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集

美国之音中文广播《时事经纬》重点报道美国、世界和中国、香港、台湾的新闻大事,内容包括美国之音驻世界各地记者的报道,其中有中文部记者和特约记者的采访报道,背景报道、世界报章杂志文章介绍以及新闻评论等等。

时事经纬 - 美国之‪音‬ 美国之音影音

    • 新聞

美国之音中文广播《时事经纬》重点报道美国、世界和中国、香港、台湾的新闻大事,内容包括美国之音驻世界各地记者的报道,其中有中文部记者和特约记者的采访报道,背景报道、世界报章杂志文章介绍以及新闻评论等等。

    【时事经纬】(2024年6月27日)美国驻中国大使批评中国在俄乌战争中站在俄罗斯一边; 日籍母子苏州遇袭,中国又称“偶发事件” 分析:官方放任民怨仇外; 2024环太军演即将登场,“击沉”演

    【时事经纬】(2024年6月27日)美国驻中国大使批评中国在俄乌战争中站在俄罗斯一边; 日籍母子苏州遇袭,中国又称“偶发事件” 分析:官方放任民怨仇外; 2024环太军演即将登场,“击沉”演

    【时事经纬】(2024年6月27日)
    - 美国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周三批评中国在乌克兰战争中站在俄罗斯一边,称允许中国公司向俄罗斯出售零部件以加强其工业防御基础是一个“重大错误”。
    -中国外交部星期二(6月25日)定调,一对日籍母子在苏州被刺伤事件为“偶发事件”。这是继4名美国教师两周前在东北吉林遭砍后,本月的第二起外籍人士遭袭事件。旅日观察人士说,虽行凶动机尚待调查,但若是中国民众因经济下行或民怨累积而衍生的仇外行为,恐是中国战狼外交留下的恶果。

    • 30 分鐘
    【时事经纬】(2024年6月26日) 苏州日侨校车持刀行凶嫌犯已被拘捕,“偶发”频率越来越高;英国向中国出口大批军事设备 武器禁运形同虚设;秦刚消失一周年,中共三中全会人事布局如何异

    【时事经纬】(2024年6月26日) 苏州日侨校车持刀行凶嫌犯已被拘捕,“偶发”频率越来越高;英国向中国出口大批军事设备 武器禁运形同虚设;秦刚消失一周年,中共三中全会人事布局如何异

    【时事经纬】(2024年6月26日)
    - 中国警方周二(6月25日)宣布拘捕了一名涉嫌在苏州高新区一公交站台上持刀行凶,造成三人受伤的男子。伤者中有两人是日籍人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周二的记者会回答问题时再次表示,警方初步判断这个事情是一个“偶发事件”。“类似这样的偶发事件,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可能发生,”她说。
    - 根据英国商业和贸易部(DBT)本月公布的数据,尽管自2022年5月起英国对中国实施了武器禁运,但英国政府去年仍批准了价值256亿英镑的军事设备及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设备销往中国。这使得中国成为2023年英国最大的军事相关设备出口目的地。

    • 30 分鐘
    时事经纬 (2024年6月25日)回应中国新规,台湾总统:民主非罪、中国无权制裁;菲防长:中国使用非法武力故意阻拦菲补给任务,冲突并非误会;国会改革覆议案败阵,台湾民进党:决战释宪 - 6

    时事经纬 (2024年6月25日)回应中国新规,台湾总统:民主非罪、中国无权制裁;菲防长:中国使用非法武力故意阻拦菲补给任务,冲突并非误会;国会改革覆议案败阵,台湾民进党:决战释宪 - 6

    时事经纬(2024年6月25日) 1 台湾总统赖清德星期一(6月24日)表示,“民主不是犯罪,专制才是罪恶”,并指出中国无权制裁台湾人民。赖清德此番言论是回应中国国安部等五部委上周五(6月21日)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中国威胁“惩治台独顽固分子”,而且强调犯行重者依法可处死刑。
    2 菲律宾国防部长吉尔伯托·特奥多罗(Gilberto Teodoro)表示,中国上周在南中国海使用“侵略性及非法武力”阻挠菲律宾的补给使命,而这次造成至少一位菲律宾水手受伤的海上事件,既不是一次误解也不是一次事故。

