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min

HW5:預防勝於治療。健保不見得讓你更健康‪!‬ Dr. Henry Wu吳佳鴻醫師- Your Channel To Health

    • Nutrition

「預防疾病、促進健康」跟「有病才治病」是截然不同思維,背後也代表截然不同行為。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是積極主動做出改變、有所作為,讓自己更健康,避免疾病發生。有病才治病:是平常沒作為,等到有症狀才就醫、被診斷、吃藥、控制症狀。預防勝於治療。面對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代謝症候群、肥胖、癌症、心臟病、腦中風、失智症、退化性疾病、慢性發炎...等)更是如此。積極作為來預防疾病、讓自己更健康,才能避免未來耗費更多資源來治病,而且賠上自己的生活品質,所以預防才是更節省資源的做法。但不痛不癢時,沒人想改變自己的飲食跟生活習慣,這是人性。臺灣舉世稱羨的健保制度,目標是治病,是讓大家有病治得起,是保障大家的就醫權利,但真正投注在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資源跟措施非常稀少。因此,以為有健保制度,自己就可以更健康,那是緣木求魚、大錯特錯。因為能夠給自己健康的,不是健保制度,不是醫護人員,是自己!

「預防疾病、促進健康」跟「有病才治病」是截然不同思維,背後也代表截然不同行為。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是積極主動做出改變、有所作為,讓自己更健康,避免疾病發生。有病才治病:是平常沒作為,等到有症狀才就醫、被診斷、吃藥、控制症狀。預防勝於治療。面對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代謝症候群、肥胖、癌症、心臟病、腦中風、失智症、退化性疾病、慢性發炎...等)更是如此。積極作為來預防疾病、讓自己更健康,才能避免未來耗費更多資源來治病,而且賠上自己的生活品質,所以預防才是更節省資源的做法。但不痛不癢時,沒人想改變自己的飲食跟生活習慣,這是人性。臺灣舉世稱羨的健保制度,目標是治病,是讓大家有病治得起,是保障大家的就醫權利,但真正投注在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資源跟措施非常稀少。因此,以為有健保制度,自己就可以更健康,那是緣木求魚、大錯特錯。因為能夠給自己健康的,不是健保制度,不是醫護人員,是自己!

12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