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 episodes

人民日报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创刊,由《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为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同时担负党中央机关报职能。毛泽东同志亲笔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名。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随党中央迁入北京(时称北平)。1949年8月1日,党中央决定人民日报为党中央机关报,并沿用1948年6月15日的期号。
人民日报社承担着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的信息,报道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并发表评论等重要职责。人民日报是中国第一大报,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报纸之一。
创刊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日报坚持政治家办报和党性原则,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德,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热情报道人民的伟大实践,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创造了光荣历史。
根据发表时间排序,不定期更新中
2023年之前文章陆续补充,可根据时间线选择收听

读《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 学习申论写作评‪论‬ 小法师奇米

    • Education

人民日报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创刊,由《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为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同时担负党中央机关报职能。毛泽东同志亲笔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名。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随党中央迁入北京(时称北平)。1949年8月1日,党中央决定人民日报为党中央机关报,并沿用1948年6月15日的期号。
人民日报社承担着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的信息,报道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并发表评论等重要职责。人民日报是中国第一大报,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报纸之一。
创刊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日报坚持政治家办报和党性原则,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德,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热情报道人民的伟大实践,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创造了光荣历史。
根据发表时间排序,不定期更新中
2023年之前文章陆续补充,可根据时间线选择收听

    24.0628【人民时评】打赢防灾减灾救灾的硬仗

    24.0628【人民时评】打赢防灾减灾救灾的硬仗

    《人民日报》2024年06月28日【人民时评】打赢防灾减灾救灾的硬仗作者:文水声  立足于早、立足于快,从防、减、救全链条协同发力,让各项防备举措跑在灾害前面,才能为转移群众、保护财产赢得时间,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  把应对措施准备得更周全一些,把防灾减灾救灾的楔子嵌入每一个环节,做到责任环环相扣、工作无缝衔接  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应对灾情,千方百计搜救失联被困人员,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防灾减灾救灾,就是在同时间赛跑。将防灾关口前置,预先梳理薄弱点、排查风险点、解决隐患点,不断提升应急响应速度,才能在天灾面前赢得主动。山东聊城市利用“数字水利一张图”,把技术链与防汛工作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预报预警信息快速发布;重庆完成114处水毁水利设施修复,补齐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短板;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控制性水工程全面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和水量,使旱区456处大中型灌区能引尽引、应灌尽灌……立足于早、立足于快,从防、减、救全链条协同发力,让各项防备举措跑在灾害前面,才能为转移群众、保护财产赢得时间,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  无论是防御暴雨洪涝灾害还是做好抗旱保夏播保夏管,无论是搜救失联被困人员还是安置受灾群众,都需要绷紧责任链条,筑牢责任堤坝。此前,2024年全国防汛抗旱责任人和大江大河、大型及防洪重点中型水库、主要蓄滞洪区、重点防洪城市、南水北调东线及中线沿线防汛责任人以及沿海地区防台风责任人名单公布。责任落实到人,还要把风险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准备得更周全一些,把防灾减灾救灾的楔子嵌入每一个环节,做到责任环环相扣、工作无缝衔接。  近年来,数字孪生、卫星监测等技术加快应用于防灾减灾救灾领域,有力提升了工作覆盖面和效率。在用好技防手段的同时,强化物防建设,夯实人防基础,方能兜牢安全底线。不久前,为敦促群众躲避泥石流滑坡,湖南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罗卜田乡组织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开展“敲门行动”,确保群众转移“不漏一户,不少一人”。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落脚点,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下足绣花功夫,才能有效防范化解各类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挑战,筑牢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防线。  防灾减灾救灾,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乎百姓切身利益。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以举措的确定性应对灾情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全面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硬仗,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 4 min
    24.0628【评论员观察】以招投标公平确保市场竞争公平

