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episodes

Anything can be commented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RAY TALK RAY STUDIO

    • Leisure

Anything can be commented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iPhone 已停用!鎖屏密碼突然失效!所有數據要被抹除?

    iPhone 已停用!鎖屏密碼突然失效!所有數據要被抹除?

    iPhone 已停用!锁屏密码突然失效!所有数据要被抹除?

    Music: Cover - Patrick Patrikios

    最近,我的iPhone锁屏后突然不能用上午还在使用的密码解锁,这就意味着暂时只能使用Face ID解锁,但我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每隔一段时间,系统就要输入一次解锁密码,不能一直只用Face ID解锁。

    我开始从最近用过的密码解锁,包括同一Apple ID下其他iOS设备的锁屏密码,譬如iPad、Apple Watch等,但都不行,随着试错的次数增加,iPhone显示已停用,允许再次输入密码的时间间隔从1分钟、5分钟、15分钟变到1小时!时间已经来到了深夜!

    由于很长时间都没有通过iTunes把iPhone数据备份在电脑上,也没有购买额外的iClouds空间进行备份,我仍然希望通过苹果官方认可的方式恢复数据,而不是使用第三方软件解锁。拨打苹果支持热线,当时已经过了服务时间…… 剩下的途径虽然可以通过iCloud、iTunes将iPhone置于恢复模式解除锁屏密码,但这种方式同时也会将iPhone上面的数据全部抹掉,并不是我想要的方式,但也别无他法。

    就在我无奈地接上数据线,把iPhone连上电脑上的iTunes,开始重置iPhone,先尝试更新系统到 iOS15……还是不行。难道真要删除所有数据?这时脑海中不断回顾着最近iPhone上做过的任何改动,同时继续在电脑上 搜索不同的线索,忽然灵光一闪,看到有人用Apple Pay的密码解锁了iPhone! 刚好我也是重新添加过银行卡到Apple Pay。于是经过另一个小时的漫长等待,输入Apple Pay密码,解锁成功!

    这可能是苹果系统的一个Bug,或者系统设置时表达得不清楚,导致消费者锁屏密码被改了也不知道。建议大家还是养成定时备份的习惯,有备无患总比手足无措来得好!

    • 2 min
    ​從藝術的角度欣賞文學

    ​從藝術的角度欣賞文學

    ​從藝術的角度欣賞文學

    原文作者:馮驥才
    Music ​Parisian Cafe - Aaron Kenny


    在從事文學工作之前,我的專業一直是繪畫。進入文壇後,繪畫一度中斷。

    我天生熱愛藝術,繪畫、音樂、詩歌、民間藝術等對我都有無窮的吸引力,也讓我常能從藝術的角度來欣賞文學。

    這裏邊有一個與我們的文化傳統相關的問題值得探討,就是中國人所講求的“琴棋書畫”和“觸類旁通”。

    在過去,一個好的畫家必然有很深的詩文修養。唯有如此,他們筆下的層巒疊嶂、林海叢莽、仕女高士、草木生靈才會具有靈魂。

    技藝只是淺層問題,背後更深層的其實是哲學、文學、文化和美學問題。

    這個傳統有助於全面提升人的修養和審美能力,這也是中華文化的高明之處。現在看來,更應該將這一點融入教育體系,融入對青少年的培養中。

    • 1 min
    最親的人忘了你

    最親的人忘了你

    最親的人忘了你

    原文作者:蔣勛
    Music: Watercolor Lilies - Aaron Kenny

    許多年前,老人失智的現象還不普遍,偶然聽一位朋友驚訝而痛苦地說,父親不認識他了,我很訝異。因為一直到老年至往生,我的父母記憶都極好,大小事情都條理清晰,更不可能不認識自己最親的兒女。

    但我可以理解朋友心中那種茫然荒涼的感受。

    是什麽原因讓人連最親近的親人都不再認識了?

    這幾年老人失智的現象愈來愈普遍,甚至年齡層也有下降趨勢,與我同年齡段的五六十歲的朋友中也有人出現失智現象。現象多了,把現象的細節放在一起觀察,就疑惑失智會不會還是籠統的歸類。因為仔細分析,失智現象似乎包含了不盡相同的行為模式。

    前些年看了一部很好的法國電影——《愛》。

    一對老夫婦,婦人在餐桌前忽然記憶中斷,停滯了一會兒,又恢復了。接下來接受治療,身體開始局部癱瘓,行動困難。婦人是音樂家,意識清楚時,敏感的心靈無法接受醫院的治療方式,要求丈夫不再送她去醫院。丈夫答應了,但是,接下來的情形每況愈下,洗澡、吃東西,一切行動都變得越發困難。年老的丈夫獨自照顧衰老病弱的妻子,妻子的狀況卻是逐漸失去語言能力,失去記憶,直至失去控製自己身體的一切意識。

