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集

回顾经典作品,让我们知道从哪里来;

分析当下新作,让我们知道正走向何处。

电影评论、行业分析,偶尔也聊聊历史和社会。

群英荟萃?

我们是萝卜开会!

聲视沙‪龙‬ 聲視Voisual

    • 影评
    • 5.0 • 2 个评分

回顾经典作品,让我们知道从哪里来;

分析当下新作,让我们知道正走向何处。

电影评论、行业分析,偶尔也聊聊历史和社会。

群英荟萃?

我们是萝卜开会!

    《宇宙探索编辑部》最重要的特质是“探索”二字

    《宇宙探索编辑部》最重要的特质是“探索”二字

    导语:
    这里是聲視编辑部,和爱影视的朋友们聊聊天。
    从4月1日上映,到本期节目录制当天,《宇宙探索编辑部》在豆瓣仍保持着8.3的高分,虽然相比于最高时候的8.9有所下降,但还是一个非常惊人的高评分。
    这是一部有点怪的电影,整部电影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且吸引观众的特质,而它也成功引起了一场文艺青年的网络狂欢。影片本身可能褒贬不一,但市场和票房的成功是毋庸置疑。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电影的两种评价和市场的成功。
    在这期节目中,你能听到关于以下内容的探讨:
    1. 01:05  褒贬不一的背后
    2. 11:26  学院派团队探索精神的可贵之处
    3. 16:07  《宇宙探索编辑部》是否是民科浪漫化?
    4. 21:21  读《西游记》破万遍,终拍“宇探”
    5. 25:30  人物塑造的遗憾与青年创作者应坚守的力量
    6. 39:09  伪纪录片的成功与宣发的浪漫
    7. 46:24  艺术电影的畅想
    本期嘉宾:
    老沈:
    摄影指导
    高校教师
    自媒体人
    栗子:
    聲視主编
    温和易怒
    一个中间派
    本期内容节选:
    (完整内容请点击音频收听)
    栗子:我和沈老师其实对这部电影的感受和评价很不一样,但我觉得两种不一样的评价同时提出,可能反而比单一的评论更有价值和意义。沈老师是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当时看完就说想要二刷,想问一下你为什么会对这部电影有这样高的认可呢?
    老沈:其实想要二刷的这个决心,是没有那么理性的,是蛮冲动的,所以我其实不能说我的判断是客观的。
    栗子:但其实我觉得如果它能做到让一个观众,尤其还是业内人士,看完之后有这种冲动感,可能某种程度上这部电影已经成功了一半。哪怕冲动褪去之后再回看的时候,可能发现还是有些瑕疵,但其实那一刻的冲动是真实的。
    老沈:它有了粉丝效应,就好比商业用词讲,这个产品把基本盘守住了,这个电影把它的目标受众打得特别扎实。
    栗子:其实我看完之后的感受跟沈老师恰恰相反。我看到那么高的开分,为了防止期待太高结果失望,所以我就尽量保持了一个平和的心态。整个观影的感受确实是有点晕,但晕这件事本身没有影响到太多我个人的感受。沈老师从电影院出来之后是兴奋感,但是我出来之后,反而会觉得有一种空虚感。
    老沈:所以说感受可能还是蛮个人的,因为我是真的相信有外星人,我小的时候一直会订阅有关宇宙探索的一些杂志,甚至在小学时还曾试图去召唤过外星人。
    栗子:那个时代正好是民科蓬勃发展的年代,所以可能沈老师对外星人的情感会比我更深一些,但是我更想知道,沈老师作为一个对电影摄影技术和美学都很有研究的人,这部影片带给你冲击和感动的部分,应该不只是民科的部分吧?
    老沈:它总会让我想起《疯狂的石头》,信息量特别大,当你要在一部片子中塞进那么多密集的信息量时,对受众是会有一定的门槛的,电影语言的运用也会有压力。不过这样也许能成为一个话题,大家总能从中间聊出一些更多的东西,这也不失为是创作者跟观众的一个默契,或者一个游戏的开始。
    当然,他的影像肯定还是可以更好的,然后关于会感觉到晕的这件事,虽然我自己没有感觉,但我看到有观众看一段时间好像确实是受不了,而且在一些售票平台和影院其实是有提示的,就是说建议后排落座。
    栗子:是不是因为,手持拍摄本来就很晃,再加上他们跳切的手法会更容易晕?
    老沈:因为这个团队特别年轻,就和我刚才提到的《疯狂的石头》情况类似,团队成员的气质也会有点像,年龄层和结构也会特别

