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min

【17】游戏博士:和33亿玩家一起逍遥游、看世‪界‬ 我是女博士

    • How To

绝大部分人玩游戏是为了休闲、快乐、放轻松,但也有人玩游戏是为了分析、研究、发论文。本期节目,我们的嘉宾是一位做游戏研究的女博士,她告诉我们:游戏研究,到底是在研究什么?所谓的“游戏素养”究竟是什么东西?带着研究的目的去打游戏,别扭吗?在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开疆拓土,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本期嘉宾】
孙静,游戏学者,南开大学与弗吉尼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为西交利物浦大学文化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兴趣为人机交互、XR、游戏文化、新媒体与社会。新著《嬉游志:透过电子游戏看世界》即将上市。
【本期知识点】
游戏评论
Clara Fernández-Vara. Introduction to Game Analysis (3rd Edition), Routledge, 2024.
与文学、电影等媒介一样,电子游戏也有独特的形式元素。纽约大学游戏中心教授费尔南德-瓦拉的《游戏分析导论》,简明清晰,不仅告诉我们从那些元素入手去理解游戏,而且还配有游戏评论范文,是国外游戏课程的常用教材。
张舸、孙静/主编,《全球电竞文化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
本书采用学术论文、专题讲座、学术对谈的方式,深度解读电竞文化。它以地域电竞历史文化为基调,将电子竞技理解为一种基于具体社会历史语境的文化现象,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和历史文化之间的协同作用去激发基于具体语境的知识,涵盖体育科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等不同人群,让电竞研究这个新兴领域成为开展跨国跨学科合作的良好契机,旨在为国内外的电竞研究者、电竞政策制定者、电竞从业者以及未来有志于加入该领域的年轻人提供有力的参考。
邓剑/编译,《探寻游戏王国里的宝藏:日本游戏批评文选》,上海书店出版社,2020年。
本书收录了13篇日本近40年来最重要的游戏批评文章,涉及日本游戏文化的独特性、日本游戏玩家的主体性、日本学者对游戏批评理论的创造性思考等议题,旨在以日本的游戏批评为参照,促进中国游戏批评的发展。
孙静、邓剑/主编,《中国游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
为了探索中文语境下的游戏研究范式及路径,本书共收录了十余篇首次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章,涵盖游戏历史、游戏批评、游戏产业、游戏创新等多个主题。本书立足中国本土,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跨学科视角,聚焦游戏文化的生产、消费和传播,力争勾勒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游戏文化发展脉络,为学者、大众和产业提供有效的参考。
游戏素养
詹姆斯·保罗·吉/著,《游戏改变学习:游戏素养、批判性思维与未来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本书从语言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出发,结合作者沉浸式的游戏体验,从中总结出36条有趣又有效的学习原则。作为全球游戏素养的奠基人之一,作者詹姆斯•保罗•吉不仅对游戏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也获得了游戏设计师的高度认同。
游戏设计
Tracy Fullerton. Game Design Workshop: A Playcentric Approach to Creating Innovative Games (5th Edition), CRC Press, 2024.
本书以玩法设计为核心,系统地讲解了游戏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从游戏的结构到游戏的形式、戏剧和动态元素,再到原型制作和测试,直至游戏的优化和发行,覆盖游戏设计的各个方面,适合不同阶段的游戏设计师阅读,尤其适合没有编程基础的游戏设计爱好者。自第一版问世,本书一直是国外游戏设计课程的经典教材,备受学界和产业的赞誉。
赛利亚·霍登特/著,《玩家心理学:神经科学、用户体验与游戏设计

绝大部分人玩游戏是为了休闲、快乐、放轻松,但也有人玩游戏是为了分析、研究、发论文。本期节目,我们的嘉宾是一位做游戏研究的女博士,她告诉我们:游戏研究,到底是在研究什么?所谓的“游戏素养”究竟是什么东西?带着研究的目的去打游戏,别扭吗?在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开疆拓土,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本期嘉宾】
孙静,游戏学者,南开大学与弗吉尼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为西交利物浦大学文化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兴趣为人机交互、XR、游戏文化、新媒体与社会。新著《嬉游志:透过电子游戏看世界》即将上市。
【本期知识点】
游戏评论
Clara Fernández-Vara. Introduction to Game Analysis (3rd Edition), Routledge, 2024.
与文学、电影等媒介一样,电子游戏也有独特的形式元素。纽约大学游戏中心教授费尔南德-瓦拉的《游戏分析导论》,简明清晰,不仅告诉我们从那些元素入手去理解游戏,而且还配有游戏评论范文,是国外游戏课程的常用教材。
张舸、孙静/主编,《全球电竞文化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
本书采用学术论文、专题讲座、学术对谈的方式,深度解读电竞文化。它以地域电竞历史文化为基调,将电子竞技理解为一种基于具体社会历史语境的文化现象,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和历史文化之间的协同作用去激发基于具体语境的知识,涵盖体育科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等不同人群,让电竞研究这个新兴领域成为开展跨国跨学科合作的良好契机,旨在为国内外的电竞研究者、电竞政策制定者、电竞从业者以及未来有志于加入该领域的年轻人提供有力的参考。
邓剑/编译,《探寻游戏王国里的宝藏:日本游戏批评文选》,上海书店出版社,2020年。
本书收录了13篇日本近40年来最重要的游戏批评文章,涉及日本游戏文化的独特性、日本游戏玩家的主体性、日本学者对游戏批评理论的创造性思考等议题,旨在以日本的游戏批评为参照,促进中国游戏批评的发展。
孙静、邓剑/主编,《中国游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
为了探索中文语境下的游戏研究范式及路径,本书共收录了十余篇首次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章,涵盖游戏历史、游戏批评、游戏产业、游戏创新等多个主题。本书立足中国本土,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跨学科视角,聚焦游戏文化的生产、消费和传播,力争勾勒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游戏文化发展脉络,为学者、大众和产业提供有效的参考。
游戏素养
詹姆斯·保罗·吉/著,《游戏改变学习:游戏素养、批判性思维与未来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本书从语言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出发,结合作者沉浸式的游戏体验,从中总结出36条有趣又有效的学习原则。作为全球游戏素养的奠基人之一,作者詹姆斯•保罗•吉不仅对游戏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也获得了游戏设计师的高度认同。
游戏设计
Tracy Fullerton. Game Design Workshop: A Playcentric Approach to Creating Innovative Games (5th Edition), CRC Press, 2024.
本书以玩法设计为核心,系统地讲解了游戏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从游戏的结构到游戏的形式、戏剧和动态元素,再到原型制作和测试,直至游戏的优化和发行,覆盖游戏设计的各个方面,适合不同阶段的游戏设计师阅读,尤其适合没有编程基础的游戏设计爱好者。自第一版问世,本书一直是国外游戏设计课程的经典教材,备受学界和产业的赞誉。
赛利亚·霍登特/著,《玩家心理学:神经科学、用户体验与游戏设计

57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