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 集

精选6300万投资者的在线交流社区-雪球站内的优质干货内容,
解读热门个股、热点事件,分享投资理念、方法技巧。
6300万投资者在线交流,一起探索投资的智慧。
上雪球App,和6300万投资者在线交流,
多空观点尽收眼底,陪你踏上财富滚雪球之路。

雪球·财经有深‪度‬ 喜马拉雅

    • 商業
    • 5.0 • 7 個評分

精选6300万投资者的在线交流社区-雪球站内的优质干货内容,
解读热门个股、热点事件,分享投资理念、方法技巧。
6300万投资者在线交流,一起探索投资的智慧。
上雪球App,和6300万投资者在线交流,
多空观点尽收眼底,陪你踏上财富滚雪球之路。

    2495.4月制造业PMI:确实保持向好,有隐忧也有支撑

    2495.4月制造业PMI:确实保持向好,有隐忧也有支撑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匪石,今天分享的内容叫4月制造业PMI:确实保持向好,有隐忧也有支撑,来自因歪斯汀_小明。
    3月制造业PMI弹射起步,急需4月数据来确认可信度,4月制造业PMI为50.4,较上月下降0.4但连续两个月维持扩张区间,相比于平常不怎么关注的非制造业迅速掉头向下来讲,制造业这就算回升向好了。另外,细分数据有些有意思的变化。
    细分数据:
    生产指数52.2→52.9,生产活动二次加速,生产这边很容易过度起飞,还是应当讲求与需求匹配;
    新订单指数53.0→51.1,新出口订单51.3→50.6,需求还在恢复状态,但尤其是海外需求没有上月表现的那么炸裂,从行业看,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汽车、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均位于53.0以上,相关行业国内外市场需求有所增加;
    原材料购进价格50.5→54.0,出厂价格47.4→49.1,原材料库存48.1→48.1,产成品库存48.9→47.3,上月质疑价格没有跟随需求大幅变化,这月答案来了,随着库存消耗的传导,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原材料价格更大弹性的上涨与生产端的加速相匹配,一如既往,中下游环节仍然处于不舒服的状态。
    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51.1→50.3,中型企业50.6→50.7,小型企业50.3→50.3,破天荒的结构变化,大型企业首次不如中小型企业恢复的好,官方对此没有评价,需要再看看。
    不可否认,4月数据仍然是向好的,但供给端和需求端的运行方向又有点不好的预感,供给二级跳但需求并没那么炸。需求在保持温和复苏的背景下供给可能又把题目难度增加了,呈现出的结果大概是数据还行但体感又差了。不管怎么说,没有证伪3月的弹射起步,复苏的故事还能讲,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措施也在逐渐落地来提供支撑。

