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集

三联中读出品的一档泛文化类播客,用声音记录嘉宾当时当地的经验与思考。栏目以《三联生活周刊》每期封面故事和重大报道为主题,分享报道背后的故事,以个人以及专业的视角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

Talk三‪联‬ 三联中读

    • 休闲
    • 3.6 • 591 个评分

三联中读出品的一档泛文化类播客,用声音记录嘉宾当时当地的经验与思考。栏目以《三联生活周刊》每期封面故事和重大报道为主题,分享报道背后的故事,以个人以及专业的视角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

    EP114 帝国功业尽归尘土,唯一留下的是普拉多

    EP114 帝国功业尽归尘土,唯一留下的是普拉多

    主播 | 陈赛,《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少年新知》执行主编嘉宾 | 蒲实,《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嘉宾 | 张宇凌,艺术史研究者、作家,巴黎一大艺术史博士,主修中世纪艺术史
    从2018年的《看懂大英博物馆》开始,《三联生活周刊》的“看懂博物馆”系列已经走过三站,这一次来到了西班牙的普拉多博物馆。“眩晕”,是记者们共同的感受。在一座坚持“禁止拍摄”的绘画博物馆中,艺术的冲击力穿越时间,带来更为强烈的震撼。
    相较于大英、大都会和卢浮宫这三座百科全书式的博物馆,普拉多博物馆有怎样的独特性?宗教和王室,在普拉多博物馆的收藏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委拉斯凯兹、戈雅、提香、博斯……这些在艺术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又为普拉多博物馆增添了怎样的荣光与传奇?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前往普拉多博物馆采访的两位记者陈赛和蒲实,听听他们在馆方给予的极大自由度下,有哪些深入的探访与体会,并与艺术史研究者、作家张宇凌一起,分享普拉多绘画杰作中的故事。
    【时间轴】
    00:28 从大英博物馆开启的“看懂博物馆系列”
    01:44 疫情后的首次海外报道,有怎样的体会?
    05:33 “禁止拍摄”改变的观展体验
    08:08 在普拉多博物馆,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12:11 普拉多收藏中的西班牙文化特质
    19:46 “尊重观者的感受,但又完全不在乎”
    24:20 “画画不是为了创造世界,而是理解并评价世界”
    35:02 在世俗权力与艺术权力间游刃有余的艺术家们
    42:45 用色彩与想象力描绘罪孽的北方画派
    53:12 为什么要精细呈现每一处细节?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 58 分钟
    EP113 跟着卡车司机跑长途,都会经历什么?

    EP113 跟着卡车司机跑长途,都会经历什么?

    主播 | 黄子懿,《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驳静,《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吴丽玮,《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魏倩,《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卡车司机,在近些年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群体。透过不同的短视频平台,我们得以见到许多发生在驾驶舱中的故事,那些在路上避之不及、轰然而过的重卡之上,也有充满喜怒哀乐的日常。
    在越来越卷的环境下,卡车司机变得更像是股票经纪人,需要极致的计算,衡量每一份投入与收益。而科技与管理模式的升级,既保障了行车安全、提升了物流效率,但同时也让司机们的工作与生活,进入了更为严密的系统。
    在今天,一位卡车司机常规的“工作流程”究竟是怎样的?他们如何找货源、怎样规划具体的行程、分配去返程的货品?跑一趟大车,该算哪些经济账?而对于时效和运输效率的极致追求,又在如何具体影响司机们的日常?继2019年之后,《三联生活周刊》再次推出过《跟着卡车行中国》的封面报道,本期Talk三联,我们请四位跟车的记者分享了他们一路的见闻,聊聊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便捷背后,或许不曾接触过的生活。
    ※因为采访周期比较长,几位记者还未完全返程,这期是连线录制
    【时间轴】
    01:40 为什么会选择这四条运输路线去跟车?
    19:12 卡车司机的日常
    25:48 司机们算得有多细:一脚刹车八块钱
    32:16 跑医药冷链运输,要承担怎样的精神压力?
    38:58 现在的快递货运,卷到了什么程度?
    44:55 开大车还是一件很自由的事吗?
    47:29 卡车司机们的短视频江湖
    55:10 在“土匪山”如何“放飞自我”?
    57:48 便捷背后,是越来越卷的辛苦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 1 小时 1 分钟
    EP112 串台「问题青年」:社交降级,是一个伪命题吗?

    EP112 串台「问题青年」:社交降级,是一个伪命题吗?