    • 53 分钟
    杨紫琼征服奥斯卡背后,是华裔们的奋斗史

    杨紫琼征服奥斯卡背后,是华裔们的奋斗史

    导语:
    在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由杨紫琼主演的影片《瞬息全宇宙》以11项提名领跑,并最终斩获七项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剪辑、最佳原创剧本。
    九十多岁的老演员吴汉章在代表大家发表获奖感言时,提到了华人面孔在好莱坞一百多年来的演变历史,他们终于从不被允许出现在银幕上,到了能跟其他族裔的演员一争高下。今天我们借由《瞬息全宇宙》这部影片,来聊一聊华人在奥斯卡金像奖是什么样的存在。
    在这期节目中,你能听到关于以下内容的探讨:
    1. 01:35  如何看待《瞬息全宇宙》横扫奥斯卡?
    2. 08:52  为什么《瞬息全宇宙》是特别的?
    3. 17:59  华裔在奥斯卡体系中的“前世今生”
    4. 30:29  艺术的文化隔阂与刻板印象的对抗
    5. 40:48  新一代华裔的身份认同感源自何处?
    6. 46:11  中国电影需要更多元更包容更开阔的思维
    本期嘉宾:
    只眼:
    电影系永远的学生
    戏剧圈永远的圈外人
    不称职的编辑
    一家剧本杀店的主理人
    孙冬
    诗人
    学者
    译者
    电影爱好者
    Neo
    华裔影迷
    前电影投资人
    自由投资者
    商业研究爱好者
    本期内容节选:
    (完整内容请点击音频收听)
    只眼:大家是怎么看待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整体情况的?《瞬息全宇宙》今年受到这么高的关注,又斩获了这么多奖项,具体有什么原因呢?
    孙冬:《瞬息全宇宙》今年提名11项、斩获七项,我觉得真的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也不是完全意外的。电影界内部对奥斯卡的获奖有一些比较可靠的预测,就是说奥斯卡的获奖是有风向标的,比如说之前是否获得了金球奖?是否获得了演员工会奖?这其实直接决定了你是否能获得奥斯卡奖。
    那么在此之前,杨紫琼这两项奖都拿到了,同时和她有一定竞争的凯特·布兰切特是只拿到了金球奖,所以其实在这一点上,杨紫琼可以说是更加有把握能够获胜。同时,距离上一次有色人种拿到奥斯卡影后已经过去很多很多年了,白人获得影帝影后和最佳导演的荣誉已经太久了,《瞬息全宇宙》的横扫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Neo:在这次颁奖之前,大家对《瞬息全宇宙》关注度比较高,可能也是因为他们的华裔制作班底,这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事情,上一次华裔班底获得相对比较好的成绩的还是《摘金奇缘》。但《摘金奇缘》本质上只是一个商业片,内核是娱乐,它没有太多的艺术元素来讨论内核,但《瞬息全宇宙》不一样,它用比较多的元素混合在一起,本质上讨论的是家庭伦理,而且以一个很合适的一个角度切入,中西方都看得懂。这么多年至少在华裔层面好像没有见到过,从这样一个角度去切入的电影。
    其实本质上来说,主宇宙的这样一个家庭故事,是很普通、很典型的,一个平平无奇的华裔成长史的故事。但很多细节上的冲突矛盾点,是几乎不会在电影里去讨论的,通俗地讲,至少在这部电影里面聊到的问题,都是普通华人或华裔家庭不会在饭桌上聊的问题,很琐碎,也很严肃。因为如果影片真的拍得很伦理,其实很难看下去,但《瞬息全宇宙》用了很搞笑或者说很戏剧的方式去呈现,我觉得这个比较特别。在这个片子没有被提名之前,我看完下来的感受就是,至少在剧本层面,是我这几年看到过的,在所有华语电影里面最好的电影。
    孙冬:在好莱坞的电影越来越套路、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商业的这种状况下,大家在电影工业非常先进的技术的加持之下,所制造出的都是一些非常精致的、卖相好的影片。所以一下

    • 53 分钟
    ChatGPT执导短片问世,《Her》终将成为现实?

