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episodes

我們透過藝術新聞討論藝術與世界的關係,帶來高密度而不失趣的雜談,很棒的那種。

每週三更新

藝情指揮中心,英語:Art Command Center,縮寫ACC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藝情指揮中‪心‬ 提姆、加七、紀翰

    • Arts

我們透過藝術新聞討論藝術與世界的關係,帶來高密度而不失趣的雜談,很棒的那種。

每週三更新

藝情指揮中心,英語:Art Command Center,縮寫ACC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EP168 | 藝術和虛無主義:我們為什麼要活著?

    EP168 | 藝術和虛無主義:我們為什麼要活著?

    本集節目探討了藝術與虛無主義的主題,並嘗試從不同的哲學家和藝術家角度中尋找對生活意義的解答。

    首先,丹麥哲學家齊克果。他主張存在的意義無法僅靠理性思考得到答案,而是需要回歸內心和信仰。這讓我想起了馬克·羅斯科的《無題(黑色和栗色)》,這幅畫深沉的色彩讓人感受到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彷彿在呼喚我們重新審視內心的真實感受。

    接著,叔本華他認為人類的痛苦來自無盡的欲望。對抗虛無主義的方法之一是通過審美,另一種則是禁欲。Odd Nerdrum的《冰島溫泉》正是這種審美的最佳體現。欣賞這些藝術作品時,我們能暫時逃離現實的煩惱與跳多利益思考,感受到片刻的寧靜與安慰。

    尼采提出了權力意志的概念,鼓勵我們自我超越和創造。舟越桂的《另一個人面獸身像》激發了我們對自我的深層反思,這件作品充滿了力量和美感,讓我們感受到精神上的突破,激勵我們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 沙特則強調自由選擇的責任,他認為人的存在是由我們自己創造的。就像《機動戰士鋼彈UC》中的獨角獸鋼彈一樣,它象徵著面對無限可能性的勇氣,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最後,卡繆提醒我們接受生活的無意義,享受當下,並在小事中找到存在的價值。無論是與朋友的歡笑,還是日常生活中的點滴,這些都是我們可以找到的意義,這樣就很足夠了。生活的美好就在於那些細微的瞬間,那些讓我們感到溫暖和幸福的時刻。

    希望這次的討論大家會喜歡。

    #虛無主義 #哲學 #podcast #藝術 #藝術新聞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47 min
    EP167 | 藝情指揮中心面試現場,認真的那種。

    EP167 | 藝情指揮中心面試現場,認真的那種。

    面試,是我們人生中都曾經面對過的一場考試。不管是求學中或求職,面試常常都捉模不定,卻又是關鍵時刻。在這一集裡,我們將模擬一場藝情指揮中心的面試,由我們輪流扮演面試官和應徵者。

    這集帶來了 Damien Hirst 作品年代不實所引發的小危機,和總統就職典禮主視覺的簡單討論。除此之外因為前陣子的面試祭典結束,想讓聽眾們看看我們酷酷的面試內容,除了簡單的問答還有情景題,想知道藝情指揮中心面試都準備甚麼節目以及各自的應試風格,都放在這裡~

    歡迎你到我們的網站來逛逛,裡頭有每集節目的封面和國內外藝術新聞和情報,還有各種社群平台可以追蹤並分享給你的朋友們。
    https://accpodcast.net/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cc_podcast/

    #podcast #藝術 #面試 #ART #DamienHirst #artnew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48 min
    EP166 | 用眼睛看聲音,用耳朵聽畫面 - 張欣語

    EP166 | 用眼睛看聲音,用耳朵聽畫面 - 張欣語

    你看的到音樂,聽的到圖片嗎?

    本集節目訪談邀請到了新生代藝術家張欣語,一起來聽聽這位年輕藝術家平常的生活吧!

