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episodes

思维发条 王宇 马菲菲 悟空
-
- 管理
-
-
3.4 • 5 Ratings
-
伙伴们经常在美妙的周末清晨,午后或工作日晚上相约聊聊近况。
有时是社区转角情趣别致的咖啡馆小桌旁。
有时是在繁华街区落幕后的偏隅一方。
有时则是日出升起的海边广场。
车水马龙的城市里需要思考的乐趣与链接,这里有瑜伽、健身,以及对世界的顿悟。
有敏捷路上的有趣故事,和不懈的对躾的追寻。
来这里跟我们一起聊聊原子性正确,聊聊你的故事。
欢迎跟我们一起共舞,给思维上上发条。
只需微笑着按动播放键,你就能听到:大家好,欢迎光临,思维发条。
-
与设计师更好的沟通
集锦
我想尊重设计师的时间,当然了同时也是尊重我自己。
大多数的人他都不懂什么叫主流传媒。大多数人他也不知道什么叫用户体验。他只是觉得我用习惯了我习惯了。
因为有的时候我觉得可能客户他也没有特别去想明白自己到底是想要什么样的东西。
我们讲叫油漆工,他已经有盖完了这面墙,他只是需要我们刷一面漆。
没办法设计师就做吧。
所有人的话都觉得自己有审美。
摘要
这期节目可谓“设计师告状大会”,两位设计师嘉宾先是哀叹客户提供的原型少得可怜,要设计师“乘风破浪”;接着控诉客户审美疲劳,没事找事要求重新设计。面对设计师的指责,主持人表示深感设计师的痛苦,因为他自己也经常被设计师甩脸色看。不过他还是努力当和事佬,试图导致两方和解。究其原因,主要是客户不把设计当回事,改来改去没完没了。主持人建议客户收集素材,提供清晰需求,把设计师的付出当回事;设计师也要多考虑商业价值,不能一味坚持所谓“专业”。当然,最重要的是双方要增进信任,不能动不动就质疑对方。如果两个方向能站在同一条线上,就不会再出现沟通障碍和返工无限循环了。
内容
王宇 00:36
大家好,欢迎光临思维发条。我是王宇。
艳茹 00:46
我是艳茹,
海苔 00:47
我是海苔。
王宇 00:49
我们这个节目的话调整一下,但这次节目的话就是艳茹海苔和我一起给大家去聊一下一些话题,估计未来几期节目的话,你们如果想念马飞飞和悟空的话,也欢迎给我们一些反馈。
首先让两位嘉宾的话先介绍一下自己。
艳茹 01:11
大家好,我是艳茹,我是一名互联网行业的UI设计师,从事 b端c端的产品方向以及运营方向的工作。平时对接比较多的产品经理运营以及客户,
海苔 01:34
大家好,我是海苔。是一名三年程序员转行的设计师,目前在家私企做2G解决方案的交互和UI设计。
王宇 01:41
我们今天聊的话题的话是什么?设计师如何跟设计师沟通这个话题,为什么是这个话题?是因为我发现的话,其实设计师是一个特殊的一些群体,特殊的群体的话,有的时候的话设计师的话的思维的角度,其实和我们这些理科生不太一样,而且我也非常认可设计师的这些角度和他在意的这些东西,有的时候的话因为我做了很多敏捷项目,这种敏捷项目的话,大家可以简单的理解是更在短时间内的话,需要去大家碰撞,产生一些结果的一些项目。
在这样的一些项目中的话,其实跟需求人员跟开发人员,其实我都会相对有一些信心,但是对于设计师也可能是因为我之前没做过设计师,所以我总觉得的话我们的沟通的话可以更高效,所以我也带着这样的一个问题的话,邀请了我的两位朋友艳茹和海苔,我们尝试去聊一下,就是说如何能够去更好的跟设计师沟通,今天是这样的一个话题。
艳茹 02:59
王宇我想问一下就是一个问题,我就会觉得设计师是不太好沟通吗?
