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episodes

【MIT作者對談】是一個關於台灣流行音樂的podcast節目,節目發想來自Routledge 於2020年出版的一本書:Made in Taiwan: Studies in PopularMusic(台灣製造:流行音樂研究),節目的製作與參與者也是這本書的編者與作者群。

MIT是一本以英文撰寫的學術研究專書,有16篇專章,15位作者參與,絕大多數是台灣本地的研究者,涵蓋不同世代、不同領域的流行音樂研究者的視角。

書已經出了,為何要做podcast呢?原書的對象主要是學術及英語讀者,我們希望可以擴大書本內容的對象,用在地的各種通用語言(華語、台語),分享台灣流行音樂主題下,社會、文化等多面向的觀察。從獨立打拼的學術寫作,到連動、互動式的podcast對談,也是一種將知識回饋於社會的有趣介入。

📮連絡信箱:mit.music.studies@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IT 作者對‪談‬ MIT作者群 X 和平東路實驗室

    • Music

【MIT作者對談】是一個關於台灣流行音樂的podcast節目,節目發想來自Routledge 於2020年出版的一本書:Made in Taiwan: Studies in PopularMusic(台灣製造:流行音樂研究),節目的製作與參與者也是這本書的編者與作者群。

MIT是一本以英文撰寫的學術研究專書,有16篇專章,15位作者參與,絕大多數是台灣本地的研究者,涵蓋不同世代、不同領域的流行音樂研究者的視角。

書已經出了,為何要做podcast呢?原書的對象主要是學術及英語讀者,我們希望可以擴大書本內容的對象,用在地的各種通用語言(華語、台語),分享台灣流行音樂主題下,社會、文化等多面向的觀察。從獨立打拼的學術寫作,到連動、互動式的podcast對談,也是一種將知識回饋於社會的有趣介入。

📮連絡信箱:mit.music.studies@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EP11 通過菊花田、甘蔗田、與草莓地的聲響~與Andrew F. Jones對談

    EP11 通過菊花田、甘蔗田、與草莓地的聲響~與Andrew F. Jones對談

    ✨【EP11 通過菊花田、甘蔗田、與草莓地的聲響~與Andrew F. Jones對談】✨

    🎙️ 來賓:Andrew F. Jones
    🎙️ 主持人:蔡如音Eva

    你聽說過來自美濃客家地區的「交工樂隊」嗎?
    你知道音樂也可以是社會運動的一種形式嗎?
    與「交工樂隊」結識近20載的雅買加裔美籍音樂研究學者Andrew Jones,本次以導聆人的身分,帶著大家探索從菊花田、農村地區出來的搖滾樂,如何成為包容性強大的獨特詩歌與文化資產。交工樂隊運用的「黑膠形」及「概念專輯」,也能與世界的搖滾樂~從披頭四的《比伯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專輯,到巴西重量級音樂人Caetano Veloso的《永遠的甘蔗田》專輯~照映對話。
    所以,現在就讓我們跟著這集MIT作者對談,搭上這趟從美濃、英國、巴西到雅買加的旅程,
    一起聽聽看屬於他們及我們的聲音吧!
    📌本集精華📌
    01:40 本集節目與Andrew Jones介紹
    10:42 Andrew Jones和交工樂隊結識
    16:01 黑膠唱片、概念性專輯
    28:58 以菸樓作錄音棚,重構美濃空間
    35:25 中西音樂融合:巴西概念性專輯Sugar Cane Fields Forever、披頭四與後殖民
    49:13 Andrew Jones的牙買加音樂推薦
    📌工作團隊📌
    監製、主持、剪輯 節目封面設計:Eva
    錄音:曾靖珊、 陳奕銓
    剪輯:徐華蔓、蕭伊辰、Eva
    拍照:洪聖勤
    逐字稿校對: 沈佳儀
    音樂版權聯繫: 沈佳儀
    校對、平台上架:沈佳儀

