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episodes

柏拉图什么PlatoForNothing是一档哲学向的、泛文化类聊天播客。节目将邀请人文、社科、艺术等领域的嘉宾,从思想聊起,进入日常生活。主播最大的期待是,早日将节目聊成一档泛文化类相声节目。
【主播】
祁涛:复旦哲学学院副教授
【听友群】
您可以添加微信号 platofm,邀请您入群。
【收听方式】
您可以在小宇宙 App、Apple Podcasts、Google Podcasts、Pocket Casts 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或喜马拉雅、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蜻蜓FM收听我们的节目;您可以搜索「柏拉图什么PlatoForNothing」关注我们的微博、小红书、公众号。
【RSS订阅】
http://www.ximalaya.com/album/46435822.xml
【听众来邮】
platofornothing@gmail.com
感谢您的留言与收听 :)

柏拉图什么PlatoForNothing 柏拉图什么PlatoForNothing

    • Society & Culture
    • 5.0 • 1 Rating

柏拉图什么PlatoForNothing是一档哲学向的、泛文化类聊天播客。节目将邀请人文、社科、艺术等领域的嘉宾,从思想聊起,进入日常生活。主播最大的期待是,早日将节目聊成一档泛文化类相声节目。
【主播】
祁涛:复旦哲学学院副教授
【听友群】
您可以添加微信号 platofm,邀请您入群。
【收听方式】
您可以在小宇宙 App、Apple Podcasts、Google Podcasts、Pocket Casts 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或喜马拉雅、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蜻蜓FM收听我们的节目;您可以搜索「柏拉图什么PlatoForNothing」关注我们的微博、小红书、公众号。
【RSS订阅】
http://www.ximalaya.com/album/46435822.xml
【听众来邮】
platofornothing@gmail.com
感谢您的留言与收听 :)

    柏拉图什么23|当 MBTI遇上中式命理学:如何把握不可知的未来?

    柏拉图什么23|当 MBTI遇上中式命理学:如何把握不可知的未来?

    I型人对被E型人包围的恐慌,F型人无法理解的T型人恋爱,还有永远温柔的绿色小老头和治愈绿色小老头的快乐小狗,MBTI作为近年来流行的一套人格分类方式,渗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衍生出诸多相关的讨论与遐思。这其中,不乏有人将MBTI与“八字算命”对比;亦有人戏称,所谓MBTI,即是“现代的科学算命”。
    一个是全球风靡的西方人格测试,一个是土生土长的中式命理学分析,我们是不是能够“掌握”这两种不同的人生测算?在这两种人生“演绎法”背后,是否存在某种共通之处和对话空间,抑或说,二者彼此冲突?更进一步看,从个体命运到时代悲欢,透过MBTI热,我们是否能捕捉到某些可观测的时代性症候?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命理学研究者衍一先生加入对话。熟悉四柱六爻与奇门遁甲的衍一先生,也将谈谈他是如何融合MBTI与中式命理分析。同时,作为MBTI爱好者,主播菜头限时惊喜返场。三位I型人和大家一起,聊聊我们眼中的MBTI与中式命理学。
    【本期成员】
    主播
    祁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菜头:资深媒体人
    嘉宾
    衍一先生:命理学研究者
    【时间轴】
    5:10  MBTI大揭底:三位I型人一起做节目会尴尬吗?
    13:50  为什么同年同月同日生,“命运”却是不同的?
    21:05  八字对话MBTI(第一回合):MBTI会成为八字行业的挑战吗?
    25:36  八字与六爻:不同信息量级的差异预测
    34:01 提前了解未来发展趋势,是不是可以提前布局?
    38:24 八字对话MBTI(第二回合):感受性的模糊判断与可验证的清晰分类
    42:45  MBTI的哲学目标:“认识你自己”
    45:32 八字对话MBTI(第三回合):从中式命理也能测出你的MBTI
    50:13 给外国人测八字也会准吗?
    53:17 是不是也能给播客测八字?给柏拉图什么开一剂“靶向药”
    59:00 个体关切与时代变革:大家都在算什么?
    62:49 抗衡命运女神(Fortuna):逆天改命,其实也是顺势而为
    66:10 衍一先生的玄学入门小史:从探索个体到理解时代
    71:03 假如AI掌握了所有人的生辰,是否能在大数据上彻底“控制”人类?
    【延伸阅读】
    《渊海子平》,(宋)徐升编著,海南出版社,2002
    《增删卜易》,野鹤老人,中医古籍出版社,2012
    【背景音乐】
    Op:林生祥-有无
    En:许冠杰-浪子心声
    【听友群】
    您可以添加微信platofm,邀请您加入听友群
    【本期剪辑】
    严艾雯
    【本期文案】
    林珺瑶
    【RSS订阅】
    https://www.ximalaya.com/album/46435822.xml
    【听众来邮】
    platofornothing@gmail.com
    感谢您的收听与留言 :)

