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episodes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但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好,总有各种小插曲在轮番上演,让生活变得琐碎不堪,身心俱疲。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不同,所以面对困难时,当然也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乐观豁达的人能看开些,采取更积极的方式应对...

励志诗精‪选‬ 阿超有声

    • Education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但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好,总有各种小插曲在轮番上演,让生活变得琐碎不堪,身心俱疲。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不同,所以面对困难时,当然也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乐观豁达的人能看开些,采取更积极的方式应对...

    行路难 唐 李白

    行路难 唐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同:馐;直 同: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 一作:雪暗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 一作: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 1 min
    望岳 唐 杜甫

    望岳 唐 杜甫

    五岳之首的泰山的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苍翠的美好山色没有尽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界,晨昏迥然不同。那升腾的层层云气,涤荡着我的胸襟;睁大眼睛远望归鸟回旋入山,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定要登上那最高峰,俯瞰在泰山面前显得渺小的群山。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写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写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描写泰山的近景。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面前像着了迷似的,为了看够,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说明已是薄暮时分作者还未曾离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最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并不满足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顶一揽盛景的心情。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

    • 2 min
    离骚 战国 屈原

    离骚 战国 屈原

    离骚
    [先秦] 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唯 通:惟)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
    「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
    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敶词: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衖。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皇天无私阿兮

    • 1 min
    雪梅 宋 卢梅坡

    雪梅 宋 卢梅坡

    诗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人评判。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次句写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评章”即评价。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就洁白而言,梅比雪要差一些,但是雪却没有梅花的香味。“三分”形容差的不多,“一段”将香气物质化,使人觉得香气可以测量。前人已经注意到梅与雪的这些特点,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但是此诗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用两句诗概括了出来,写得妙趣横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综合 
    作者 
    标题 
    诗句 
    句首 
    句尾 
    古籍 
    成语
    主页作者大全卢梅坡雪梅[宋] 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1 min
    长歌行 汉 汉乐府

    长歌行 汉 汉乐府

    长歌行
    [汉]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劝勉人们要及时努力,不可蹉跎岁月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所有的河流都向东直奔大海,什么时候才再向西流回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如果少壮时代不发奋图强,那么年老力衰时,悲伤悔恨也来不及了。本诗造语平淡,但细加体味就会觉得意味深长。诗句不多,感染力却极强。诗的主旨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赤裸裸地推出,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

    • 1 min
    过零丁洋 宋 文天祥

    过零丁洋 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以上六句,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而尾联却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结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 2 min

Top Podcasts In Education

Jari Sarasvuo podcast
Trainers' House
The Mel Robbins Podcast
Mel Robbins
anything goes with emma chamberlain
emma chamberlain
Impact Theory with Tom Bilyeu
Impact Theory
TED Talks Daily
TED
Deep Dive with Ali Abdaal
Ali Abda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