    音樂1, 15:”No Man is an Island” (Originally released 1970 under Studio One)
    演唱:Dennis Brown
    https://youtu.be/k2unWPEf4Xs?si=PO_YNIqaRXotqbBI
    音樂2:〈一無所有〉【收錄於專輯《一無所有》,可登唱片】
    演唱:崔健
    作詞:崔健
    作曲:崔健
    編曲:崔健
    音樂3:〈臨暗〉【收錄於專輯《臨暗》,好有感覺音樂】
    演唱:生祥與瓦窯坑3
    作詞:鍾永豐
    作曲:林生祥
    編曲:生祥與瓦窯坑3
    *感謝山下民謠授權使用
    音樂4:〈縣道184〉【收錄於專輯《菊花夜行軍》,風潮音樂】
    演唱:交工樂隊
    作詞:鍾永豐
    作曲:林生祥
    編曲:交工樂隊
    *感謝風潮音樂授權使用
    音樂5:〈菊花夜行軍〉【收錄於專輯《菊花夜行軍》,風潮音樂】
    演唱:交工樂隊
    作詞:鍾永豐
    作曲:林生祥
    編曲:交工樂隊
    *感謝風潮音樂授權使用
    音樂6:〈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收錄於專輯《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Parlophone, Capitol Records】
    演唱:Beatles
    作詞:Lennon–McCartney
    作曲:Lennon–McCartney
    製作人:Sir George Henry Martin
    音樂7:〈日久他鄉變故鄉〉【收錄於專輯《菊花夜行軍》,風潮音樂】
    主唱:黎氏玉印(越南)
    作詞:鍾永豐/夏曉鵑
    作曲:林生祥
    編曲:交工樂隊
    吉他:林生祥
    管子:郭進財
    *感謝風潮音樂授權使用

    音樂8, 11, 13:〈King Tubby Meets Rockers Uptown〉【收錄於專輯《King Tubby Meets Rockers Uptown》,Clock Tower Records】
    https://youtu.be/wbCrYBWh62Y?si=ZxAnu5NOmx0Hd_Y7
    演唱:Augustus Pablo
    作詞:Augustus Pablo
    作曲:Horace Swaby
    製作人:Augustus Pablo
    音樂9, 10:〈Sugar Cane Fields Forever〉【收錄於專輯《Araçá Azul》,Philips Records】
    演唱:Caetano Veloso
    作詞:Caetano Veloso
    作曲:Caetano Veloso
    編曲:Viola Caipira [Viola Brasileira] – Perinho
    音樂12:〈I’ve Got to Go Back Home〉【收錄於專輯《Bob Andy's Song Book
    》Coxsone Records】
    https://youtu.be/KXZdwjvc4Kc?si=FES0wP3rCWPtmX-j
    演唱:Bob Andy
    作曲:Keith Anderson
    製作人:Dean Fraser
    音樂14:〈Have you ever been in love〉【收錄於專輯《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Acoustic Studio】
    https://youtu.be/qUO_bQSszxo?si=62sa1OczTDLu2VnI
    演唱:Dennis Brown
    作詞:Dennis Brown
    作曲:Dennis Brown
    製作人:Sly& Robbie

