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episodes

萬物皆有盡時。由七十年代開始,地球自然資源已開始入不敷支。
香港雖是彈丸之地,但我們的生活模式正在過度耗用自然資源,怎樣才能轉廢為能,是我們這一代必需要反思的議題。
一連十六集五分鐘的節目,攝製隊會走訪鄰近亞洲地區,以至歐洲等先進環保國家的成功例子,探討及分析他們怎樣實踐源頭減廢、怎樣致力減低碳排放、怎樣將石屎森林變成綠化城市等等,希望能為下一代尋找合適的出路,為建設未來的綠色家園帶來新的啟示。

天人合一之綠色先‪鋒‬ RTHK.HK

    • TV & Film

萬物皆有盡時。由七十年代開始,地球自然資源已開始入不敷支。
香港雖是彈丸之地,但我們的生活模式正在過度耗用自然資源,怎樣才能轉廢為能,是我們這一代必需要反思的議題。
一連十六集五分鐘的節目,攝製隊會走訪鄰近亞洲地區,以至歐洲等先進環保國家的成功例子,探討及分析他們怎樣實踐源頭減廢、怎樣致力減低碳排放、怎樣將石屎森林變成綠化城市等等,希望能為下一代尋找合適的出路,為建設未來的綠色家園帶來新的啟示。

    • video
    旅程@瑞典篇3

    旅程@瑞典篇3

    走訪多個綠色國度,認識無數的環保技術,旅程抵達終站。回到思考的起點,或許我們要問,「廢物」,究竟所謂何事?瑞典,一個在環保最前線的國家,以「邁向零化石燃料國家」作為2050年的目標,其中第三大城市馬爾摩(Malmö)以「綠色策略」入手,從一個工業重鎮轉型為一個結合環保意識和科技的生態城市,而首都斯德哥爾摩(Stockholm),更是歐洲首個「綠色之都」。這些出色的環保成就,成事的單位,並非環保或商業機構自身,而是每個在其中的人。
    自1967年成立環境保護局,經過數十年的辯論、研究和探索,瑞典已發展一...

    • 4 min
    • video
    旅程@瑞典篇2

    旅程@瑞典篇2

    走訪多個綠色國度,認識無數的環保技術,旅程抵達終站。回到思考的起點,或許我們要問,「廢物」,究竟所謂何事?瑞典,一個在環保最前線的國家,以「邁向零化石燃料國家」作為2050年的目標,其中第三大城市馬爾摩(Malmö)以「綠色策略」入手,從一個工業重鎮轉型為一個結合環保意識和科技的生態城市,而首都斯德哥爾摩(Stockholm),更是歐洲首個「綠色之都」。這些出色的環保成就,成事的單位,並非環保或商業機構自身,而是每個在其中的人。
    自1967年成立環境保護局,經過數十年的辯論、研究和探索,瑞典已發展一...

    • 4 min
    • video
    綠色築跡@倫敦篇

    綠色築跡@倫敦篇

    綠色建築並不是新建築物的專利。舊的建築,只要做一些節能翻新工程去提升能源效益,一樣可以幫助減少碳排放。有研究指出英國的建築物平均壽命有132年,樓齡普遍較高,無論結構或設備與今時今日的標準也相去甚遠,能源效益亦偏低。倫敦市政府為了達到2025年減少六成碳排放量的目標,推出了改善公營建築物能源效益的計劃。公營房屋佔倫敦市碳排放約一成,所以政府展開大規模的翻新工程,包括為居民更換暖氣系統、安裝雙層玻璃窗和加建隔熱功能更好的外牆等,至今已為超過十一萬個單位完成類似的節能翻新工程。翻新工程不但有助減低碳排放...

    • 4 min
    • video
    再生的未來@丹麥篇

    再生的未來@丹麥篇

    童話王國丹麥原來也是風車之國。
    2012年,丹麥訂下減碳目標,希望在2035年完全以可再生能源發電。現時全國有超過5000台風力發電的風車,能為全國提供四成的用電量。
    可再生能源雖然取之不竭,但供應不穩定,所以丹麥與挪威、瑞典和德國等周邊國家連成能源聯網,務求穩定可再生能源的供應。另外,為了有效地消耗多餘的可再生能源,家居用的熱泵是其中一個解決方法。熱泵其實是一個溫度調節器,也是一個可以儲存能源的設備,可以將電力轉為熱能,為家居提供暖氣和熱水。
    另一方面,除了大力發展風能,丹麥亦有公司開發新的轉廢為...

    • 4 min
    • video
    再生的未來@日本篇

    再生的未來@日本篇

    福島核事故,留低的不祇是頹垣敗瓦,還有核電安全的警號,加上全球暖化,發展可再生能源,取代核能及化石燃料是刻不容緩。
    日本早於八十年代開始發展可再生能源,311核事故之後更加快步伐,至現時可再生能源的比率達百分之十二,是亞洲地區最高的國家之一。日本各城市也有不同的政策鼓勵市民利用太陽能,如名古屋,日照時間是日本全國排行第五,人口密集又欠缺其他天然資源,太陽能是不二之選。而政府政策亦驅使更多市民利用太陽能。2012年日本實行上網電價補貼計劃(FIT-feed in tariff),政府補貼電力公司以固定...

    • 4 min
    • video
    一爐烈焰@奧地利篇

    一爐烈焰@奧地利篇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其中一個以焚化處理垃圾的歐洲城市。維也納人口近一百八十萬,每年產生大約一百一十萬噸垃圾,當中有三成資源回收,另外七成以焚化處理。市內有四座焚化廠,最有人氣的是Spittelau焚化廠,因為1987年火災重建時,邀得崇尚自然的已故藝術家百水先生設計,這座建築亦成為維也納著名景點。百水先生將技術、藝術與自然融合。一般工廠外型大都以直線為主,百水先生就打破這種印象,改用很多曲線。經過藝術包裝,隱藏機械元素,去除工廠嚴肅的感覺。鮮明與有趣的圖案,將原來灰舊傳統的外牆,變成色彩鮮艷的建築物...

    • 4 min

Top Podcasts In TV & Film

The Rest Is Entertainment
Goalhanger Podcasts
The Real Guys
Podplay
BravBros
Big IP
Foundation: The Official Podcast
Apple TV+
The Weekly Planet
Planet Broadcasting
Kill James Bond!
Alice, Abigail, and Devon

More by RTHK

英式英語一分鐘 with 蕭叔叔 2021
RTHK.HK
Newswrap
RTHK.HK
Hong Kong Today
RTHK.HK
講東講西
RTHK.HK
天圓地方
RTHK.HK
RTHK:Naked Cantonese
RTHK.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