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episodes

由《歧路批评》三位编辑主持的播客。
在这里,我们与朋友们一起“夸夸其谈”,聊聊我们关心的当代艺术、策展和艺术批评。
我们的节目就像磁带,分为A面和B面。A面是围绕具体题目的主题讨论,不定期邀请嘉宾参与;B面则是编辑部成员的闲聊和生活工作汇报。

你可以访问我们的网站:qilucriticism.com,或是在微信搜索“歧路批评”找到我们的公众号。

夸夸歧‪谈‬ 伟田、梓耘和小依

    • Arts
    • 5.0 • 1 Rating

由《歧路批评》三位编辑主持的播客。
在这里,我们与朋友们一起“夸夸其谈”,聊聊我们关心的当代艺术、策展和艺术批评。
我们的节目就像磁带,分为A面和B面。A面是围绕具体题目的主题讨论,不定期邀请嘉宾参与;B面则是编辑部成员的闲聊和生活工作汇报。

你可以访问我们的网站:qilucriticism.com,或是在微信搜索“歧路批评”找到我们的公众号。

    006: “继续写下去”:在艺术世界中寻找写作的原因和意义

    006: “继续写下去”:在艺术世界中寻找写作的原因和意义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歧路》的作者、在UCCA Edge负责公共项目工作的钱梦妮与我们分享与写作有关的思考。梦妮最近在《歧路》发表了为张如怡个展“低声细语”写作的展评。这篇文章及梦妮丰富的写作经历引发了编辑部三人对“在艺术世界中写作”一事的诸多反思。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分享了各自在写作中的思考与困惑,也谈及写作者不得不面对的挣扎和障碍。千言万语,最终被小依总结为一句“要继续写下去”。



    时间轴

    01:15 为什么邀请《歧路》的作者录播客?与写作者共同思考

    05:50 梦妮的写作经历

    11:18 作为大众媒体的记者与当代艺术相遇

    17:40 大众媒体v.s.专业媒体上的艺术评论:从不同角度讲不同故事

    22:58 提起笔的业余观众

    25:06 接受了所谓“专业”的艺术史训练后摸索其他的写作方法

    28:20 专业艺术评论对理论的依赖——是什么导致我看不懂?

    30:15 写作者和策展人对知识的“进口出口”

    32:30 梦妮转行:新的角色和视野

    37:48 在写作中“细读”展览与作品

    40:50 描述的作用是什么?

    44:27 以细致的写作再现理论搭建的场域供读者进入

    48:24 私人的、主观的写作属于谁?对谁有意义?价值何在?

    50:22 艺术评论难道不是评判“好”或“坏”吗?

    56:21 不得不写的时刻,以及此后静置、转化的过程

    01:03:55 到底是谁需要艺术评论?

    01:08:13 与展览共生、携手并进的艺术评论



    本期主播:小依、梓耘、伟田

    嘉宾:钱梦妮

    钱梦妮,《弯腰进入,一座隐喻的花圃》
    https://www.qilucriticism.com/post/dishengxiyuqmn

    • 1 hr 16 min
    005: 工作内外:漫谈艺术世界的基础工作

    005: 工作内外:漫谈艺术世界的基础工作

    本期A面节目我们邀请了好友沈军一起聊聊艺术世界中的基础工作。这次的聊天并不轻松,甚至有些艰难。这是因为我们既要直面各自工作生活中的处境和感受,又同时在摸索和寻找讲述基础工作的语言和方式。

    以梓耘初出象牙塔感受到的心理落差为引,我们从各自从事过的艺术世界中的基础工作聊起。我们谈论了基础工作的特征、它与非基础工作的关系,以及艺术行业对不同工种所做的价值区分。我们被“基础”二字包含的“地基”、“基建”的意向所吸引,尝试重新想象基础工作的价值和潜能。我们也谈到基础工作中超越了“工作”和“合约”的情感关系和人际连结。

    一个半小时的聊天能够触及的问题有限,我们尚未谈到基础工作中的性别不平等、情感剥削和PUA,也没有具体讨论中国艺术世界独特的结构和运转机制。同时,出于包括伦理在内的各种原因,这样一场有关基础工作的讨论在涉及具体案例时常常难以深入。我们现有的语言也仅够支持我们模糊地摸索如何跳脱简单的描述、从新的层面认识和讨论基础工作。但我们认为这些摸索与挣扎不可避免、十足重要。

    由于三位编辑平时工作学习用英语的时间较多,聊天时难以避免地夹杂了英语,切望大家理解包容!