    📮【連絡信箱】

    • 55 min
    ✨✨✨【EP10與王啟仲對談~反抗體制與階級複製,高中熱音社團的搖滾文化】✨✨✨

    ✨✨✨【EP10與王啟仲對談~反抗體制與階級複製,高中熱音社團的搖滾文化】✨✨✨

    🎙️ 來賓:王啟仲
    🎙️ 主持人:蔡如音Eva
    📌【MIT作者對談】是一個關於台灣流行音樂的podcast節目,節目發想來自Routledge 於2020年出版的一本書:Made in Taiwan: Studies in Popular Music(台灣製造:流行音樂研究),節目的製作與參與者也是這本書的編者與作者群。
    平常做音樂,嘗試做出好聽,聽得舒服的音樂就好!但在部份的高中社團卻不這樣認為喔!你可聽說過shredding嗎?這種炫技技巧反而成為做音樂最主要目的,在繁忙的高中生活中,青少年們嘗試兼顧兩者,讓自己看起來真的既會讀書又真的很懂玩~~!
    本集由Made in Taiwan: Studies in Popular Music主編Eva與第八章作者王啟仲對談。明星高中的學生時常被認為很會讀書,但不足以彰顯他們與其他高中生的區別。所以,他們在學校社團玩音樂,並在平常練習、製作音樂、表演等等的過程中大量炫技以彰顯自身的地位與能力,與同社團的夥伴甚至其他學校的社團競爭。「來!低閉!」此外,其中社團組織起一種緊密的學長姐與學弟妹的階層關係與權威性,讓玩音樂的樣貌與過去截然不同,在社團組織強烈的連結下,青少年們會萌芽出屬於自身的搖滾文化。
    💥【本集精彩重點】
    突破?高中生就要會玩又要會讀書
    從社會學看流行音樂:高中社團的階層怎麼影響學生玩音樂?
    青少年熱音社中的搖滾次文化:做音樂不是為了好聽?而是為了炫技?
    🌿【工作團隊】
    來賓:王啟仲
    監製、主持:蔡如音Eva
    逐字稿校對:徐華蔓、廖彥琳
    剪輯:徐華蔓、廖彥琳
    節目封面設計:嚴慧晴
    校對、平台上架: 袁廸雯、沈佳儀、陳嬿婷
    🎶【音樂】
    音樂1: 【Tony Li利惟庸】電吉他教學系列ep.2 - Slap Your Guitar !
    演唱: Tony Li
    取用片段: 05:16 - 05:32,06:17 - 06:38
    音樂2: 【Tony Li 利惟庸】電吉他教學系列 ep.5 - 速彈密技 Alternate Picking !(下集)
    演唱: Tony Li
    取用片段:03:23 - 03:47
    音樂3: 【Tony Li 利惟庸】電吉他教學系列 ep.6 - 就是愛炫技 Sweep Picking (上集)
    演唱: Tony Li
    取用片段:00:02 - 00:14,04:51 - 05:09
    感謝 Tony Li利惟庸,協助提供有關吉他炫技技巧的音樂片段,Tony正在持續創作音樂作品,歡迎大家透過下方的社群平台連結認識與支持Tony Li。
    📮【連絡信箱】
    mit.music.studies@gmail.com
    🏫 本節目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09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精進與專業社群計畫」補助。計畫名稱:【Made in Taiwan: Studies in Popular Music 本地流行音樂研究的教學資源建構與社群對話】
    ✏️【逐字稿Transcript】
    E: 蔡如音 Eva
    C: 王啟仲老師
    C:
    我們做歌不是為了好聽,我們做歌是要做出裡面很難的技巧,我也聽到就是其他的,算是報導人吧,我們所謂田野裡面的報導人,就跟我講說這類學校做歌不是做好聽的,是要做說他們會什麼東西。
    E:
    shredding是什麼?
    C:
    shredding就是速彈嘛,你講白話一點,你可以用很快的速度來彈 ,他特別是吉他的solo或者是連續的單音所構成的旋律。然後shredding原本是像切碎切碎,你彈奏快到像在切東西,ㄘㄘㄘㄘ這樣子。那他更具體一點的就是說,它通常是用BPM來衡量beat per minutes 。好我們講,比如說120的速度好了,假設你彈4聯音的話 ,你就要在這間隔裡面能夠彈4個音出來,而且要很精準。然後如果說你那個速度越快的話,當然難度就更高,因為你必須要很精準地,在很有限的時間能讓你的手指,能夠就是很協調,但是動作又很小、很精密的去一方面,左手幾個手指之間也很有協調性的把音按出來,再搭配右手用你的彈片,很精準的就

    • 42 min
    EP09 長篇報導|台式流行電音舞曲:俗聲響的創造

    EP09 長篇報導|台式流行電音舞曲:俗聲響的創造

    這篇聲音的長篇報導(或聲音紀錄片),是關於2000與2010年代的台式流行電音舞曲。您會聽到七位資深音樂人的看法與經驗,包含製作人、詞曲人、編曲人、歌手、及夜店DJ,分享他們是在怎樣的文化及產業條件裡,做出俗又有力、帶電、創新的流行舞曲。

    企劃、田調、錄製、剪輯:Eva Tsai (蔡如音)
    聯繫:etsai@ntnu.edu.tw
    音樂版權聯繫:朱怡靜
    上架小組:袁廸雯、沈佳儀、陳嬿婷


    本集精彩分段標籤
    0:00 前情提要
    0:53 開場
    4:44 電音很簡單,抓到Grooving最重要
    15:06 五大唱片體系外的舞曲製作人
    25:42 台客搖頭電音的傳達者
    35:56 通過新加坡、蒙古與歐美的台式和弦進程
    42:11 台語電音裡的泰國節奏
    54:48 Feeling 土、Enjoying 俗
    1:06:11 與市場與智財權碰撞:台語歌的創新
    1:20:04 結語與感謝