所以才会有这样子的问题。
王宇 03:11
对,当然也不是不好沟通,但从我的角度我的经验来看的话,就是说设计师有一些从设计角度去坚持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我也不知道是个人个人脾气使然的话,还是设计师这些群体使然,使得一些决策过程或者是沟通过程的话,我觉得是可以更高效的。
当然了也从另外一个角度的话去我想表达的就是说,其实我更想知道的话,在设计的过程的话究竟发生了什么?比如客户或者用户,尤其是客户的话给出什么样的输入,可能你们作为设计师才更好的去工作。对,我也是很好奇这个事儿。 -
我们的银子怎么花
集锦
发现了的话,你得维护他的状态。
你相信他能用你的钱去做更好的东西,符合你的价值观。
好像用银子投票的这种感觉。
拿到这个工具去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我能够有更多的一些思考。
我最近花在自己身上的这些时间和事情,好像基本上定义了我是谁。
你会发现的话。当我们提前去付钱的时候,你更知道你要什么。
你上班的时候再给资本家打明工,下班再给资本家打暗工。
其实大家都挺累的。对吧?我们娱乐一下
摘要
这次节目我们讨论了购买工具、消费方式以及注意力经济等话题。
购买物品不仅是为了换资源,也是为了投资,体现品牌精神和价值观。
工具的实用性和通用性的重要性,以及工具的自动化和传统工具的区别。
讨论了人类在组织中的角色和专业化的重要性,以及人工智能在提高效率和学习细节方面的应用。
游戏消费中的注意力和金钱消费,强调了消费的重要性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内容
马菲菲 00:36
大家好。欢迎光临思维发条,我是马菲菲。
悟空 00:42
我是悟空。
王宇 00:43
我是王宇。
马菲菲 00:45
我们今天聊点什么?
悟空 00:53
我们今天聊什么,如果是在周末的话,我其实会有一些喜爱好,可能看一些视频之类的,看着可能就会有一些广告就会弹出来,会激发起我的一些购物欲,这样子可能会买一些东西,我们今天其实还有两位,然后另外两位朋友与桑菲菲的话,也是对买东西这件事情是比较有心得的。
我其实还想跟大家去讲讲自己买的一些小玩意儿。对,那。
王宇 01:28
对ok,我们今天带货购物的一个节目了。
悟空 01:32
好像是聊城带后购物的这种感觉。
马菲菲 01:36
悟空最近买什么好东西了?
悟空 01:39
不算什么好东西,因为最近的话有多一些时间去关注自己的一些状态,以前我是一个对自己的生活不太不管不顾的一个状态,就是上完班就下班,然后洗完就休息了,然后有的时候现在多一点段经历可以观察。
第一个的话就是有一个电动的指甲刀,直接磨指甲的指甲刀这个东西,以前的话用钢制的印制的这种指甲刀去剪指甲,有时候它容易到处乱飞,而且剪的话也不太平整,因为剪不平整有时候会容易甲沟炎之类的东西,或者说是就不舒服,而且每次就花很多时间。
然后自从有了自动的东西,就发现自己想要把以前所有东西都自动化。它这个东西的话它有几个特点,一个它能够有一个探照灯,然后你能够在磨的时候,它能够帮你照亮这个地方。第二个你只要一直按着按键,按键是一个手指,你只要放在上面它就会自己开启,然后松开它就会放下的一个地方,然后它能把你所有的指甲磨成这种碎屑,然后通过一个倾倒仓,然后就把它给倒掉就完成了。
所以他现在在我的家里面的这一个电脑台前,它是一个日常的工具,就放在大概每周会去使用一次这个样子。
王宇 03:08
再让悟空说一会的话,整个说明书我觉得都可以写全了。
马菲菲 03:14
听上去是可以信手拈来,你一边干点别的,比如说追个剧,然后顺便把自己的指甲打磨一下,还是蛮休闲的一个感觉。
悟空 03:23
我觉得你说的场景自己还真的是确实。
马菲菲 03:27
有一些有点像那种周边小玩具的那种感觉。
王宇 03:33
比较减压。
王宇 03:37
感觉好像这个感觉是主一个老年人的这种上面的感觉有点。
马菲菲 03:50
就像打毛衣一样。
王宇 03:53
对。
马菲菲 03:54
我知道雨伞也经常会买一些特别有意思的小东西,宇想最近有什么新的进货吗?
王 -
搞事情的领导力团队
集锦
要创建一个领导力小组。
个人生存的法宝。
通俗的话讲就是要搞事情。
什么互联网大厂黑话
名存实亡的领导力小组
屁股不坐在改进的主体上。
只是掌握了更多的信息,所以才能更好的进入角色。
协作的优先级不就是领导力小组吗?
摘要
为什么要有领导力小组?
目标优先还是领导力小组优先?
在混乱的状态下首先需要思考什么?
需求的重点是优先级排序,协作的重点是什么?
开会之前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就证明什么?
为什么PO加斯格拉姆马斯塔不一定是合适的领导力小组?
一直牵引着大家就是领导力吗?
领导力的僵硬是什么?
如何搭建领导力小组?
