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平王东迁之后:
1、周平王东迁之后因远离周王室的根据地,各地诸侯势力崛起,周王室权力旁落。各地诸侯国兼并战争不断,到周平王动迁时期全境共有大小诸侯国一百四十多个。
2、当时“列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主权国家,国家主权属于周天子。直到公元前476年之后,列国才逐步肯定了自己的国家主权,周王室逐渐失去的宗主的地位。
3、当时列国的争霸,旨在代替周王室的权威,成为新的“中央”政权。
2争霸的结果:
1、一方面国家形态由西周瓦解后出现的不完整,转变为完整国家。列国诸侯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掌控政权,霸主将周天子作为幌子,控制天下主权,避免了西周末年一样无中心后的大混乱。
2、另一方面,国家形态摆脱了分封制依靠血缘组织的政权形式,转变为一个完整的领土国家。“霸道”代替了“王道”。
3、长期争霸过程之中,有五位霸主成为其中较强者:齐桓公(率先提出尊王攘外)、宋襄公(宋楚之战)、晋文公(退避三舍、秦晋之好)、楚庄王(一鸣惊人)、秦穆公(虎狼之国)(也有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夫差、勾践)
3民族文化融合:
1、领土扩张,促进各族、各部落间的融合。
2、“蛮夷狄戎”部落与华夏部落界限逐渐模糊、消失。
4战争性质的改变:
1、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车战”、贵族式、“礼”
2、公元前476年之后:全民作战、国力比较、纯粹的杀戮
5《春秋》与“春秋”:
儒学兴起,孔子一生奔波,游走各国,宣扬恢复周礼,晚年时返回鲁国,编纂完成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后人将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历史统一命名为“春秋时代”
Information
- Show
- Published24 November 2017 at 11:42 UTC
- Length1h 10m
- Episode5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