    音樂(照播放順序):
    1. 練舞功【《練舞功》專輯,華特唱片,2005年】
    演唱:謝金燕作詞:吳梵
    作曲:Tonny
    編曲:Sebastian Leong+ Jerry
    製作:呂曉棟

    2. 嗆聲【《嗆聲》專輯,華特唱片,2006年】
    演唱:謝金燕
    作詞:吳梵
    作曲:Andy Chua
    編曲:Sebas
    製作:呂曉棟

    3. 熱情恰恰【《54321》專輯,華特唱片,2007年】
    演唱:謝金燕
    作詞:李海
    作曲:Raymond
    編曲:Sebas
    製作:呂曉棟

    4. Choli Ke Peeche印度魔咒 【《舞曲大帝國MAXI KINGDOM 2 》新點子ALPHA發行,1996年】
    演唱:Tom Seka (cover artist)

    5. 福氣啦 【《台日語專輯3》,豪記唱片,1997年】
    演唱:高向鵬、方怡萍:
    作詞:張錦華
    作曲:張錦華

    6. 阿里巴斯 【《阿里巴斯》專輯,豪記唱片,2000年】
    演唱:芭比
    作詞:孫安林
    作曲:梁國昇

    7. One Night就會Stand【《爽》專輯,豪記唱片,2006年】
    演唱:芭比
    作詞:DoReMi
    作曲:康定情歌

    8. 猴賽雷【《猴賽雷》專輯,乾坤影視, 2014年】
    演唱:陳雷
    作詞:郭之儀
    作曲:郭之儀
    編曲:NLVi、羅百吉

    9. 紅辣椒【 พริกขี้หนู - เบิร์ด ธงไชย ,GMM Grammy, 1991年】
    演唱:Bird Thongchai
    https://youtu.be/NE8s_EseREw

    10. Stay Cool 【單曲,RS Public 發行,2015年】
    演唱:Kratae RSiam
    https://youtu.be/5ab5q-L_YU8

    11. 那個女孩【《那個女孩》專輯,8866唱片,2001年】
    演唱:鄭瓊之
    作詞:鄭瓊之
    作曲:鄭瓊之

    12. 切仔麵【《打鐵女王》專輯,美樂蒂唱片,2016年】
    演唱:張文綺
    作詞:鄭喬安
    作曲:鄭喬安

    • 1 hr 24 min
    EP08 與蔡如音對談~姐就台,世界台:謝金燕的電音舞曲

    EP08 與蔡如音對談~姐就台,世界台:謝金燕的電音舞曲

    ✨✨✨【EP08 與蔡如音對談~姐就台,世界台:謝金燕的電音舞曲】✨✨✨

    🎙️ 主持人:何東洪
    🎙️ 來賓:蔡如音

    📌【MIT作者對談】是一個關於台灣流行音樂的podcast節目,節目發想來自Routledge 於2020年出版的一本書:Made in Taiwan: Studies in Popular Music(台灣製造:流行音樂研究),節目的製作與參與者也是這本書的編者與作者群。


    「卡卡的咚吱咚吱咚吱咚吱,跳針跳針跳針叫我姐姐」,看似無意義的歌詞,卻讓所有人跟著音樂節奏扭動,電音趴、夜店、跨年舞台,謝金燕如何用台式電音與舞台表演,佔領我們的視野與聽覺?

    本集由Made in Taiwan: Studies in Popular Music主編何東洪與Eva對談。謝金燕歌曲似乎成為台語歌曲的另一個流行巔峰,從她的音樂文本和景觀展演,看見台語歌曲悲情形象的被翻轉,同時也挑戰台語音樂中的性別位置。而謝金燕的背後,其實蘊藏著台語流行音樂產業一直被忽視的巨大能量,音樂創作者的跨國合作,彰顯出台灣本土音樂與國際接軌的緊密性。更重要的是,她將生活中的pizza和doughnut變成演唱會大型道具,透過日常的符號,打破刻版化的台客形象,試圖扭轉「台」的文化位階,謝金燕大聲宣告著「我『台』嗎?我很『台』!」。


    💥【本集精彩重點】

    謝金燕如何創造不敗的台式電音,形成席捲全台的「謝金燕現象」?

