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集

【看航空,知天下】
欢迎收听全球航空热点,看航空网罗航空领域最新动态
用专业角度解读航空产业热点新闻
看航空带你拓宽航空领域视野,深入了解全球航空产业。
【更新周期】
一日一更(工作日)
不定期插播航空产业最新动态。

让我们一起在空中翱翔,探索航空的奥妙世界吧!记得订阅频道,不要错过每一期精彩内容。飞行起航,知识扬帆!

看航空早读|竖耳朵!来听航空新鲜事‪儿‬ 看航空

    • 航空
    • 5.0 • 4 个评分

【看航空,知天下】
欢迎收听全球航空热点,看航空网罗航空领域最新动态
用专业角度解读航空产业热点新闻
看航空带你拓宽航空领域视野,深入了解全球航空产业。
【更新周期】
一日一更(工作日)
不定期插播航空产业最新动态。

让我们一起在空中翱翔,探索航空的奥妙世界吧!记得订阅频道,不要错过每一期精彩内容。飞行起航,知识扬帆!

    机队规模扩大,利润又创新高,过去几年这家航司做对了什么?

    机队规模扩大,利润又创新高,过去几年这家航司做对了什么?

    5月24日,瑞安航空集团(Ryanair)公布其有史以来最亮眼的年度财报:截至2024年3月31日,其12个月内(即2024财年)的税后利润增长了34%,达到19.2亿欧元(20.9亿美元),全年收入增长25%,达到134.4亿欧元(146.5亿美元)。
    对此,《财富》(Fortune)专门发表长文,在关注瑞安业绩增长的同时,还将这家总部位于爱尔兰都柏林的航司股价与它的两个主要欧洲竞争对手——英国易捷航空(EasyJet)和匈牙利威兹航空(WizzAir)做了更长时间维度上的对比。
    《财富》杂志表示,长期来看,未来瑞安航空的股价仍将大幅领先这两个主要欧洲竞争对手。此外,一个令人瞩目的细节是,对比当前与2020年2月(即新冠疫情导致整个欧洲航司停飞之前)的各航司股价,瑞安航空股价上涨了约14%,而维兹航空股价下跌近55%,易捷航空股价下跌近72%。
    疫情期间的正确决策
    《财富》文章分析称,瑞安航空的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奥利里(Michael O'Leary)显然做了一些正确的事情。
    报道表示,自1994年以来一直执掌瑞安航空的迈克尔·奥利里是“勒紧企业钱袋子的高手”。在他的带领下,瑞安航空在行业内以出色的成本管理而著称。
    《财富》报道表示,“一些正确的事情”中的一个重点就是疫情期间,作为掌舵人的奥利里决定“在封锁的几个月里不裁员”。
    在疫情暴发、出行遭遇限制的2020年,全球航空运输业遭受了断崖式冲击。这期间,易捷航空做出了解雇30%员工的决定。而根据2022年7月《旅游周刊》的报道,奥利里代表瑞安航空表示:“我们与工会合作并同意减薪的决定,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裁员,并在疫情肆虐的两年里保持机组人员的状态。”

    • 8 分钟
    空客直升机中国总部将迁至珠海横琴,粤港澳大湾区的吸引力是什么?

    空客直升机中国总部将迁至珠海横琴,粤港澳大湾区的吸引力是什么?

