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时 48 分钟

EP4 与但汉松老师漫谈|在面对他者中烛照自身:在不确定与对立的世界,文学何为‪?‬ 灯下漫谈

    • 哲学

“他者”听起来永远属于你我之外。这个概念的模糊性不仅因为它看起来无所不包,更因为它缺乏确定的形状。然而,这个看似“混沌”的概念却贯穿了整个西方文学史——他者是《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星期五,是叶芝诗行中的茵纳斯福利岛,也是行走于喀布尔街道上裹着头巾的陌生人。
新千年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逐渐迈入深层融合阶段。而与之相伴的不只是文化多元主义的欢呼——在“全球村”的愿景下,更多的是边缘民族、群体被压抑的声音。而在九月十一日撞向世贸中心双子塔的飞机,也将世界大同的乌托邦理想彻底击碎。二十年来,我们在现代性突飞猛进的同时,也在痛苦地寻找着在身份的海洋中丢失的自我。在这个充满迷茫、压抑、无名怨怒的时刻,文学可以做些什么?本期播客就将对此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但汉松老师展开讨论。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对谈中,我们从9·11文学对他者的书写出发,去探寻文学对呈现复杂世界的独特作用以及需要应对的挑战。当生命在压迫性社会结构中变得脆弱不安时,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修通创伤、尝试共情、尽自己所能理解周遭世界的复杂性。而正是当代文学对他者的重视,也使得一种新的文学伦理学浮出水面,促使文本与读者相互映照,要求读者将自身的生命体验代入文学阅读之中。由此出发,我们进一步将话题延展到当下文学存在的意义——文学是否是“无用之用”?它又为我们当下的存在主义危机提供了何种答案?
本期主播
李逸帆,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在读
徐傲群,南京大学文学院在读
本期嘉宾
但汉松,英美文学博士,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新浪微博@洛之秋
主要学术兴趣为现当代美国文学及批评理论,出版有《以读攻读》及英文专著一部,有二十余篇论文刊于国内核心刊物。业余从事文学翻译,译有托马斯•品钦的《性本恶》和《慢慢学》,桑顿•怀尔德的《我们的小镇》和《圣路易斯雷大桥》,朱利安•巴恩斯的《福楼拜的鹦鹉》等。
本期节目中你会听到
01’57 为什么他者概念在文学中那么重要?
02’32 文学阅读的本质便是去遭遇他者
05’40 元话语与中介:西方语境中“无法言说”的他者
10’29 “无名怨怒”:文化多元主义的失效与溃败
16’19 询唤自我身份的他者与危险的共情
22’45 作为极限事件的奥斯维辛与作为常态化暴力结构的911
36’54 悲悼文化被掏空的内核
42’47 文本与读者在创造事件的多重维度中抵御主流叙事
44’28 新文学伦理的可能性:依附、联结,与普通读者
55’40 回到阅读本身与文学的合法性
62’34 回到读者,回到语境,回到细读
67’24 学术工业对文学研究的束缚
71’20 文学的功用绝非一种例外论:文学激发了一种对复杂性的渴求
70’35 文学在循规蹈矩的世界中是一只“恼人的苍蝇”
84’29 在用文字表征世界的过程中反抗收编
88’33 逐渐模糊的虚构-非虚构分野
94’48 作为“物自体”的他者与文学所见证的现实碎片
101’15 西方文学中影影绰绰的他者轮廓
相关推介阅读书目
但汉松 - 《以读攻读》
何成洲、但汉松 - 《文学的事件》
赫西 - 《广岛》
吉奥乔·阿甘本 - 《例外状态》
吉奥乔·阿甘本 - 《神圣人》
卡佛 - 《大教堂》
卡夫卡 - 《城堡》《审判》
凯尔泰斯·伊姆雷 - 《无命运的人生》
科伦·麦凯恩 - 《转吧,这伟大的世界》
玛格丽特·杜拉斯 - 《广岛之恋》 普里莫·莱维 - 《这是不是个人》
米切尔·祖科夫 - 《坠落与重生》
莫欣