    24.0628【评论员观察】以招投标公平确保市场竞争公平

    《人民日报》2024年06月28日【评论员观察】以招投标公平确保市场竞争公平作者:何娟  推动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让经营主体在更广空间里施展拳脚,打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招标投标市场是重要着力点  “‘双盲’评审,招标更透明,给了民营企业更加公平参与竞争的机会。我们投标的积极性更高了。”河北省第七届(定州)园林博览会石家庄园工程招标结果公示后,一家中标的民营企业负责人十分欣喜。2023年5月以来,河北在全省推行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机制,即评标专家“盲抽”、技术标暗标“盲评”,为企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招标投标是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经营主体通过招标投标进行供需对接、竞争择优,能够实现要素优化配置。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制度规则滞后、主体责任不落实、交易壁垒难破除、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顽瘴痼疾,明确未来一个时期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和具体举措,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益、更好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具有深远意义。  招标投标领域面广环节多、政策专业性强,也是权力寻租和腐败问题易发高发领域。“量身定做”投标资格业绩条件,让招标投标变成“走过场”;投标人围标串标,形成不正当竞争;评标专家收受不正当利益,打“人情分”“关系分”……招标投标中暗箱操作、人为干预等违法违规行为,是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问题。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改革要抓牢规范评标专家管理这个牛鼻子,开展专项清理、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动态监管,加强评标专家全周期管理。查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弊端,找准重点和突破口,才能取得更好效果、实现更大突破。  公开、公平、公正是招标投标的“生命线”。要看到,如今各类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手段更为隐蔽。建设更加有序的招标投标市场,既需要扎紧制度笼子,也需要向创新要办法。比如,江苏开发建设智能辅助评标系统,统一评审尺度,减少滥用评标自由裁量权的风险;海南三亚探索“机器管招投标+不见面开标”模式,节约交易时间和资金成本,也最大限度压缩人为干预的空间。加快推广数智技术应用也是《意见》的一大亮点。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纵深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全流程全链条监管,对于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规范市场秩序都大有助益。  招标投标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让经营主体在更广空间里施展拳脚,打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招标投标市场是重要着力点。以河北的“双盲”评审机制为例,自推行以来,全省招标投标经营主体库新增经营主体超3.8万家,外省主体占比超四成。又如,从不少地方的实践来看,采用全流程电子招标,投标人往往跨越省域,有利于实现更充分竞争。坚持全国一盘棋,下更大力度打破条块分割、交易壁垒、地方保护、所有制歧视,将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提供更坚强支撑。  招标投标秩序关乎公平,更关乎信心。坚持破立并举、标本兼治,创新完善招标投标体制机制,助力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必能更好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更好守护社会公平正义。

    • 5 min
    24.0627【和音】携手实现揽月九天的共同梦想

    24.0627【和音】携手实现揽月九天的共同梦想

    《人民日报》2024年06月27日【和音】携手实现揽月九天的共同梦想  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成就,看到了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也看到了中国坚持科技开放合作的诚意  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返回地球。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中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鼓励中国航天人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向着航天强国目标勇毅前行,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人类福祉再立新功。  “嫦娥六号的工作像时钟一样精准,令人叹为观止”“中国已经掌握并完善了月球轨道进入、着陆、自主采样和返回能力”……从发射升空到安全着陆,嫦娥六号的探月之旅举世瞩目。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成就,看到了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  实施探月工程20年来,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中国不断开启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从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到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从圆满完成“绕、落、回”三步走目标,到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全面推进,中国深空探索的脚步迈向更远,愈发坚实。“嫦娥”揽月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国战略高技术领域正迎来新跨越。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将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嫦娥”是中国的,也属于全人类。嫦娥六号任务吸引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还在于其搭载欧空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的4个国际载荷同步开展月球探测和研究,标志着人类团结合作、开启和平利用外空新篇章。有关国家专家学者表示,在探月方面,中国是最可靠的合作伙伴之一。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表示,嫦娥六号任务的成功执行是“了不起的成就”,是国际合作在外层空间事务方面的伟大体现。  外层空间是人类的共同疆域,空间探索是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国探月工程始终秉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合作共赢”的原则。中方开放了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国际申请,与国际同行开展联合研究,共享科学成果。中国倡导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大科学工程,已与十几个国家、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日前,嫦娥七号确认将在轨道器上搭载埃及、巴林、意大利、俄罗斯、瑞士、泰国、国际月球天文台协会等7个国家、国际组织的6台载荷。中国将继续坚持开放合作,让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唯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环境越复杂,我们越要敞开胸怀、打开大门,统筹开放和安全,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中国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中国主动发起国际科技合作倡议,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作为全球创新重要一极的影响力持续提升。中国将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同世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发展环境,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揽月九天是各国人民千百年来的共同梦想,和平利用外空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中国将继续与志同道合的国际