    据“珠海发布”消息,5月26日至27日,2024珠海横琴全球招商推介会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横琴深合区)举行。推介会上,空中客车直升机中国公司董事总经理柯霖 (Colin James)表示,空客直升机中国公司的总部将迁至横琴,预计新址将在今年9月启用。
    会后,柯霖接受记者采访,详细介绍了空客直升机中国公司的业务情况,以及未来在中国,尤其是大湾区的发展规划。
    与大湾区共发展
    柯霖表示,空客直升机中国公司和广东省希望共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低空经济。“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区之一,在通用航空,特别是直升机领域极具潜力。因此,作为战略合作的一部分,我们很高兴将空客直升机中国公司的总部迁至横琴,预计新址将在今年9月启用。”
    对于在大湾区发展的规划,柯霖称,目前已有很多世界知名的直升机运营商入驻大湾区,例如,位于珠海的南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位于深圳的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来往澳门航线的空中快线直升机有限公司、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和直升机服务(香港)有限公司等。
    此外,空客直升机也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长期合作。“我们已经和运营商以及合作伙伴建立了非常牢固的合作基础,未来几年,我们将努力发展和扩大这一合作。”
    横琴深合区的独特优势
    在提及为何要将总部迁至横琴时,柯霖指出横琴深合区非常注重商业发展,在这里发展会让企业极具优势。尤其这里的企业和人才政策,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等,为企业提供了安全、无风险的营商环境,对企业和员工都有益处。此外,横琴深合区的领导班子给予的支持也是关键所在。“我们希望未来能在对企业友好的环境里获得长期、稳定发展。”

    • 3 分钟
    安-124太少,安-225已毁,欧洲拟自行发展“欧洲超大型货物空运系统”

    安-124太少,安-225已毁,欧洲拟自行发展“欧洲超大型货物空运系统”

    近日,据《航空周刊》(Aviation Week)以及“飞行国际”(flightglobal.com)等外媒报道,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将在欧洲国防基金(EDF)的支持下,主导一个由多国公司组成的研发集团,共同探索欧洲超大型军用货物战略运输的短期与长期方案,该研究项目名为“欧洲超大型货物空运系统(ESOCA)”。据悉,该研究旨在提升欧洲在战略空运方面的整体能力。研发集团由来自芬兰、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荷兰、波兰和西班牙等8个欧洲国家的14家公司组成,其中包括莱昂纳多、赛峰飞机发动机及ITP航空。作为EDF在其2023年提案征集中选定的54个项目之一,为期18个月的ESOCA项目将获得1990万欧元资金。在详细介绍这一倡议时,EDF表示,战略空运能力对于“快速有效地部署大量人员、重型装备和超大型货物至关重要,能满足欧洲及其盟国的军事需求”。一些报道提到,该方案的直接目的是研究对安东诺夫安-124机队的替代方案。根据《航空周刊》的报道,ESOCA项目的合作基础是德国在欧盟内倡议发起的“安全与防务政策领域永久性结构性合作(PESCO)”组织。PESCO成立自2017年,目前已有捷克、法国和荷兰等26个成员国;该组织要求工业界“识别、定义和评估未来欧洲战略空运能力的短期和长期选项,并进行必要的研究。”

    • 6 分钟
    C919商业运营一周年:四次尝试,在国产商用客机发展中我们从未“缺课”

    C919商业运营一周年:四次尝试,在国产商用客机发展中我们从未“缺课”

    2023年5月28日,东航全球首架C919飞机执行MU9191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成功完成了该机型的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2024年5月27日,东航又正式接收了新增订100架C919的首架机,该架飞机编号为B-919G,东航C919机队规模增至6架。
    根据中国商飞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5月27日,C919航班执飞的3条航线,总计商业运行飞行6090小时,承运旅客超27.6万人次。
    从交付量已过百架的ARJ21到投入商业运营已满一年的C919,我国国产商用客机事业不断创造历史,以无数个“第一次”铺就了一条踏实的道路。
    回顾历史,我国国产商用客机的发展历程并非一蹴而就、一帆风顺,而是在时代的涤荡中、在诸多的杂音中“力排众议”奋斗而来。
    看航空推出“国产商用客机发展历程”系列文章,以飨读者,今日为第一期。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我国国产商用客机的发展之路历经波折,走得并不顺利。笼统来说,我国国产商用客机事业历经了四次尝试。前三次尝试虽然获得了一些能力积累与观念突破,但均以失败告终。
    直到21世纪初,我国才在复杂的国际政经背景中找准了发展方向,选择“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以ARJ21项目为起点,国产商用客机产业自此走上正轨,并在C919项目上取得了巨大、可喜的进展。
    但直到现在,很多人依然不了解我国国产商用客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本文希望帮助读者尽可能贴近历史事实地厘清国产商用客机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国航空产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勇担使命任务,坚定自主发展的信心与勇气。

    • 6 分钟
    新一代灭火飞机屡获订单,全球气候剧变下,灭火飞机市场迎来机遇?