“他者”听起来永远属于你我之外。这个概念的模糊性不仅因为它看起来无所不包,更因为它缺乏确定的形状。然而,这个看似“混沌”的概念却贯穿了整个西方文学史——他者是《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星期五,是叶芝诗行中的茵纳斯福利岛,也是行走于喀布尔街道上裹着头巾的陌生人。
新千年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逐渐迈入深层融合阶段。而与之相伴的不只是文化多元主义的欢呼——在“全球村”的愿景下,更多的是边缘民族、群体被压抑的声音。而在九月十一日撞向世贸中心双子塔的飞机,也将世界大同的乌托邦理想彻底击碎。二十年来,我们在现代性突飞猛进的同时,也在痛苦地寻找着在身份的海洋中丢失的自我。在这个充满迷茫、压抑、无名怨怒的时刻,文学可以做些什么?本期播客就将对此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但汉松老师展开讨论。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对谈中,我们从9·11文学对他者的书写出发,去探寻文学对呈现复杂世界的独特作用以及需要应对的挑战。当生命在压迫性社会结构中变得脆弱不安时,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修通创伤、尝试共情、尽自己所能理解周遭世界的复杂性。而正是当代文学对他者的重视,也使得一种新的文学伦理学浮出水面,促使文本与读者相互映照,要求读者将自身的生命体验代入文学阅读之中。由此出发,我们进一步将话题延展到当下文学存在的意义——文学是否是“无用之用”?它又为我们当下的存在主义危机提供了何种答案?
本期主播
李逸帆,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在读
徐傲群,南京大学文学院在读
本期嘉宾
但汉松,英美文学博士,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新浪微博@洛之秋
主要学术兴趣为现当代美国文学及批评理论,出版有《以读攻读》及英文专著一部,有二十余篇论文刊于国内核心刊物。业余从事文学翻译,译有托马斯•品钦的《性本恶》和《慢慢学》,桑顿•怀尔德的《我们的小镇》和《圣路易斯雷大桥》,朱利安•巴恩斯的《福楼拜的鹦鹉》等。
本期节目中你会听到
01’57 为什么他者概念在文学中那么重要?
02’32 文学阅读的本质便是去遭遇他者
05’40 元话语与中介:西方语境中“无法言说”的他者
10’29 “无名怨怒”:文化多元主义的失效与溃败
16’19 询唤自我身份的他者与危险的共情
22’45 作为极限事件的奥斯维辛与作为常态化暴力结构的911
36’54 悲悼文化被掏空的内核
42’47 文本与读者在创造事件的多重维度中抵御主流叙事
44’28 新文学伦理的可能性:依附、联结,与普通读者
55’40 回到阅读本身与文学的合法性
62’34 回到读者,回到语境,回到细读
67’24 学术工业对文学研究的束缚
71’20 文学的功用绝非一种例外论:文学激发了一种对复杂性的渴求
70’35 文学在循规蹈矩的世界中是一只“恼人的苍蝇”
84’29 在用文字表征世界的过程中反抗收编
88’33 逐渐模糊的虚构-非虚构分野
94’48 作为“物自体”的他者与文学所见证的现实碎片
101’15 西方文学中影影绰绰的他者轮廓
相关推介阅读书目
但汉松 - 《以读攻读》
何成洲、但汉松 - 《文学的事件》
赫西 - 《广岛》
吉奥乔·阿甘本 - 《例外状态》
吉奥乔·阿甘本 - 《神圣人》
卡佛 - 《大教堂》
卡夫卡 - 《城堡》《审判》
凯尔泰斯·伊姆雷 - 《无命运的人生》
科伦·麦凯恩 - 《转吧,这伟大的世界》
玛格丽特·杜拉斯 - 《广岛之恋》 普里莫·莱维 - 《这是不是个人》
米切尔·祖科夫 - 《坠落与重生》
莫欣

1 小时 48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