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分鐘

Vol.32 寻谣计划——可持续价值:商业与公益的中间地‪带‬ 循环往复

    • 紀錄片

Vol.32我邀请了在可持续战略咨询公司工作的朋友菜菜,做为前广告人的她现在投身到了乡村振兴的行列,同时也是MSC咨询公司下设的乡建机构——【乡兴社】的负责人。过去几年她先后主导了四川大凉山、萧山楼塔镇、景宁澄照乡、湖南牙屯堡镇等多地的乡村振兴实践,和不同的伙伴机构共同开发乡村服务设计工作坊研学、乡村影响力写作等青年游研学项目。这次请菜菜来坐客【循环往复】也是希望她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商业机遇是如何与解决当下社会问题产生共赢以及她做过的一些有趣的体现社会价值的商业项目
因为菜菜行程的关系我们这期播客约在了一个公共展厅来进行录制,可能会有一点嘈杂的背景音,也请大家多多担待~菜菜也发给我一些她们寻谣过程中的视频和图片,我也会放在我们的公众号【循环往复podcast】的图文发布里,希望大家喜欢这期节目~
 01:43我们可持续价值咨询公司会去思考怎样的项目真的可以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赢,我会投身到这个行业是因为我一直认为商业和公益之间有一个中间地带,在这个中间地带可以实现很多更好更有价值的事情音乐人小河的寻谣计划——用音乐还原侗族的文化传承
02:32我们在湖南的侗族乡村做文化传承时在思考所谓的文化传承是我们去帮他设计一个很美的产品卖出去吗?还是让他们自己参与进来传承自己的文化?
那里的孩子会觉得自己的侗歌特别土不想学习,想要去接触那些流行文化,他们认为流行的是更高级的。当时我就在想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东西很好、很美 06:00在一个乡建的场合碰到小河老师,我说想在侗族少数民族地区一起合作。但他一直在城市做,没有在乡村做过。侗族是一个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它的语言学习门槛比较高。但我仍然觉得需要一个外界的刺激来告诉他们自己的文化特别棒,我就想找一个特别平易近人的音乐人来合作,因为很多艺术家是带着自己的创作理念过来,他更多的是去索取,而不是给予 07:12后来结果特别好,我们这次活动虽然只有一个礼拜的时间非常短暂,但我们找到了 80 多首没有被收录的侗族歌谣。我们也挖到一些奶奶辈的人小时候玩游戏唱的歌谣。他们在回忆那首歌的时候,把之前的游戏也回忆起来了,然后就在自己世世代代传承的鼓楼下一个残破的凉亭里带着自己的孙辈边玩游戏边唱歌,这个场景特别感人
08:49侗族人有一项传统乐器芦笙,小河觉得声音特别像远古的地方飘过来的,侗族人吹的拍子和现代拍子是不一样的,他们和小河一起演奏的时候也会去磨合尝试加入一些现代节奏。当时北京卫视有一个纪录片项目,帮我们全程拍摄了一个很棒的纪录片
视频发出来后,很多其他村的人说看到这个让他想起小时候的事情,他们现在才发现现在虽说都出去打工了,但这些文化和音乐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也想为自己文化的传承做点什么
这就激发了村民对文化传承的内生动力。这种内生动力来自于他们自己的热爱,而不是我们外人说我们觉得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做,虽然他们做的一些东西可能不精致但却是非常打动人的
乡村美育——还原文化的在地性与原发性
11:55用文化的角度去切入乡村会容易跟当地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包括我们做的乡村教育和乡村美育。很多教育的问题是结构化问题,个人其实改变不了什么。但我们想在乡村打开一扇窗,让孩子有一个管道可以接触外界,同时更好的去看待自己的文化和土地
我们90后和乡村是有一

Vol.32我邀请了在可持续战略咨询公司工作的朋友菜菜,做为前广告人的她现在投身到了乡村振兴的行列,同时也是MSC咨询公司下设的乡建机构——【乡兴社】的负责人。过去几年她先后主导了四川大凉山、萧山楼塔镇、景宁澄照乡、湖南牙屯堡镇等多地的乡村振兴实践,和不同的伙伴机构共同开发乡村服务设计工作坊研学、乡村影响力写作等青年游研学项目。这次请菜菜来坐客【循环往复】也是希望她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商业机遇是如何与解决当下社会问题产生共赢以及她做过的一些有趣的体现社会价值的商业项目
因为菜菜行程的关系我们这期播客约在了一个公共展厅来进行录制,可能会有一点嘈杂的背景音,也请大家多多担待~菜菜也发给我一些她们寻谣过程中的视频和图片,我也会放在我们的公众号【循环往复podcast】的图文发布里,希望大家喜欢这期节目~
 01:43我们可持续价值咨询公司会去思考怎样的项目真的可以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赢,我会投身到这个行业是因为我一直认为商业和公益之间有一个中间地带,在这个中间地带可以实现很多更好更有价值的事情音乐人小河的寻谣计划——用音乐还原侗族的文化传承
02:32我们在湖南的侗族乡村做文化传承时在思考所谓的文化传承是我们去帮他设计一个很美的产品卖出去吗?还是让他们自己参与进来传承自己的文化?
那里的孩子会觉得自己的侗歌特别土不想学习,想要去接触那些流行文化,他们认为流行的是更高级的。当时我就在想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东西很好、很美 06:00在一个乡建的场合碰到小河老师,我说想在侗族少数民族地区一起合作。但他一直在城市做,没有在乡村做过。侗族是一个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它的语言学习门槛比较高。但我仍然觉得需要一个外界的刺激来告诉他们自己的文化特别棒,我就想找一个特别平易近人的音乐人来合作,因为很多艺术家是带着自己的创作理念过来,他更多的是去索取,而不是给予 07:12后来结果特别好,我们这次活动虽然只有一个礼拜的时间非常短暂,但我们找到了 80 多首没有被收录的侗族歌谣。我们也挖到一些奶奶辈的人小时候玩游戏唱的歌谣。他们在回忆那首歌的时候,把之前的游戏也回忆起来了,然后就在自己世世代代传承的鼓楼下一个残破的凉亭里带着自己的孙辈边玩游戏边唱歌,这个场景特别感人
08:49侗族人有一项传统乐器芦笙,小河觉得声音特别像远古的地方飘过来的,侗族人吹的拍子和现代拍子是不一样的,他们和小河一起演奏的时候也会去磨合尝试加入一些现代节奏。当时北京卫视有一个纪录片项目,帮我们全程拍摄了一个很棒的纪录片
视频发出来后,很多其他村的人说看到这个让他想起小时候的事情,他们现在才发现现在虽说都出去打工了,但这些文化和音乐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也想为自己文化的传承做点什么
这就激发了村民对文化传承的内生动力。这种内生动力来自于他们自己的热爱,而不是我们外人说我们觉得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做,虽然他们做的一些东西可能不精致但却是非常打动人的
乡村美育——还原文化的在地性与原发性
11:55用文化的角度去切入乡村会容易跟当地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包括我们做的乡村教育和乡村美育。很多教育的问题是结构化问题,个人其实改变不了什么。但我们想在乡村打开一扇窗,让孩子有一个管道可以接触外界,同时更好的去看待自己的文化和土地
我们90后和乡村是有一

39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