    透過這次的訪談可以獲得欣語的:
    A.休閒嗜好 B.各式各樣合作的心得 C.聲音創作的鋩角(mê-kak) D.以上皆是,而且還有更多!
    老師常說,有以上皆是的時候就是選D。歡迎來聽當時和大象體操、林強演出合作上的背後故事;平日創作裡著重的地方和創作手法,演出是怎樣誕生的?想知道更多以及本集彩蛋,歡迎點進來聽這一次的訪談~
    最後面有欣語的尷尬魔幻時刻。

    🎯 欣語個人網站:https://hsiinyu.com/

    🗒️ 以下有統整了訪談中有提到的作品:
    1. 電線竿/漫畫分鏡/狀聲詞_Chaotic City
    2. DAC演出第一段的菌絲生長_Chaotic City
    3. 與大象體操的合作_C-LAB Sound Festival x Elephant Gym;後續:Name x Elephant Gym
    4. reCONNECT 2024: NEW CANVAS
    5. 外星人
    6. 日常的形狀(新竹241)Listen to the Light - routine

    💿 推薦專輯音樂:

    在車上會聽 午夜福音動畫的音樂: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Oh04k_fHYE&list=PL8fowZ7iog9ZKtdpdI-i25WnKJGZEAnC4&index=5
    CORNELIUS POINT POINT of VIEW POINT



    歡迎你到我們的網站來逛逛,裡頭有每集節目的封面和國內外藝術新聞和情報,還有各種社群平台可以追蹤並分享給你的朋友們。
    https://accpodcast.net/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cc_podcast/

    #藝術家 #訪談 #張欣語 #hsiinyu #art #音像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38 min
    EP165 | 如果上街,藝術可以做什麼?

    EP165 | 如果上街,藝術可以做什麼?

    藝術是民主公民身份和個人發展的基礎,所以藝術在社會運動當中能夠發揮非常多的功能。不管是什麼事件或什麼年代,藝術家都會利用他們時代的符號和創作習慣,傳達超越文字的訊息。

    這次為大家準備上街行動的藝術指南,介紹藝術創作如何在街頭遊行、議題聲援發揮影響力。其中提到了猶太哲學家馬丁·布伯(Martin Buber)的理論 I and Thou(我和你),我們在討論與他人產生聯繫時有個要點便是「把人當人看」,聽起來像是無用的話,但是仔細思考看看,在談話溝通時真的有把對方放在對等的水平上嗎?最後除了發生過的案例,也緊急文字簡單訪問了藝術工作行業相關的友人「如果上街,會做甚麼?」,用不一樣的角度來看究竟要怎麼上街。歡迎各位一起點進節目聽聽提姆帶來的上街藝術家案例吧!

    遊行上街容易發生意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護好自己並注意安全。

    過去節目中有提及「和平抗爭」或「抗議」的集數:
    EP21 | 緬甸政變中的藝術抗爭
    EP89 | 總統開溜-斯里蘭卡破產危機中的藝術抗爭
    EP101 | Just stop oil 事件
    EP133 | 2023年美國編劇協會大罷工
    EP163 | 全球校園反以示威潮:如何用藝術和平抵抗。

    參考資料:
    Melody K. Milbrandt. (2010).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Art in Social Movements and Transformation.
    Read, T.V. (2005). The Art of Protest: Culture and Activism from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to the Streets of Seattl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歡迎你到我們的網站來逛逛,裡頭有每集節目的封面和國內外藝術新聞和情報,還有各種社群平台可以追蹤並分享給你的朋友們。
    https://accpodcast.net/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cc_podcast/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47 min
    EP164 | 從村上春樹到藝術史:男性凝視的解讀

    EP164 | 從村上春樹到藝術史:男性凝視的解讀

    🎁🎁2024藝情指揮中心聽眾回饋問卷🎁🎁
    問卷連結:https://www.surveycake.com/s/2YBoN

    上個月提姆在某一集問了大家希望他分享什麼很難的事情?大家的回覆裡面,有兩個引起了他的注意,是截然不同的困難,一個是碎形(Fractal),另一個是男性凝視 (Male Gaze)。

    剛好近期在社群媒體上針對村上春樹作品的討論,引發了廣泛共鳴和爭議,所以我們將深入探討村上春樹小說中的男性凝視,這個概念在文學中的表現。有哪些細節揭示了男性凝視的存在?這些細節又是如何影響我們對角色和故事的理解?