    主播 | 高一丁,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嘉宾 | 肖楚舟,《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嘉宾 | 阳少,“问题青年”主播,“青年志”编辑
    “上厕所都要拉个伴的人,怎么会不渴望社交?”在本期周刊上新的推文下,一位读者@江湖小挚的留言让人印象深刻。其实我们都无法完全脱离人群生活,无论是与陌生人还是挚友,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都是必要的。只是在当下困扰我们的,是这些社交活动带来的种种纠结、落差乃至不快。“社交降级”似乎成为一种被普遍选择的趋势,我们更愿意躲在“社恐”“I人”的标签背后,享受舒适的个人空间。“社交”,成了一个既想要融入,又努力逃离的怪圈。
    但我们真的可以通过“降级”获得更好的社交体验么?在和不同人的交往中,我们所想要满足的究竟是哪些需求?一种理想的社交状态,应该具备何种要素?在“能不能简单点儿”系列串台播客的第一辑中,我们邀请了“问题青年”的主播阳少、《三联生活周刊》记者肖楚舟,一起来聊聊各自不同的社交体验,分享他们关于这些问题的回答。
    【时间轴】
    02:42 三位“i人”眼中的社交是怎样的?
    10:13 哪一种社交压力更大:熟人or陌生人?
    15:19 社交的目的性,从何时起变强了?
    18:43 “今天,我要去认识一位新朋友”
    28:08 在社交中建立深度联系,是件危险的事吗?
    32:12 被切碎的公共性
    36:15 如何面对一个空白的下午?
    38:51 我们尽可能地在社交中回避不快,却也变得不会处理冲突
    45:15 海外年轻人在面对的“友谊衰退”
    48:56 男性更不容易交到真心朋友吗?
    52:15 小调查:你有几位真心朋友?
    55:53 理想社交,什么样?
    【“能不能简单点儿”播客串台计划】
    “Talk三联”联合多档播客品牌,发起【能不能简单点儿?】串台计划。在这个系列中,《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将对谈多档播客栏目主播以及三联中读的主讲人,从不同领域聊聊生活中对社交、消费、亲密关系的观察与思考。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分享你关于“社交降级”的经历和思考,我们也会在评论区抽取两位用户,赠送三联数字刊的月卡。“能不能简单点儿”播客串台计划也会持续更新,欢迎关注~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 58 分钟
    EP111 丘濂 · 自然自在 | 北京有山有水有绿地,可为什么我却感受不到?

    EP111 丘濂 · 自然自在 | 北京有山有水有绿地,可为什么我却感受不到?

    主播 | 丘濂,《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宋壮壮,帝都绘联合创始人,设计师
    嘉宾 | 李明扬,帝都绘联合创始人,规划师
    超级城市与自然,似乎总是不那么沾边。在北京,这样的印象尤甚。我们脑海中的北京,是楼厦林立、车流拥挤,乃至不时会来一场空气污染的城市。清丽的山水、丰富的植被、多样的生态系统,并不是这座城市会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但北京真的是一座没有自然的城市吗?至少在许多数据上,给到的反馈是截然相反的。但这种反直觉的现实背后,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我们的判断?这些被我们忽略的自然要素,又是以怎样的形态存在于一座超级城市之中?从城市的规划与管理的角度,该如何提升……都是我们好奇的内容。
    本期Talk三联,我们邀请了“帝都绘”的两位创始人宋壮壮和李明扬,从新书《京城绘·山川风物:图解北京的自然》聊起,看他们是如何通过信息可视化的图解,呈现北京的山川风物,以及作为生活在北京的城市居民,如何在日常中发现自然的美好。
    【时间轴】
    01:04 “帝都绘”是什么“神秘组织”?
    06:56 北京竟然是座很绿的城市,为什么大家感知不到?
    11:12 平安大街改造:用树来象征皇城墙的回归?
    17:46 如何提高绿色的感知度?
    20:45 北京有哪些小众公园?
    26:00 北京也有自己特色的主题公园
    29:11 在北京,能说出名字的地方附近都有河
    33:02 为何亲近河水那么难?
    42:35 在北京城区,哪里是看山的好位置?
    48:18 繁华的城市之下,也富含矿藏
    54:46 猫猫狗狗,花鸟鱼虫
    1:03:43 北京的自然,在哪个瞬间打动了你?
    【延伸阅读】
    《京城绘·山川风物:图解北京的自然》
    这是一本聚焦北京的自然环境,讲述北京的自然要素以及它们与北京、北京人之间关系的信息可视化科普书。北京,耸立着2000米以上的山峰,蜿蜒着超过6400千米的河流,滋养着超过5000种动植物。但北京的自然包括但又远不限于此,而是早已同城市融为了一个整体。
    在本书中,我们将通过游山、玩水、沐风、赏景和博物这五个主题,来探寻如下问题:北京有多少超过1000米的山峰?北京的地下水有多深?北京的风速和风向在最近60年间有着怎样的变化?北京的300多个公园都在哪里?是什么让北京的生物多样性如此丰富?这些关于自然和自然背后的文化信息,会让我们对这座城市更多好奇与向往,而北京,也会因此更加美好。
    ————————————————
    本期播客来自主题系列播客:“自然自在”。在这个系列中,《三联生活周刊》主笔丘濂会邀请自然教育的从业者、生态与环境专家以及自然文学作者,一起来聊聊如何发现与探索身边的大自然,感受自然治愈人的力量!

