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시간 18분

【讲座015】摹仿欲望理论(下):「卖弄风情」、纨绔子弟与《局外人‪》‬ 页边笔记

    • 철학

时间线:
00:00:13 前两次内容的回顾00:03:07 摹仿欲望的传播性00:07:24 双重中介的虚幻00:11:47 双重中介的特殊形式:卖弄风情00:20:16 主奴关系与受虐狂00:28:54 虚伪:为了欲望而掩饰欲望00:35:44 纨绔风与纨绔子弟00:39:46 加缪《局外人》介绍00:46:17 《局外人》批判与《堕落》00:58:45 浪漫(主义)的谎言:早期与当代浪漫主义01:02:34 浪漫(主义)的谎言:基里洛夫与西西弗斯01:05:45 小说的真实:结尾的转变01:08:25 小说的真实:《红与黑》与《罪与罚》01:12:07 小说的真实:结尾的会合01:13:57 回顾与总结
这是一次线上讲座的录音(不包含提问交流部分),带讲义的视频版本可以见公众号,在那里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 (PS:其实这次录制出了问题,这个音频是补录的……)
前两次内容的回顾:
摹仿欲望(désir mimétique):主体摹仿介体对客体产生的欲望外中介(médiation externe)、内中介(médiation interne)
欲望觊觎介体的存在(l'être),主体“对自身本质有一种不可遏制的厌恶”不能兑现的现代承诺:上帝死了,人应该取而代之承诺无法在自己身上兑现 -> 试图从他者身上寻找幸福的秘密 -> 追求介体所追求的客体(摹仿欲望) -> 摹仿欲望失败 -> 1. 让之前的介体指派新的客体(外中介);2. 更换介体(内中介)
讲座中提到的文字与图片:形而上欲望具有极强的传播性。这个性质有时不易发觉,原因是欲望从甲传到乙,往往走最出乎意料的途径。它遇到的障碍、激起的愤怒、别人欲加于它的羞辱,都可以成为它的门路。——基拉尔《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四)看到计谋不仅没有得逞,反而落得这么悲惨的下场,托美·塞西亚尔说:“参孙·卡拉斯科先生,咱们确实是活该:凡事都是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堂吉诃德疯了,咱们没疯;他毫发未损、眉开眼笑,您却体无完肤、愁眉苦脸。现在嘛,您就说说看吧:一个是真疯,一个是装疯,到底哪个更疯?”——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二,15)“拉曼查的堂吉诃德,你见鬼去吧!……你是个疯子。疯就疯吧,你要是只管自己疯,那也就罢了,可是,你却有本事让一切和你有接触的人都跟着你发疯变傻。不信的话,就请看看你身边的这些先生吧。”——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二,62)在内中介范围里,欲望的传播相当普遍,所以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身边人的介体,自己却懵然不知。而不自觉地成为介体的个人,兴许也不能自发产生欲望,因此他又会去摹仿别人对他的欲望的摹仿。一个起初不过是偶生的念头,到头来会变成强烈的激情。——基拉尔《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四)每个人都摹仿他人,同时又认为自己的欲望产生在先,有高明之处。每个人都认为他人是冷酷无情的折磨狂……两个主体越是接近,越是认同他们的欲望,他们之间的对立就越残酷,也就越没有意义。——基拉尔《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四)他们于是就按说好的方式行动了起来,可是,两个人几乎是在同一个时间发出了驴叫的声音,结果又都因为受了对方的叫声的蒙骗,以为那毛驴已经有了回应而追了过去……——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二,25)真实产生于幻觉,并且给予幻觉一种迷惑人的担保。——基拉尔《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四)于连自有其自身的价值,但是他的价值和他最初的成功毫无关系。主宰其生涯的那些人,对他既没有任何实际的兴趣,也没有半点真实的感情。他们想不出这个年轻人能为他们做什么。使于连身价百倍、青云直上的

时间线:
00:00:13 前两次内容的回顾00:03:07 摹仿欲望的传播性00:07:24 双重中介的虚幻00:11:47 双重中介的特殊形式:卖弄风情00:20:16 主奴关系与受虐狂00:28:54 虚伪:为了欲望而掩饰欲望00:35:44 纨绔风与纨绔子弟00:39:46 加缪《局外人》介绍00:46:17 《局外人》批判与《堕落》00:58:45 浪漫(主义)的谎言:早期与当代浪漫主义01:02:34 浪漫(主义)的谎言:基里洛夫与西西弗斯01:05:45 小说的真实:结尾的转变01:08:25 小说的真实:《红与黑》与《罪与罚》01:12:07 小说的真实:结尾的会合01:13:57 回顾与总结
这是一次线上讲座的录音(不包含提问交流部分),带讲义的视频版本可以见公众号,在那里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 (PS:其实这次录制出了问题,这个音频是补录的……)
前两次内容的回顾:
摹仿欲望(désir mimétique):主体摹仿介体对客体产生的欲望外中介(médiation externe)、内中介(médiation interne)
欲望觊觎介体的存在(l'être),主体“对自身本质有一种不可遏制的厌恶”不能兑现的现代承诺:上帝死了,人应该取而代之承诺无法在自己身上兑现 -> 试图从他者身上寻找幸福的秘密 -> 追求介体所追求的客体(摹仿欲望) -> 摹仿欲望失败 -> 1. 让之前的介体指派新的客体(外中介);2. 更换介体(内中介)
讲座中提到的文字与图片:形而上欲望具有极强的传播性。这个性质有时不易发觉,原因是欲望从甲传到乙,往往走最出乎意料的途径。它遇到的障碍、激起的愤怒、别人欲加于它的羞辱,都可以成为它的门路。——基拉尔《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四)看到计谋不仅没有得逞,反而落得这么悲惨的下场,托美·塞西亚尔说:“参孙·卡拉斯科先生,咱们确实是活该:凡事都是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堂吉诃德疯了,咱们没疯;他毫发未损、眉开眼笑,您却体无完肤、愁眉苦脸。现在嘛,您就说说看吧:一个是真疯,一个是装疯,到底哪个更疯?”——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二,15)“拉曼查的堂吉诃德,你见鬼去吧!……你是个疯子。疯就疯吧,你要是只管自己疯,那也就罢了,可是,你却有本事让一切和你有接触的人都跟着你发疯变傻。不信的话,就请看看你身边的这些先生吧。”——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二,62)在内中介范围里,欲望的传播相当普遍,所以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身边人的介体,自己却懵然不知。而不自觉地成为介体的个人,兴许也不能自发产生欲望,因此他又会去摹仿别人对他的欲望的摹仿。一个起初不过是偶生的念头,到头来会变成强烈的激情。——基拉尔《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四)每个人都摹仿他人,同时又认为自己的欲望产生在先,有高明之处。每个人都认为他人是冷酷无情的折磨狂……两个主体越是接近,越是认同他们的欲望,他们之间的对立就越残酷,也就越没有意义。——基拉尔《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四)他们于是就按说好的方式行动了起来,可是,两个人几乎是在同一个时间发出了驴叫的声音,结果又都因为受了对方的叫声的蒙骗,以为那毛驴已经有了回应而追了过去……——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二,25)真实产生于幻觉,并且给予幻觉一种迷惑人的担保。——基拉尔《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四)于连自有其自身的价值,但是他的价值和他最初的成功毫无关系。主宰其生涯的那些人,对他既没有任何实际的兴趣,也没有半点真实的感情。他们想不出这个年轻人能为他们做什么。使于连身价百倍、青云直上的

1시간 18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