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分钟

《乐死人的文学史》06:文坛盟主万人‪师‬ 乐死人的文学史|宋代篇

    • 社会与文化

说到散文,最著名的莫过于唐宋八大家了。
我们知道,唐朝和宋朝是两个文学非常发达的朝代,明朝读书人曾经评选过一个“唐宋八大家”,就是他们认为唐朝和宋朝八位写文章写得最好的人。其中唐朝有两位,分别是韩愈、柳宗元,剩下六位都是宋朝的作家,包括才华横溢的苏轼三父子、政坛明星王安石,以及王安石的老乡曾巩,但他们都得管剩下的一位叫“老师”。

因为这个人慧眼识人,从万千文人中发现、推荐、提拔了他们,他们才能够名扬天下,取得荣誉和地位。给人当老师难,给名人当老师更难,给既有名又有才的人当老师更是难上加难,唐宋八大家一共八人,其中五个人都是同一个人的学生,这个人要有怎样强大的气场、怎样过硬的本领、怎样高尚的道德,才能让五个文章最牛的人心服口服、虚心求教呢?今天我们就要认识这位文学史上给最多名家当过老师的牛人——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先来说说他的字,永叔:古人的名与字意义匹配,欧阳修名修,“修”为“长”意,我们平时说的“修长”就是这个意思。“永”也为“长”意,“修”“永”相配,表绵延无绝之意。“叔”表排行,古人以伯、仲、叔、季为排行,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季是最小的。叔就是中间的。晏殊字同叔,和欧阳修一样。

再来说说他的号:醉翁,出自于《醉翁亭记》中的名句“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古人好饮酒,文人尤爱饮酒。在这里我们要掌握这个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用来指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有时也指别有用心。)。

六一:这可跟儿童节没有关系啊!欧阳修自称搜集古书和金石刻文一千卷、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其中安放着一个自得其乐的老头,正好六个一,故自号“六一”,表散淡自适之意。

居士:在家信佛的人,古代士人多以居士为号:青莲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易安居士等,表明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身在家心“出家”,心居住的世界比身体居住的世界更大,在日常生活中修禅悟道。

最后说说他的谥号:文忠,“文忠”被认为是仅次于“文正”的高级谥号,谥“文忠”的人也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比如宋朝的苏轼,明朝的张居正,清朝的李鸿章、林则徐等。欧阳修能得到这个谥号,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可想而知。

了就读书,听了就想读

更多读书节目,请关注诸葛学堂微信公众号!   

说到散文,最著名的莫过于唐宋八大家了。
我们知道,唐朝和宋朝是两个文学非常发达的朝代,明朝读书人曾经评选过一个“唐宋八大家”,就是他们认为唐朝和宋朝八位写文章写得最好的人。其中唐朝有两位,分别是韩愈、柳宗元,剩下六位都是宋朝的作家,包括才华横溢的苏轼三父子、政坛明星王安石,以及王安石的老乡曾巩,但他们都得管剩下的一位叫“老师”。

因为这个人慧眼识人,从万千文人中发现、推荐、提拔了他们,他们才能够名扬天下,取得荣誉和地位。给人当老师难,给名人当老师更难,给既有名又有才的人当老师更是难上加难,唐宋八大家一共八人,其中五个人都是同一个人的学生,这个人要有怎样强大的气场、怎样过硬的本领、怎样高尚的道德,才能让五个文章最牛的人心服口服、虚心求教呢?今天我们就要认识这位文学史上给最多名家当过老师的牛人——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先来说说他的字,永叔:古人的名与字意义匹配,欧阳修名修,“修”为“长”意,我们平时说的“修长”就是这个意思。“永”也为“长”意,“修”“永”相配,表绵延无绝之意。“叔”表排行,古人以伯、仲、叔、季为排行,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季是最小的。叔就是中间的。晏殊字同叔,和欧阳修一样。

再来说说他的号:醉翁,出自于《醉翁亭记》中的名句“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古人好饮酒,文人尤爱饮酒。在这里我们要掌握这个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用来指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有时也指别有用心。)。

六一:这可跟儿童节没有关系啊!欧阳修自称搜集古书和金石刻文一千卷、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其中安放着一个自得其乐的老头,正好六个一,故自号“六一”,表散淡自适之意。

居士:在家信佛的人,古代士人多以居士为号:青莲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易安居士等,表明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身在家心“出家”,心居住的世界比身体居住的世界更大,在日常生活中修禅悟道。

最后说说他的谥号:文忠,“文忠”被认为是仅次于“文正”的高级谥号,谥“文忠”的人也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比如宋朝的苏轼,明朝的张居正,清朝的李鸿章、林则徐等。欧阳修能得到这个谥号,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可想而知。

了就读书,听了就想读

更多读书节目,请关注诸葛学堂微信公众号!   

18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