    “Talk三联”将请来更多记者和他们的朋友,围绕热点、故事和关注的话题,制作主题系列播客。你想听到谁的专属播客,对哪些话题更感兴趣,欢迎在留言中告诉我们。
    番外丨带资进组!三联中读“双十一”最全攻略来了
    三联中读一年一度的双十一限定播客“带资进组”又上线了,这一期我们想聊聊,在这一年中大家对待消费的变化,并为大家奉上三联中读双十一最全攻略。人一定要走过瞎买的阶段,才会变得理性?买买买可以带给人什么样的成长?作为和用户和数字打交道的运营,在消费上这件事上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理解?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听听本期节目吧~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

    • 1 小时 6 分钟
    EP110 身处克孜尔石窟中,眼睛真的不够用!

    EP110 身处克孜尔石窟中,眼睛真的不够用!

    主播 | 高一丁,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嘉宾 | 薛芃,《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刘畅,《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相较于敦煌、云冈、龙门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石窟,克孜尔石窟对很多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这座位于西陲的古老石窟,既是文化交流的见证,也是我国石窟艺术的开端。历经千年的岁月磨蚀,以及近百年中的文物流散,却仍能让到访的人们在残存的碎片中,一窥昔日的绚烂。
    藉由撰写此次封面《最美克孜尔》的机会,两位周刊记者薛芃和刘畅得以近距离观察克孜尔石窟的种种,并有幸进入到许多并不对外开放的洞窟之中,在“一期一会”的体验里为读者记录下这里的故事。在这些洞窟中他们看到了什么,有怎样独特的感受?在文物保护方面,会面临哪些层面的挑战,又该如何在开放与保护间找到平衡?在本期Talk三联中,将会一一同大家分享。
    【时间轴】
    02:05 从《最美敦煌》到《最美克孜尔》
    06:18 在洞窟里,还能看到什么?
    08:53 克孜尔石窟小史
    13:15 “龟兹风”的壁画什么样?
    19:13 当时人们都在石窟里做什么?
    23:18 克孜尔石窟的文物保护,在面临哪些挑战?
    30:22 茫茫图像世界里的漫游与偶遇
    37:25 一期一会:看一眼少一眼的体验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 47 分钟
    EP109 什么是好精酿?答案在下一家酒吧~

    EP109 什么是好精酿?答案在下一家酒吧~

    主播 | 丘濂,《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黑麦,《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卡生,《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三联生活周刊》做过许多关于饮品的封面报道,葡萄酒、茶、咖啡,这一次则选择了精酿啤酒。从小圈子里的快乐,到如今街头不时会冒出来的新店,精酿啤酒不仅有了固定的客群,也不断吸引着新的酒客。
    究竟什么是精酿?国内从事精酿行业的都是哪些人,他们又因为怎样的契机进入了这一领域?不同城市间的精酿有哪些异同,一些地域特色比如食材、文化元素,在其中如何体现?以及,我们该怎样判别一杯精酿的优劣?“奶茶化”“果汁化”究竟是迎合市场的选择还是偏离精酿理念的歧路?
    本期Talk三联,三位记者丘濂、黑麦和卡生会分享他们关于精酿的体会,以及在北京、南京、成都探访精酿厂牌时的诸多见闻。一杯好精酿的答案永远在下一家酒吧,找到那杯属于你的快乐,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时间轴】
    01:57 从红酒、咖啡到精酿
    02:59 记者们的精酿初体验
    06:53 “精酿”这个名字,是怎么定下来的?
    08:23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精酿定义
    17:51 当精酿厂牌被大酒厂收购
    19:55 建一座精酿酒厂有多复杂?
    26:27 啤酒花的重要
    37:18 酿酒这件事,特别理工男
    39:00 “稳中带甩”:南京精酿圈的古典朋克
    43:48 反对,但几乎每家店都有的“小甜水”
    52:40 喝一圈下来,最爱的那杯
    56:30 精酿的在地性
    1:04:30 酒评风向的变化
    1:08:50 尝鲜是消费的巨大动力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岁时茶山记 | 项飚·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 1 小时 11 分钟

用户评论

3.6(满分 5 分)
591 个评分

591 个评分

你好早安午安晚安

女主播经常会表现的有些不耐烦

经常某一个嘉宾说话,然后一个女主播会发出:嗯嗯嗯的声音,然后立马开始自己的话题。让人感觉嘉宾被打断,感觉不太舒服

QWERTYUI今年

好傲慢

好傲慢的播客。

鬼怪新娘本人

很喜欢

最喜欢三联的一篇文章是对吴谢宇案的报道,那篇文章我反复看了几遍,很受触动,第一次看到深挖吴家庭的报道,我记得之前网上的评论都是对吴的骂声,而三联那篇报道下面的评论就显得有温度了很多,真的非常感谢还有这么有情怀的记者。这篇文章的那期播客也非常有水准,嘉宾的表达能力很强,让我对这个案子了解更深入了,而且娓娓道来,声音里有感情,是听的最投入的一期。

你可能还喜欢

JustPod
ETW Studio
大观天下志
东亚观察局
番薯剥壳工作室
日谈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