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min

第二季EP02 預知疾病?!神奇的中醫預言(下‪)‬ 生活中醫,說給你聽

    • Alternative Health

第二季EP02《黃帝內經》在生活中用聽的~
【 預知疾病?!神奇的中醫預言(下) 】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q50ecv00fw01tb7v3651el

在先前的單集中,我們聊到《黃帝內經》透由人體小自然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的道理,教我們如何避免往後容易發生的疾病。
今天,我們再聊聊秋、冬兩個季節,應該留意、預防的。

秋天,秋收,秋天是收割、收藏的季節,就像人生中的中年一般,要開始準備退休了。
退休,不是什麼事都不做了,而是不再向青壯年般四處奔波打拼、好多念頭想法、勞神傷形,要收斂起先前向外宣散的神氣、精力。一樣早起但是也要早點休息,生活與情緒安定寧靜。這些都是秋季與中年的養生之道。
如果違逆了秋氣應該收斂養護之道,到了冬天天氣寒涼時,就會因為養護閉藏的力量不足,很容易有腹瀉的症狀。
人體的脾陽虛、腎陽虛,明顯地、容易造成的症狀,都是腹瀉,也就是大家聽說的中醫講的中焦虛寒、或下焦虛寒的問題。
秋收之道,其實是養護精氣,就像人到了中年,即便是身體健康、外型年輕,也慢慢地不再適合像青壯年般衝鋒陷陣、體力充沛,適合盡情去挑戰、歷練了。收斂起鋒芒,隨份隨力,自在從容,如此才有好品質的中老年生活。
不然,過度消耗體力、心神,隨著年齡生理的退化,終究容易傷到正陽之氣,到了老年就容易體虛、有病痛。


最後,我們來談冬季。
冬藏,冬季是萬物生機閉藏的季節,如果在溫帶地區,是會水面結冰、而作物休耕。
所以,人也應盡量不擾動陽氣,要“早臥晚起”,早點睡而不要太早起床,充分休息。
並且“去寒就溫”,也就是避免寒冷著涼,保持溫暖;還有,要注意“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意思是不要讓皮膚毛細孔不當張開出汗,使得陽氣大量喪失。
在台灣副熱帶氣候的我們比較難體會,因為冬季也不會太寒冷,
天氣寒冷的時候或地區,保暖是相當重要的,我們不會靠一直運動產熱來避寒過冬對嗎?心肺的負擔會過重,能量也會耗損掉。
中醫學講的運動流汗可以“排寒”,是讓身體的氣機通暢,進而透由毛孔排出人體“多餘的、滯留的”寒邪,而不是天氣環境本身的寒冷。所以,冬季要注意保暖、不要傷寒了。

冬季,如果保暖、閉藏、休息不足,就會傷害到先天之本腎氣、腎陽,虛弱了。
到了春天,應供給春天要煥發生長的能量就不足,而產生手腳四肢無力、冰涼的症狀。腎,又是主骨髓的,所以更容易呈現在四肢方面的痿弱無力上,陽氣不足,所以四肢末梢冰冷。

我們用兩集單集來說明《黃帝內經》裡面的預防醫學智慧。體質與疾病,許多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防微杜漸”、“順應自然”,是古中醫教導我們的方法。

————————————
*原典:《黃帝內經 · 素問 · 四氣調神大論》
‧「秋三月,...... 逆之則傷肺,冬為飱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 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第二季EP02《黃帝內經》在生活中用聽的~
【 預知疾病?!神奇的中醫預言(下) 】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gq50ecv00fw01tb7v3651el

在先前的單集中,我們聊到《黃帝內經》透由人體小自然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的道理,教我們如何避免往後容易發生的疾病。
今天,我們再聊聊秋、冬兩個季節,應該留意、預防的。

秋天,秋收,秋天是收割、收藏的季節,就像人生中的中年一般,要開始準備退休了。
退休,不是什麼事都不做了,而是不再向青壯年般四處奔波打拼、好多念頭想法、勞神傷形,要收斂起先前向外宣散的神氣、精力。一樣早起但是也要早點休息,生活與情緒安定寧靜。這些都是秋季與中年的養生之道。
如果違逆了秋氣應該收斂養護之道,到了冬天天氣寒涼時,就會因為養護閉藏的力量不足,很容易有腹瀉的症狀。
人體的脾陽虛、腎陽虛,明顯地、容易造成的症狀,都是腹瀉,也就是大家聽說的中醫講的中焦虛寒、或下焦虛寒的問題。
秋收之道,其實是養護精氣,就像人到了中年,即便是身體健康、外型年輕,也慢慢地不再適合像青壯年般衝鋒陷陣、體力充沛,適合盡情去挑戰、歷練了。收斂起鋒芒,隨份隨力,自在從容,如此才有好品質的中老年生活。
不然,過度消耗體力、心神,隨著年齡生理的退化,終究容易傷到正陽之氣,到了老年就容易體虛、有病痛。


最後,我們來談冬季。
冬藏,冬季是萬物生機閉藏的季節,如果在溫帶地區,是會水面結冰、而作物休耕。
所以,人也應盡量不擾動陽氣,要“早臥晚起”,早點睡而不要太早起床,充分休息。
並且“去寒就溫”,也就是避免寒冷著涼,保持溫暖;還有,要注意“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意思是不要讓皮膚毛細孔不當張開出汗,使得陽氣大量喪失。
在台灣副熱帶氣候的我們比較難體會,因為冬季也不會太寒冷,
天氣寒冷的時候或地區,保暖是相當重要的,我們不會靠一直運動產熱來避寒過冬對嗎?心肺的負擔會過重,能量也會耗損掉。
中醫學講的運動流汗可以“排寒”,是讓身體的氣機通暢,進而透由毛孔排出人體“多餘的、滯留的”寒邪,而不是天氣環境本身的寒冷。所以,冬季要注意保暖、不要傷寒了。

冬季,如果保暖、閉藏、休息不足,就會傷害到先天之本腎氣、腎陽,虛弱了。
到了春天,應供給春天要煥發生長的能量就不足,而產生手腳四肢無力、冰涼的症狀。腎,又是主骨髓的,所以更容易呈現在四肢方面的痿弱無力上,陽氣不足,所以四肢末梢冰冷。

我們用兩集單集來說明《黃帝內經》裡面的預防醫學智慧。體質與疾病,許多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防微杜漸”、“順應自然”,是古中醫教導我們的方法。

————————————
*原典:《黃帝內經 · 素問 · 四氣調神大論》
‧「秋三月,...... 逆之則傷肺,冬為飱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 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6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