    • 1 hr 16 min
    柏拉图什么22 |本雅明电台:声波里的Citywalk

    柏拉图什么22 |本雅明电台:声波里的Citywalk

    本雅明是中文思想界都很熟悉的思想家与哲学家。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位对时代精神极为敏感的文字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电台主播。今年夏天,世纪文景出版了《本雅明电台》,第一次将作为电台主播的本雅明介绍给中文读者。
    从1929年起,在法兰克福西南德国广播电台(Südwestdeutsche Rundfunk)的艺术总监,也是本雅明的发小恩斯特·肖(Ernst Schoen)的邀请下,本雅明开始频繁为西南德国广播电台和柏林广播电台制作节目。抛开了一名写作者的身份,拿起麦克风的本雅明如何理解广播这个“声音媒介”?他又如何打造了声波里的戏剧舞台?通过漫游街巷,分享自身对城市和记忆的独特感知,本雅明如何讲述自己眼中的柏林?
    本期节目邀请了柏林洪堡大学法学院的李柯博士。他是一位“老柏林人”了,非常熟悉柏林的点点滴滴,自然也了解本雅明电台里的柏林往事。就让我们收听本期的“柏拉图什么”,打开时光隧道里的本雅明电台,一起走进他的柏林往事。
    【本期成员】
    主播
    祁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嘉宾
    李柯:柏林洪堡大学法学博士
    【时间轴】
    3:12 广播依然是今天德国日常生活里重要的传播媒介
    7:09 德国广播一开始是作为“帝国基础设施”诞生的
    11:30 半虚构的柏林:为什么本雅明钟情于霍夫曼的故事?
    18:23 本雅明声波里的城市是一种氛围感
    24:16 1930年初,柏林人在广播中听到什么?
    28:30 本雅明与布莱希特:取消剧场与广播的界限
    32:20 被“吓大”的德国人:德国儿童文学中的恐怖故事
    37:00 本雅明所叙述的灾难及其生死观
    39:43 我们正在越来越缺乏说故事的能力
    49:00 记不住的广播,却记住了广告
    【延伸阅读】
    本雅明:《本雅明电台》,王凡柯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
    霍华德·艾兰:《本雅明传》,王璞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
    本雅明:《启迪:本雅明文选》,阿伦特编,张旭东 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祁涛:《视觉技术时代的感官危机》,https://mp.weixin.qq.com/s/-JNWCG0rzn7zL-thAvEb7A
    【背景音乐】
    Op:Tomas Høffding-Bloodline feat
    En:Beach House-Space Song
    【听友群】
    您可以添加微信platofm,邀请您加入听友群
    【本期剪辑】
    严艾雯
    【本期文案】
    林珺瑶
    【RSS订阅】
    https://www.ximalaya.com/album/46435822.xml
    【听众来邮】
    platofornothing@gmail.com
    感谢您的收听与留言 :)

    • 56 min
    开卷一刻钟02|《王赓武回忆录》:天南地北,何处为家?

    开卷一刻钟02|《王赓武回忆录》:天南地北,何处为家?