    接著我們會分享川上未映子與村上春樹的訪談,重新認識村上春樹如何看待女性角色在小說中的定位。這段對話充滿了深刻的思考和真誠的交流,對理解村上春樹的創作意圖有很大幫助。

    針對男性凝視,我們將回顧男性凝視在藝術史中的發展,為什麼存在?以什麼樣子存在?造成了什麼問題?為什麼男性凝視不僅是一種觀看方式,而是一種深層次的文化現象。如何在面對和抵抗男性凝視的同時,加入價值多元論的思考。
    從文學到藝術,再到現實生活,希望能帶給大家全新的視角和啟發。

    歡迎你到我們的網站來逛逛,裡頭有每集節目的封面和國內外藝術新聞和情報,還有各種社群平台可以追蹤並分享給你的朋友們。
    https://accpodcast.net/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cc_podcast/

    #藝術 #藝術新聞 #村上春樹 #男性凝視 #Manet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44 min
    EP163 | 全球校園反以示威潮:如何用藝術和平抵抗。

    EP163 | 全球校園反以示威潮:如何用藝術和平抵抗。

    本週,美國多地大學學生發起佔領行動,聲援加薩走廊並反對以色列對加薩的軍事行動,要求美國政府停止對以色列的軍事支援。多個藝術院校如帕森斯設計學院和時尚設計學院等學生也積極參與,進行露營、座談、音樂表演等形式的抗議活動。然而,UCLA的抗議活動引發了暴力對峙和仇恨言論,導致警方和國民兵介入,逮捕了超過2,300人。學生們的行動不僅凸顯了對國際政治的關切,也反映了藝術在社會運動中的重要角色和影響力。這場抗議浪潮可能會對美國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進一步激化政黨間的分歧。

    藝術的和平抗爭往往帶有極大的感染力和話題性,展現出以小博大的力量。例如,俄羅斯藝術家 Pyotr Pavlensky 在紅場以極端方式抗議警察國家的現象,他不僅用身體藝術表達反抗,甚至用極端的自我犧牲引起廣泛關注。此外,巴黎的 On the Spot Parkour 團隊則利用城市跑酷,關掉街道的燈光以抗議能源浪費,將運動融入社會議題中。烏干達氣候活動家 Vanessa Nakate 和其他年輕活動家則在國際會議上用簡單的標語行動直接傳達他們的訴求,有效地提高了公眾對氣候問題的認識。

    此外,藝術事件還有新北三峽李梅樹紀念館看板爭議,時隔那麼多年,畫家李石樵的作品「橫臥裸婦」再次收到了下架的通知,但放心這次只有下架看板,美術館還是有得看。

    這些例子展示了藝術不僅能夠引發討論和思考,也能夠成為推動社會和政治變革的強大力量。歡迎大家一同思考藝術如何以小博大!

    🪂 26:54 跳過激烈案例的安全降落處

    本集節目合作展覽: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2024.9.1(採預約日期、時段入場)
    展出地點:奇美博物館 一樓特展廳

    歡迎你到我們的網站來逛逛,裡頭有每集節目的封面和國內外藝術新聞和情報,還有各種社群平台可以追蹤並分享給你的朋友們。
    https://accpodcast.net/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cc_podcast/

    #藝術 #藝術新聞 #美國 #校園抗議 #StudenforGaza #Palestine #Israel #國際新聞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34 min

Top Podcasts In Arts

Liepājas teātra pīpētavas sarunas
liepajasteatris
«Закладка» с Екатериной Шульман и Галиной Юзефович
Эхо Подкасты
UI Breakfast: UI/UX Design and Product Strategy
Jane Portman
Kultūras rondo
Latvijas Radio 1
Культовые книги с Евгением Кайдаловым и Игорем Поповым
Евгений Кайдалов и Игорь Попов
16 at WW1
Tristan

You Might Also Like

標準鳥生活
研愷/Kai & 維維/Wayne
BBFFMF
十六還有跌倒凱
百靈果 News
Bailingguo News
乖,你聽畫
葵花子
博音
曾博恩
跳脫Do式圈
The DoDo Men - 嘟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