内容
马菲菲 00:38
大家好,欢迎光临思维发条,我是马菲菲,我孙悟空。
王宇 00:43
我是王宇。
马菲菲 00:45
大家好,我们好久不见了,今天又是我们久违的一次节目更新,这次我们来沿着我们上次讲的你的教练战术手册,我们来聊一下。这个章节是f三章节,我们的领导力小组的章节,这个章节讲的是要形成领导力小组,有手册的同学可以翻到这一页。
我这里就先抛砖引玉,我们来先聊一聊为什么要形成领导力小组,我个人觉得领导力小组的形成对于整个后续的教练活动来讲还是非常重要的,宗,那么我也想听一听我们今天两位悟空和宇桑。
悟空 01:26
先问问悟空,好,为什么要形成领导小组?
我自己是有一些看法的,因为你去到一个团队,不管你是去做变革,还是你在一个团队里面打工,就是单打独斗肯定是不行的,尤其是你如果承担了一定这种管理职能的话,搭台唱戏的这样的一个感觉,想了一个方式,然后想要去有这么一个流程,那得有人下面再应和你,不然你学的这个东西都没有人给你唱戏给你,对这个戏也就留下你一个人场面很尴尬。
所以这是我认为的第一个理由。搭台唱戏的人,你对第二个的话,你得有人跟你打完配合之后,他得持续的能够去落得下去,你们不是就唱一出戏,戏完了就人走茶凉,这得有人持续的在这个过程之中能够和你一直不断的去做交互,然后去改进你们这样的一个团队,然后需要这种额外的力量。
否则只有你一个人的话,可能你能量或者精力也容易的比较丧失,也没有一个人能跟你去讨论具体工作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这是我认为的第二个理由。
第三个理由的话就是领导力小组的话,有一些除了你自己可能还有一些比较高级的伙伴,例如说你的领导或者说一些可能职能上面能够给你更多资源的人,也得去拉到你的同盟关系里面,我认为是这三个点,有了这些点的加固加成的话,可能更好的能够去融入到一个团队,并且带领一个团队去到你想要去的一些方向。
马菲菲 02:58
我来问一个具体的问题,悟空最近有没有尝试过搭建领导力小组?有没有这方面的故事可以分享一下?
悟空 03:09
最近确实有搭建领导力小组,遇到了一些阻碍,我搭建的对象主要一开始的话也是跟着我惯性来跟研发同学们去搭建领导力的小组,我们就会遇见一些摩擦,比如说研发小组里面本身有一个自己运作的一些规则,那规则里面可能跟我想的说开展会,对吧?
他们可能想的就是说大家每天把这个工作上大概每个人念一遍,汇报一遍就完了。
但对我来讲的话,可能对于对齐的内容,大家事前要去做准备,然后状态上面要去做一些移动,然后有一些风险继续去做揭示,可能就是做的不是特别好,但是你又没有办法在一个新的团队里面及时的去你的这种想法提出来说,但是并不是很想 -
面向未来协作的共识
集锦
你需要去创造的东西就是关键点,你要说到。
我们应该花大量的时间去建立共识。
去持续做这些事情。这种东西是未来管理者的必备能力。
基于你的企业的规模来看,兼顾它的效率以及它的内容的一个指导性的一个作用。小方案小思路还是大方案大思路都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去做这样一个打开。
所以说思路和方案的共识阶段的话,就是让这个过程给慢下来。
摘要
什么是思路和方案
能说出关键点
关键干系人与关系
人需要共识,机器不需要
共识是让系统更慢的力量
你需要不同手段来达到共识
不需要共识只是错觉,共识可能通过其他手段已经形成
我们向着更像人的方向前进
内容
马菲菲 00:37
大家好,欢迎光临思维发条。我是马飞飞。
悟空 00:42
我是悟空。
王宇 00:43
我是王宇。
悟空 00:47
好久没见面了。
马菲菲 00:48
好久没见。
王宇 00:49
这个估计最近的话大家都比较忙。
悟空 00:56
我们就来给大家添一点精神。
马菲菲 01:04
大家最近应该被AI冲击的都有点焦虑,对的。
王宇 01:12
对,最近确实也挺火的,我是从去年12月份开始玩这个东西的。但是我估计今天的话题咱不是谈AI。
马菲菲 01:21
咱们看看是不是最后会绕到AI上去,今天我们应该还是再聊一下,继续聊聊我们的手册的 f二的环节了,关于思路方案共识的部分,对的。
悟空 01:36
上次因为聊了痛点目标的共识,原来做一些事情的话,因为本身自己也很多痛点,然后所以我们就是从这个F1开始,这个F2的这一个思路方案共识的部分,其实我挺共鸣的,我本身作为一个手册的使用者,多次的使用者,我发现我每次用这个手册的时候,这个部分我就特别心里想要把它跳过去,为什么想要把它跳过去?
