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エピソード

人人讀好書 人人出版
-
- 社会/文化
此節目由人人出版所錄製,
「人人讀經典」單元邀請多位來賓,分享古典詩詞中的趣味與含意,無論是用來自我學習,抑或排遣生活煩悶,希望詩詞都可以成為大家的人生導師,伴你一路前行。
「人人讀好書」單元邀請台灣鐵道專家蘇昭旭老師,跟大家分享台灣鐵路的歷史變革,人們藉由搭乘鐵路來往各地,也留下許多時空回憶,待您細細品味。
-
出版書籍一覽:https://pse.is/TXW93
-
收聽節目
訂閱Podcast《人人讀好書》,欣賞古典詩詞之美!
🎧SoundOn https://pse.is/UPMDP
🎧Spotify https://pse.is/U9LWN
🎧itunes https://pse.is/UY8V7
-
EP28陳美桂老師談李煜〈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爲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南唐 李煜〈破陣子〉
南唐歷經開國的烈祖、中主到後主,國祚不到四十年。國家在李後主手中斷送,從〈破陣子〉可以讀出那種亡國的悲痛。開頭一句,以時間空間來丈量南唐的規模,也是在丈量亡國的過程。
這個歷史的宿命壓在李煜的肩頭,那是誰也承受不起的重量。他發出不甘,說自己從小長於深宮,沒人教他如何調兵遣將。他也說自己的美好身形已受到亡國的折磨而消瘦。從李煜「最是倉皇辭廟日」到他過世,也只有短短三年,享年只有四十一。
在陳美桂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彷彿重新經歷李煜面對亡國的命運,心中的沉痛懊悔與自傷。他沒有逃走,沒有自盡,而是選擇活著承受屈辱。歷史課本沒辦法傳遞的情感,詩詞可以!
=====參考書籍
《四李選集》
https://goo.gl/CUSmZU
=====人人出版一覽
https://pse.is/3bktvg
=====來賓介紹
陳美桂,
北一女中國文教師,曾獲趙廷箴文教基金會高中國文優良教師、臺北市語文類優良教師。
曾擔任高中詩社指導老師及人文社會資優班導師,以深度閱讀帶領學生進入語文世界,並在文字之外探索音樂繪畫電影舞蹈及攝影等藝術,企圖建構人文美學的生活教學。 -
EP27陳美桂老師談李煜<一斛珠>
曉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牀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南唐 李煜 〈一斛珠〉
李煜,也就是世人所熟知的「李後主」。他既是才高八斗的文學家,也是南唐最後一位君王。他在文學上的成就跟政治上的失敗,形成強烈的對比,也更引後世議論。陳美桂老師選了兩首李煜的作品:從〈一斛珠〉可以看到李煜運用文字的能力,也可以一窺南唐宮廷生活的華美;〈破陣子〉則呈現了亡國的悲痛與難堪。
〈一斛珠〉是李煜寫大周后,從情人視角描述了儀態萬千、風情萬種的妻子。陸游說大周后,「通書史,善歌舞,猶工琵琶,至於採戲弈棋,靡不妙絕。」在〈一斛珠〉更可看到大周后的魅力,薄施脂粉,上點唇紅,一抹淺笑,就已經讓人傾倒。開口唱了一首小曲,「暫引櫻桃破」。李煜以櫻桃的色澤與飽滿的形體描寫大周后的嘴唇,「破」更是捕捉到輕啟櫻唇、歌聲迸現的動態,也讓人見識李煜文字功力的高超。
=====參考書籍
《四李選集》
https://goo.gl/CUSmZU
=====人人出版一覽
https://pse.is/3bktvg
=====來賓介紹
陳美桂,
北一女中國文教師,曾獲趙廷箴文教基金會高中國文優良教師、臺北市語文類優良教師。
曾擔任高中詩社指導老師及人文社會資優班導師,以深度閱讀帶領學生進入語文世界,並在文字之外探索音樂繪畫電影舞蹈及攝影等藝術,企圖建構人文美學的生活教學。 -
EP26陳美桂老師談李商隱<無題>
EP26陳美桂老師談李商隱<無題>