    一部真實而安靜的電影,導演、演員都如此平實,呈現出一場生命在最後階段無奈又莊嚴的悲劇。

    許多悠長緩慢的鏡頭,靜靜掃過這對夫妻生活了數十年的家:入口處的玄關,懸掛外套的衣架;客廳裏的鋼琴、沙發、餐桌;廚房的洗碗槽、水龍頭;臥室墻上的荷蘭式風景畫,從窗口飛進來的鴿子,午後斜斜照在地板上的日光。

    我忽然想起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裏描述的一個讓人難忘的畫面——在一個得了失憶癥的村落裏,人們用許多小紙條寫下“牙膏”“門”“窗戶”“開關”“鍋子”。把一張一張小紙條貼在每一個即將被遺忘的物件上,牙膏、門、窗戶、開關、鍋子——預先準備,以備失憶的時候有這些小紙條上的字來幫助提醒。

    有一天和世界告別,就是這樣從身邊熟悉的物件一一開始遺忘的嗎?

    馬爾克斯是經歷過親人失智的傷痛,才會用文學的魔幻之筆寫下這樣荒謬而又悲憫的故事的吧?

    然而在看《愛》這部電影時,我出神了。我想,也可以在自己最親愛、最熟悉的人的額頭上貼一個小紙條,寫上“丈夫”“妻子”“父親”“母親”嗎?也可以寫下最不應該遺忘的愛人或孩子的名字,貼在那曾經親吻過的額頭上嗎?

    一個朋友丟下繁忙的工作,匆忙趕夜車回鄉下探望年老的母親。然而母親看著她,很優雅客氣地說:“您貴姓啊?要喝茶嗎?”她就知道母親不認識她了。她忘記了女兒,卻沒有忘記優雅與禮貌。

    許多有關失智的故事讓人痛苦悵惘,大多是因為親人不再認識自己了。

    曾經那麽親近恩愛,竟然可以完全遺忘,變成陌生人,那麽還有什麽是生命可以依靠和相信的?

    我也聽過失智對象不是親人的故事,那樣聽起來就比較不像悲劇。

    有一個朋友極孝順,多年來為母親買了很多貴重的黃金珠寶飾品。母親把它們存放在銀行保險箱裏,偶然有宴會時才取出來戴一次。母親失智以後,常常惦記這些珠寶,焦慮不安,總是吵鬧著要去檢查。孝順的女兒就陪伴母親到銀行,取出珠寶,一一清點,確認沒有遺失,再重新放回保險箱鎖好。但是,失智的母親剛回到家,立刻就忘了自己剛才已看過、檢查過珠寶,又開始焦慮不安,吵鬧著要立即去銀行開保險箱。沒辦法,母親失去記憶的部

    • 6 min
    見世面

    見世面

    原文作者:河森堡

    Music: Beginnings - Asuka Ito


    我過去對“見世面”這三個字有一些誤解,覺得見世面這件事的重點在於“多”,所以仿佛陌生的地方去得多了人就厲害了。

    後來我覺得,見世面這件事的重點並不在於多,而是在於反差之中的對比。你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如果當地和你的老家大同小異,沒有什麽差別,那其實談不上會有什麽收獲;但如果你去一個和家鄉迥異的地方,一些你因為習以為常而視而不見的現象就能被感受到,就好像藥物試驗和文學對比那樣,只有在比較中,事物的因果關系和自身特質才能清晰起來。

    就好比說,有的人從小在廣州長大,直到上大學時才去外地就讀,他就會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為什麽廣州被稱為“美食之都”。

    還有的人,從小就在發達城市長大,等到了其他地方,看見機動車不僅不禮讓行人,還經常開上便道狂按喇叭時,才明白為什麽新聞上常說自己家鄉的市政管理規範有序。

    或者,四川人離開老家以後,才發現“微辣”真的只是微微的辣而已。

    所以,人要是想成長,就要豐富世界觀,就要見世面,而“見世面”這三個字的重點不在於多,在於體會不同。

    • 2 min
    你是否在“趕生活”

    你是否在“趕生活”

    你是否在“趕生活”

    作者:采銅
    Music: Still Not Rite - Noir Et Blanc Vie

    “為什麽我總是時間不夠用?”今天我們常被這個問題困擾。我們抱怨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又好像永遠都做不完,“沒有時間”成了口頭禪。