    ChatGPT执导短片问世,《Her》终将成为现实?

    导语:
    这里是聲視编辑部,和爱影视的朋友们聊聊天。今天我们要聊的是,最近全世界都在关注的ChatGPT。
    近日,由OpenAI开发的AI聊天机器人ChatGPT引起广泛关注。在推出仅两个月后,ChatGPT月活用户已经突破1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据报道,高达89%的美国学生承认在完成作业时用过ChatGPT,甚至ChatGPT还通过了年薪18.3万美元的谷歌工程师面试。
    在这样的背景下,影视行业的从业者们可能会思考在工作流程中,如何使用AI来帮助创作。去年12月,电影制作人使用ChatGPT创作出了一部短片——《安全地带》(The Safe Zone),ChatGPT为其提供创意、编写剧本、创建拍摄清单,甚至导演了整部电影。不少评论称:这部影片足以证明,AI已经具备了认真讲故事的能力。
    在这期节目中,你能听到关于以下内容的探讨:
    1. 01:47  ChatGPT是否具备真人的创造力?
    2. 16:16  《安全地带》:ChatGPT的创作弱点与惊喜
    3. 25:42  AI还无法替代人类的情绪与感知能力
    4. 34:17  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一直被重视
    5. 44:12  ChatGPT有助于反推人类的思考力和创造性
    6. 49:28  人类必将与人工智能共同成长
    本期嘉宾:
    只眼:
    电影系永远的学生
    戏剧圈永远的圈外人
    不称职的编辑
    一家剧本杀店的主理人
    老沈:
    摄影指导
    高校教师
    自媒体人
    栗子:
    聲視主编
    温和易怒
    一个中间派
    本期内容节选:
    (完整内容请点击音频收听)
    栗子:我在看完《安全地带》后,其实会觉得它不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故事,当然至少它的逻辑是顺畅的,相比之前的AI作品肯定是有进步的。但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它并不是一个有创造力的故事。我依然不认为现在的AI具有真正的创造性。
    比如说它可以模仿博尔赫斯写一篇很像博尔赫斯的小说,但是它没有办法在博尔赫斯出现之前成为博尔赫斯。我觉得这个是最大的区别,也就是说它目前只具备模仿和接近真人创作的功能,并不具备从0到1的原创过程。就《安全地带》这部作品来说,你们会觉得它是有创造性的吗?还是只是模式化的东西?
    老沈:我觉得其实《安全地带》这个片子本身还是受到了很多人类的影响,它明显是经过筛选的。ChatGPT就像个劳模,你要剧本它就给你50个,你要视觉参考它就给你做出百页的PPT,但最后来选择的全是我们。《安全地带》显然也是经过了整个实验的参与者和主导者的选择的。
    但摄影这方面有一个镜头让我很吃惊。在大概倒数两分钟的地方,主人公在讨论或是逃避或是救人时,突然电视新闻播出世界的沦陷,然后这个沦陷的画面照在他们的脸上。这几个人的特写包括一些小的移动,是标准的电视剧镜头,几人的脸上都只是普通的电视光,也就是我们说的氛围光效,然后再反打到电视屏幕的画面,这都是一种特别简单和原始的蒙太奇。但是在返回演员的中景时,就有投影电视画面的光线和图案,直接打到了演员脸上,这个让我觉得很惊奇。因为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在现场给操作人员指示的,是要完全要颠覆掉刚才的光线处理的,也就是说,这一场在影像上的光线处理是反逻辑的。
    只眼:我是通过编剧和导演的方向来看。首先从编剧的角度来说,我会觉得他非常的套路化,剧本创作的本身非常符合行业通行的一本书,叫《救猫咪》,所以我看的时候会觉得很套路,没有让我有灵光一闪或者说被击中的那种感觉。但是通过今天对人工智能的探讨,我又觉得可能是它在提供了很多思路以后,然后由人为主导做了一个综合,并最终产出了适合人或者说