    • 5 min
    24.0627【评论员观察】带着真情实感推介家乡建设家乡

    24.0627【评论员观察】带着真情实感推介家乡建设家乡

    《人民日报》2024年06月27日【评论员观察】带着真情实感推介家乡建设家乡作者:李洪兴  当青年一代举起镜头成为家乡发展的记录者和传播者,他们不仅在呈现家乡发展的全新图景,也更深刻地融入新时代中国向上向前的强劲脉动  乡村要振兴,人才至关重要。激励更多青年带着真情实感投身到推介家乡、建设家乡的实践中,县域必能实现更大发展、乡村必能实现全面振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李白在《蜀道难》中这样描写甘肃陇南市徽县的青泥岭。前不久,徽县在这里举办了一场山地挑战赛。办赛期间,不少徽县人在网上分享当地美食美景、历史人文。还有8名青年专门花数月时间创作歌曲,乘赛事东风宣传家乡。  记录传播家乡故事,如今成为不少青年的主动选择。东北女孩许婧文,回到黑龙江饶河县拍视频、讲故事,直言“最美的还是家乡”;80后驻村书记项龙和00后大学生郭纯搭档探村,推介安徽潜山市的文化、风光和特产,想“把潜山宣传出去”;在英国留学的苗族姑娘吴寿槿,在伦敦街头身穿苗族传统服装,向人们展示家乡特色和苗族文化……青年用各种方式讲好家乡故事、展现家乡风貌,本地人看了奋斗信心倍增,外地人看了更愿前往旅游、投资,网络流量转化为各地振兴发展的澎湃能量。  短视频传播助力地方发展,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县域经济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同样为短视频创作提供了大量优质素材。1989年出生的王建文,从北京返回山东寿光市,在家乡边创业边观察,得出一个结论,“一两年就变一个样”。事实上,那个“记忆中的家乡”早已大不相同,土旧建筑少了,坑洼道路没了,市场气息浓了,发展劲头足了。正是日新月异的发展、旧貌换新颜的改变,让青年在镜头前展示家乡风采时,不仅“有话说”而且能“说得好”。极具特色的家乡人、物、事,在网络传播中非常容易获得关注和点赞。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经过恰当转化、创新再造,就可以成为有趣有料的传播内容。  过去,地方形象传播的主要媒介是传统媒体,而今自媒体成了新的生力军。得益于基础设施完善、科技进步、互联网普及等因素,城与乡的鸿沟在弥合、区域间的差距在缩小。从日常起居到工作学习,人们在县城乃至乡村照样能收获稳稳的幸福。当青年一代举起镜头成为家乡发展的记录者和传播者,他们不仅在呈现家乡发展的全新图景,也更深刻地融入新时代中国向上向前的强劲脉动。乡土还是那片乡土,乡情还是那份乡情,但只要与时代节拍同频共振,跟上国家发展的脚步,每个人的家乡都可以“日日新,又日新”。  发展向好是青年热衷于推介家乡的物质条件,内心眷恋则是“我为家乡代言”的情感基础。当一些青年被问及“是否会向其他人推介家乡”时,大多都会给出肯定答案。他们说,“那一片土地滋养我”“我的家乡承载着我整个成长阶段的点点滴滴和欢声笑语”“这里接纳我包容我,我能在这里找到依靠”……无论身在何处,青年对家乡的情感寄托,正是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动力源。乡村要振兴,人才至关重要。激励更多青年带着真情实感投身到推介家乡、建设家乡的实践中,县域必能实现更大发展、乡村必能实现全面振兴。  对那些渴望发展的地方而言,不妨多从招才引才上使劲,把更多懂传播、有技术、会创新的人才引回来、用起来。有理由相信,脚踏家乡热土、胸怀理想抱负的广大青年,必能以青

    • 5 min
    24.0627【人民时评】航天追梦激扬创新豪情

    24.0627【人民时评】航天追梦激扬创新豪情

    《人民日报》2024年06月27日【人民时评】航天追梦激扬创新豪情作者:喻思南  保持这份“一定能,一定行”的志气和勇气,就能更好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强调“精心开展月球样品科学研究,接续实施好深空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向着航天强国目标勇毅前行,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人类福祉再立新功”。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成功升空,为空间科学探索再添利器;神舟十八号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神舟家族完成又一次“太空接力”……今年以来,中国航天捷报频传、再攀高峰,一步一个脚印向着航天强国目标坚实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嫦娥家族”书写探月精彩篇章,从神舟五号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到建成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中国航天不断刷新追梦筑梦的高度。一次次发射令人振奋,一项项成就令人惊叹,回望中国航天走过的不寻常的征程,我们在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收获科技创新的丰富启迪。  中国航天在挑战中前行,在重压下突破,源于自立自强的信念。1970年,老一代航天人在工业基础薄弱、人才资源匮乏、设备设施落后等条件下,依靠自己,克服万难,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进入21世纪,我国探月工程启动。面对资料匮乏、经验不足的困难,嫦娥一号研制团队没有退缩。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为代表的科研人员,攻克了一系列难题,成功研制出全新航天器,让嫦娥一号交出精彩答卷。一代代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铸就了自立自强的精神底色。今天,无论条件如何变化,保持这份“一定能,一定行”的志气和勇气,就能更好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起步。30多年来,航天人直面重重挑战,埋头苦干,实现了一系列核心技术“零”的突破,推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独立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嫦娥四号登陆月背,建立月背与地面的通信很关键。科研人员创新性地提出地月之间搭建“鹊桥”通信方案,并解决了远距离中继通信链路等多项工程难题。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更多科技工作者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把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转化为自觉行动,就能以点滴实干汇聚成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强大合力。  自主创新没有终点,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从大型火箭长征五号的研制成功,到长征十一号首次成功实施海上发射,我们运载火箭的能力越来越强;从“嫦娥”揽月到“天问”探火,再到“羲和”逐日,我们向更深更远的太空进发。航天人步履不停,将一个任务结束的终点,当作接续创新的起点,不断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科技创新,往往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突破。这要求我们保持耐力、定力,跑好科技创新“接力赛”