因为我发现我其实好像没有什么人好去做共识的高管,还有同事,我都觉得我反正心目中有数,我就口头上跟大家说一说就行了,尤其是什么问题,遇到了什么思路方案对齐这个事情,我脑子里面当时就在想这个思路,不就是我准备做Scrum对吧?
或者说我准备改造我们产品研发的过程,不就有个思路了吗?我列个提纲也就行了,对吧?然后这个方案大概给大家一个排期的时间计划,是吧?然后我觉得没问题我们就上去干,然后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方式,然后去推进 f二这样的内容。
但是每次去推广,我就觉得我看他文字里面的描述,总觉得要跟这么多人对齐还要有沟通的机制,怎么那么麻烦,因为我自己一方面也很害怕自己对这个东西理解有偏颇,一方面也这么去做,当然也踩了一些坑,为什么踩了一些坑,就发现确实是好像跟别人不共识的时候,你一开始做这个事情做得挺快的,团队也跟着你去做,然后别人好像对你这个也没有什么大的意见,但你这个事做到中期的时候你发现问题了,对吧?
遇到一些阻力,你做这个东西你快是快,但觉得别人觉得做的不是他想要的这个事情,或者组织上觉得你是不是浪费了一些时间,就是没有再聚焦最有价值的一些事情。
这一个没有在早期把共识的这个问题暴露出来了,这是遇到的第二个坑的话,我发现最近的一些工作里面,我去和同事们去聊这个思路聊方案的时候,发现这两个词在大家的理解里面还是特别的不一样的,大家都非常谨慎的用这两个词,我有的时候说的比较随意,但大但大家会对这个方案,例如说方案它可能会有闭环的一些属性思路的话,可能会有一些更高阶的属性,所以我就特别想问问两位职场的专家们,大家是怎么去看待这些问 -
痛点与目标的共识
集锦
它并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顺时间的,是一个时序的东西,但是我们写东西必须得写成这样的一个时序的,我们觉得转型的反义词是什么?
首先要觉察到我当前的工作,我的目标,我的痛点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的话敏捷教练的话是一个协作的转型专家,就是我们讲scrum讲看板,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是告诉大家这个事儿就这么做。
你以为你做了什么事情你会得到什么结果,然后这个why就出来了,其实是个臆想。
我感觉他是为了去提高整个团队的一个意识的带宽。
摘要
手册的诞生
手册的基本结构
痛点与目标的重要性
转型的反义词
能正确的做敏捷吗?还是敏捷做不错?
意识的起源
敏捷教练的目标
为什么会强调前置检查项
内容
马菲菲 00:36
大家好,欢迎光临思维发条。我是马菲菲。
悟空 00:41
我是悟空。
王宇 00:42
我是王宇。
马菲菲 00:48
好久没见。
悟空 00:50
然后其实最近的话我有收到很多我们act的朋友给我们的一些反馈,说我们手册原来都是每年上课都能拿到一本,然后他们去看里面这样一些内容,然后会反馈这个里面的内容,有一些过于的干了,什么干就是我们干货太多了,导致在嚼的时候有点难以下饭。
意思就是用的过程中可能还需要一些具体的案例,或者说是我们去延展一下这上面的一些说法,我觉得我对这种反馈还是挺共鸣的,因为我自己本身也是手册的一个使用者,那么可能在一些大的共识,然后这样的一些共创和共赢的这样一些过程里面,对于一些具体的实施就总觉得自己想的对不对?
然后有没有其他的同学有其他的理解,然后可以能够进行一些交流,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提供一些对于这个过程中的一个交流,让这个事情显得更加的立体。
大伙怎么觉得。
王宇 02:01
就是说给大家一些背景,就是说 act手册的诞生之初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会诞生这个东西?是因为之前想有很多的思路方法框架的话,它都是一些原则性的,或者是一些比实践就是更微观层面更高的一个层面的东西。
他有可能从逻辑层面的话讲的比较漂亮,比较美丽,但是的话真正落地的时候的话,一方面它是缺乏这种指导性,我到底怎么做,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的话是什么?当一旦有这种非常具体的指导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它其实适用性就不高了,它有可能的话它只能在团队的时候点时间点用 Act的手册的话,就是尝试着去平衡这两个东西,去第一去写就是回到最具体的一些东西,就告诉你就这么做,对吧?
