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集

欢迎加入漩涡派对,无需门票,入场即high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关注公众号“乱讲话的班先生”,关于电影,让我们乱讲几句真心话

在电影的漩涡‪中‬ 班斯特人

    • 影评
    • 5.0 • 1 个评分

欢迎加入漩涡派对,无需门票,入场即high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关注公众号“乱讲话的班先生”,关于电影,让我们乱讲几句真心话

    008. 意识形态批评:你相信什么,便看见什么

    008. 意识形态批评:你相信什么,便看见什么

    本期节目流程
    00:00 Hope - Vampire Weekend
    01:30 两种教育理念:下定义还是举例子
        柏拉图的洞穴寓言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
    05:55 粉丝经济就是意识形态
        特朗普与川粉的相互成就
        意识形态是一种无需反思的解释框架
    10:20 吃饭主义:靠吃饭解决一切问题
    11:10 从自由主义的流变看各种意识形态的形成
        海伦娜·罗森布拉特《自由主义被遗忘的历史》
        约翰·杜威与以赛亚·伯林对自由主义的总结
    18:10 意识形态的作用:图个省事儿
        统治者借意识形态来框定大众的思考范围
        普通人通过意识形态来减小思考成本
    23:40 Capricorn - Vampire Weekend
    24:00 许多电影评论会把意识形态包装成客观事实
    25:20 意识形态批评作为一种文艺分析的流派
        三个层次:社会现实-电影的侧重点-影评人的立场
        戴锦华《电影批评》
        反派影评
        汪涛《不可思议的印度》
    32:20 有意义的批评vs认知失调下的应激反应
        警惕稻草人谬误
        身份政治三大议题:阶级、种族/民族、性别
    34:35 什么是认知失调
    36:20 Capricorn - Vampire Weekend
    36:40 两种思维方式:先有证据,还是先有结论?
        人类的思维方式是倒果追因
        消费心理学在广告中的应用
    39:00 好的理由,与真正的理由
    41:35 你相信什么,便看见什么
        《坠落的审判》
    43:35 厚今薄古
        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此处口误说成霍布斯鲍姆
        李硕《翦商》
        姬昌《易经》
        宗教、大众信仰、民族主义
    46:45 太过相信,以至于无法不相信
        刘慈欣小说中的过度相信
    48:35 Hope - Vampire Weekend

    文案|班斯特人
    音频制作|班斯特人
    商务合作|banster@foxmail.com

    • 49 分钟
    007《新蝙蝠侠》:比夜晚更黑暗的是人心

    007《新蝙蝠侠》:比夜晚更黑暗的是人心

    有着将近三小时片长的《新蝙蝠侠》,收获了与《驾驶我的车》一样的待遇——影评人和粉丝赞誉连连,路人观众则骂声一片。这一点也直观地反映在大陆票房上,即使除去疫情因素,将将破亿的票房成绩也很难称得上令人满意。
    那么,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是故弄玄虚的剧本让人看得云里雾里,还是低照度的影像和三小时的片长让人疲惫不堪?是好莱坞不再能命中全球观众的情绪点,还是大陆观众不再关心西方语境下的命题?
    请带上夜照灯,欢迎来到漩涡club

    本次来玩的朋友们
    玉玉、脆脆、东窗、从佳、班斯特人
    本期节目流程
    开场曲:《Something In The Way》- Nirvana
    [02:00] 介绍《新蝙蝠侠》基本信息
    [03:00] 为《新蝙蝠侠》打分并简要评价
    优点环节
    [05:50] DC反派的信念让人信服
    [06:45] 影像质感让人眼前一亮
    [09:20] 最脆弱的蝙蝠侠、幼稚的热血青年
    [13:55] 猫女所反映出的性别观念进步
    [15:25] 高度写实的服装和动作设计
    幕间曲:《Welcome To The Black Parade》- My Chemical Romance
    缺点环节
    [19:00] 感情戏的配乐太刻板
    [20:55] 企鹅人角色被浪费了
    [22:10] 谜语人与老鼠这两大悬疑点没处理好
    [23:45] 结尾的正能量难以让人信服
    [27:30] 三个十全十美的大好人?
    [32:30] 高潮戏的逻辑与前半段的谜语人形象不符
    [35:05] 对黑色电影的效仿有形而无神
    幕间曲:《Welcome To The Black Parade》- My Chemical Romance
    外延环节
    [39:30] 简要分析蒂姆·波顿版蝙蝠侠
    [41:30] 诺兰的两船博弈与正义的代价
    [44:50] “黑暗骑士”在本质上是反自由主义的
    [46:35] 为什么说《侠影之谜》被低估了?
    [48:35] 乐高蝙蝠侠的孤独感
    [50:25] 对《新蝙蝠侠》续集的展望
    尾声曲:《Friends Are Family》- Oh, Hush! / Will Arnett / Jeff Lewis

