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9 当一颗种子想要变成森林:这世上80%的生命,如何出生,长大,繁衍,变迁

碳基生物生存指南

距离你上一次走进森林,已经隔了多久?这些常被我们忽略的植物,看似不争不抢,却承载了世界上80%的生物量。那,它们的世界是怎样的?真的是静止,安静,与世无争的吗?

并不是。其实,植物的世界是嘈杂,喧嚣,争先恐后的。而如果我们能深入山谷,观察植物的一生,你一定会看到一个特别的宇宙。这个宇宙,我可以从文献和科研里一窥究竟,但还有一位从法国而来的艺术家,法布里斯·伊贝尔,真的切身实地,播种了30万颗种子,将田野变成了森林,将风景变成了作品。

这期播客里,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布里斯·伊贝尔的神奇山谷,从艺术到植物神经学,从发育生物学到生态学,倾听植物的一生。

🌲 如果你喜欢本期节目,也可以前往《从山谷中来》收听本系列企划的其他节目,从更多维度展开对艺术家法布里斯·伊贝尔精神宇宙的探索。

🖼️ 参展信息:2025.04.02 至 2025.06.29 @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市黄浦区苗江路678号)

【时间轴】

04:46 种子,是怎么决定该不该发芽的?

09:59 植物的根,是能听,能感受,能不断探索的根

13:33 植物,或许能看见吗?

16:58 植物与法布里斯·伊贝尔的生长和创作哲学:顺应流动的自然

19:21 花蜜诱惑 & 性欺骗:植物为了繁衍的诡计多端

23:10 植物对自家树和他家树的区别对待

25:57 把自己变难吃 & 主动叫来帮手吃虫:植物应对虫害的策略

31:18 碳循环:森林是如何应万变的?

39:44 森林是如何利用极端天气来更好生存的

52:13 生态学研究,怎么会这么快乐啊!!

58:20 法布里斯·伊贝尔的树与蘑菇,是..真的!

59:17 林教授和法布里斯·伊贝尔,生态学与艺术

▽ 法布里斯·伊贝尔本次参展作品:《伊贝尔泰迪》

▽ 法布里斯·伊贝尔本次参展作品:《根》

▽ 法布里斯·伊贝尔在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巴黎个展The Valley 中的“山谷教室”

▽ 法布里斯·伊贝尔本次参展作品:《无题》

▽ 法布里斯·伊贝尔本次参展作品:《树是蘑菇的根》

📃 本期播客提到的文献素材传送门:

  • 种子发芽过程中的休眠素和激勃素:www.sciencedirect.com
  • 2000年前的种子发芽: www.science.org
  • 植物根毛被环境诱导生长: pubmed.ncbi.nlm.nih.gov
  • 植物根毛会根据震动找到水源: pubmed.ncbi.nlm.nih.gov
  • 植物..能看见吗? www.cell.com(16)30093-0
  • 花会在感受到蜜蜂在周围嗡嗡嗡时产出更甜的蜜: pubmed.ncbi.nlm.nih.gov
  • 兰花引诱昆虫的性欺骗: bmcecolevol.biomedcentral.com
  • 植物根系间的亲属辨识: 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pmc.ncbi.nlm.nih.gov
  • 植物间沟通干旱信号: www.mdpi.com
  • 植物间由压力引起的信号传递: www.mdpi.com
  • 谷氨酸诱导植物叶子之间交流损伤: pubmed.ncbi.nlm.nih.gov
  • 茉莉酸诱导植物酶降解昆虫中的必需氨基酸: www.pnas.org
  • 叶片被昆虫吃掉的反应要比割伤的反应剧烈: pubmed.ncbi.nlm.nih.gov
  • 植物会吸引虫虫天敌来保护自己: www.biorxiv.org
  • 植物会吸引鸟儿来保护自己: pubmed.ncbi.nlm.nih.gov

本期音乐及片头采访混剪取自: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 “树,树展览” 介绍视频 ,此外,也欢迎大家关注卡地亚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哔哩哔哩,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公众号,内容非常丰富!

小红书账号:碳基生物生存指南(ID:4196506308)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