而且要求的话是很明确的。
第二点的话就是说他并不太追求所谓原则上的或者理论上的美丽,因为的话这些东西在我们做这些事的时候的话,有可能的话就会被推翻,很多东西被推翻,也就是我们很高兴的看到 act的手册的话,不停的被自己推翻,这样的话也是我们做这个东西的一个出发点,就是一方面的话回到真正能做的事儿,另外的话能够去能不停的否定自己,能够让大家去做事,但这是背景。
但是真正做出来之后发现有有意思的现象是什么?大家的话确实是这个东西能往前做两步或者是做一步,但人的话需要更明确的更多的知识,他才有理由往前做的更多,你知道吗?这也就是说这也就是为什么刚才的悟空说的,很多人反馈这个手册太干了的原因。
对,因为他们缺乏很多的知识,他只是告手册任务告诉你这么弄,你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弄对吧?
然后这种信息也少,所以的话我们其实是可以聊聊这个话题。
马菲菲 04:35
我们也知道这个手册是分结 -
不想干“家务”的女生们
集锦
Housework是会被性别所区分的么?男生不做这些事么?
若璇直接拿出了哈佛商业评论的数据,我都不好说什么!
谁自愿承担了Housework,会自动被认定为是这一群人里脑子没那么好用的那个.
责任在我是吧?我无法改变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环境,我只能改变我自己。
有些男的他也偏向女性的工作
不要因为男性或女性而成为一种工作的限制
项目经理也做这个事情
摘要
女性在职场上的“职场家务劳动”
系统要求我做的事情
项目经理也有大量的职场家务劳动
不仅仅是女性,而是标签化和刻板印象
提高自我意识,责任在我
我们需要更多的女性领导
内容
马菲菲 00:37
大家好,欢迎光临思维发条。我是马菲菲。
王宇 00:42
我是王宇。
悟空 00:43
我是悟空。
若璇 00:44
我是今天的小嘉宾若璇。
马菲菲 00:47
欢迎今天我们有一个久违的老朋友若璇来参加我们的节目了。同样作为女性在职场里面的一些工作体验,女性可能在工厂里工作里面,我们的受到的薪酬,我们的特别是我们做一些软件行业,我们会跟很大量的男性一块共同去工作这里面的一些感受。
好像若璇最近也在读书对吧?要不若璇给大家来上两句。
若璇 01:15
其实我今天有查一些资料,首先其实女性整体上在职场上要比男性更加的贫困,我们同工但是并没有那么同酬,可能第一个10个percent左右,然后其次可能女性在女性和男性在分工上面就是女性好像承担了更多一些杂事。
然后我看一个哈佛的一个商业评论,它里面有讲到说这种工作我们称之为office housework,然后这种工作一般都是像比如说组织会议给大家约时间,然后让这个场域可以run起来这样的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这样的事它没有办法直接产生绩效,但是总要有人做,然后而女性往往都会指派去做这样的事情,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出现了这样的事情,然后一般都是女性去接受,然后女性接受了以后,大家都会认为这个事就该女性去做,然后一直都是女性在做,然后这个事就变成了一个循环。
然后而这样的工作又不利于女性的升职加薪对吧?然后所以导致某种程度上也导致女性在职场上面的表现没有男性那么优秀的。对promotion没有那么多的,对。
这个也是很让人启发的, off office的这种housework总是要有人做,然后这个分工到底应该是怎么样更好,然后到底是因为女性我们才要我们去来做这样的事,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然后以及这样的事到底应该怎么去做?做好分工。
马菲菲 02:48
王宇桑还有悟空两个钢铁大直男,你们在职场里面有没有感受到男性有没有做housework这样的一些感受,或者说你们有没有突特别的这种角度,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观点?
悟空 03:06
我来抛砖引玉一下,其实今天若璇没有讲这个事情之前,我都我感觉我都没有这个视角,因为我自己在职场里面也会做一些housework的工作,但是可能我在想会不会是一些角色上面的一些差异,例如说我们公司的一些hr,那么他可能也会经常去组织一些会议,或者说是一些买小零食组织下活动,这种我会觉得他们确实是做完这些活动,我对他们也没有什么感受,我觉得他们应该要做这些事情,但是我自己有时候也会做,因为你要去跟团队有关系,打好对吧?
你会去带着团去做一些团建的工作,有一些很具体的目的在里面,然后也希望这些东西能够老板看得到,对吧?
做项目管理,做很多这种household的这样的一些事情。
可能我当时职场里面的经历里面,我们的女性已经是在生育过程之
Customer Reviews
思维的发条转动起来,就不仅限于一个领域啦
敏捷思维、教练心态在各个领域的分享,着实惊艳
挺好的
挺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