    本期提及: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2016)
    《救火英雄》(2014)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2016)
    《蝙蝠侠:元年》(2011)
    《蝙蝠侠归来》(1992)
    《永远的蝙蝠侠》(1995)
    《蝙蝠侠:侠影之谜》(2005)
    《囚徒》(2013)
    《小丑》(2019)
    《七宗罪》(1995)
    《十二宫》(2007)
    《守望者》(2009)
    《蝙蝠侠》(1989)
    《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
    《乐高蝙蝠侠大电影》(2017)
    《死侍》(2016)
    《马男波杰克》(剧集,2014-2019)
    文案|班斯特人
    音频制作|班斯特人

    • 52 分钟
    006《驾驶我的车》:巴别塔时代的摆渡人

    006《驾驶我的车》:巴别塔时代的摆渡人

    出人意料又好似情理之中地,《驾驶我的车》携《鱿鱼游戏》一起,横扫了北美的颁奖季。赶在奥斯卡让一切尘埃落定之前,我们重新审视一下《驾驶我的车》这个被无数影评人和奖项所肯定的剧本,探讨其中的巴别塔命题、悼亡属性、灵动感与做作感。
    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制作一部3小时的电影并不容易,在一个人与人之间壁垒高筑的时代依然相信交流的可能性也不容易。然而,《驾驶我的车》是否成功为上述两个命题给出了充足的辩护?

    本期来玩的朋友们
    小易、班斯特人
    本期节目流程
    开场曲:《Drive My Car》- The Beatles
    [01:45] 介绍《驾驶我的车》基本信息
    [02:55] 为《驾驶我的车》打分并简要评价
    优点环节
    [03:55] 小易分析影片的互文、平静感,及东亚文化输出
    [05:20] 小易认为影片展现了对于交流的绝望
    [08:00] 悼亡电影的核心驱动力及人物弧光
    [09:15] 音的在场与不在场
    [11:20] 围绕悼亡所做的互文
    [13:20] 多语言戏剧环境
    [14:50] 将悼亡对象延伸到所有灾难中的受害者
    [17:15] 德勒兹的运动影像与时间影像理论
    幕间曲:《Pinky Sunset》- 傻子与白痴
    缺点环节
    [19:15] 小易认为影片的时长是“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20:30] 班斯特人不认同滨口龙介对村上春树的颠覆性改编
    [29:30] 滨口龙介丧失了灵动感,变成一种笨重的做作
    [30:50] 什么是滨口龙介式的跑题
    [32:35] “观看大于评论”vs“评论大于观看”
    [33:40] 班斯特人认为尾声暴露了剧作的自恋
    [38:25] 滨口龙介的控制欲越来越强
    尾声曲:《Friends In Heaven》- Oberhofer
    本期提及:
    《驾驶我的车》(出自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2014)
    《万尼亚舅舅》(话剧,1897)
    《山鲁佐德》(出自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2014)
    《永恒族》(2021)
    《欢乐时光》(2015)
    《激情》(2008)
    文案、排版|班斯特人
    音频制作|班斯特人