    「台」到底是什麼?從謝金燕的「台」客搖滾,看台客文化與台語流行音樂產業的碰撞

    空耳又是什麼?台語歌運用空耳讓台語跨越國界

    謝金燕音樂的鐵三角組合是誰?台語流行音樂產業如何與世界接軌?

    「台」得有格調?謝金燕對抗「台」的符號性,展現跨越台灣的台


    #謝金燕 #台妹 #台客搖滾 #台語文化 #台語電音舞曲


    🌿【工作團隊】

    主持:何東洪
    監製、來賓:蔡如音
    企劃助理:嚴慧晴
    錄音助理:王千華、朱怡靜、黃雯筠、吳昀庭、徐華蔓
    逐字稿校對:廖彥琳、吳昀庭、黃雯筠、許芷嫣、徐華蔓
    剪輯:朱怡靜、廖彥琳、黃雯筠、陳奕銓、Eva
    節目封面設計:嚴慧晴
    校對、平台上架:朱怡靜


    🎶【音樂】

    音樂1: 〈跳起來〉(《跳針舞曲2013》專輯,乾坤唱片製作)
    演唱:謝金燕
    作詞:謝金燕、球球
    作曲:謝金燕、TUNG
    編曲:Starr Chen

    音樂2: 〈姐姐〉(《跳針舞曲2013》專輯,乾坤唱片製作)
    演唱:謝金燕
    作詞:謝金燕、球球
    作曲:謝金燕
    編曲:Starr Chen

    音樂3: 〈YoYo姐妹〉(《YoYo姐妹》專輯,2002,華特音樂)
    演唱:謝金燕
    作詞:努努
    作曲:Neo Eng Sheng
    編曲:Joyce/Stephens

    音樂4: 〈使勁搖〉(《爽》專輯,2006,豪記唱片)
    主唱:芭比
    作詞:巴布
    作曲:羅百吉

    音樂5:〈LEMON TREE〉(出自專輯《Maxi Kingdom 1 (舞曲大帝國1)》,新點子音樂 發行)
    演唱:Maxi Kingdom (舞曲大帝國)
    作詞:HINKEL、FREUDENTHALER
    作曲:HINKEL、FREUDENTHALER

    音樂6:〈練舞功〉(《練舞功》專輯,2005,華特音樂)
    演唱:謝金燕
    作詞:吳梵
    作曲:Tonny
    編曲:Sebastian Leong +Jerry

    音樂7:〈嗶嗶嗶〉(《愛你辣》專輯,2010,乾坤唱片)
    演唱:謝金燕
    作詞:謝金燕
    作曲:呂曉棟
    編曲:Sebas
    粵語詞:Jeannie

    音樂8:〈54321〉(《54321》專輯,2007,華特音樂)
    演唱:謝金燕
    作詞:陳偉強/高以德
    作曲:呂曉棟/高以德
    編曲:Sebas


    📮【連絡信箱】
    mit.music.studies@gmail.com

    🏫 本節目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09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精進與專業社群計畫」補助。計畫名稱:【Made in Taiwan: Studies in Popular Music 本地流行音樂研究的教學資源建構與社群對話】


    ✏️

    • 43 min
    EP07 與林浩立對談~技壓群雄:台灣饒舌裡的學院派

    EP07 與林浩立對談~技壓群雄:台灣饒舌裡的學院派

    ✨【EP07 與林浩立對談~技壓群雄:台灣饒舌裡的學院派】✨

    🎙️ 來賓:林浩立

    📌【MIT作者對談】是一個關於台灣流行音樂的podcast節目,節目發想來自Routledge 於2020年出版的一本書:Made in Taiwan: Studies in Popular Music(台灣製造:流行音樂研究),節目的製作與參與者也是這本書的編者與作者群。


    嘻哈音樂常與「街頭」做連結,你可曾想過,「學院」也能孕育嘻哈,並且替台灣嘻哈早期的發展注入關鍵的能量?本集由Made in Taiwan: Studies in Popular Music主編Eva與第十章作者林浩立a.k.a「林老師」對談。從成立網路嘻饒舌討論版、台大嘻研社,到饒舌團體參劈,「林老師」的投入拓展了2000年前後的台灣嘻哈音樂場景,也聚集了一批熱愛聽嘻哈的年輕人。

    緣起於美國的饒舌歌曲普遍強調嘻哈男性陽剛特質,歌詞常以「自誇」、「吹噓」歌手的錢財、魅力、饒舌功力,來達成地位。但饒舌精神不必然得從外表或服飾形象展示,歌詞就能「技壓群雄」。透過旋律創作、節奏押韻、翻玩文字遊戲,台灣學院派饒舌歌手在嘻哈世界中構建了「另類陽剛氣質」,以知識正統性之姿,對當時的主流嘻哈加以挑戰跟回應。


    💥【本集精彩重點】

    學院派饒舌是什麼? 台灣學院派饒舌特殊的地方在哪裡?

