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分钟

社心第十一章:第三部分 群体的维‪持‬ 社会心理学|每天6分钟学点心理学

    • 社会科学

社心第十一章 群体心理
第三部分群体的维持
(一)群体压力
1. 群体压力定义
群体压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约束力,它直接影响着群体成员的一致性程度,影响着群体效力的发挥。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力主要是通过群体压力形成的。
2. 形成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为辩论阶段;第二为劝解说服阶段;第三为攻击阶段;第四为心理隔离阶段。
3. 群体压力意义
群体压力约束了群体成员的异端行为,促使群体成员采取一致的行动。群体压力对于群体至少有以下两种积极意义:
(1)群体成员的一致行为有助于群体任务的完成及群体组织的存在和发展;
(2)群体成员的一致行为有助于增加个体的安全感,个人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摆脱孤独和恐惧感,保持安定和平衡的心态。群体压力维护了群体的团结,有助于群体任务的完成,对多数成员内心安全感的形成起很大作用,但对群体内固执己见的少数人而言,却是一种威胁。
(二)群体的维持
1. 群体效力
对于一个群体组织而言,效率和士气是衡量群体成就或功效的最主要指标。
群体效力也称群体有效性,是指群体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有效满足群体成员需要的表现。任何一个群体若能同时完成执行任务与满足个人需求两种目标,该群体就是高效力的群体。群体的有效性可以从两方面衡量,一是群体任务的完成情况,二是群体成员欲望满足的多寡程度。
群体士气是指成员对群体组织的满足感及对群体目标的态度。它代表了成员在群体内需求满足的状态及为群体目标而奋斗的自愿程度。
2. 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也称内聚力,是指群体在其规范的基础上,使全体成员情感共鸣、价值定向相同或行为保持一致的内在聚合力量。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如下:
(1)群体的目标
群体成员对群体目标是否赞同,即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是否一致,直接影响着群体的凝聚力。成员赞成群体目标,才会对群体产生认同感。
(2)群体成员的同质性或互补性
同质性是指成员在兴趣、爱好、动机、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或类同。成员某个或某些方面的同质会使成员感到彼此接近,增加人际吸引,相互产生好感,因而能增强凝聚力;互补性是指具有异质性的成员在某些方面的互相补充、渗透、交融。如果具有异质性的群体成员之间感到彼此在某个或若干方面能够彼此取长补短,互相补充时,也会增进成员间的感情和密切关系,增强凝聚力。
(3)群体满足成员需要的程度
一般来说,群体对成员各种合理需要的满足度越高,群体的凝聚力越大,成员对群体的认可度越高。
(4)群体的成熟程度
群体自身要经历一个发展周期,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发展,随着群体的成熟,成功率会不断提高,同时群体的凝聚力不断提高。
(三)群体决策
群体决策是指群体成员的主张和意志对群体行为的作用过程。
1. 群体决策的作用
(1)可以减少偏见。群体成员通过讨论,充分发表不同意见,使大家对问题有了较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减少了片面性。
(2)可以满足成员的自尊心并增强责任感,提高决策效率。
(3)可以加强成员间信息的沟通,改善群体内人际关系,增进了解和信任,有助于群体目标的达到和任务的完成。
(4)群体决策解决复杂问题比个人决策效果好,准确性高。
2. 群体决策的偏差
(1)冒险性转移
冒险性转移是指原来倾向于谨慎从事的个体集合成群体后,倾向于冒险的现象。关于冒险性转移的原因有以下几种解释:
①责任扩散论
责任扩散论

社心第十一章 群体心理
第三部分群体的维持
(一)群体压力
1. 群体压力定义
群体压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约束力,它直接影响着群体成员的一致性程度,影响着群体效力的发挥。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力主要是通过群体压力形成的。
2. 形成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为辩论阶段;第二为劝解说服阶段;第三为攻击阶段;第四为心理隔离阶段。
3. 群体压力意义
群体压力约束了群体成员的异端行为,促使群体成员采取一致的行动。群体压力对于群体至少有以下两种积极意义:
(1)群体成员的一致行为有助于群体任务的完成及群体组织的存在和发展;
(2)群体成员的一致行为有助于增加个体的安全感,个人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摆脱孤独和恐惧感,保持安定和平衡的心态。群体压力维护了群体的团结,有助于群体任务的完成,对多数成员内心安全感的形成起很大作用,但对群体内固执己见的少数人而言,却是一种威胁。
(二)群体的维持
1. 群体效力
对于一个群体组织而言,效率和士气是衡量群体成就或功效的最主要指标。
群体效力也称群体有效性,是指群体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有效满足群体成员需要的表现。任何一个群体若能同时完成执行任务与满足个人需求两种目标,该群体就是高效力的群体。群体的有效性可以从两方面衡量,一是群体任务的完成情况,二是群体成员欲望满足的多寡程度。
群体士气是指成员对群体组织的满足感及对群体目标的态度。它代表了成员在群体内需求满足的状态及为群体目标而奋斗的自愿程度。
2. 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也称内聚力,是指群体在其规范的基础上,使全体成员情感共鸣、价值定向相同或行为保持一致的内在聚合力量。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如下:
(1)群体的目标
群体成员对群体目标是否赞同,即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是否一致,直接影响着群体的凝聚力。成员赞成群体目标,才会对群体产生认同感。
(2)群体成员的同质性或互补性
同质性是指成员在兴趣、爱好、动机、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或类同。成员某个或某些方面的同质会使成员感到彼此接近,增加人际吸引,相互产生好感,因而能增强凝聚力;互补性是指具有异质性的成员在某些方面的互相补充、渗透、交融。如果具有异质性的群体成员之间感到彼此在某个或若干方面能够彼此取长补短,互相补充时,也会增进成员间的感情和密切关系,增强凝聚力。
(3)群体满足成员需要的程度
一般来说,群体对成员各种合理需要的满足度越高,群体的凝聚力越大,成员对群体的认可度越高。
(4)群体的成熟程度
群体自身要经历一个发展周期,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发展,随着群体的成熟,成功率会不断提高,同时群体的凝聚力不断提高。
(三)群体决策
群体决策是指群体成员的主张和意志对群体行为的作用过程。
1. 群体决策的作用
(1)可以减少偏见。群体成员通过讨论,充分发表不同意见,使大家对问题有了较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减少了片面性。
(2)可以满足成员的自尊心并增强责任感,提高决策效率。
(3)可以加强成员间信息的沟通,改善群体内人际关系,增进了解和信任,有助于群体目标的达到和任务的完成。
(4)群体决策解决复杂问题比个人决策效果好,准确性高。
2. 群体决策的偏差
(1)冒险性转移
冒险性转移是指原来倾向于谨慎从事的个体集合成群体后,倾向于冒险的现象。关于冒险性转移的原因有以下几种解释:
①责任扩散论
责任扩散论

5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