    • 42 分钟
    005《招魂》:有人梦游东京,有人夜闯鬼宅

    005《招魂》:有人梦游东京,有人夜闯鬼宅

    如果说科幻是一种被边缘化的电影类型,那么恐怖片的地位或许有不及而无过之。你很少看到最佳导演的奖项颁发给恐怖电影,即便恐怖电影对于导演调度水平的要求远高于其他所有类型片。你也很少看到最佳男、女演员的奖项颁发给恐怖电影中的表演,倒反是金酸莓奖频频为恐怖电影加冕最差男、女演员。
    随着近年来A24系的作品在欧洲三大电影节崭露头角,恐怖片逐渐受到西方主流评论界的认可,然而A24的作品却并不强调恐怖电影中的惊吓属性。我们好奇,一部精彩的商业恐怖片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能不能像在看喜剧片时收获欢笑一样,在恐怖片中收获心满意足的惊吓体验?
    于是我们撬出了温子仁,这个据称是当代恐怖电影第一人的导演,探访他的三部代表作——《招魂》《电锯惊魂》及《海王》,想挖掘恐怖电影背后的运作机制、烧脑悬疑与血浆片的结合、以及恐怖电影中锻炼出来的调度能力对于主流商业大片的加持。
    请屏住呼吸,欢迎来到漩涡club

    本次到场的朋友们
    小易、玉玉、LuegFangz、脆脆、班斯特人
    本期节目流程
    开场曲:《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Elvis Presley
    [02:20] 班斯特人介绍《招魂》基本信息
    [05:00] 为《招魂》打分并简要评价
    缺点环节
    [07:00] 小易认为本片使用的元素较为模式化
    [07:20] 如何看待灵异题材的电影对于宗教元素的运用?
    [10:30] 玉玉认为本片的家庭模式很老套
    [12:00] 什么是糟糕的jumpscare?
    [13:20] 玉玉认为人物设置不好,班斯特人则认为影片成功在多人空间中营造出不安全感,同时五个小孩分别承担了不同的惊吓功能
    [18:10] 脆脆指出影片没有后怕感
    [19:00] 班斯特人分析什么是“安全的恐怖片”,及其双刃剑效应
    幕间曲:《心如止水》- Ice Paper
    优点环节
    [22:45] 班斯特人指出恐怖片特别难解决的两个问题——制造恐怖氛围和去神棍感
    [23:40] 制造恐怖氛围:如何让观众自己吓自己
    [29:00] 去神棍感:如何让观众对神神鬼鬼买账
    [30:10] 讨论温子仁的镜头使用
    [33:15] 影片最后通过亲情来战胜恶魔,这是不是好的剧情设置?
    [34:40] 讨论恐怖电影中女性与儿童的存在
    幕间曲:《心如止水》- Ice Paper
    外延环节
    [38:30] 《电锯惊魂》与《钛》的痛苦有什么区别?
    [39:35] 玉玉认为影片的低成本是加分项,情节设置也很惊艳
    [41:45] 对温子仁最重要的编剧——雷·沃纳尔
    [43:00] 班斯特人认为大家普遍高估了温子仁的编剧能力
    [44:15] 《电锯惊魂》对密室逃脱类电影的奠基作用
    [45:25] 班斯特人分析剧本上的巧思与问题
    [47:05] 简要讨论《速度与激情7》在温子仁职业生涯中的定位
    [48:45] “没有什么逻辑,但是特别酷的东西”
    [49:25] 如何看待DC和华纳的商业运作?
    [52:40] 玉玉分享对《海王》的感受
    [54:05] 班斯特人表达对《海王》的几个疑惑
    [56:35] 下期漩涡club预告
    尾声曲:《第一支舞》- 傻子与白痴
    本期提及的电影/剧集:
    《招魂》(2013)
    《鬼入侵 第一季》(2018)
    《林中小屋》(2012)
    《厉鬼将映》(2008)
    《山村老尸》(1999)
    《招魂2》(2016)
    《死寂》(2007)
    《致命感应》(2021)
    《邪恶力量》(2005 - 2019)
    《杀人漫画》(2013)
    《门锁》(2018)
    《忌日快乐》(2017),《杀死比尔》(2003),《准备好了没》(2019),《狩猎》(2020) 
    《闪灵》(1980)
    《电锯惊魂》(2004),《电锯惊魂0.5》(2003)
    《钛》(2021)
    《七宗罪》(1995)
    《幽暗》(2000)
    《升级》(2018),《隐形人》(2020)
    《心慌方》(1997)
    《密室逃生》(2019)
    《速度与激情7》(2015)
    《海王》(2018)

