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电子厂Pro

三联电子厂Pro

你好,这里是由三联生活传媒出品的《三联电子厂Pro》,一档关注消费和科技的生活厂牌。每一期节目我们会跟大家分享一个关于科技和消费的话题。 “三联电子厂Pro,你的有限解释车间。” 只解读你关心的科技。

  1. Vol.85 | 马拉松、越野跑和网球,社会认同催生的身份焦虑

    5 NOV

    Vol.85 | 马拉松、越野跑和网球,社会认同催生的身份焦虑

    当马拉松赛事在全国“遍地开花”,当网球、高尔夫不再只是电视里的风景,一股由“中产”身份焦虑驱动的运动热潮正悄然重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这期播客我们深入探讨了这一现象:为何人们在“吃饱饭”后,开始对马拉松、越野跑、网球等运动趋之若鹜?这些运动如何从单纯的健身方式,演变为标榜身份、寻求圈层认同的“社交货币”?从马拉松的“平民化”与“油腻”标签,到网球、高尔夫背后的“贵”族气息与礼仪规训,许多参与者其实陷入了一种“伪精英”的幻觉——我们追逐的究竟是运动的乐趣,还是那个“看起来很像中产”的标签?本期播客,三联电子厂pro和嘉宾们将与你一同反思,在运动热潮背后,我们到底在为何而跑、为何而打。04:45 马拉松如何从中产风尚滑向“油腻”标签20:52 网球的“精英感”从何而来? 38:12越野跑现状:当运动变成“吃喝玩乐”50:23 越野跑是“伪精英”运动?装备的鄙视链与平民化趋势01:02:34 我们跟真正的“精英”运动差距有多大?01:05:10 运动的本质是乐趣,而非逃离“舒适圈”的焦虑?本期当值主播:腰花 梅卡客座嘉宾:陈药师 玉米后期:foku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1h 18m
  2. Vol.84 | 从《命悬一生》到罗永浩的十字路口,时代的叙事是一个轮回

    24 OCT

    Vol.84 | 从《命悬一生》到罗永浩的十字路口,时代的叙事是一个轮回

    “走过危机四伏的成长,我们每个人都是青春的幸存者。”这句话在近期热播的剧集《命悬一生》中得到了最真实的写照。本期播客我们从这部剧谈谈80年代广东底层社会的女性命运,顺带聊聊罗永浩的长访谈节目《十字路口》 和婚姻综艺《再见爱人》这些近期爆火的长内容节目。在这个短视频当道的时代,我们为何依然需要并沉迷于那些“不轻松”的长内容来看见底层、反思自我?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如果你们对于这个话题也有一些个人思考,欢迎分享到评论区和加入播客群!加群方式除了可以通过扫描群二维码,还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微信:cyberlife2048,回复“播客”,让小助手邀请进群哦!如果喜欢这期节目,也欢迎大家关注同名公号“三联电子厂Pro”,一起来聊聊热播剧这事儿~00:00 《命悬一生》:一部“辉煌破败”的窒息史诗03:05 阳光下的另一面:从“铁链女”到童年记忆25:51 旧时代的匪气:一个动荡的年代34:37 城市的人,如何想象底层生活?45:54 时代红利的对话:《十字路口》的人们53:24 长内容的意义:在AI时代捍卫人的思考59:04 冷门的播客,会一直小众吗?01:05:14 《再见爱人》,看见人类多样性本期当值主播:腰花 梅卡客座嘉宾:玉米 小伙后期:foku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1h 12m
  3. Vol.82|西贝罗永浩之争:“预制菜”的原罪是什么?

    24 SEPT

    Vol.82|西贝罗永浩之争:“预制菜”的原罪是什么?

    近期,餐饮品牌西贝与公众人物罗永浩之间关于“西贝是否属于预制菜”的争论,将“预制菜”这个早已渗透我们日常饮食的概念再次推上风口浪尖。这场争论的核心,远不止于一家餐厅的商业模式,更触及了当代中餐发展的深层矛盾 这期播客,我们来聊聊在效率化、标准化成为大势所趋的今天,我们应如何定义和看待一顿饭?“锅气”和“现炒”代表的传统烹饪技艺,是否正在成为奢侈品?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如果你们对于这个话题也有一些个人思考,欢迎分享到评论区和加入播客群!加群方式除了可以通过扫描群二维码,还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微信:cyberlife2048,回复“播客”,让小助手邀请进群哦!如果喜欢这期节目,也欢迎大家关注同名公号“三联电子厂Pro”,一起来聊聊预制菜这事儿~ 01:24“一万人心中有一万个标准”,所以到底什么叫预制菜? 05:47西贝争议的背后,罗永浩太懂互联网? 13:48  为什么说“现炒菜其实是奢侈品”? 20:45高油高糖的美味炸物们并非预制,但真的健康吗? 30:00不同口味激烈碰撞,连锁品牌如何形成预制模式? 49:18“预制人生”里,何处寻觅锅气? 01:10:36养成厨师不容易,“颠两下”将来都难见。 01:13:49预制洪流袭来,顺应还是改变? 本期客座嘉宾:咕玉米小伙 本期当值主播:腰花 后期:foku 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1h 14m
  4. Vol.81 | 《一饭封神》爆火,美食是AI时代最后的创意处女地