    • 1 小时 5 分钟
    《狂飙》的戏内戏外:演员和角色的互相成就

    《狂飙》的戏内戏外:演员和角色的互相成就

    导语:
    这里是聲視编辑部,和爱影视的朋友们聊聊天。今天我们要聊的是近期话题热度非常高的,也是开年第一部爆剧《狂飙》,这部剧从开播到结束,与之有关的各类话题一直引发着大家的关注。包括张译、张颂文等演员也随着角色剧情线的推进,衍生着各种各样的讨论。
    在这期节目中,你能听到关于以下内容的探讨:
    1. 00:26  角色喜爱度:安欣VS高启强
    2. 06:38  演员张译赋予角色安欣的生命力
    3. 10:12  角色和演员的相互成就
    4. 17:44  大男主戏中的女性角色更应该着重塑造
    5. 23:27  反面角色为什么会比正面角色讨巧?
    6. 29:27  影视作品不是道德审判的疆域
    本期嘉宾:
    神队:
    自由观剧,随性发言
    飞鱼:
    影视记者。
    评头论足鉴角色,嘴人嘴事嘴万物。
    栗子:
    聲視主编。
    温和易怒,一个中间派。
    本期内容节选:
    (完整内容请点击音频收听)
    神队: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开年第一部爆剧《狂飙》,其中最受关注的两个角色还是安欣和高启强。那么首先想问一下二位,在戏中更喜欢安欣还是高启强?
    飞鱼:在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比较喜欢安欣的。因为我看张译演这个角色有种“宛宛类卿”的感觉,他之前在《士兵突击》里面饰演的史今班长,对许三多就有一种像天使一般的照顾,然后(安欣)刚开始给高启强送饺子、还有一些小动作和天真亲切的神态,跟史今简直是如出一辙。
    这部剧分三个时间单元,高启强的成长史非常明显。安欣是一个很抽象的人,但是高启强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你知道他会干嚼咖啡粉、爱吃猪脚面,知道他是一个爱操心的父亲、是一个痴情的丈夫、是哥哥......他的形象就非常的有血有肉。
    栗子:飞鱼说的这些也是很多网友对高启强这个角色更有共鸣或是共情的原因。但其实从我来说,我还是更喜欢安欣这个角色。我们的影视作品中其实很少出现一个绝对的、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安欣就是这样一个形象,但是缺点可能也是如飞鱼所说。要塑造一个这样的绝对理想主义者,可能就在一些“人情”之处不太落地。
    相比于高启强的角色弧光,安欣确实是一个戏剧张力没有那么大的角色,但我会觉得张译其实把这个角色诠释的非常好。我觉得高启强是一个让人爽的角色,但安欣是一个让人反思的角色,他是一个会让人痛的角色。可能在这个戏刚播出或者是刚结束不久的这样一个时间段,大家会对高启强比较关注,但是我想等过一段时间,安欣这个人物的生命力才能真正的展现出来。
    神队:很多国产剧或者说电影中的反派角色,可能都是有些符号化的设定,像(高启强)这种比较具体和细腻的反派角色其实还蛮少的,我觉得这可能是他比较吸引人的一个点。
    安欣这个角色其实也有很多细节的填充,包括他在前期的那种幽默感,这一点哪怕到了后期,已经经历过那么多挫折,他这种幽默感始终都在,所以我觉得他的那种信念和阳光是不空的。不管是正派人物还是反派人物最后都想亲近他,虽然他的性格里面有一种理想主义甚至神化的部分,但他是一个可以让人亲近的神,我觉得这是张译作为演员赋予这个角色的。
    神队:随着大家对高启强这个角色的热议,在戏外张颂文也成为了新晋“流量”,他的历年经历也在被大家不断考古。那么演员本身在戏外的魅力,对角色有多大的加成作用呢?如果张颂文个人没有那么多的东西可以挖掘和讨论,会对高启强这个角色在社交平台的热度有影响吗?
    飞鱼:我觉得影响不大,因为角色本身的魅力是非常大的。当然演