    • 30 分鐘
    时事经纬(2024年6月22日) 习近平继续整训军队,心知肚明军可能队不听话;中国核武库扩大,全球核竞赛恐在所难免;海外拆墙运动负责人申请政庇失败;日本制裁帮助俄罗斯的中港企业 - 6月 2

    时事经纬(2024年6月22日) 习近平继续整训军队,心知肚明军可能队不听话;中国核武库扩大,全球核竞赛恐在所难免;海外拆墙运动负责人申请政庇失败;日本制裁帮助俄罗斯的中港企业 - 6月 2

    - 中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6月17日至19日在陕西延安召开。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持续深化政治整训”,等等。习近平不断强调“政治建军”释放出什么信号?
    - 瑞典智库报告指出,中国核武库的扩增速度超越他国,并推估有24枚核弹头首次列入“经常性战备”。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实际的核武库可能比该报告预估的更大。如果以此发展下去,中俄联手的核威慑很可能会让美国面临全新的三元吓阻,迫使美国不得不扩增其核武库规模。这也意味着全球核竞赛的重启恐怕在所难免。

    • 30 分鐘
    时事经纬(2024年6月21日) 美议员称,俄朝言欢北京是推手;中共三中全会姗姗来迟,习近平有什么部署?李强访澳呼吁搁置分歧,澳大利亚原则不会改;查税私企哀鸿遍野,中共揭不开锅了? -

    时事经纬(2024年6月21日) 美议员称,俄朝言欢北京是推手;中共三中全会姗姗来迟,习近平有什么部署?李强访澳呼吁搁置分歧,澳大利亚原则不会改;查税私企哀鸿遍野,中共揭不开锅了? -

    - 延宕数月的中共二十大三中全会终于要在下个月登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为什么一反他前两届任期的常态,把按惯例应该去年9、10月召开的三中全会推迟到今年7月?习近平在这次会议上将推出哪些重大施政方针?35年的政治改革还能否列入会议的日程?
    - 中国总理七年后再次访问澳大利亚。专家认为,澳中关系趋向稳定,但澳大利亚依然以维护国家安全与印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重要原则。

    • 30 分鐘
    时事经纬(2024年6月20日) 赖清德总统召开执政满月记者会;布林肯警告,中国 “必须停止”支持俄罗斯;北京高调纪念黄埔百年,不提剿共;万吨大驱对联合军演,习近平与美国针锋相对? - 6

    时事经纬(2024年6月20日) 赖清德总统召开执政满月记者会;布林肯警告,中国 “必须停止”支持俄罗斯;北京高调纪念黄埔百年,不提剿共;万吨大驱对联合军演,习近平与美国针锋相对? - 6

    - 台湾总统赖清德在星期三 (6月19日) 召开的就职满月记者会上强调,台湾会充实国防,“靠实力”达到真正的和平。 赖清德表示,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是台湾社会共识,而他身为总统的职责,就是要守护国家主权,维护民主宪政体制。

    -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周二(6月18日)表示,中国对俄罗斯国防工业基础的支持“必须停止”。布林肯当天上午与来访华盛顿的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会面并出席联合记者会。他谴责中国支持俄罗斯战争,并表示将继续支持乌克兰抵抗侵略。

    • 30 分鐘

關於新聞的熱門 Podcast

Hong Kong Today
RTHK.HK
World News Tonight with David Muir
ABC News
Global News Podcast
BBC World Service
財經華爾街
RTHK.HK
WSJ Tech News Briefing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報導者 The Reporter

你可能也會喜歡

404档案馆
中国数字时代
王志安的播客Wang’s Podcast
王志安
不明白播客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时事大家谈 - 美国之音
美国之音
亚太报道
RFA
華視三國演議
華視新聞

Voice of America的更多節目

VOA Learning English Podcast - VOA Learning English
VOA Learning English
时事大家谈 - 美国之音
美国之音
Arts & Culture - VOA Learning English
VOA Learning English
時事經緯 - 美國之音
VOA
学英语音频 - 美国之音
美国之音
South Sudan In Focus  - VOA Africa
VOA Af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