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分钟

第十二章 :第二部分 人格理‪论‬ 普通心理学|每天6分钟学点心理学

    • 社会科学

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 人格
第二部分人格理论
(一)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尔波特和卡特尔。该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
1.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两类。
(1)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2)个人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人特质依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又可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①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着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如多愁善感可以说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狡猾奸诈可以说是曹操的首要特质。
②中心特质是指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如林黛玉的清高、率直、聪慧、孤僻、内向、抑郁、敏感等都属于她的中心特质。
③次要特质是指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这些次要的特质除了亲近他的人外,其他人很少知道。如一个人在外面很粗鲁,而在自己的母亲面前很顺从,这里的“顺从”就是他的次要特质。
2.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格特质的结构网络模型。这种模型分成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1)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并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的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的特质。它们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
(2)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在根源特质中又可区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体质特质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所决定,如兴奋性、情绪稳定性等。而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如焦虑、有恒性等。
(3)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能力特质是决定人如何有效完成预定目标的特质,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3. 五因素模型
塔佩斯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之后许多学者进一步验证了“五种特质”的模型,形成了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这五个因素是:
(1)外倾性: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
(2)宜人性: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
(3)责任心: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质;
(4)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5)开放性: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
这五个特质的头一个字母构成了“OCEAN”一词,代表了“人格的海洋”。麦克雷和可斯塔编制了“大五人格因素的测定量表”(NEO-PI-R)。
(二)人格类型理论
类型理论主要用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的心理差异,即人格类型的差异。
1. 单一类型理论
单一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一群人是否具有某一特殊人格特征来确定的。弗兰克·法利提出的T型人格,就是单一类型理论的代表。法利认为「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依据冒险行为

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 人格
第二部分人格理论
(一)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尔波特和卡特尔。该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
1.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两类。
(1)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2)个人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人特质依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又可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①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着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如多愁善感可以说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狡猾奸诈可以说是曹操的首要特质。
②中心特质是指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如林黛玉的清高、率直、聪慧、孤僻、内向、抑郁、敏感等都属于她的中心特质。
③次要特质是指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这些次要的特质除了亲近他的人外,其他人很少知道。如一个人在外面很粗鲁,而在自己的母亲面前很顺从,这里的“顺从”就是他的次要特质。
2.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格特质的结构网络模型。这种模型分成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1)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并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的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的特质。它们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
(2)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在根源特质中又可区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体质特质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所决定,如兴奋性、情绪稳定性等。而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如焦虑、有恒性等。
(3)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能力特质是决定人如何有效完成预定目标的特质,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3. 五因素模型
塔佩斯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之后许多学者进一步验证了“五种特质”的模型,形成了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这五个因素是:
(1)外倾性: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
(2)宜人性: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
(3)责任心: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质;
(4)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5)开放性: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
这五个特质的头一个字母构成了“OCEAN”一词,代表了“人格的海洋”。麦克雷和可斯塔编制了“大五人格因素的测定量表”(NEO-PI-R)。
(二)人格类型理论
类型理论主要用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的心理差异,即人格类型的差异。
1. 单一类型理论
单一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一群人是否具有某一特殊人格特征来确定的。弗兰克·法利提出的T型人格,就是单一类型理论的代表。法利认为「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依据冒险行为

12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