    • 5 min
    24.0626【人民时评】严防医保基金“跑冒滴漏”

    24.0626【人民时评】严防医保基金“跑冒滴漏”

    《人民日报》2024年06月26日【人民时评】严防医保基金“跑冒滴漏”作者:孙秀艳  坚持抓早抓小、从严监管,全链条防止医保基金“跑冒滴漏”,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门诊统筹政策落地后,越来越多符合条件的医保定点药店被纳入门诊保障范围。这为参保人提供了更多便利,也客观上增加了医保基金使用的风险点。  不久前,医保部门在基金监管工作中发现,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一些定点连锁门店存在串换药品、超量开药、药品购销存记录不匹配等问题。有关部门对企业有关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并给予相应处理处罚。这并非个案。近年来,定点药店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情况时有发生,要认真研判形势,制定有效对策。  和定点医疗机构相比,当前医保定点药店涉及的违规资金规模要小一些。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坚持抓早抓小、从严监管,全链条防止医保基金“跑冒滴漏”,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守住医保基金安全底线。  医保定点药店量大面广,这对医保基金的监管效率和精度提出了新要求。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底,全国定点医药机构达107.8万家,其中定点零售药店为48.4万家。这些药店的订单大多是小额支付,较为零散,审核单据量巨大。用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有利于扩大监管覆盖面、消除监管死角和盲区。目前国家医保局已经构建了“重点药品监测”“虚假购药”“非法倒卖医保药品”等大数据模型,精准筛查各类可疑线索并下发各地核查。一些地方的医保部门也已有针对性地开发出数据筛查模型,能更精准高效地锁定问题。例如内蒙古推进定点零售药店进销存“一库化”管理和“追溯码”应用,构建门诊、住院、购药多个维度的大数据模型分析,进一步明确事前、事中、事后审核规则,及时拦截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率,让违法违规行为无所遁形,就能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  强化医保基金监管,要抓住重点环节。医师和药师既是医药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医药服务消费的主导者。将监管关口前移,从医药机构延伸至医务人员、药店负责人,能更有效地防止医保基金的不合理使用。2023年10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征求意见稿,拟将定点医药机构的相关人员纳入医保监管对象,违反服务协议的相关责任人员将被取消医保结算资格,其开出的处方将没有办法进行医保报销,需要患者自费。延长监管链条,“管好医务人员手里那支笔”,无疑抓住了关键环节,有助于遏制一些人对医保基金的非分之想。  维护医保基金安全,要秉持系统思维,构筑全流程、全领域、全链条的监管防线,避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一方面,要推进专项整治常态化,通过飞行检查、约谈警示等方式,促使定点医药机构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可以将专项整治工作与信用管理等制度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形成治理合力。比如,安徽合肥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对定点医药机构、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参与企业、医药从业人员、参保人员4类主体的信用管理进行规范,并拓展信用评价结果运用,营造出“人人参与基金监管、共同守护基金安全”的良好氛围。  医保基金的安全运行,事关每一个参保人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医保基金使用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明目张胆”的骗保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但防止“跑冒滴漏”等任务依然艰巨。根据形势发展,聚焦重点难点,进一步扎紧制度篱笆,健

    • 5 min

Top Podcasts In Education

Jari Sarasvuo podcast
Trainers' House
The Mel Robbins Podcast
Mel Robbins
Simple Swedish Podcast
Swedish Linguist
The Wellness Cafe
Trinity Tondeleir
The Rich Roll Podcast
Rich Roll
The Jordan B. Peterson Podcast
Dr. Jordan B. Peterson

You Might Also Like

人民日报精读|申论80+积累|公务员考试|精读笔记
爱学习的嗡嗡
凹凸电波
凹凸电波
体制内 | 小职员们的聊天局
繁繁&雪锋
东腔西调
大观天下志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思文,败类
思文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