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menit

2542.拼多多与Costco 雪球·财经有深度

    • Berinvestasi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拼多多与Costco,来自Eclipse-X。
因为黄铮的论述,很多人喜欢用Costco类比拼多多来做分析,但是有多少相同呢。鉴于Costco已经成立几十年了都没有变过,专注地在做一件事情,可以说是简单又透明,那先回顾一下它的商业模型,看看究竟如何。
Costco是会员制的零售批发商。
Costco规定商品售价在成本上的加价不能超过14%,而实际上很多物品都只加价6-8%。相比较,大多数超市的加价幅度是Costco的两倍,包括沃尔玛。这让Costco的会员很开心,因为知道自己在这里买的肯定比别的地方便宜。
Costco每一个店中的商品数量被精简为4000个左右,每一类消费品基本只选择1个供货商,那被选中的供货商,就获得了进入Costco庞大销售额一部分的机会,得到大量采购,而这么大的购买量也就给了Costco向供货商谈判的权力,去争取更优惠的价格。2021年的数据显示Costco的零售销售额排在全美第四,考虑到 S K U 明显小于前三家,那在很多品类的供应商面前可能是数一数二的采购量。
通过高效运营的“集采”降低成本,以及之前的加价限定,为用户们创造了更多实惠,而更愿意来此购物,进一步增加的销量也成为Costco向供货商争取优惠的筹码。如此便形成了一个会员数增长,成本下降,与会员价值增强的飞轮效应,这会让消费者们高兴地成为并继续为Costco会员续费,这份无比强大的用户心智,就是Costco的护城河。购买会员,体现了消费者对Costco的选择。换言之,人们来Costco购物是因为相信Costco帮他们做了最好的选择。
形成Costco护城河的文化内核是分享规模效益。大多数公司追求规模效益,是为了有更多的股东盈利,但很少有公司会分享它们给客户。亚马逊的贝索斯有句名言“你的利润就是我的机会”,而Costco选择把那份利润通过更低的商品价格返还给客户,正是这种分享使得这个商业模型变得无比强大。公司通过回馈来成长。它的目标并不是追求当期利润,而是把一项业务做好,从而能够更久地经营,获取长期的成功。
Nick Sleep在2001年就发现了Costco并在之后10多年的投资生涯获得年化21%的回报率。他在那时就问了一个问题“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可以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
他认为这个公司应该拥有一个巨大的市场以实现规模,有高进入壁垒来确保长久的经营,以及轻资产运营高效地创造自由现金流。从这些来看,Costco占了一多半,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及通过不断高效经营建立起的护城河,它的资金利用效率比一般零售商更轻,但并不是最轻。他认为这个公司应该出现在互联网,并想到了 Ebay。但如果是现在,我相信他会看到拼多多。
巨大的市场 - 可以是覆盖全世界的电商。
高进入壁垒 - 拼多多高效运营创造给客户的极致性低价。
高资本效率 - 拼多多现在甚至都不需要自己投钱,是在用客户和供应商的钱运转。
那拼多多与Costco有什么不同的呢?
首先,低价的方式。Costco凭借精简 S K U ”集采“和仓储批发的运营模式,以量换价,从与大型超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拼多多,则是通过用户直通工厂,电商物流,同类商家不断竞价的方式,用更快速的销售周期和不停的比价算法让客户与最“优”选择相遇。
第二,产品定位和服务人群。Costco是用优质商品服务中高收入人群。而拼多多则依靠算法让用户和商家自行匹配,理论上覆盖全品类商品和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拼多多与Costco,来自Eclipse-X。
因为黄铮的论述,很多人喜欢用Costco类比拼多多来做分析,但是有多少相同呢。鉴于Costco已经成立几十年了都没有变过,专注地在做一件事情,可以说是简单又透明,那先回顾一下它的商业模型,看看究竟如何。
Costco是会员制的零售批发商。
Costco规定商品售价在成本上的加价不能超过14%,而实际上很多物品都只加价6-8%。相比较,大多数超市的加价幅度是Costco的两倍,包括沃尔玛。这让Costco的会员很开心,因为知道自己在这里买的肯定比别的地方便宜。
Costco每一个店中的商品数量被精简为4000个左右,每一类消费品基本只选择1个供货商,那被选中的供货商,就获得了进入Costco庞大销售额一部分的机会,得到大量采购,而这么大的购买量也就给了Costco向供货商谈判的权力,去争取更优惠的价格。2021年的数据显示Costco的零售销售额排在全美第四,考虑到 S K U 明显小于前三家,那在很多品类的供应商面前可能是数一数二的采购量。
通过高效运营的“集采”降低成本,以及之前的加价限定,为用户们创造了更多实惠,而更愿意来此购物,进一步增加的销量也成为Costco向供货商争取优惠的筹码。如此便形成了一个会员数增长,成本下降,与会员价值增强的飞轮效应,这会让消费者们高兴地成为并继续为Costco会员续费,这份无比强大的用户心智,就是Costco的护城河。购买会员,体现了消费者对Costco的选择。换言之,人们来Costco购物是因为相信Costco帮他们做了最好的选择。
形成Costco护城河的文化内核是分享规模效益。大多数公司追求规模效益,是为了有更多的股东盈利,但很少有公司会分享它们给客户。亚马逊的贝索斯有句名言“你的利润就是我的机会”,而Costco选择把那份利润通过更低的商品价格返还给客户,正是这种分享使得这个商业模型变得无比强大。公司通过回馈来成长。它的目标并不是追求当期利润,而是把一项业务做好,从而能够更久地经营,获取长期的成功。
Nick Sleep在2001年就发现了Costco并在之后10多年的投资生涯获得年化21%的回报率。他在那时就问了一个问题“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可以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
他认为这个公司应该拥有一个巨大的市场以实现规模,有高进入壁垒来确保长久的经营,以及轻资产运营高效地创造自由现金流。从这些来看,Costco占了一多半,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及通过不断高效经营建立起的护城河,它的资金利用效率比一般零售商更轻,但并不是最轻。他认为这个公司应该出现在互联网,并想到了 Ebay。但如果是现在,我相信他会看到拼多多。
巨大的市场 - 可以是覆盖全世界的电商。
高进入壁垒 - 拼多多高效运营创造给客户的极致性低价。
高资本效率 - 拼多多现在甚至都不需要自己投钱,是在用客户和供应商的钱运转。
那拼多多与Costco有什么不同的呢?
首先,低价的方式。Costco凭借精简 S K U ”集采“和仓储批发的运营模式,以量换价,从与大型超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拼多多,则是通过用户直通工厂,电商物流,同类商家不断竞价的方式,用更快速的销售周期和不停的比价算法让客户与最“优”选择相遇。
第二,产品定位和服务人群。Costco是用优质商品服务中高收入人群。而拼多多则依靠算法让用户和商家自行匹配,理论上覆盖全品类商品和

4 menit

Lainnya oleh 听喜马拉雅

五分钟心理学
柠檬心理
雪球·财经有深度
雪球
365读书|精选美文
365读书
段子来了
采采
环球地理Global Geography
环球地理
雨声催眠 大自然的声音 自然声音 白噪音
声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