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

「緣起中道」是佛弟子奉守不移的價值與準‪則‬ 原始佛教會、中道僧團

    • 仏教

形而上本體論的宗教和哲學,追求的是抽象的、形而上的永恆不變之生命價值,對於現實世界的利益,卻視之如敝屣,採取否定的態度,所以本體論者很容易脫節於現實。
唯物論者或是一般世俗的人,則重視現實世界的利益,認為只有眼前的利益,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但是,眼前的利益是變動的,它沒辦法成為一種價值,只不過是短暫的利害關係而已。他們心中只有不變的利益,而沒有奉守不移的價值與準則。
有著因緣、緣生智見的佛弟子看法不同於前二者,他會正視眼前現實的實際利害,但不會把它當作價值。眼前現實的實際利益是指「能夠解決問題、開展人生既有的利益,並且遠離精神性的苦惱」。我們得用什麼方法、作為,方能兼顧自身與周遭生命而得實現這三種實際利益呢?這個方法叫「正道」!「正道」才是價值。佛弟子在體現現實的利益時,不違失正道,這種利益才是自利他利、不害己不害他的利益。原始佛教所講的價值是「正道」,既不是世俗的利益,也不是抽象的本體論,我們叫做「緣起中道」。
※感謝中華原始佛教會澳洲法友正晴師姐演奏及提供背景音樂

形而上本體論的宗教和哲學,追求的是抽象的、形而上的永恆不變之生命價值,對於現實世界的利益,卻視之如敝屣,採取否定的態度,所以本體論者很容易脫節於現實。
唯物論者或是一般世俗的人,則重視現實世界的利益,認為只有眼前的利益,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但是,眼前的利益是變動的,它沒辦法成為一種價值,只不過是短暫的利害關係而已。他們心中只有不變的利益,而沒有奉守不移的價值與準則。
有著因緣、緣生智見的佛弟子看法不同於前二者,他會正視眼前現實的實際利害,但不會把它當作價值。眼前現實的實際利益是指「能夠解決問題、開展人生既有的利益,並且遠離精神性的苦惱」。我們得用什麼方法、作為,方能兼顧自身與周遭生命而得實現這三種實際利益呢?這個方法叫「正道」!「正道」才是價值。佛弟子在體現現實的利益時,不違失正道,這種利益才是自利他利、不害己不害他的利益。原始佛教所講的價值是「正道」,既不是世俗的利益,也不是抽象的本體論,我們叫做「緣起中道」。
※感謝中華原始佛教會澳洲法友正晴師姐演奏及提供背景音樂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