來是空言去絕踪,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唐.李商隱 《無題》
李商隱以「無題」為名,寫了多首詩,情感濃烈,婉轉迷人,很受喜愛,以致於提到「無題」,就會想到李商隱。
為何名為「無題」?每個人讀了幾首李商隱的《無題》,大概也都會了然於胸,都有自己的答案。情意到纏綿處,總有不好說破之處,不如隱去對象,隱去身分,隱去題目,只留情感流轉。劉大杰說李商隱《無題》一類的抒情詩篇,「嚴肅而不輕薄,清麗而不浮淺。有真實的情感,也有真實的體驗。抒情深而厚,造意細而深。」
以這首《無題》來說,劈頭一句「來是空言去絕踪」,話說得很重,未加修飾,也不鋪陳,好像已經在心中迴盪多時,最後忍不住,說這個讓他(她?)等待多時的人「走了就不見蹤影,說要來又沒來」,然後才以「月斜樓上五更鐘」點出月亮已斜,長夜將近。李商隱沒說等了多久,整個晚上?好幾天?或是更久?重要的是此時心情的跌宕,而留下的空白也讓讀者玩味再三。
李商隱的《無題》,色感,體感,嗅感十足,經過陳美桂老師的分享解釋,更是韻味鮮活而立體。
=====參考書籍
《四李選集》
https://goo.gl/CUSmZU
=====人人出版一覽
https://pse.is/3bktvg
=====來賓介紹
陳美桂,北一女中國文教師,曾獲趙廷箴文教基金會高中國文優良教師、臺北市語文類優良教師。
曾擔任高中詩社指導老師及人文社會資優班導師,以深度閱讀帶領學生進入語文世界,並在文字之外探索音樂繪畫電影舞蹈及攝影等藝術,企圖建構人文美學的生活教學。 -
TiPE短講06-東吳大學中文系沈惠如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TiPE短講06-東吳大學中文系沈惠如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台北國際書展 人人出版線上短講」的最後一講,請到東吳大學中文系沈惠如教授,跟大家分享《西遊記》的世界。
《西遊記》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在這裡沈老師從「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說起。這個段落出自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描寫的是唐僧師徒四眾去西天取經途中,在白虎嶺遇到「潛靈作怪」、「迷人敗本」的白骨精。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以求長生不老,但又怕孫悟空、八戒和沙僧,因而採取變幻之術,企圖接近唐僧。
「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早在宋代《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就已出現,不過情節極為簡單。在這個故事中,人們的關注點多半是孫悟空能分辨妖魔的火眼金睛、唐僧的是非不分造成師徒不合,至於白骨精這個反派主角,總是集各種邪惡於一身,也一向只具有表面上襯托孫悟空顯奇能、讓玄奘歷經劫難的功能。然而白骨精在這個故事中,其實扮演著佛、道思想的承載者,在《西遊記》小說中,白骨夫人沒有什麼背景,法力也有限,但是詭計多端,尤其是通曉人類的弱點,變身的技法也很精湛,算是一個智慧型的女妖。第二十七回便以白骨精故事為重心,上演了一齣「三戲」、「三打」、「三逐」的好戲。
而原著中孫悟空第三次終於把白骨精打死了,但唐僧卻在豬八戒的挑唆煽動下把孫悟空趕走了,這反覆的「三戲」、「三打」、「三逐」正象徵「斬三屍」的艱難,它考驗了取經團隊成員的內心及凝聚力。經過「斬三屍」這一劫,唐僧和孫悟空之間才真正建立了師徒關係。
透過「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段落,我們看出了《西遊記》小說的本質,也就是人必須歷經各種劫難試煉,才能淨化和提升啊!