    遵守格律、重視文字、flow的安排,強調押韻美學的學院派饒舌,想要對抗與挑戰的敵人是熱舞社?!

    學院派除了炫技、押韻技巧、技術,還需要說故事的能力?

    台灣本土用台語、原住民語創作的饒舌歌手,想要回應的人又是誰?

    聽我們的歌詞不要看我們的肉體,純粹從歌詞展現力量,學院派饒舌又是如何挑戰主流的嘻哈陽剛氣質?


    #學院派 #參劈 #台灣嘻哈文化 #饒舌音樂


    🌿【工作團隊】

    來賓:林浩立
    監製、主持:Eva
    企劃助理:曾靖珊、林之越
    錄音助理(音控、拍照):曾靖珊、朱怡靜、任玲
    逐字稿校對:王千華、曾靖珊、廖彥琳、吳昀庭、黃雯筠、許芷嫣、徐華蔓
    *初稿特別感謝陳伯韋協助提供語音轉譯軟體
    剪輯:曾靖姍、林之越、Eva
    版權聯繫: 黃雯筠、徐華蔓
    節目封面設計:嚴慧晴
    校對、平台上架:嚴慧晴、曾靖珊

    🎶【音樂】

    音樂1:〈大人物〉(《大逆有道》專輯,HIM,2017)
    演唱人:麻吉弟弟、熊仔
    作詞:熊仔
    作曲:麻吉弟弟、熊仔
    編曲:麻吉弟弟
    https://youtu.be/AMIseWBhEO8

    音樂2:〈大計畫〉(《押韻的開始》專輯,滾石唱片,2008)
    演唱人:參劈
    作詞:參劈
    作曲:參劈
    *感謝參劈授權使用
    https://streetvoice.com/tripoets/songs/45046/

    音樂3:Sucker M.C.’s (1983, Profile Records)
    演唱人:Run-D.M.C.
    詞曲:Nathaniel S. Hardy Jr., Larry Smith, Rev Run & DMC
    https://youtu.be/kbbDACCUC9I

    音樂4:靈糧(《押韻的開始》專輯,滾石唱片,2008)
    演唱:參劈
    詞曲:參劈
    *感謝參劈授權使用
    https://streetvoice.com/tripoets/songs/6218/

    音樂5:跳(《跳》專輯,波麗佳音,1992)
    演唱:LA BOYZ
    作詞:羅百吉/L.A.Boyz/武雄
    作曲:羅百吉
    編曲:羅百吉
    https://youtu.be/sbfQ2Pbf2hE

    音樂6:參劈〈人體實驗〉(《押韻的開始》專輯,滾石唱片,2008)
    演唱 : 參劈
    作詞:參劈
    作曲:Johnny G、參劈
    *感謝參劈授權使用
    https://youtu.be/thM7QAYrAHY

    音樂7:Life's a Struggle (《Life's a Struggle》專輯,原動力文化,2003)
    演唱 : 宋岳庭
    詞曲:宋岳庭
    *感謝原動力文化授權使用
    https://youtu.be/puqX9PCLH8M

    音樂8:囡仔(《出走》專輯,有料音樂,2006)
    演唱:張睿銓
    詞:張睿銓
    曲:張健偉(阿弟仔)
    https://youtu.be/oK8RkwmZY-k

    音樂9:〈黑色黃彈Black and Yellow Cover〉(201

    • 57 min
    EP06 與林強對談:無為而不為

    EP06 與林強對談:無為而不為

    ✨✨✨【EP06 與林強對談:無為而不為】✨✨✨

    🎙️ 來賓:林強

    📌【MIT作者對談】是一個關於台灣流行音樂的podcast節目,節目發想來自Routledge 於2020年出版的一本書:Made in Taiwan: Studies in PopularMusic(台灣製造:流行音樂研究),節目的製作與參與者也是這本書的編者與作者群。