    現代社會就像一架高速運轉的機器,機器越轉越快,人就被推著一直往前跑,疲於奔命。同時,人的消費欲望被無孔不入的廣告和形形色色的營銷手法拉動著,人們變得無法滿足於已經擁有的東西,而是不斷地想要更多。如此一推和一拉之下,人就會陷入欲望的泥潭,反反復復地折騰,過了許久之後回頭一看,人生就這麽過去了。

    在這種背景下,“時間管理”應運而生。時間管理中提倡的很多方法,並不是要讓人們逃離現代性境遇所構築的牢籠,反而是要對其加以技術性強化,教會我們更精細、更嚴苛地分割生命時間。

    我們原本就是因為快而痛苦,可時間管理卻教我們如何更快。

    所以,雖然時間管理對於提升人們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業績有時候會有一定的幫助,但人們的主觀感受卻常與此並不一致,會依然覺得時間不夠用,事情永遠都做不完,甚至為此而心力交瘁。

    哈佛大學的李歐梵教授在《人文六講》一書中寫道:“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應該有快有慢,而不是一味地和時間競賽。什麽叫有快有慢?用音樂的說法就是節奏。如果一首交響曲從頭至尾快到底,聽後一定喘不過氣來,急躁萬分。所以一般交響曲都有慢板樂章,而且每個樂章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的,日常生活上的節奏和韻律也應該如此。”

    他讓自己慢下來的方法是,每天抽一點時間去“面壁”,在私人空間裏,靜靜地去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讓心中不同的“自我”參與對話和辯論。這樣,可以讓自己不隨波逐流。而另一些事情,像處理日常公務諸如看郵件、寫報告等,則是越快越好,李歐梵先生說他都是用“極有限的時間”把它們處理掉的。

    現代人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把工作和生活相混淆,不是“過日子”,而是“趕日子”。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曾經說過:“做學問,做事業,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樁事。人生第一樁事是生活。我所謂‘生活’是‘享受’,是‘領略’,是‘培養生機’。假若為學問為事業而忘卻生活,那種學問和事業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義與價值。”這番話,值得好好深思和回味。

    • 4 min
    蘋果發佈會-Center Stage 人物居中

    蘋果發佈會-Center Stage 人物居中

    Music: Asagao - ​Asuka Ito

    2021年9月14日北京時間凌晨1點,蘋果舉行了新產品發佈會。iPad 2021版(也就是第九代iPad)、iPad mini 第六代、Apple Watch Series 7、iPhone 13家族等產品紛紛亮相。其中引人注意的是早在今年4月20號的春季發佈會上首次介紹過的Center Stage 人物居中功能,當時只能出現在搭配了M1芯片的iPad Pro上,這次隨著新iPad和iPad mini的硬件升級,Center Stage 人物居中功能全面普及到新一代iPad家族。

    Center Stage 人物居中功能簡單來説是在用前置攝像頭進行視頻通話、視頻會議時,畫面會隨著人物的移動一直保持人物居中的畫面。這個功能的實現在硬件上需要兩個條件:
    1. 需要具備神經網絡引擎的芯片,從目前能用上該功能的iPad配置來看,蘋果的A13 / A15 / M1芯片都能勝任。
    2. 配置1200萬像素的超廣角鏡頭,采集足夠寬廣的畫面。
    實現的過程,就是將前置超廣角鏡頭采集的畫面進行動態裁剪,使得裁剪后的畫面保持人物居中。
    人物居中的功能目前只能用在橫放或竪放的iPad上,而且平面的人臉圖像(譬如相片、電子屏幕顯示的人臉)也會被機器誤認爲是需要居中的對象。

    人物居中的功能提高了視頻交流時畫面的表現力,構圖看上去更舒服,使得人物表現得更好。尤其是在疫情期間,人們的工作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需要花更多時間在遠程溝通上。這時,人物居中的功能提升了視頻通話的體驗,有助於改善職場表現。

    從新一代iPad提升前置攝像頭規格到12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目的就是用上Center Stage 人物居中功能,而後置攝像頭仍然只是800萬像素廣角鏡頭,可以看出,蘋果重視這個功能,並下力氣首先在全iPad系列推廣。

    • 2 min

Top Podcasts In Leisure

Хард and Изи
Артавазд Мурадян
Что было раньше
Иван Талачев, Павел Пивоваров
The Secret Cabal Gaming Podcast
The Secret Cabal Founders
The AutoAlex Podcast
The AutoAlex Podcast
Не занесли
Максим Иванов, Павел Пивоваров, Артемий Леонов
Завтракаст (Zavtracast)
Завтракаст (Zavtracas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