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Min.

首批Biotech的中年危机(二‪)‬ 谭勇品读医药风云

    • Philosophie

要知道,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往往以其靶点机制、临床阶段、临床数据等新药研发相关的指标作为重点考量,而对制药巨头们仍然采用传统的PE、PS等指标进行考量。对于安进来说,进入21世纪,尽管在推出改良版后,让安进在“红白药”上保有绝对的技术优势;但将近10年时间未推出新产品,当其进入全球制药30强俱乐部后,又开启一笔又一笔的大并购,这家被行业寄予扭转生物技术公司颓势的“希望之星”也被质疑要调转至大型制药公司的阵营。自2000年新的首席执行官接棒后,一直向业界释放一个信号:他要通过大改造重新盘活安进,但又不会丢下作为生物技术公司的“灵魂”。
这位首席执行官的“大改造”首先就是引入新鲜血液,并对公司的研发模式进行变革。例如在此之前,安进的早期研究、临床开发以及营销部门之间几乎隔绝,因此,在其推动下,安进内部重塑了创新药物的研发流程,将商业前景与早期研发、临床开发相结合。同时,安进的首任研发主管是从默沙东“挖”到的。之后,又“挖”来了默沙东多位研发人才,其中就包括安进的临床前研发负责人和临床开发负责人两位高管。有外媒统计,截止到2004年,安进有60%的研发人员是2001年后加入公司的。
然而,尽管曾经的红白药让安进在“无人之境”赚的盆满钵满,但安进其实并不具备一套自我造血和持续输血的生态系统,于是,通过合作与并购保持安进的增长潜力成为了改革的另一步。E药经理人统计,自2000年到2012年,安进每年至少有一笔并购,总额将近250亿美元。
通过一笔又一笔的并购,安进的产品10年间销售额从2000年的30多亿美元到达了超过150亿美元。同时,安进的产品也横跨肿瘤、骨科、内科、风湿科、代谢类疾病、神经系统等各治疗领域。终于,安进从事实层面完全脱离了作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灵魂”。
不过,无论是在安进公司内部,还是二级市场投资者的眼中,其实一直都是褒贬不一。认同的人认为通过层层变革与笔笔并购,让公司产品坐稳了全球制药巨头的身份;但安进内部的很多人认为这种收购文化颠覆了安进“以科学为主”的公司文化,将商业前景与科学研发搬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当然,二级市场的表现最为直观,截止到2012年,安进的股价平均每年涨幅仅有0.5%。
21世纪的头十年,笔笔并购拼凑出来了一个庞然大物安进“2.0”版。到了第二个十年,在安进新任CEO 的领导下,开拓生物类似药业务,将版图蔓延至全球,安进坐实了跨国大药企的名号,但也与曾经“以科学为主”的灵魂彻底割裂开来。
通常意义上,与CEO的收入直接挂钩的除了公司收入,还有公司的股价、市值管理。因此,这种大改造并未让上一任CEO受到董事会的嘉奖,但却给下一任CEO开了个好头。到了2012年以后,安进的估值逻辑已经完全过渡到了大型制药企业的范畴内,这安进在接下来二十年间股价突飞猛涨的基础。
时间来到2012年,入局生物类似药业务给安进的生物科技公司生涯彻底画上了句号。彼时,安进正面临艰难的成为大型制药企业之后的第一个瓶颈期:从收购英姆纳克斯公司而来的重磅产品即将面临专利悬崖的风险,最畅销的贫血治疗药物也因安全性风险被FDA打上黑框警告,核心EPO领域也正在进入更多玩家。安进亟需一个新的增长点。
如果安进不做出必要的改变,就会有人出现,无论是竞争对手还是激进投资者,并可能从外部迫使它做出改变。
股价曾10年不涨,花费近千亿美元并购,进军生物类似药,转

要知道,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往往以其靶点机制、临床阶段、临床数据等新药研发相关的指标作为重点考量,而对制药巨头们仍然采用传统的PE、PS等指标进行考量。对于安进来说,进入21世纪,尽管在推出改良版后,让安进在“红白药”上保有绝对的技术优势;但将近10年时间未推出新产品,当其进入全球制药30强俱乐部后,又开启一笔又一笔的大并购,这家被行业寄予扭转生物技术公司颓势的“希望之星”也被质疑要调转至大型制药公司的阵营。自2000年新的首席执行官接棒后,一直向业界释放一个信号:他要通过大改造重新盘活安进,但又不会丢下作为生物技术公司的“灵魂”。
这位首席执行官的“大改造”首先就是引入新鲜血液,并对公司的研发模式进行变革。例如在此之前,安进的早期研究、临床开发以及营销部门之间几乎隔绝,因此,在其推动下,安进内部重塑了创新药物的研发流程,将商业前景与早期研发、临床开发相结合。同时,安进的首任研发主管是从默沙东“挖”到的。之后,又“挖”来了默沙东多位研发人才,其中就包括安进的临床前研发负责人和临床开发负责人两位高管。有外媒统计,截止到2004年,安进有60%的研发人员是2001年后加入公司的。
然而,尽管曾经的红白药让安进在“无人之境”赚的盆满钵满,但安进其实并不具备一套自我造血和持续输血的生态系统,于是,通过合作与并购保持安进的增长潜力成为了改革的另一步。E药经理人统计,自2000年到2012年,安进每年至少有一笔并购,总额将近250亿美元。
通过一笔又一笔的并购,安进的产品10年间销售额从2000年的30多亿美元到达了超过150亿美元。同时,安进的产品也横跨肿瘤、骨科、内科、风湿科、代谢类疾病、神经系统等各治疗领域。终于,安进从事实层面完全脱离了作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灵魂”。
不过,无论是在安进公司内部,还是二级市场投资者的眼中,其实一直都是褒贬不一。认同的人认为通过层层变革与笔笔并购,让公司产品坐稳了全球制药巨头的身份;但安进内部的很多人认为这种收购文化颠覆了安进“以科学为主”的公司文化,将商业前景与科学研发搬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当然,二级市场的表现最为直观,截止到2012年,安进的股价平均每年涨幅仅有0.5%。
21世纪的头十年,笔笔并购拼凑出来了一个庞然大物安进“2.0”版。到了第二个十年,在安进新任CEO 的领导下,开拓生物类似药业务,将版图蔓延至全球,安进坐实了跨国大药企的名号,但也与曾经“以科学为主”的灵魂彻底割裂开来。
通常意义上,与CEO的收入直接挂钩的除了公司收入,还有公司的股价、市值管理。因此,这种大改造并未让上一任CEO受到董事会的嘉奖,但却给下一任CEO开了个好头。到了2012年以后,安进的估值逻辑已经完全过渡到了大型制药企业的范畴内,这安进在接下来二十年间股价突飞猛涨的基础。
时间来到2012年,入局生物类似药业务给安进的生物科技公司生涯彻底画上了句号。彼时,安进正面临艰难的成为大型制药企业之后的第一个瓶颈期:从收购英姆纳克斯公司而来的重磅产品即将面临专利悬崖的风险,最畅销的贫血治疗药物也因安全性风险被FDA打上黑框警告,核心EPO领域也正在进入更多玩家。安进亟需一个新的增长点。
如果安进不做出必要的改变,就会有人出现,无论是竞争对手还是激进投资者,并可能从外部迫使它做出改变。
股价曾10年不涨,花费近千亿美元并购,进军生物类似药,转

5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