    • 2 分鐘
    2494.关于AI投资的二十条实践记录

    2494.关于AI投资的二十条实践记录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匪石,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关于AI投资的二十条实践记录,来自左庶子。
    我实践高景气AI产业投资一年多以来,倍感AI投资的曲折不易,既要具有AI知识解读能力,又要具有商业与产业视角,更重要的,要具有持续跟踪的韧劲。
    关于AI商业逻辑
    1:AI投资逻辑依然是基本面为核心,以净利润释放作为评判标准,不要被周边投资者朋友所误导,坚持正确的选股思路,远离那些模糊的星辰题材股。
    2:AI商业模式多以第二增长曲线为主要净利润形成机制,不要试图在AI板块中去寻找那些0-1的公司,远离那些没有基础业务作过渡的黑科技公司,AI领域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就可以成功的行业。
    3:AI投资本质上属于景气度投资,在产业链中竞争格局尤为重要,业绩容许一到两个季度的错失,但竞争格局不能丝毫滑坡。细分的领军企业必须有维系竞争优势的产品、财报及卡位能力。
    4:AI景气度投资第一阶段属于"预立"阶段,即有足够的官方数据来证明其领先优势,第二阶段属于“业绩”阶段,这一阶段必须要有足够的财务数据来证明其领先优势。第一阶段财务数据或许有滞后性,但可以通过公司官方交流平台获得领先优势的证据,例如:小批量证验情况,订单情况。
    关于AI产业演进
    5:AI是产业革命,先有算力资本开支周期,再有蓬勃发展的应用及爆款,不要以需求来推导惯常投资逻辑。不要低估算力投资周期,而过早的介入AI应用浪花中,真正的AI大应用周期还未开始。AGI迭代的速度并没有丝毫放缓,GPT-5是24年最受期待的事件。
    6:从产业投资周期来说,国内大致落后北美二年,国产算力最好的投资周期或许在25年,两个方面的证据,一个是国产GPU突破性转折在今年,另一个是国产算力万卡集群样板今年有机会落成。国产GPU产业的成熟必须经历发布->规模化样板可行这样过程。
    7:AI北美商业规则遵循竞争与BLM领先战略,CSP为AI核心需求方,供应链呈现强者恒强的生态;国内商业规则以政商及竞争兼顾,AI客户包括电信/金融/政府/互联网四大需求方,供应链呈现均衡生态。
    8:AI应用近三年主流方向:B端的办公/游戏/传媒降本增效,C端的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MR,C端的现象级爆款产品。微软和谷歌的经营数据透露率先在B端获得商业成功,而相比而言,倍受期待的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真正商业化应用要到2026年左右,与此同时,C端产品Pika, Sora等都缺乏引爆iphone时刻的产品基因。换言之,将焦点重回到B端的降本增效上会显得更为务实。
    关于AI竞争格局
    9:光模块三杰中中际旭创竞争格局最好,由800G领先优势演进为800G/1.6T/硅光产品矩阵型优势。新易盛24年增量最大,800G批量出货及CSP对400G需求的激增。天孚通信绑定FN进入英伟达链,空间取决于FN获单能力及硅光时代对上游光器件的竞争格局重塑。
    10:PCB三强中以沪电股份的竞争格局最好,进入英伟达链,广合科技受益最有弹性,绑定戴尔大客户,并且 AI占比最高。深南电路深度绑定华为链,充分受益于华为AI服务器,但相比英伟达链,业绩释放会滞后至少一个周期。
    11:其它类几个典型受益股包括液冷的英维克,液冷竞争格局最好,充分享受AI带来的PUE提升价值,同时客户绑定英特尔;铜缆的沃尔核材,有望成为安费诺最大份额高速铜缆订单的获益者。
    12:北美无可争议的最强竞争格局:GPU的英伟

    • 7 分鐘
    2493.再谈白羽鸡周期

    2493.再谈白羽鸡周期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匪石,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再谈白羽鸡周期来自时间定投-大鹏投研。
    大家可以理解为黄羽鸡周期,就是猪周期,因为黄鸡价格是紧跟生猪价格,黄羽鸡价格大概每斤低1块左右,而黄鸡巨头们成本控制已经下降至6.3元/斤左右,且行业产能出清彻底,跌至2017年出栏水平。所以可见,即便2023年养殖全行业亏损,立华股份和温氏股份的黄羽鸡板块都是盈利的,这样你就会明白,猪周期一旦反转,黄羽鸡就能彻底起飞。
    对于白羽鸡,我早就说过了,出栏已经创历史新高,前两年50亿出栏,现在70亿出栏,在肉类总需求稳定情况下,这么高出栏情况下,价格会好吗?这点不用解释了吧。
    虽然白鸡的养殖成本低,但销售价格也很低,公斤价也就相当于生猪的单斤价,所以看到的成本低,也只是相对而已。
    我们现在反问一句,对于白羽鸡未来增量来自哪里?之前两年增加的20亿出栏来自于部分快速黄羽鸡渗透,还有预制菜增量。未来呢?
    伊利股份10多年前就发布,我国国人奶制品的摄入量远低于日韩、欧美,10多年过去了,这个摄奶量是否大幅增加?没有,且近年的增长是非常缓慢,瓶颈已经显现,欧美不吃白米饭,难道意味着我们未来不吃白米饭了?饮食结构差别很大的,欧美上千年探索的土豆+牛奶的营养搭配,就像我们几千年形成的餐饮文化。
    反过来提出第二问,快餐文化是否能成为我们中国的主流饮食文化?
    显然不行,就是疫情这几年,间接推动了快餐及预制菜的一波大发展,未来还是会回归既往的消费模式。国人对肉类质量需求也是逐步提高的,国外主流喜欢吃快餐白鸡,我们习惯喝鸡肉炖汤,南拳北腿,各有千秋。
    这些不是说渗透就能渗透。在目前国内没有增量的大市场,存量博弈,谁都不敢说未来10年自己有双位数增速,自然圣农发展昨天第一季报就打脸了,仙坛股份也打脸了,我之前说过,圣农,仙坛等白羽鸡今年都不会好,今年是去库存阶段。
    聪明如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前年2022年下半年,国外爆发鸡流感,引种断档,加上当时疫情未结束,预制菜白羽鸡增量持续,这种双利好的情况下,白羽鸡确实拉了一波,股价大概单月超过50%涨幅,这已经是白羽鸡周期的体现了,白羽鸡周期就是快而速,一两个月干完拉升周期。
    当年这些参与白羽鸡投资者和机构难道看不懂吗?他们就是看懂了,第一,当时国内肉类价格上涨有限,马上就要拐头向下。第二,疫情准备开放,预制菜和白羽鸡预期受压。第三,白羽鸡产能持续扩大,未来的产能过剩问题逐步体现。
    所以,自2022年底开始,白羽鸡开始了下行周期,股价也连创新低。
    白羽鸡所属行业内多个企业业绩开始不及预期,而相反,生猪企业,黄羽鸡企业,在第一季报出现了业绩反转苗头,一升一降,你说未来1年胜利的天平在哪里?
    也许白羽鸡下降周期自2022年以来,下降2年后,可能在2025年的第一季报,在生猪黄鸡企业走好的情况,出现单月完成拉升的可能