    2022年,《王赓武回忆录》出版之后,获得了大大小小的出版奖项,名噪一时。年近九旬的历史学家王赓武用诚恳又朴实的语气,向读者回顾了他这一生。年轻的时候,他寻找“家园”,年长之后,他思索着“爱”的意义。他就像今天的年轻人一样在发问:在“巨变”的时代,安身立命的答案在哪里?
    这部回忆录里的思考依然很有现实意义。作为海外华人,王赓武年轻的时候一直困扰于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问题。在全球化已成定局的今天,我们一方面看到了全球流动的景观,另一方面在耳边也常常听到排他性的民族情绪,甚至是对非本国文明的贬低与歪曲。民族与世界、开放与封闭、流动与凝固,这些议题的走向塑造了世界的未来,而王赓武的思考会依然启迪着我们。
    【主播】
    祁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延伸阅读】
    王赓武:《王赓武回忆录》,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 :《椰壳碗外的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背景音乐】
    Op:Wes Montgomery - Bumpin’ On Sunset
    En:曾根麻央 – Wave
    【听友群】
    您可以添加微信 platofm,邀请您加入听友群
    【本期剪辑】
    严艾雯
    【本期文案】
    祁涛
    【RSS订阅】
    https://www.ximalaya.com/album/46435822.xml
    【听众来邮】
    platofornothing@gmail.com
    感谢您的收听与留言 :)

    • 13 min
    柏拉图什么21 |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Make Philosophy Great Again!

    柏拉图什么21 |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Make Philosophy Great Again!

    当代法国哲学的一个流行口号是“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这是一种心灵鸡汤,还是一场精神治疗?但无论如何,它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哲学打开方式,为我们开启了轻盈地进入“生活”的可能性。那如何理解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哲学又如何可能引导我们的生活?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姜宇辉老师。姜老师是当代法国哲学的研究学者,也是《新哲人》杂志的中文版主编。在本期节目中,他将带着我们从福柯、德勒兹、阿多出发,一起走进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重新邂逅生活中值得深思与留恋的时刻。
    【本期成员】
    主播
    祁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嘉宾
    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时间轴】
    6:37 法国哲学何以触动年轻人?
    7:55 姜宇辉走进法国哲学大门的经历
    12:16 “福柯是当代法国哲学的最强音”
    14:10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是一种人生鸡汤嘛?
    17:33 选择哲学是一场“生死抉择”
    23:40 邂逅聪明有趣的《新哲人》
    30:25 心理学能缓解痛苦,但不能给出痛苦的理由
    39:43 疫情之下,重新思考旅行的意义
    45:09 “我是一名终极的悲观主义者”
    【延伸阅读】
    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
    皮埃尔·阿多《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背景音乐】
    Op:Pink Martini – The Lemonade Song
    En:Clémentine – 旅行的意义
    【听友群】
    您可以添加微信 platofm,邀请您加入听友群
    【本期剪辑】
    严艾雯
    【本期文案】
    林珺瑶
    【RSS订阅】
    https://www.ximalaya.com/album/46435822.xml
    【听众来邮】
    platofornothing@gmail.com
    感谢您的收听与留言 :) 
                           
                                         姜宇辉主编的哲学杂志《新哲人》

    • 52 min
    柏拉图什么20 | 当代艺术怎样将我们带回记忆的现场?

    柏拉图什么20 | 当代艺术怎样将我们带回记忆的现场?

