发展的全球化时代,Low Tech作为一个思考方法正在被更多人实践。

    我在剪辑这期播客时发现,同样重要的是,列下以下的名词解释和扩展阅读,希望这次的漫谈会成为你们另一次发现之旅的开始:

    1. Enzo Mari——何谓真实和负责的设计
    “我仍清晰地记得妻子第一次睡在我枕边的场景,当时我正沉浸在对设计思考之中。突然间我意识到了她的美。我抱着她,感受她的双肩、双腿,背部的曲线。一切如此完美,这出自上帝之手”,这脱胎于爱情的体会,被他视作自身设计准则的扳机——确切地说,他眼中真正的人工塑造之美,需具备如物种及自然界形成背后的真理——真实性,各方要素之间紧密联系并谐调运转,美从这整体的和谐中而来。

    2. Assemble——“动手做,并让世界有所变化。”
    在获得2015年特纳奖的项目Granby Four Street中,Assemble对区域内10所废弃住宅进行改造,从区域调研、结构修整、室内设计、装潢搭建、设计家具甚至瓷砖的烧制等步骤亲力亲为。他们在创作中积极联络当地居民,并从居民“将园艺作为武器”的抵抗政府方式中获得灵感。�

    3. Fulvio Ferrari/ Carlo Mollino——设计的隐喻、象征
    Fulvio在60年代创立了自己的灯具品牌SOLKA B,逐渐被定义为一种代表意大利设计的方法论——“拿来主义”,即不创造全新的形式,将生活中现成的物件进行转化和拼接,构成一件在功能、象征、叙事性各个层面都成立的新产品。

    �Carlo Mollino, 一方面沉迷于科技和技术所创造的可能性的追求,一方面也试图去用技术创造一种最高级别的美——自然之美。比如他于1948年设计的椅子,有着类似于动物骨骼般的造型结构,Mollino的家具鲜少出现直线条,曲线是一种写意、梦境化的象征,但更重要的是,曲线指代了一种女性的符号。

    4. Victor Papanek《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

    5. 《apartmento》杂志

    ——黄四

    • 1 小时 22 分钟
    “开始读诗”的黄四和“讨厌读书”的乌云

    “开始读诗”的黄四和“讨厌读书”的乌云

    黄四到北京参加了 Jetlag Books 的开幕展,这个以诗为主题的展览,邀请到文学杂志主编、诗人、咨询师等为读者开具书单。诗歌会通过什么方式进入我们的日常?这是活动之后黄四开始思考的。但是录音当天晚上,乌云和朋友喝了点酒,开始大放厥词,包括他是为何“讨厌读书”的,他如何看待这场开幕展,书店和“返航计划”的合作,以及很多说完就忘了的话。


    值得一提的是,本期节目是由“荒野好时光”和“东八区时差互助会”联合推出的节目。祝大家入冬愉快!


    剪辑:柯霖

    • 39 分钟
    所以,不如去大街上接吻吧

    所以,不如去大街上接吻吧

    所以,不如就去大街上接吻吧

    黄四:品牌人、曾任旅游杂志编辑
    中二怪:喜剧/综艺节目导演

    音乐:五条人《城市找猪》

    本期笔记:

    这一期是我和特邀嘉宾中二怪的漫谈。快乐、生命力、幸福、 表达、勇气是这期反复提到的关键词。而“接吻”是我们在节目尾声提及的一个行动,它本就是人表达爱与关怀,鼓励与温柔的,最简单的行动。

    最开始的时候,我把这一期的标题定为“生活需要创作精神”。作为国内喜剧综艺的导演,中二怪在我眼中一直是位优秀的创作者。不论是看她的微博,还是每一次和她的漫谈,我都能切实地从她身上体会到创作,作为一种精神,而非一个能力,或是工作,带给人的幸福感。所以虽然以“创作”为起点,但本质上我们分享的还是那些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的事儿。

    关于“创作精神”,你将在节目里听到:

    1. 创作本身的快乐是实实在在的,也是消费时代不能被量化的一种体验,这份快乐来自与他人的真实共鸣和相遇。
    2. 创作让日常的细节有了另外的面貌,有了新的生命力。
    3. 创作的本质是寻找自我,完成自我表达。把自己置于一个充满爱和鼓励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探索和表达自我意味着直面自我、暴露自我和打破自我。如果你有幸找到一个安全的环境和伙伴陪你一起走这条“英雄之路”,那就勇敢去体验和把握吧。

    我和中二怪都分别从哪些事情中寻找和训练自己的创作精神:

    -每天1分钟的小作文。日记、便签、微博、朋友圈这些日常的murmur作为输出,对自我叙述的重要性。
    -即兴表演,学会用语言之外的能力去表达,用更多的信任和温柔去回馈他人,多用Yes and的思维方式。
    -可以去上不同的兴趣班啊。
    -心理咨询在这个时代给个体提供的自我叙事方法论。

    延续创作带来的快乐,我和中二怪最后分享了近期生活中的快乐时刻

    中二怪:
    -住进一间好酒店。
    -发现一款好的猫粮。
    -打网球,感受体育和运动真正的乐趣,也让自己了解和发现自己的身体。

    黄四
    -阅读的乐趣分享。
    -遛狗,即便没有语言,依旧感受到温柔和平静。
    -喝到一杯咖啡以及打开自己的自然感知。

    • 1 小时 40 分钟
    少上网,多干点儿别的

    少上网,多干点儿别的

    少上网,多干点儿别的

    主持:
    黄四,品牌人、曾任旅游杂志编辑
    乌云,媒体人、书店老板

    本期笔记:
    9月初和乌云在北京小聚,正式光临了Jetlag Books。专注拯救中小业态的我们,以至于没有当面录一期播客。
    所以这一次,我们依旧是远程对话——每半个月,我和乌云打一次电话。
    这一期,我们聊了聊最近在关注什么?
    当我剪辑完这期内容时,我决定将这期的主题叫做,远离网络,好好读书。
    相比于谈论小红书和家居博主的Vlog时,我们对社交网络刻意的内容和算法与消费的联手推荐的厌倦,聊起书籍和杂志简直神清气爽。
    我们像点检自己的书橱一样分享小说和一些喜爱的品牌初版的杂志,乌云说,你看有些杂志已经不在了,但我们不是还记得吗?
    我听到这句几乎落泪,是的,出版物在这个数字时代,真是逃离算法,穿越时空的存在吧。

    • 46 分钟

用户评论

4.0(满分 5 分)
43 个评分

43 个评分

卷卷三文鱼

终于更新了!

火速赶来!

Leeleeleer

挺有意思

感觉像是和老朋友在聊天一样,两个人很随意也很真诚,会有冷场也会有沉思
小姐姐很敏感很聪明,会聊天会带节奏,笑起来也很好听
乌云?可以试着更加多讲一些故事,好的故事者
希望能坚持,总体来说我很喜欢!

Sarahdddddxx

想去乌云的书店

想去。。在哪能找到地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