    • 3 分鐘
    2492.央行买国债,大放水时代来临?

    2492.央行买国债,大放水时代来临?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匪石,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央行买国债,大放水时代来临?来自鹰眼看风。
    量化宽松最早是在日本实施的。上个世纪日本被美国收割后,陷入了严重的通缩,造成了“失去的30年”。为了托住经济,日本启动了YCC政策,国家在二级市场巨量买入国债,用来压制利率,买国债的钱绝大部分就是央行印出来的。这就是量化宽松政策了。直白地说,就是日本人可以以接近于0利率从银行借钱出来投资创业。可以说,这是极度激进的经济刺激政策,就这样日本的GDP还是起不来。相比之下,我们常常惊呼为惊天利好的降息1%,啥也不是。
    结果就是日本国债规模/GDP达到了惊人的250%(第三的中国只有50%左右),而且日本央行持有债券比重,已经接近80%了。
    而最终买单的还会是日本人,如今日元已经贬值到158了,十年里,日元已经被腰斩。去年开始,日本人要难过了,十年里工资没涨,但是很多货物价格却已经飙升几倍。
    不仅仅日本,为了买国债,央行的负债率都越来越高。美联储从9千亿美元直接飙升至9万亿美元,欧央行从1.3万亿欧元飙升至8.8万亿欧元,日本央行从110万亿日元飙升至760万亿日元。短短十来年,欧美日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飙升了7倍-10倍。都是负债累累,为了还债,要么省吃俭用,要么货币贬值稀释债务。只有美国貌似有点点通过科技革命提升生产力来消化负债的可能。
    中国也要量化宽松?
    4月23日,财政部和央行发文支持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买卖国债,此举引起轩然大波。难道中国也要学习美国、日本开启量化宽松?
    先说下央行是怎么买国债的。
    以买入举例,我国央行在债券交易市场中,买入国债并持有。产生的结果就是:央行获得国债,付出货币,原持债券人得到货币。由于央行是货币的提供者,所以央行买入会导致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也就是大家常常理解的向市场上“放水”撒钱。
    需要注意,这个动作并不是单向的,可以买也可以卖。而央行如果卖出国债,那就是向市场上缩水收“钱”,整个社会的银根会变紧。
    中国也曾经以印钱买债的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但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94年,通货膨胀爆发,物价飞涨,CPI达到了27%,比去年美国最严重的时候(9%)还严重3倍。此后,国家制定了法律,禁止央行直接购买国债。
    那现在怎么能买了?法律改了?
    法律没改,只是买国债要分场合。法律规定的是央行不能在一级市场直接认购普通国债,但是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或者买特别国债是可以的。简单理解就是,新房不能买,只能买二手的。
    央行现在持有的国债只有1.5万亿,其中1.35万亿都是在07年发行的。而07年那次的发行,其实就是国家现在说要进行的二级市场购买。
    国家发行了1.55万亿特别国债,财政部向农行发行特别国债,农行再把国债卖给央行,获得资金拿来购买外汇向中投公司注资。
    国家为啥要发国债呢?当然是缺钱了。
    现在,地方债也好、房地产企业债也好、救A股也好、支持高端制造也好,都缺钱,需要通过发债来筹集资金。比如现在国家要搞房子、车子、家电以旧换新,需要2万亿用来做补贴,财政部就可以发2万亿的国债拿到2万亿的资金。启到的效果就是,国家欠的钱多了2万亿,但是买房、买车、买家电的多了,经济更活跃了。
    现在,财政部和央行都表态要增加国债买卖。所以,很多

    • 7 分鐘
    2491.为何银行第一、地产倒数第一?