    如果你有想与我们分享的思考,或想对这期节目做出回应,欢迎以任何方式联系我们。

    《歧路》编辑部

    2022年12月



    时间轴

    00:30 艺术世界中的基础工作——我们为什么关心这个话题?

    05:50 沈军小依结缘:同为“长征计划”做基础的整理

    11:40 伟田初识沈军:沈军多个版本的自我介绍和对工作的不确定、对问题的敏锐

    15:30 沈军对使用固定词汇快速描述、定义自己工作的怀疑

    18:40 梓耘的一天:一刻不停地工作八小时,却没有任何值得分享的内容

    22:00 沈军的经历:从初级位置开始“试试看”,逐渐摸索工作和生活的边界

    23:50 小依反思 “不想成为画廊前台”:对维护性工作和创造性工作做出区分和价值判断

    24:20 我们会用哪些词描述基础工作?

    27:45 基础的工作等于不可见、未署名的工作吗?

    32:20 大家为什么选择来到艺术行业工作?

    36:20 艺术领域的教育灌输给我们的对特定工种的“期望”

    42:20 重新理解“基础工作”:艺术行业的基建

    46:15 档案工作者难以避免的疏忽、失误,以及他们对情感支持的需求

    49:10 “基础性情绪资源”:友谊和相互支撑无意间成为基础工作的一部分

    53:40 寻找“工作”之外的连结、“合约”之外的关系

    01:00:00 如何理解工作中的孤独感?

    01:06:10 基础工作的哪些部分会被忽视?

    01:07:45 重新想象一种引用和致谢方式,“承认”自己对他人基础劳动的依赖

    01:12:00 将基础工作比作“地基”忽视了其中有机的情感成分

    01:15:00 如何识别事务性基础工作的理论价值?

    01:19:40 这样的识别是否仅为理论研究者的一厢情愿?

    01:22:55 我们缺少语言描述基础性工作

    01:28:40 不断提醒自己关心工作以外的人与事

    • 1 hr 29 min
    004: B面 编辑部闲聊——“葫芦”生根伦敦、DJ自由自在以及被语言裹挟的当代艺术

    004: B面 编辑部闲聊——“葫芦”生根伦敦、DJ自由自在以及被语言裹挟的当代艺术

    警告!本期为B面节目,编辑部吹水聊天团建、没什么太多重点且毫无结论。



    时间:2022年6月4日 端午节

    本次参与者:伟田、梓耘、小依、粒粒安

    00:50 “葫芦”,一个和在伦敦的留学生朋友们一起玩的组织,目前状态是没有固定支持,没有固定场地,为下次活动游击。

    04:20 为何要创立葫芦

    06:40 梓耘:葫芦最近做的一件事 —— 对migrant art workers来说,如何在英国艺术文化领域的funding相关的workshop:为何对移民来说申请经费会更难,如何认知这里系统性的资金问题,如何在英国申请经费。

    10:30 伟田:庞大的、滞留英国、身份模糊的艺术留学生、移民似乎未意识到pubic funding提供的机会。葫芦并不仅仅处理华人身份,也从public funding得机制出发

    15:20 粒粒安:广州强调在地,或许是因为在国内的艺术和文化语境里,北方一直是占据主导的。

    17:00 小依&粒粒安:广州有很多“组合”,大家不太用个人的名字,带来很多自由,也欢迎更多人流动加入。梓耘:“大学社团”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组织,可以生生不息地搞下去——伟田:在想这和artist collective有什么区别。

    23:45 伟田:音乐系统里的自由:DJ有艺名,乐手可以在不同乐队里,有不同的厂牌发行不同的音乐,也有host演出的地方。——题外疑问:最近几年有什么好的乐队冒出来吗?(推荐一下广州的“南非是多”