    新一代灭火飞机屡获订单,全球气候剧变下,灭火飞机市场迎来机遇?

    4月22日,西班牙媒体报道称,西班牙已确认购买7架加拿大德哈维兰DHC-515灭火飞机,这些灭火飞机将主要用于因气候变化而更加频繁和严重的森林火灾扑灭任务。3月底,克罗地亚和希腊也分别向德哈维兰公司订购了2架和7架DHC-515,这是在欧盟发出“增强国家消防能力倡议”书后,欧盟国家关于灭火飞机的第一笔交易。同时,这两国也是这一灭火飞机家族的老用户了:克罗地亚运营着6架较早一代的CL-415灭火飞机,希腊则运营着多达17架的CL-215/415。从CL-215到CL-415,再到DHC-515最近欧洲多国订购的德哈维兰DHC-515灭火飞机,于2022年推出,是经典的CL-415灭火飞机的升级型。根据德哈维兰公司介绍,DHC-515换装了新的加拿大普惠公司PW127涡桨发动机,配备柯林斯宇航的ProLineFusion数字驾驶舱,同时在着陆重量和水箱容量上有所提升:DHC-515在灭火任务中的载水量为7000升,能够在短短12秒内从淡水或咸水源(如河流和湖泊)汲水装满水箱。这也让它能在灭火任务中快速连续地进行多次汲水投水作业。DHC-515和CL-415的前身,是20世纪60年代初诞生的CL-215。起初,加拿大飞机制造公司(Canadair)希望制造一款水上飞机,以便将货物运输到偏远地区。而后加拿大魁北克省林业部门也提出了用于扑灭森林火灾的灭火飞机需求。

    • 6 分钟
    放弃“欧洲制造”,德国F-35选用美国产

    放弃“欧洲制造”,德国F-35选用美国产

    根据英国简氏防务(Janes)5月7日的报道,近期德国空军表示,其订购的F-35战斗机的生产地点将从意大利换为美国,“德国做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将其整个F-35机队交由洛马公司在美国沃斯堡(Fort Worth)的工厂进行总装。”欧洲F-35工厂产能不足2022年,德国政府决定采购35架F-35战斗机。按照当时的计划,该批F-35中将有一部分会在意大利卡梅里(Cameri)的洛马总装工厂完成制造。在美国本土之外,洛马还在全球其他国家部署了两条F-35的总装线,一条在日本名古屋(仅可生产F-35A),另一条就设在意大利卡梅里。这条产线由意大利莱昂纳多公司和美国洛马公司合作建成,主要生产F-35A和F-35B。2015年,卡梅里工厂生产的首架F-35A顺利下线,2017年首架F-35B下线。由于意大利卡梅里工厂是美国以外唯一能总装F-35B的工厂,因此也被指定为整个欧洲地区F-35维护、修理、大修的工作和升级中心。美国政府也允许F-35的欧洲客户选择卡梅里工厂生产其订购的F-35飞机——前提是,定价和生产标准与美国本土保持一致,并由美国空军负责质量控制工作。因此,卡梅里工厂目前主要为意大利、荷兰、瑞士等国生产其订购的F-35飞机。但与美国本土的总装线相比,卡梅里总装工厂的产能并不高:目前其年产量为15架左右;而美国沃斯堡工厂的年产量约为130架。

    • 3 分钟

用户评论

5.0(满分 5 分)
4 个评分

4 个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