    2491.为何银行第一、地产倒数第一?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匪石,今天分享的内容叫为何银行第一、地产倒数第一?来自荒原资产凌鹏。
    截止4月25日收盘,申万一级行业出现了一个“异象”:银行涨幅位居第一,地产行业倒数第一,一头一尾相差30%+。都说银行是地产的“后周期”,为啥差别这么大?是市场错了吗?
    事实上,不单单是银行,前几名都与地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为何走势如此迥异?这种情形并非一天、两天,而是2021年春节后就大体如此。如果只是一两只股票这样,可能是个体因素,但如果众多行业、长时间如此,背后肯定有深层次原因,市场很难长时间错误。
    关于此种“异象”,很多人给出两种解释。其一,系统性作假。这些行业的基本面没受地产影响,是因为其粉饰报表甚至作假。个体或许有此可能,但跨领域、全行业作假,可能性不大。其二,只是时候未到而已。地产刚出问题的时候大家这么说,现在过了2—3年,还是这么说,会不会一直不到?
    其实除了上述两种“解释”,还有第三种可能,那就是“这些行业在地产调控前,就已经和地产做了切割,所以没被波及”,而这也涉及本轮地产调控的基本逻辑。众所周知,地产是中国经济的一颗大雷、由来已久,这一点我们知晓、高层自然也很清楚。但从2003年以后,房价越调越高,似乎没有好的调控方法?实际上,不是不知道蛇的七寸,而是投鼠忌器,怕牵一发而动全身。治大国如烹小鲜,要根除这个顽疾必先清理其外围。
    于是乎,从2012年开始国家就着手切割银行和地产的联系,其手段自然是减少银行给地产的信贷,表内如此、表外也如此。但此时还不能完全切断地产的资金链,否则不利大局,所以2012后信托和非银就填补了银行给地产融资的角色,这也是信托业之后十年繁荣以及近两年泥沼缠身的根本原因。到了2015年底,国家又启动了“供给侧改革”,在2011—2015年行业自身去产能的基础上又“自上而下”地来了一把。最终导致商品价格回升、周期行业ROE回暖,资产负债表大幅改善。
    等处理了这些外围后,2021年伊始才重点整治房地产。此时已非常有底气,即便碰到三年疫情也毫不手软。并且立竿见影、一打一个准,这也验证了前面的说法“不是不知道怎么治理,而是之前不敢”。从2021年开始,地产行业迅速降温,有些产业(如水泥、家电、厨卫、涂料)受到波及、信托和非银也有所受累,但大头的煤炭有色钢铁化工以及银行似乎脱钩。事实上,银行是受到影响的。我们汇总每家银行公布的具体部类不良率,如下表所示:
    从2021年上半年到2023年上半年,银行地产部类的不良率从2.08%到4.10%,几乎翻翻。短短两年,不良率翻翻、影响巨大,也实实在在体现了地产行业这两年的实际状况。但银行业整体的不良率却从1.38%降至1.27%,这主要得益于其他部类如制造业、批发零售、交运仓储、采掘业的不良率下降。这些子部类的不良率下降、资产负债表改善和该行业上市公司的季报相匹配、可验证,绝非作假!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国家之前的排雷和布局,历史最终会给这一切以极高评价。
    所以真实的情形如下:谁都知道地产是心腹大患,但不可轻动----国家决心排雷,先剪除外围----2012年始,切割银行、扶植信托,2016年“供给侧改革”----2021年始,外围已清、集中整治地产----短短两年,地产降至冰点,但大头未受波

    • 5 分鐘
    2490.港股红利资产的配置逻辑与机遇!