    • 35 分钟
    艺术家刘旭光专访 | 高度物质文明发展的时候,艺术一定要回归

    艺术家刘旭光专访 | 高度物质文明发展的时候,艺术一定要回归

    导语
    八月末,穿过秋雨的寒意,我们约在刘旭光老师位于京郊工作室会面。一路经过的小桥与流水把我们俩转了好几个方向才带到这个小小的艺术园区里——有些寻隐者不遇的意味——当我们打通刘老师的电话时,却发现工作室早已在身旁为我们开了门。工作室里,刘旭光老师巨大的"卜"字符,与希腊血统的灵堤和茶几一起包裹着我们进入这个谈天说地的午后。
    在这期节目中,你能听到关于以下内容的探讨:
    01:10 《易经》中的可能性与艺术的空间性
    12:50 做艺术要时常带着问题去感受
    19:14 艺术家的个人叙事表达
    31:00 艺术要接近人性中的根本点
    42:00 影像数字技术的发展与艺术前沿
    49:06 电影学院新媒体艺术的理论建构
    62:15 从艺术角度客观看待数字技术发展
    72:57 艺术与血液中的文明脉络
    本期嘉宾:
    刘旭光:
    艺术家 1958年生于北京, 清华大学美术学博士,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刘旭光早年留学日本并接触物派艺术,研究东方思想中易经的数理和阴阳维度的空间,与当代艺术的碰撞并且激活创作的能量,启发他提出了质觉美术理论概念,在当代艺术体系中探索形质与介质的语言在视觉中的可能性;从视觉的物理性媒介到数字媒介表达方式中进行了深入持久的探索。著作:「论质觉」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质觉个案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品收藏:中国美术馆、湖北美术馆、美国维斯曼博物馆等。
    三彩唐:
    摄影指导 高校教师 自媒体人
    本期内容节选:
    完整内容请点击音频收听
    三彩唐:其实您有一个故事很打动我,在年轻时候,您到五道梁采风,然后有过一夜的生死体验。并且中间还伴有特别清晰的记忆,一个藏族小女孩给您一个青苹果,很小的一个,还能握在手里。然后身体恢复过来度过生死之际的状态之后,您又看到了羊群和一个牧羊女,他们一开始是以一种风雪中间的气的状态让您感受到的,然后慢慢才逐渐看清楚。这个故事如果说它是一个魔幻电影其实一点都不为过,因为它的气场,像您说的这个场域,它已经充分进入到这样一个带有魔幻色彩、带有生命体验、带有宇宙气氛的故事。
    所以我想起当代艺术另外一个著名的公案,就是博伊斯的故事。在他根本不知道艺术为何物时,他飞行失事了,然后莫名其妙地被一个鞑靼族的人所救,甚至头骨、四肢都碎裂了,但却还能通过涂油、包裹等方式救回来。我在想学生会不会疑惑:这是真的吗?这是第一点我觉得学生可能会问的;第二点,对于学生来说,我如果去相信的话,那我又如何能获得这种生命体验?我觉得这对他们来说,是两个很大的问题。
    刘旭光:你这个故事记得太清楚了。
    三彩唐:因为我非常的受触动。我也有过一些自己感觉蛮神奇的体验,但我可能没有勇气去和别人说,是我过了十好几年,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之后,我才能发现这个东西很珍贵,我才能把它记录下来。
    刘旭光:我正式地讲这个故事是在一篇采访里。我会愿意去讲述这些我亲身经历的故事。经过这么多年,为什么从创作角度又能想起这些故事,是因为它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练,我发现这接近于一个作品的形成。它有一个气场,或者说叫“气”,其实“气”也很复杂,“气”实际上跟道是最近的,或者是道形成前后的关系,它有这个“气”在里边。
    这里面还有很多概念,比如说“动静”。北方人有一句话是说,“外边有动静”,这个动静是声音,在我们的日常里面把它分配到声音的概念里面。声音是“气”里边的一个重要要素。没有静