    在近代西方哲学的叙事中,记忆和想象总是联系在一起,记忆的再现只能以图像生成 (devenir-image) 的模式发生。日常经验告诉我们,一旦我们还是回忆过去的事情,记忆就变成一连串亦真亦幻的图像。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记忆问题就变得更加棘手:这些记忆它们真的发生过嘛?脑海里的图像是不是已经包含我们想象力的加工,并非是真实场景的准确再现?
    这些哲学问题也是当代艺术的创作议题,当代德国观念艺术家托马斯·迪曼德(Thomas Demand) 正是该艺术议题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深入地探索了历史与艺术、记忆与图像的关系,他用高度视觉化的作品来表达躲藏在图像背后的深刻问题。托马斯的创作方式也非常独特,他通过手工制作的卡纸模型去再现一些真实的历史图像,接着他会为模型拍照,再销毁模型,最终留下一个独特的艺术图像。
    今年7月8日至9月4日,UCCA Edge 为我们带来托马斯·迪曼德在中国的首个全面回顾展:“托马斯·迪曼德:历史的结舌”。这次展览回顾了艺术家职业生涯创作的摄影、电影、墙纸等70余件作品,系统梳理了艺术家有关历史、图像与建筑之间互动的艺术实践。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 UCCA Edge 展览部副总监及策展人秋韵,秋老师将带着我们一起走进托马斯·迪曼德与他的艺术世界。
    【本期成员】
    主播
    祁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嘉宾
    秋韵: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览部副总监及策展人
    【时间轴】
    06:23 UCCA 是一个不“高冷”的当代艺术中心
    08:20 策展人都做哪些工作呢
    11:15 展览重头戏之一:艺术家特别定制的墙纸
    15:28 封控时期迪曼德与 UCCA 结下的情谊
    23:04 如何捕捉生活中倏忽而过的瞬间
    30:31 在迪曼徳布置的“空舞台”上,历史与艺术的界限模糊了
    32:05 艺术家最独特的创作技法
    34:21 纸:理解迪曼徳的重要媒介
    37:03 迪曼徳如何致敬马蒂斯
    40:36 场馆的光线与空间是展现艺术品的另一重生命
    45:22 亲身来场馆观展永远无法被替代
    48:42 以图像重构我们的记忆
    【延伸阅读】
    保罗·利科《记忆,历史,遗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澎湃·艺术评论《专访|托马斯·迪曼德:无人的空间,“人”无处不在》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928219
    【背景音乐】
    Op:PeymanYazdanian - La petite suite de concert "Movement III"
    En:坂本龍一 - Energy flow
    【听友群】
    您可以添加微信 platofm,邀请您加入听友群
    【本期剪辑】
    严艾雯
    【本期文案】
    祁涛
    【RSS订阅】
    https://www.ximalaya.com/album/46435822.xml
    【听众来邮】
    platofornothing@gmail.com
    感谢您的收听与留言 :)

     展览入口
    《林中空地》

    《作坊》

    《工作室》
    © 作品摄影来自UCCA Edge

    • 56 min
    开卷一刻钟01|《无知的教师》:向PUA式教育说“不”

    开卷一刻钟01|《无知的教师》:向PUA式教育说“不”

    “考完就忘”好像成为了我们与教育“斗智斗勇”的常态;灌输式教育的余波看似远去,实则却伴随着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灌输式教育错在哪里?仅仅是一场应试的压迫,残酷的选拔,还是无止境的PUA关系? 在新栏目「开卷一刻钟」,我们一同阅读法国当代激进左翼思想家朗西埃的著作《无知的教师》。在这本书中,朗西埃批判了教育中不平等的师生权力关系,要求摆脱学生在教育关系中的被压迫地位。在他看来,人们的智力解放不需要教师的讲解,仅仅需要我们对自我学习的高度自信,不再做一位被老师定义的“无能者”。【主播】祁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延伸阅读】雅克·朗西埃 (Jacques Rancière) :《无知的教师》,西北大学出版社,2020保罗·弗莱雷 (Paulo Freire) :《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背景音乐】Op:Wes Montgomery - Bumpin’ On SunsetEn:曾根麻央 – Wave 【听友群】您可以添加微信 platofm,邀请您加入听友群【本期剪辑】严艾雯 【本期文案】林珺瑶 【RSS订阅】https://www.ximalaya.com/album/46435822.xml 【听众来邮】platofornothing@gmail.com感谢您的收听与留言 :)

    • 16 min

Customer Reviews

5.0 out of 5
1 Rating

1 Rating

Top Podcasts In Society & Culture

Life with Nat
Keep It Light Media
Miss Me?
BBC Sounds
The Louis Theroux Podcast
Spotify Studios
How To Fail With Elizabeth Day
Elizabeth Day and 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Uncanny
BBC Radio 4
Anything Goes with James English
James English

You Might Also Like

忽左忽右
JustPod
东腔西调
大观天下志
没理想编辑部
看理想新媒体部
凹凸电波
凹凸电波
声东击西
ETW Studio
思文,败类
思文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