    28:30 小依、伟田、粒粒安:DJ的工作方式似乎比当代艺术系统更自由?声音sound economy 似乎比视觉visual economy 受到的系统性约束更少?我们提到的:DJ Irie, twitter@ DJ Scholarship, Howie Lee

    36:30 梓耘:艺术的基建似乎没有准备好去支持以非视觉方式创作的艺术项目。

    39:00 对声音和视觉的混乱讨论——

    粒粒安:艺术家要学会当代艺术这套话语去描述自己的作品。

    梓耘:以艺术作为主题的经济系统准备让钱流向哪里。

    语言很多时候是一个避不开的中介。

    小依:making something visible 本身看似平权,却也是视觉霸权。

    伟田:对opaque 感兴趣,opaque和把事情说清楚之间的关系。

    粒粒安:Fu Yongxin说,广州在野艺术家盛行木刻、推手、精神分析。我接了一下——伦敦艺术家流行素食、攀岩和瑜伽。



    剪辑:伟田

    shownote: 小依

    • 56 min
    003: 聊聊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

    003: 聊聊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两位朋友万丰和致颖来一起聊聊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documenta 15)。

    本届文献展自今年六月开幕以来风波不断。除了参展艺术艺术家和作品被指控为“反犹”的争议之外,策展团队ruangrupa所提出的新的工作模式也挑战了艺术行业现有的运作方式,甚至给“艺术”本身打上了问号。

    在这期《夸夸歧谈》里,我们从现场亲历和远程关注两个角度出发,分享了各自对本届文献展和共同生活的看法。其中有志趣相投的兴奋,有向往,也有警惕和批评。



    主播:梓耘 (Cindy)、伟田、小依

    嘉宾:

    万丰(Chris):岛聚编辑,坐标香港;常写艺术,偶尔策展。

    致颖:居住和工作于台北及柏林的艺术家。他擅长运用声音及影像等媒材进行创作,以探讨全球资本化时代人类生存语境与环境体系之关联,并多方关注全球南方当代社会之主体性研究与探查。



    时间轴

    01:12 简介卡塞尔文献展名字的由来、历史背景,以及本届的争议

    03:40 本届文献展的现场;梓耘、致颖、Chris、伟田的观后感

    16:65 共同工作和生活留下的痕迹取代了展览

    19:23 本届文献展的概念和结构

    22:43 提出新的词汇、概念、和资源分享的方式

    25:22 "关于'米仓'"或"以'米仓'为方法"?

    33:36 "展览"作为一种展示形式的局限是什么,它是否能再现和传达共同工作的复杂经验和体会?

    38:11 我们作为短期访客和体验者能够真的参与文献展吗?

    44:03 本届文献展提出的共同工作模式是在生活中无目的、没计划、没效率地一起hang out(一起玩)

    48:25 践行集体生活与原子式的艺术创作之间存在什么冲突和关联?

    51:55 "周二下午学松肩"——小依最近在广州的集体生活心得

    56:48 集体社群的生活只是个人生活日常的调剂和逃离吗?

    63:18 共同生活和共同工作需要因地制宜

    67:35 共同工作、建立supporting network(互助网络)需要的技术和知识包括哪些?

    70:17 本届文献展中对“如何共同工作”一问的不同回答

    75:32 共同生活和共同工作是对艺术系统的反思和批判

    78:38 本届文献展的反犹争议

    91:07 "anti-colonialsim"和"ante-colonialism":通过想象殖民历史发生之前的世界推进去殖民化



    提到的书

    AbdouMaliq Simone, City Life from Jakarta to Dakar: Movements at the Crossroads

    Fred Moten and Stefano Harney, All Incomplete

    《米仓》中文版

    Ellen Mara De Wachter,Co-Art: Artists on Creative Collaboration (London ; New York, NY: Phaidon Press Limited, 2017)

    Roland Barthes, How to Live Together: Novelistic Simulations of Some Everyday Space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3)