    • 1 小时 24 分钟
    解析电影《男人》:女人眼中的世界,就是一部恐怖片

    解析电影《男人》:女人眼中的世界,就是一部恐怖片

    导语:
    《男人》的主题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去看,并不新鲜。但它影像的表达方式是非常独特的,做到了把女性的心理状态最大限度地视觉化。亚力克斯·嘉兰导演的这部作品,国内外网络评分并不高,很可能会是今年最被观众低估的作品之一。
    在这期节目中,你能听到关于以下内容的探讨:
    1. 00:35 亚力克斯·嘉兰与他的文艺科幻
    2. 08:20 《男人》MEN的独特性
    3. 16:28 影片的视觉符号
    4. 21:10 影片的恐怖感是如何通过镜头实现的
    5. 24:22 六个男人及其对家庭婚姻的隐喻
    6. 37:30 “圣经故事”角度解读
    7. 49:06 两种评价
    本期嘉宾:
    沈乔(老沈):
    摄影指导 高校教师 自媒体人
    栗子:
    聲視主编。
    温和易怒,一个中间派。
    本期内容节选:
    完整内容请点击音频收听
    栗子:《男人》MEN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个女人在丈夫自杀后来到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疗伤,继而遇到了一系列曲折离奇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村庄里的男人都长了一模一样的脸,在电影最高潮的部分,那些长得一模一样的男人以“男人生男人”的方式,一个生出一个,直到最后生出了她自杀了的丈夫。这部电影是沈老师推荐我一定要去看的,你会觉得这部电影是有独特性的吗?
    老沈:这部电影是2022年以来,我看到的第一部在视听上给人印象最深、冲击最大的片子,它的故事也是蛮吸引我的。这部片子一直在掰开了、揉碎了、翻来复去地讲女主前夫的自杀和自杀之前对她持续不断的压迫和精神暴力,导演把女性主义这个主题,用所有能想象到的视觉手段来讨论和呈现,这个问题是有深度和社会意义的,将其视听化很难,所以他这样做让人感到很有新意。
    栗子:我看完之后的第一感受就是,想把我身边的男性朋友全部推荐去看一遍。我在19年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是说,对于女性来说,一个房间是充满恐怖的。比如说女性安的房门报警器、摆在门口的男士拖鞋,她其实并不是为了防贼,她是为了防一种恐惧,这种恐惧是无孔不入的,即便把门窗关上,它也会从缝隙溜进来。我觉得这部影片对这种恐惧的渲染是非常到位的,我特别想让所有男性朋友都看看,女性主观的世界其实就是这样的。
    老沈:肯定跟我们男性的视角是有巨大不同的,可是我们又没有办法去体会这种不同。即使是支持女权的人,也需要通过大量的讨论和沟通,才能慢慢去接近和想象女性眼中的世界。
    栗子:一般来讲,我们经常看到的恐怖片、惊悚片,里面的女性角色其实就是负责尖叫。然后可能会穿着比较暴露的衣服,甚至在奔跑的过程中弄丢什么东西,然后再等待一个男人的救赎。其实这展现的就是女性的柔弱和被凝视的那种美。但这部电影不是这样的,它虽然是一部恐片,但是他讲述的是女性到底在恐惧什么。
    我其实想跟沈老师聊一聊电影中的六个男人。第一个男人是房东,房东看起来是一个非常nice的人,但有时候开的玩笑会有一些奇怪,你会感觉到紧张。比如女主拿了院子的一个苹果,他说:这是禁果,你这是偷窃。然后女主慌张地说对不起时,他又说:我在逗你玩。其实从女性视角来看,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这样的男性,有的时候他会有一些故意地让这个女性感到不适,开一些尺度微妙的玩笑,然后从中感到快乐。
    第二个男人是暴露狂。他进到院子里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苹果来吃,这个我觉得和之前房东说的禁果是一个关联。
    老沈:所以我会觉得这部电影的信息量很大。鲁迅曾经说过他喜欢电影是因为

    • 55 分钟

用户评论

5.0(满分 5 分)
2 个评分

2 个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