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Folgen

务虚多言 (podcast) Marcast
-
- Technologie
三个 95 后青年在技术时代的「务虚会谈」
-
Vol.12: 女性的身体,特别在哪里?
提到身体,我们天然地会把它和诸多元素联系起来 —— 性别 、美丑、壮瘦…… 而这其中最为直观明显的性质可能就是「性别」。而这看似不证自明一目了然的「性别」标签,却是在我们自我认知的文化历史上被逐步拆解而后构建出来。
「暖宫」、「滋阴」、「补气血」等等这些在「养生」文化中常见的词语,和医学史中的「妇科」都有怎样的源起?这些对身体的认知从何而来?生理上的身体何以对文化认识中的「性别」施加影响?不同地区的人们又是如何在文化的规训下一步步拼凑出对于性别的多元想象?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康奈尔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Jingya 和大家一起探讨医学传统里的性别主义。
【本期嘉宾】
Jingya,康奈尔大学 历史系博士生在读
【本期主播】
月饼,康奈尔大学 科学与技术研究博士生在读
【内容互动】
微博:@务虚多言 https://weibo.com/u/7293347150
邮件:wuxuduoyan@hotmail.com
【后期制作】
Yolling
【本集封面】
伏羲女娲图
【本集音乐】
Music credits:
1. just say goodbye - Samashi
2. Marcast Ad Loop - Yolling
【本集提到的文献】
1.《养生与修身:晚明文人的身体书写与摄生技术》陈秀芬著,稻乡出版社, 2009
2.《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费侠莉(Charlotte Furth)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三姑六婆:明代妇女与社会的探索》衣若兰著,中西书局,2019
4.《女人要药考--当归的医疗文化史试探》李貞德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017
5.《非驴非马:医疗与中国现代性之争》(Neither Donkey nor Horse: Medicine in the Struggle over China's Modernity)雷祥麟著,芝加哥大学出版社,2014
6 .Laqueur, T. (1992). Making Sex: Body and Gender from the Greeks to Freu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用生活的语言谈论生活,以常识的视角反思常识。「务虚多⾔」是 Yolling / 月饼 / 海蜇三位 95 后留学青年有关科技与人文的「务虚会谈」。
本播客由 Marcast Media 荣誉出品,也欢迎你订阅收听 Marcast 旗下的其他播客节目,微博/公众号:@Marcast,商业合作联系:hello@marcastmedia.com https://weibo.com/u/2743283854 -
Vol.11: 大白鹅、电动滑板车和愈合的大腿骨:我们的 2020
2020 如此复杂,以至于当我们尝试着用一个甚至几个词来概括都觉得苍白无力。
所以干脆不要简单地去定义 —— 从为什么要「落俗套」地来做一个「年度总结」+「听众交流」这样一个「元思考」,到天涯四方的听众发来的「年度瞬间」引发的种种思索和感叹,再到务虚三人组分别最想和大家分享的一个故事、一个作品、一个想法... 无边际的漫谈仿佛回到了务虚多言的第 1 期。
这次比以往任何一期都像是场呼朋唤友聚集一方举办的围炉畅谈,在寒冷的冬夜借着节日的欢庆围着火光盼着明日的春暖花开 —— 是的,呼朋唤友,这次你将听到更多的声音,正如之前所说,「务虚多言」,有你的声音,才是「多言」。这一期的名字也来自听众朋友的启发 —— 电动滑板车,给人以伴风而行的想象,却又处在行将失控边缘,回望过去,这状态不正像这一年被拉扯着不及思索疾驰向前的我们吗?也正是顾不及这茫茫人海飞奔而去且变化多端让人应接不暇的时代一个极具想象力的注脚。
此处特别致谢给我们发来消息的几位听友:
@-Leduc-
@也许是头哥
@西瓜比冬瓜西
@随便取个名666
@亲爱的树洞
【内容互动】
微博:@务虚多言 https://weibo.com/u/7293347150
邮件:wuxuduoyan@hotmail.com
【值班主播】
Yolling / 月饼 / 海蜇
【后期制作】
Yolling
【本集封面】
月饼 / Marc
【本集音乐】
Music credits:
1.One to Remember - Khruangbin
2.Marcast Ad Loop - Yolling
用生活的语言谈论生活,以常识的视角反思常识。「务虚多⾔」是 Yolling / 月饼 / 海蜇三位 95 后留学青年有关科技与人文的「务虚会谈」。
本播客由 Marcast Media 荣誉出品,也欢迎你订阅收听 Marcast 旗下的其他播客节目,微博/公众号:@Marcast,合作联系:hello@marcastmedia.com -
Vol.10: 即时世代:你有一条未读消息
多年以后,面对着堆积成山的未读提示,主播海蜇将会回想起拥有第一部手机后期待着每一条消息的遥远下午。
多年以后,面对着穿身于多个群聊却并未回复自己消息的主播 Yolling,主播月饼将会回想起刚到纽约时二人忘食而谈的遥远下午。
······
这样的「多年以后」和「遥远下午」,罗列出来还有很多很多,即时通讯加上移动互联的奇妙组合带给我们的,逐渐从开始的新奇兴奋变成了疲惫不堪。一条又一条的消息通知和未读提示透支了我们的期待之后,打开的是信息和情感焦虑的大门......
固然,即时通讯给了我们瞬间触达他人的机会,然而所有的沟通都需要在「即时」的场景下展开吗?「即时」本身成为了追求后,交流的其他目的还有被探索的空间吗?