--------
人人出版線上書展活動開跑中
單本75折,三本7折,五本以上65折
>>>google表單訂購連結:https://pse.is/3bxjmg
--------
台北國際書展 人人出版on line線上短講
●1/26 賞析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陳美桂(北一女退休國文教師)
●1/27 從量子力學到量子霸權(上)
林豐利(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
●1/28 從量子力學到量子霸權(下)
林豐利(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
●1/29 賞析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四
趙啟麟(啟動文化總編輯)
●1/30 四書五經在俄國
羅子毅(捷克馬薩里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臺灣中央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1/31 看我七十二變──孫悟空戲弄西遊
沈惠如(東吳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
TiPE短講05-羅子毅談「四書五經在俄國」
TiPE短講05-羅子毅談「四書五經在俄國」
在台灣的書市,常常可看到國外漢學家的著作翻成中文,而一些活躍於英語世界的漢學家,也被台灣讀者所熟悉。其實,比起俄羅斯,英語世界開始研究漢學,算是晚的。俄羅斯與中國接壤的邊界極長,那些被歷朝歷代看成擾邊的「外族」,也往來於絲路與中亞,這些區域有很多今天都是前蘇聯的領土。蒙古建立的帝國,統治了今天的俄羅斯與中國;清朝與俄羅斯也有往來。雖然康熙之後,清代不准俄國人入境,但是中俄邊界強勁的貿易需求,讓兩國人民往來不斷,甚至發展出混雜了中文、俄文的語文。而中國的四書五經也透過翻譯,進入俄國。聖彼得堡大學設立東方學系,納入中國研究時,西方世界的各大學,都還沒有設置相關科系。包括托爾斯泰等俄國文人,也透過翻譯而認識中國典籍。
進入二十世紀,俄國發生革命,蘇聯成立,以輸出革命為目標,對於中國的關注不曾稍減,更因為共產黨重視下層階級,所以俗民文化都在俄國漢學的研究範圍內。只是因為台灣對於俄文的陌生,所以對於俄羅斯長達數百年累積的漢學研究所知甚少。透過捷克馬薩里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臺灣中央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訪問學者羅子毅教授的分享,可以讓人人的讀者一窺堂奧。
--------
人人出版線上書展活動開跑中
單本75折,三本7折,五本以上65折
>>>google表單訂購連結:https://pse.is/3bxjmg
--------
台北國際書展 人人出版on line線上短講
●1/26 賞析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陳美桂(北一女退休國文教師)
●1/27 從量子力學到量子霸權(上)
林豐利(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
●1/28 從量子力學到量子霸權(下)
林豐利(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
●1/29 賞析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四
趙啟麟(啟動文化總編輯)
●1/30 四書五經在俄國
羅子毅(捷克馬薩里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臺灣中央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1/31 看我七十二變──孫悟空戲弄西遊
沈惠如(東吳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
TiPE短講04-趙啟麟總編輯-賞析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四
TiPE短講04-趙啟麟總編輯-賞析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四
周五是「人人讀經典」播出的日期,在台北國際書展也不例外。今天仍然是由啟動文化的趙啟麟總編輯從羅宗濤教授編選的《別選唐詩三百首》選出一首唐代詩人李賀以馬為主題寫的詩。
李賀以馬為主題寫了不少詩,我們從「馬詩二十三首」就可以知道,今天要介紹的是「其四」:
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詩中提到「房星」。《晉書.天文志》記載:「(房四星),亦曰天駟,為天馬,主車駕。……房星明,則王者明。」表示房星能襄助君主,這也是李賀這一系列馬詩的特色,表面看是歌詠馬,但其實是抒發內心的不平,自嘆懷才不遇,又批評小人當道。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讀者看到「瘦骨」,不要以為這是不中用的馬,杜甫有一首詩〈房兵曹胡馬〉,就說:「胡馬大宛名,鋒稜瘦骨成。」掌握到一些讀詩的關鍵,也就能正確解讀唐詩了。
要知道這首詩背後的故事,請聽趙啟麟總編輯的分享;要知道《別選唐詩三百首》背後的故事,請收聽「EP22人人出版發行人周元白談羅宗濤教授編選《別選唐詩三百首》」。
明天的「台北國際書展 人人出版on line線上短講」將由捷克馬薩里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羅子毅談中國傳統典籍在俄國的流傳,敬請收聽!
--------
人人出版線上書展活動開跑中
單本75折,三本7折,五本以上65折
>>>google表單訂購連結:https://pse.is/3bxjmg
--------
台北國際書展 人人出版on line線上短講
●1/26 賞析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陳美桂(北一女退休國文教師)
●1/27 從量子力學到量子霸權(上)
林豐利(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
●1/28 從量子力學到量子霸權(下)
林豐利(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
●1/29 賞析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四
趙啟麟(啟動文化總編輯)
●1/30 四書五經在俄國
羅子毅(捷克馬薩里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臺灣中央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1/31 看我七十二變──孫悟空戲弄西遊
沈惠如(東吳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參考書籍
《春江潮水連海平:別選唐詩三百首》
羅宗濤選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