    1990年代一首改變傳統台語歌曲型態的〈向前走〉,帶給當時許多離鄉背井、努力生活的人們希望,這首歌的主唱林強在本集節目中,與Made in Taiwan: Studies in Popular Music主編Eva、簡妙如、何東洪對談。從小就熱愛聽西洋流行歌的林強,長大後為了找到自己有興趣的工作來到台北,經歷了唱片行店員、唱片公司的打雜助理,想都沒想到自己竟然能出唱片,甚至為台語歌曲注入新生命,成為新台語歌時期的代表。後來林強遠離流行歌壇,轉往電子音樂、電影表演、配樂創作發展,並關注台語文化的使用與保存。林強在藝術領域所做的事情,都是憑著當初一顆簡單的心以及勇氣去闖、去嘗試,也不輕易放棄,他的精神讓我們的心中響起了那段旋律—Oh!什麼都不怕,Oh!向前走!

    💥【本集精彩重點】

    林強愛上西洋搖滾音樂的契機與原因
    經過兩次留級,一次轉校,一次轉班的高中經歷
    想找電影、音樂相關工作都因非科班出身碰壁的波折
    拿到進唱片公司入場券的一場木船民歌比賽
    被唱片工業打造、形塑出來的新台語流行歌曲與歌手
    拒絕將自己的台語歌落入政治意識形態的混水中
    小時候超級不愛聽台語歌曲的林強,在長大後將台語歌重新打造成他喜歡的樣子
    林強與電影導演侯孝賢相識的機緣
    一個改觀林強對電子音樂看法的人物
    原生本土文化與自身喜愛的西方音樂間的矛盾與拉扯
    林強製作電影配樂的方式:照著自己的方式做就對了

    #林強 #新台語歌曲運動 #台語文化 #電子音樂

    🔗【本集提及連結】

    妙如老師在 Made in Taiwan的書介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0XPJik8kM4

    林強受訪:
    Lim Giong林強──語言是自信,語言就是你
    https://www.cna.com.tw/culture/article/20180127w004


    🌿【工作團隊】
    製作、旁白:Eva
    剪輯:曾靖珊、朱怡靜、林之越、Eva
    節目封面設計:沈宜萱
    校對、平台上架:曾靖珊

    📮【連絡信箱】
    mit.music.studies@gmail.com

    🏫 本節目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09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精進與專業社群計畫」補助。計畫名稱:【Made in Taiwan: Studies in Popular Music 本地流行音樂研究的教學資源建構與社群對話】

    ✏️【逐字稿Transcript】

    精華節錄開場:「簡妙如:林強的代表性在台灣的流行音樂裡面算是一個蠻特殊的角色,有這麼傳奇的音樂人,作為一個我們可以向國際介紹的一個代表,我就內心充滿無比的興奮,我覺得比我自己寫的章節,我都來得覺得重要的很多。」
    Eva:您現在收聽的是MIT作者對談。
    「MIT作者對談」是一個podcast企劃,起源是一本台灣流行音樂主題的英文學術專書,叫做Made in Taiwan: Studies in Popular Music。我是主編之一,台師大的Eva蔡如音。
    在前面五集呢,我們與其中的五位作者,甚至是報導人,請教及聆聽他們的研究與關懷,用華語、台語在地的語言討論。
    這一集雖然也是訪談,卻是Made in Taiwan書中唯一以訪談形式出版的一章,也就是說,在這本書裡面他是用訪談的方式呈現,而不是研究的論文,這樣的設定,是這一系列專書的框架,Routledge出版社在出版這一系列以Made in XXX開頭,後面接國家或區域這一系列的音樂研究專書,主要的內容是學術論文專章,但每一冊會保留一章來做業界

    • 59 min

Top Podcasts In Music

Muhammad Nuzul Dzikri Podcast
Zilzal Ananta
Party Right Now with DJ Rhiannon
DJ Rhiannon
Lagu Terbaru
Furqon Toyeq
Uplifting Trance, Melodic Trance and Vocal Trance Music - FemaleAtWorkTranceDJ - DJ Female@Work - Euphoric Airlines, Discover
PromoDJ
DJ REMIX 2021
Hen Dra
Musik Dangdut
Bayu Muntaz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