    2490.港股红利资产的配置逻辑与机遇!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匪石,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港股红利资产的配置逻辑与机遇!来自E起来养基。
    4月19号收盘后,会里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4月23号盘前,瑞银又将A股和港股评级,上调至“超配”,同时将美国科技股“六巨头”下调至“中性”,彻底点燃港股,所以,在多重利好的刺激下,港股喜提五连阳。
    今天有朋友问,港股是不是能抄底了?
    之前就说过,“内资持续南下抄底港股,说港股见底,结论可能武断了点,因为持续加仓两年了,但是,A股和港股,央国企股价走势发生了共振,是不是至少可以说明,拥抱红利,是全球投资者的共识”!
    第一个问题,为何说全球资产在拥抱中国红利资产,逻辑是啥?
    目前,一季度报还没有披露完,所以,还未有完整的北向资金流向分析报告出来,但我们可以通过两个点,来观察全球资产对中国资产的态度,以及其资金流向。
    第一,最近“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外资机构发布报告指出,全球资金正呈现重返中国股市的趋势。汇丰控股的数据显示,超过90%的新兴市场基金开始增持中国股市”。摩根士丹利,就是去年在3300点提示A股风险、3000点提示不要轻易抄底的那家研究机构。
    第二,K线走势代表了资金的态度,资金与K线图是永远不会骗人的。红利风格的代表,工商银行、中国石油等这些AH两地上市的央国企,它们的股价走势出现共振,且有些公司的AH溢价率在逐步收敛。
    尽管有媒体说,“南水”(内地去香港的资金)已占港股交易额的三分之一,但是,港股的定价权,仍然是全球投资者定价的,所以,综上两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全球资产在加仓中国红利类资产吧,不信的话,你也可以继续保持观察,这是我们聊的第一点。
    第二个问题,海外资金加仓中国红利资产的逻辑是啥,会买A股还是港股?
    外资做多中国逻辑有两点,一是外资认为中国经济已企稳回升,二是全球资产比价的结果。
    先来说第一点,中国经济已企稳回升。
    近期高盛、花旗分别发布报告表示,上调对中国2024年全年GDP增速预测,其中,高盛从4.8%上调至5.0%,花旗从4.6%上调至5.0%。
    所以,当我们一季度GDP数据发布后,内资机构还在质疑数据的准确性,而外资已认为,虽然房地产行业仍显疲软,但我们一季度GDP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已超出他们预期,经济在复苏。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当经济基本面下行,即便是再有“性价比”的资产,也有杀估值与“清零”的潜在风险,因此,当经济企稳,不见得资金立即就会回流,但优质资产杀估值的风险就会被解除。
    再来说第二点,全球资产比价的结果。
    首先,去年全球股市都在涨,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印度等多国股市均一度创下历史新高,美股纳指全年涨超40%,在全球主要股指中遥遥领先,而只有中国市场在跌,但中国上市公司的经营质量,真的就很差吗,显然不是,看最近披露的年报就知道。
    回顾全球主流资本市场,年线出现四连阴的仅有1929年金融危机中的道琼斯工业指数,随后拉开了波澜壮阔的世纪行情,历史上主流资本市场还没有连跌5年的记录。回头来看港股,确实可能是要到了跌无可跌的时刻了。
    因此,中国股市(含港股)的估值,与海外市场拉开了巨大的差距,物极必反,咱这边基本面出现边际改善,就会边际动量资金回流。
    其次,在年初发布的,要将市值

    • 9 分鐘

用户評論

5.0 滿分 5 粒星
7 個評分

7 個評分

關於商業的熱門 Podcast

Think Fast, Talk Smart: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Stanford GSB
投資唔講廢話
阿樂
市场透视 Beyond Markets
Julius Baer
After Hours
TED Audio Collective / Youngme Moon, Mihir Desai, & Felix Oberholzer-Gee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知行小酒馆
有知有行

你可能也會喜歡

涨乐早知道
涨乐全球通
商界早知道|一早速览商业事
商界识堂
36氪·8点1氪
36氪音频
36氪·快讯不联播
36氪音频频道
商业就是这样
商业就是这样
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
声动活泼

听喜马拉雅的更多節目

早安英文-一个有点调皮的中英双语播客
早安英文
段子来了
采采
喜马拉雅FM
Podcasters
国家大剧院|聆听古典
国家大剧院FM
学英语环游世界
Fly with Lily
五分钟心理学
柠檬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