    延伸阅读/收听

    “旁觀他人之「正義」: 陳琬尹談卡塞爾文件展documenta 15爭議與「南方之難」”,播客“南洋放送局”,2022年6月23日。

    Ruangrupa关于反犹指控的公开信‘Antisemitism Accusations against documenta: A Scandal about a Rumor ‘ 2022年5月7日

    文献展参展艺术家和ruangrupa写给文献展理事会(supervisory board)的联名公开信‘Censorship Must Be Refused: Letter from lumbung community’, 2022年7月27日。

    Franco “Bifo” Berardi, ‘Who is Anti-Semitic?’ ,2022年7月25日。

    “重要的是语境:围绕文献展15的反犹争议“,辜静,《同时》(发表于semantara公众号),2022年7月27日。

    • 1 hr 39 min
    002: 展览开幕,可以是一次自在的聚会吗?

    002: 展览开幕,可以是一次自在的聚会吗?

    本期声音来自:伟田,梓耘,小依 (声音出现顺序)

    我们选了展览的开幕式作为首期A面节目的主题。我们从各自与开幕式的爱恨情仇谈起,聊到了展览开幕的作用、开幕创造的欢聚机会、潜在的排外性等等话题,最后以关于“穿什么去开幕式?”的轶闻趣事收尾。



    01:33 展览的开幕为什么值得聊?

    03:52 开幕和展览的矛盾关系

    09:08 我们参加过的印象深刻的开幕(一个尴尬的和一个快乐的)

    16:26 卡塞尔文献展开幕:两个版本的传闻

    20:49 当代艺术社群对 “欢聚(conviviality)”的着迷

    23:38 “欢聚”和“自在(at ease)”潜在的排外性

    31:54 自然发生的“欢聚”和被当代艺术挪用的“欢聚”

    33:60 关系美学对我们想象“欢聚”的影响和限制

    39:20 “开幕不是交朋友的时候!”——不带目的地参加开幕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41:30 观察开幕上细微的动作和氛围如何建立了人和人的关系

    45:16 与单薄短暂的工作关系相比,开幕上真实的面对面是否可以更好地维系人际联系?

    49:00 把开幕当作闲聊的场合

    53:33 Irit Rogoff提出的“看向别处(looking away)” 

    59:33 关于我们穿什么衣服去开幕

    70:26 着装要求和行为礼仪是这个行业的隐形 “守门人”



    提到的东西

    Irit Rogoff, 'Looking Away: Participations in Visual Culture', in Gavin Butt, ed. After Criticism—New Responses to Art and Perfomance. Blackwell, pp. 117-134



    由于三位编辑平时工作学习用英语的时间较多,聊天里难以避免地夹杂了英语,希望大家理解包容!同时,《歧路》的“信笺”版块一直向大家开放,欢迎联系我们提问、讨论。

    • 1 hr 13 min
    001: B面 编辑部闲聊 5月29日

    001: B面 编辑部闲聊 5月29日

    0:01:22 伟田和梓耘分享最近参与组织的工作坊

    0:16:25 小依分享对工作坊形式的思考

    0:20:11 一个理想的工作坊中,参与者与组织者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0:45:25 小依到广州小洲村参加“入村出城”的感受

    0:50:48  (行业意义上的艺术)展览开幕,开幕活动上的社交

    0:59:58 作为“中间人”介绍大家相互认识的能力

    1:05:18 写邮件的困难



    White Pube的Funding Library 

    https://thewhitepube.co.uk/funding-library/

    Dean Spade的Mutual Aid工作坊

    http://www.deanspade.net/2021/12/20/workshop-series-building-capacity-for-mutual-aid-groups/

    小洲村的“入村出城”活动

    https://mp.weixin.qq.com/s/YFmwEyjnQYfY-Sk9rwLtyA

    • 1 hr 12 min

Customer Reviews

5.0 out of 5
1 Rating

1 Rating

Top Podcasts In Arts

Dish
S:E Creative Studio
Table Manners with Jessie and Lennie Ware
Jessie Ware
The Archers Omnibus
BBC Radio 4
Comfort Eating with Grace Dent
The Guardian
The Ins & Outs
Jojo Barr, Pollyanna Wilkinson
99% Invisible
Roman M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