    • 55 分钟
    004《乡下人的悲歌》:阶级跃迁没有鸡汤

    004《乡下人的悲歌》:阶级跃迁没有鸡汤

     本次到场的朋友们
     泽正、松间 、班斯特人
     本期节目流程 
     开场曲:《Steel In Our Veins》- Derek Trucks & Nile Marr & Tina Guo 
     [02:00] 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 
     [03:50] 打分及短评 
     [05:10] 简要讨论美国媒体与观众对本片评分两极化的现象 
     [07:40] 松间谈优点,比较喜欢两个时间线之间的交错剪辑,以及两位女演员的表演 
     [10:20] 班斯特人认可格伦·克洛斯的表演,但是认为外婆和母亲的人物形象存在问题 
     [15:10] 泽正认为本片打破了精英阶级垄断的文化暴力,但是对社会背景的交代有所欠缺 
     [18:20] 班斯特人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戏剧化改编的失败 
     [24:00] 松间认为本片的重点不是美国梦,而是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6:30] 简要分析“人类学视角”的局限性 
     [28:00] 讨论原著《乡下人的悲歌》对新老两套保守派价值观的态度,以及书中对贫穷地区社会结构的反思 
     [33:40] 松间简要介绍《故土的陌生人》对美国右翼“深层故事”的描写 
     [38:40] 探讨美国南方的“大悖论”,以及新自由主义对贫穷工人阶级的影响 
     尾声曲目:《Responsibility》- Derek Trucks & Nile Marr & Tina Guo 
    本期提及:
    《我,花样女王》(2017)
    《美利坚大分裂》(2020)
    《三块广告牌》(2017)
    《小丑》(2019)
    《乡下人的悲歌》(中文首版于2017年,英文首版于2016年)
    《故土的陌生人》(中文首版于2020年,英文首版于2016年)
    《美国工厂》(2017)
    文案|班斯特人
    音频制作|班斯特人

    • 47 分钟
    003《1917》:还有比死亡更好的结局吗?

    003《1917》:还有比死亡更好的结局吗?

    本次到场的朋友们
    Garron、阿浪、班斯特人
    本期节目流程
    开场曲:《Lockhouse》- Thomas Newman
    [02:00] 嘉宾及影片信息介绍
    [04:55] 打分及短评(无剧透)
    [07:30] 阿浪谈缺点,认为大牌演员客串的角色存在问题
    [09:10] 两位嘉宾讨论影片中段黑屏的意义
    [11:15] Garron认为影片部分特效片段太五毛,以及一镜到底导致影片其他细节的缺失
    [13:00] 班斯特人谈《1917》的情节设计和游戏感
    [27:05] 阿浪谈一镜到底对影片人物形象的作用
    [28:00] Garron谈优点,认为影片的隐喻能够连结观众的个人体验
    [30:00] 班斯特人详细分析四个印象深刻的长镜头
    [37:35] 班斯特人和阿浪谈《夺魂索》
    [43:00] 班斯特人和阿浪接着聊《俄罗斯方舟》
    [47:00] 三位主播分析《鸟人》的表意及长镜头
    [58:40] 三位主播聊“一镜到底”究竟能给电影带来什么
    [62:05] 三位主播共同探讨在未来,电影与游戏,谁更有可能同化另一方
    [67:35] 讨论影院的未来有什么可能性,影院还有没有未来?
    尾声曲:《I Am a Poor Wayfaring Stranger (A Cappella)》- Jos Slovick
    本期提及:
    《鸟人》(2014)
    《荒野猎人》(2015)
    《硬核亨利》(2015)
    《最后生还者》(游戏,2013)
    《敦刻尔克》(2017)
    《夺魂索》(1948)
    《洞穴奇案》(书籍,1949 & 1998)
    《疯城记S1E4》(2009)
    《俄罗斯方舟》(2002)
    《黑镜:潘达斯奈基》(2018)
    《马赛克》(2018)
    文案|班斯特人
    音频制作|班斯特人

    • 1 小时 13 分钟

用户评论

5.0(满分 5 分)
1 个评分

1 个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