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 54 min

#11 民族建构,文化身份,他者想象 | Constructing ethnicity, imagining otherness 时差 in-betweenness

    • Cultura e società

嘉宾:王菁(上海纽约大学)罗钰(香港城市大学)主播:张晨晨 (@chenchenzh) & 林垚 (@dikaioslin)这期节目我们和两位分别关注西北和西南地区的人类学者一起聊了聊民族建构,身份认同和他者想象。当代中国语境中的“民族”一词是怎么来的,“民族识别”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我们谈了民族身份建构中语言、文化和宗教等因素的盘根错节,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力量的互动,西北和西南地区文化地景的差异,“原住民”这个词的政治意义,“原生态”概念的流行背后的汉族与都市凝视等等问题。最后我们把视角转移到网络舆论中的反穆与恐穆言论,反思全球背景下近年来反穆话语采用的词汇和诠释框架的流变,以及普通穆斯林群体对网络恐穆话语的回应。【时间轴】3:20 如何对现在的研究主题产生兴趣?作为“外部人”与“内部人”的人类学者14:00 田野调查中的positionality16:30 山东与福建县城对不同族群身份的日常认知25:40 “民族”概念的谱系,“民族识别”的过程35:00 民族概念的建构中苏联、日本与西方思想资源的影响,种族概...

嘉宾:王菁(上海纽约大学)罗钰(香港城市大学)主播:张晨晨 (@chenchenzh) & 林垚 (@dikaioslin)这期节目我们和两位分别关注西北和西南地区的人类学者一起聊了聊民族建构,身份认同和他者想象。当代中国语境中的“民族”一词是怎么来的,“民族识别”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我们谈了民族身份建构中语言、文化和宗教等因素的盘根错节,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力量的互动,西北和西南地区文化地景的差异,“原住民”这个词的政治意义,“原生态”概念的流行背后的汉族与都市凝视等等问题。最后我们把视角转移到网络舆论中的反穆与恐穆言论,反思全球背景下近年来反穆话语采用的词汇和诠释框架的流变,以及普通穆斯林群体对网络恐穆话语的回应。【时间轴】3:20 如何对现在的研究主题产生兴趣?作为“外部人”与“内部人”的人类学者14:00 田野调查中的positionality16:30 山东与福建县城对不同族群身份的日常认知25:40 “民族”概念的谱系,“民族识别”的过程35:00 民族概念的建构中苏联、日本与西方思想资源的影响,种族概...

1h 54 min

Top podcast nella categoria Cultura e società

Passa dal BSMT
Gianluca Gazzoli
EuroCronache
OnePodcast
Tintoria
OnePodcast
Chiedilo a Barbero - Intesa Sanpaolo On Air
Intesa Sanpaolo e Chora Media
ONE MORE TIME  di Luca Casadei
OnePodcast
Tavolo Parcheggio
Nicole Pallado e Gianmarco Zaga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