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min

分別世間品第三 (九十九頌‪)‬ Atisha

    • Buddhism

阿毘達磨俱舍論本頌(說一切有部)
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分別世界品第三(九十九頌)
 地獄傍生鬼  人及六欲天 
 名欲界二十  由地獄洲異 
 此上十七處  名色界於中 
 三靜慮各三  第四靜慮八 
 無色界無處  由生有四種 
 依同分及命  令心等相續 
 於中地獄等  自名說五趣 
 唯無覆無記  有情非中有 
 身異及想異  身異同一想 
 翻此身想一  并無色下三 
 故識住有七  餘非有損壞 
 應知兼有頂  及無想有情 
 是九有情居  餘非不樂住 
 四識住當知  四蘊唯自地 
 說獨識非住  有漏四句攝 
 於中有四生  有情謂卵等 
 人傍生具四  地獄及諸天 
 中有唯化生  鬼通胎化二 
 死生二有中  五蘊名中有 
 未至應至處  故中有非生 
 如穀等相續  處無間續生 
 像實有不成  不等故非譬 
 一處無二並  非相續二生 
 說有健達縛  及五七經故 
 此一業引故  如當本有形
本有謂死前  居生剎那後 
 同淨天眼見  業通疾具根 
 無對不可轉  食香非久住 
 倒心趣欲境  濕化染香處 
 天首上三橫  地獄頭歸下 
 一於入正知  二三兼住出 
 四於一切位  及卵恒無知 
 前三種入胎  謂輪王二佛 
 業智俱勝故  如次四餘生 
 無我唯諸蘊  煩惱業所為 
 由中有相續  入胎如燈焰 
 如引次第增  相續由惑業 
 更趣於餘世  故有輪無初 
 如是諸緣起  十二支三際 
 前後際各二  中八據圓滿 
 宿惑位無明  宿諸業名行 
 識正結生蘊  六處前名色 
 從生眼等根  三和前六處 
 於三受因異  未了知名觸 
 在婬愛前受  貪資具婬愛 
 為得諸境界  遍馳求名取 
 有謂正能造  牽當有果業 
 結當有名生  至當受老死 
 傳許約位說  從勝立支名 
 於前後中際  為遣他愚惑 
 三煩惱二業  七事亦名果 
 略果及略因  由中可比二 
 從惑生惑業  從業生於事 
 從事事惑生  有支理唯此 
 此中意正說  因起果已生 
 明所治無明  如非親實等 
 說為結等故  非惡慧見故 
 與見相應故  說能染慧故 
 名無色四蘊  觸六三和生 
 五相應有對  第六俱增語
 明無明非二  無漏染污餘 
 愛恚二相應  樂等順三受 
 從此生六受  五屬身餘心 
 此復成十八  由意近行異 
 欲緣欲十八  色十二上三 
 二緣欲十二  八自二無色 
 後二緣欲六  四自一上緣 
 初無色近分  緣色四自一 
 四本及三邊  唯一緣自境 
 十八唯有漏  餘已說當說 
 此中說煩惱  如種復如龍 
 如草根樹莖  及如糠裹米 
 業如有糠米  如草藥如花 
 諸異熟果事  如成熟飲食 
 於四種有中  生有唯染污 
 由自地煩惱  餘三無色三 
 有情由食住  段欲體唯三 
 非色不能益  自根解脫故 
 觸思識三食  有漏通三界 
 意成及求生  食香中有起 
 前二益此世  所依及能依 
 後二於當有  引及起如次 
 斷善根與續  離染退死生 
 許唯意識中  死生唯捨受 
 非定無心二  二無記涅槃 
 漸死足齊心  最後意識滅 
 下人天不生  斷末摩水等 
 止邪不定聚  聖造無間餘 
 安立器世間  風輪最居下 
 其量廣無數  厚十六洛叉 
 次

阿毘達磨俱舍論本頌(說一切有部)
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分別世界品第三(九十九頌)
 地獄傍生鬼  人及六欲天 
 名欲界二十  由地獄洲異 
 此上十七處  名色界於中 
 三靜慮各三  第四靜慮八 
 無色界無處  由生有四種 
 依同分及命  令心等相續 
 於中地獄等  自名說五趣 
 唯無覆無記  有情非中有 
 身異及想異  身異同一想 
 翻此身想一  并無色下三 
 故識住有七  餘非有損壞 
 應知兼有頂  及無想有情 
 是九有情居  餘非不樂住 
 四識住當知  四蘊唯自地 
 說獨識非住  有漏四句攝 
 於中有四生  有情謂卵等 
 人傍生具四  地獄及諸天 
 中有唯化生  鬼通胎化二 
 死生二有中  五蘊名中有 
 未至應至處  故中有非生 
 如穀等相續  處無間續生 
 像實有不成  不等故非譬 
 一處無二並  非相續二生 
 說有健達縛  及五七經故 
 此一業引故  如當本有形
本有謂死前  居生剎那後 
 同淨天眼見  業通疾具根 
 無對不可轉  食香非久住 
 倒心趣欲境  濕化染香處 
 天首上三橫  地獄頭歸下 
 一於入正知  二三兼住出 
 四於一切位  及卵恒無知 
 前三種入胎  謂輪王二佛 
 業智俱勝故  如次四餘生 
 無我唯諸蘊  煩惱業所為 
 由中有相續  入胎如燈焰 
 如引次第增  相續由惑業 
 更趣於餘世  故有輪無初 
 如是諸緣起  十二支三際 
 前後際各二  中八據圓滿 
 宿惑位無明  宿諸業名行 
 識正結生蘊  六處前名色 
 從生眼等根  三和前六處 
 於三受因異  未了知名觸 
 在婬愛前受  貪資具婬愛 
 為得諸境界  遍馳求名取 
 有謂正能造  牽當有果業 
 結當有名生  至當受老死 
 傳許約位說  從勝立支名 
 於前後中際  為遣他愚惑 
 三煩惱二業  七事亦名果 
 略果及略因  由中可比二 
 從惑生惑業  從業生於事 
 從事事惑生  有支理唯此 
 此中意正說  因起果已生 
 明所治無明  如非親實等 
 說為結等故  非惡慧見故 
 與見相應故  說能染慧故 
 名無色四蘊  觸六三和生 
 五相應有對  第六俱增語
 明無明非二  無漏染污餘 
 愛恚二相應  樂等順三受 
 從此生六受  五屬身餘心 
 此復成十八  由意近行異 
 欲緣欲十八  色十二上三 
 二緣欲十二  八自二無色 
 後二緣欲六  四自一上緣 
 初無色近分  緣色四自一 
 四本及三邊  唯一緣自境 
 十八唯有漏  餘已說當說 
 此中說煩惱  如種復如龍 
 如草根樹莖  及如糠裹米 
 業如有糠米  如草藥如花 
 諸異熟果事  如成熟飲食 
 於四種有中  生有唯染污 
 由自地煩惱  餘三無色三 
 有情由食住  段欲體唯三 
 非色不能益  自根解脫故 
 觸思識三食  有漏通三界 
 意成及求生  食香中有起 
 前二益此世  所依及能依 
 後二於當有  引及起如次 
 斷善根與續  離染退死生 
 許唯意識中  死生唯捨受 
 非定無心二  二無記涅槃 
 漸死足齊心  最後意識滅 
 下人天不生  斷末摩水等 
 止邪不定聚  聖造無間餘 
 安立器世間  風輪最居下 
 其量廣無數  厚十六洛叉 
 次

18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