即时世代,我们疲于奔命。
本期节目我们想试图探讨三个问题:即时世代,我们为了什么疲于奔命?追根溯源,我们需要疲于奔命吗?回首瞻望,我们的其他选择在哪里?
节目主播:Yolling / 月饼 / 海蜇
封面设计:月饼
后期制作:Yolling
Music credits:
1. Did You Get My Message - Jason Mraz
2. Childhood Memories - Freddie Joachim
3. Marcast Ad Loop - Yolling
用生活的语言谈论生活,以常识的视角反思常识。「务虚多⾔」是 Yolling / 月饼 / 海蜇三位 95 后留学青年有关科技与人文的「务虚会谈」。微博:@务虚多言,邮件:wuxuduoyan@hotmail.com
本播客由 Marcast Media 荣誉出品,也欢迎你订阅收听 Marcast 旗下的其他播客节目,微博/公众号:@Marcast,合作联系:hello@marcastmedia.com -
Vol.9: 互联网的壁垒,薛定谔的链接
作为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人,我们印象中的互联网是具象化的「开放」、「自由」的代名词,然而现在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是,看似虚拟的互联网中,也存在着一面面或高或矮的壁垒:大到国际的风云局势——特朗普试图推动的对微信/TikTok 的封禁;小到公司的商业行为——微信等 App 对外部网页链接的封锁。
当下的我们想多谈谈后者,因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息息相关。互联网常常被比喻为我们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可这窗是谁为我们而开,如何打开,窗外的风景又是如何穿过重重云雾映入我们眼帘的呢?
节目主播:
Yolling + 月饼 + 海蜇
封面/海报设计:
Yolling + 月饼
Music credits:
1. 密室相会 - 严雪亭
2. Far Away from Here - IAMNOBODI
3. Marcast Ad Loop - Yolling
用生活的语言谈论生活,以常识的视角反思常识。「务虚多⾔」是 Yolling / 月饼 / 海蜇三位 95 后留学青年有关科技与人文的「务虚会谈」。微博:@务虚多言,邮件:wuxuduoyan@hotmail.com
本播客由 Marcast Media 荣誉出品,也欢迎你订阅收听 Marcast 旗下的其他播客节目,微博/公众号:@Marcast,合作联系:hello@marcastmedia.com -
Vol.8: 云与数字劳工
云服务、云盘、云计算…… 万物皆可「云」。云,轻盈,浪漫,飘渺,承载着我们对科技、对未来美好的想象。
但「云」在提供荫蔽与舒爽的同时,是否也遮蔽了我们的视线?
当我们轻轻拨开云雾,穿过科技的迷网,看到的是一个个机械式手动扫描着书页的谷歌编外员工,骑行在道路上追赶时间确保物品准时送达的快递/外卖员,以及手动清洗大量数据/进行枯燥的人工图像识别判断来为人工智能提供「养料」的质检员。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 数字劳工。
固然,在一个泛数字化的时代,我们每一个用户,每一个人都是广义上的「数字劳工」,为科技/系统提供数据,享受「生态」便利的同时也成为其一部分,心甘情愿让渡部分权利。而在本期节目,我们更想关注狭义上的数字「劳工」,与主动式用权利换便利的大众相比,他们的境况更加被动/无奈。
为什么理解数字劳工是必要的?
是什么导致了我们对这个群体日常的忽略?
甚至为什么我们在讨论一个随着技术发展自古有之并不新鲜的问题?
在赛博的时代里,我们又为何尤其要呼吁「共情」而非「同情」?
节目主播:Yolling + 月饼 + 海蜇
封面/海报设计:Yolling + 月饼
Music credits:
1. 珍珠塔·抢功劳 - 周瑞云
2. Treehouse - Beakers
用生活的语言谈论生活,以常识的视角反思常识。「务虚多⾔」是 Yolling / 月饼 / 海蜇三位 95 后留学青年有关科技与人文的「务虚会谈」。微博:@务虚多言,邮件:wuxuduoyan@hotmail.com
本播客由 Marcast Media 荣誉出品,也欢迎你订阅收听 Marcast 旗下的其他播客节目,微博/公众号:@Marcast,合作联系:hello@marcastmedia.com -
Vol.7: 我莫得选择:交互的迷思
在万物皆可交互的背景下,我们要如何评判交互的兴起?是从最表层的互动性、新奇感出发?还是从交互功能的易用性、学习成本说起?抑或与用户和生产者的权利关系有关?
我们在这一期里从交流谈到交互体验的变迁,又由交互的大概念里具象到交互性媒介,最终,在「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三个哈姆雷特」的交互现实里,我们对交互媒介 creator 和 curator 的视角转变进行了反思...
▉ 节目主播:Yolling + 月饼 + 海蜇
▉ 封面/海报设计:Yolling + 月饼
▉ Music credits:
1. 白蛇·赏中秋 – 蒋月泉
2. Breeze – Freddie Joachim
▉ 用生活的语言谈论生活,以常识的视角反思常识。「务虚多⾔」是 Yolling / 月饼 / 海蜇三位 95 后留学青年有关科技与人文的「务虚会谈」。微博:@务虚多言,邮件:wuxuduoyan@hotmail.com
▉ 本播客由 Marcast Media 荣誉出品,也欢迎你订阅收听 Marcast 旗下的其他播客节目,微博/公众号:@Marcast,合作联系:hello@marcas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