    17 SEPT

    Vol.81 | 《一饭封神》爆火,美食是AI时代最后的创意处女地

    《一饭封神》作为近期备受瞩目的美食竞技综艺,将厨师这一职业推至聚光灯下,却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争议。节目试图展现中国餐饮行业的创造力与个性表达,却暴露了当代饮食文化中的诸多矛盾:从“基本功”与“创意”的博弈,到“匠人精神”与“流量经营”的冲突;从传统菜系的固守与融合菜的野蛮生长,到“漂亮饭”的视觉狂欢与食物本质的追问;甚至折射出“餐饮内卷”“网红经济”等更深层的行业生态。 本期播客中,几位主播从节目热议选手聊起,探讨了厨师行业的真实面貌、中餐创新的困境,以及背后大众对“美食”既热爱又批判的复杂心态。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如果你们对于这个话题也有一些个人思考,欢迎分享到评论区和加入播客群!加群方式除了可以通过扫描群二维码,还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微信:cyberlife2048,回复“播客”,让小助手邀请进群哦!如果喜欢这期节目,也欢迎大家关注同名公号“三联电子厂Pro”,一起来聊聊做饭这事儿~ 04:45 节目如何颠覆对厨师的刻板印象 20:52 “基本功”VS“创意”:争议选手小花与摩登家常菜引发对厨师门槛的思考 38:12 为什么有人反感“云贵川Bistro”? 44:37 电诈感十足的餐厅经营策略 50:23 重油辣火锅为何逐渐失宠?从时代背景解读饮食变迁 01:02:34 为什么说“一饭封神”是当代启示录?——创新是否只存在于美食领域? 01:05:10 主播的“真香警告”:一边吐槽一边学做菜,食物终究是普通人最容易获得的快乐源泉 本期客座嘉宾:陈药师 本期当值主播:腰花 梅卡 后期:foku 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1h 18m
  5. Vol.80 | 苹果又出新手机,我们已经从一年一换到四年一换了

    10 SEPT

    Vol.80 | 苹果又出新手机,我们已经从一年一换到四年一换了

    苹果2025秋季发布会你看了吗?从 iPhone 15的钛合金外壳到16的摄像头微调, “挤牙膏式更新”的苹果热度似乎降温了。乔布斯时代靠 “重新定义手机” 封神,库克执掌下却陷在 “换壳改参数” 的循环里——这些看似稳妥的迭代,到底是稳健经营还是创新乏力?“小修小补” 到底是满足用户刚需,还是怕出错的保守妥协?那些 “守老本易,破困局难” 的尴尬,或许藏着巨头对“突破”最真实的焦虑。在发布会的前一周,三联电子厂和几位嘉宾聊了聊:关于苹果的创新困局,我们该如何看待?那些藏在续航、信号、功能里的用户痛点,或许值得每个科技产品观察者琢磨琢磨。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如果你们对于这个话题也有一些个人思考,欢迎分享到评论区和加入播客群!加群方式除了可以通过扫描群二维码,还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微信:cyberlife2048,回复 “播客”,让小助手邀请进群哦!如果喜欢这期节目,也欢迎大家关注同名公号 “三联电子厂 Pro”,一起来聊聊 “苹果的创新,还能等多久” 这事儿~04:49 班味儿重的三折叠屏如何“真香”?20:28 苹果简洁、高级的第一印象31:06 那些卷出特殊功能的国产手机,抓住了人们的心吗?35:32 苹果生态的 “粘性”,到底是优势还是创新的 “枷锁”44:28 库克的 “供应链思维”,是否磨平了苹果的创新棱角48:06 被资本做局的“创新”思维,像一阵指哪打哪的风53:51 人工智能让人类丧失创新的动力和源泉01:07:53 五年无突破性创新,苹果会面临 “用户流失” 危机吗本期客座嘉宾:陈药师 安妮本期当值主播:腰花 梅卡后期:foku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1h 15m
  6. Vol.79 | 冒犯是艺术吗?脱口秀到底该不该迎合“大多数”的“恶趣味”

    4 SEPT

    Vol.79 | 冒犯是艺术吗?脱口秀到底该不该迎合“大多数”的“恶趣味”

    你看脱口秀多久没笑了?近年来,脱口秀领域在涉及地域、性别议题表达时,常引发公众讨论。从杨笠关于男性群体的表述到孟川提及山东的内容,围绕脱口秀尺度合理性的探讨始终存在。脱口秀作为当下最活跃的艺术形式,其内容形式变化本身呈现了什么样的社会心态?本期播客中,三联电子厂与嘉宾们从当前脱口秀行业发展现状切入,探讨“冒犯的艺术”呈现形态变化背后的行业动态与社会层面问题,脱口秀创作中,从针对社会现象的讽刺转向对特定群体贴标签的现象如何形成。“创作者自嘲式冒犯”与“对其他群体进行调侃”的界限应如何界定。若您对该话题有个人思考,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或加入播客群交流。加群方式如下:一是扫描群二维码,二是添加小助手微信(cyberlife2048),回复 “播客” 后由小助手邀请进群。若您喜欢本期节目,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 “三联电子厂 Pro”,共同探讨脱口秀相关话题。 03:57 从李诞的“高级黑”到现在的“地域性别梗” 07:38 跨群体冒犯为何总引对立? 13:26 山东考公、河南井盖,地域梗为何成脱口秀 “安全牌”? 34:06 对地域的负面评价容易演化成刻板印象 45:57 很多被冒犯的人并没有发声的权利 50:59 脱口秀就是利用共情心理寻找群体认同 56:33 头部演员稳赚,底层兼职者难靠演出糊口 01:09:57 好的脱口秀就是从个体经验出发 本期客座嘉宾:玉米 安妮 本期当值主播:腰花 梅卡 后期:foku 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1h 13m

About

你好,这里是由三联生活传媒出品的《三联电子厂Pro》,一档关注消费和科技的生活厂牌。每一期节目我们会跟大家分享一个关于科技和消费的话题。 “三联电子厂Pro,你的有限解释车间。” 只解读你关心的科技。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