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afleveringen

「視像新聞」由新聞部編製,為大家精選當天新聞,探討時事。

香港電台:視像新‪聞‬ RTHK.HK

    • Nieuws

「視像新聞」由新聞部編製,為大家精選當天新聞,探討時事。

    • video
    上任兩周年|定義財政資助潛逃者 林定國:直接間接供資金都違法

    上任兩周年|定義財政資助潛逃者 林定國:直接間接供資金都違法

    特區政府早前根據《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刊憲指明對潛逃英國的6人實施限制,包括禁止向他們提供資金等。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接受本台《上任兩周年》系列專訪時解釋,限制財政支持的目的,是減少對方利用財政資源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活動,因此不論是直接或間接提供資金都可能違法。

    被問到訂閱了6人的YouTube頻道、追蹤他們的社交專頁有沒有問題,林定國說,市民可以用常理判斷自己是否間接提供財政支持,當中不涉及法律知識,正如他給錢朋友,無理由不知道對方會將錢交予妻子,不可以以此作為辯解。

    《香港國安法》實施近4年,在高等法院審理的相關案件,均不設陪審團。林定國指出,以近日的國安案件可見,法官判案亦面對媒體質疑,靠自身經驗抵受壓力,反問身為普通市民的陪審員如何承受這些壓力,能否做到公公道道。

    他又提到,正如電影情節,陪審團作出裁決時不會交代理由,相反法院會有詳細判決理由,就公平審訊而言,三名法官審理案件甚至較陪審團優勝。

    • video
    上任兩周年|林定國:《願榮光》案沒漏招 改編改歌詞亦違禁令

    上任兩周年|林定國:《願榮光》案沒漏招 改編改歌詞亦違禁令

    律政司早前就歌曲《願榮光》禁制令案上訴得直,影片分享平台YouTube其後限制在香港境內瀏覽32條有關被禁制片段連結,不過同一平台仍可搜索到不少版本的相關歌曲。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接受本台《上任兩周年》系列專訪,否認律政司「漏招」,強調廣播或表演一首歌,其中帶有煽動目的或誤導他人以為是香港的「國歌」,已是違反禁制令。

    他表示,禁制令不限於32條影片,即使經過改編,但實際上令人知道是相關歌曲,亦會違反禁令,就算改一個歌詞、一隻字、一粒音,都無法逃避。

    《維護國家安全條例》3月通過,當局上月底以涉嫌「煽動意圖的相關罪行」拘捕鄒幸彤等人,指他們利用「某個將至的敏感日子」持續發布具煽動意圖帖文。林定國指出,當局針對的是煽動行為,並非「日子」,不理是「六四」、「六三」、「六二」、「六一」,只要相關言行構成煽動意圖,都有被起訴風險。

    至於有「FDNOL」、「光時」字眼的穿戴,在公開場合舉起「五一」手勢,林定國表示,同樣要視乎「環境」、「時間」、「地點」,判斷當事人意圖,強調「光時」本身不是禁忌詞。

    • video
    上任兩周年|林定國:海外法官有貢獻 惟沒有亦非「死人冧樓」

    上任兩周年|林定國:海外法官有貢獻 惟沒有亦非「死人冧樓」

    兩名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近日請辭,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接受本台《上任兩周年》系列專訪時回應,海外法官「有人來有人走」很正常,《香港國安法》生效後亦有人加入,而相關制度不設人數限額。

    對於近日坊間有聲音質疑海外法官制度存在價值,林定國表示,沒有海外法官不會「死人冧樓」,本港各級法院只有終審法院設海外法官,以每年終審庭處理的案件屈指可數,香港維持高水平法治的功勞大部分歸功於本地法官,但並不代表沒海外法官也無所謂,他們參與審訊有助本港發展國際化法律環境。

    林定國說,自己尊重辭職的岑耀信過去對香港的貢獻,但不認同對方撰文批評47人顛覆政權案裁決「站不住腳」。林定國提到,社會珍惜司法獨立,期望法庭無畏無懼審案,相關案件未審結,岑耀信評論案件,無可能不知道會對審案的法官造成壓力。

    另外,林定國在專訪又提到,國家安全教育涉及身份認同、法治觀念,要培養價值觀必須從小做起,全港市民一歲到一百歲,一日不死這都是重要的事情,他特別希望向年輕人傳授相關知識,亦希望與他們多互動,協助他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 video
    洪水橋寮屋檢獲毒品約1300萬元 部分以茶葉包裝袋作掩飾

    洪水橋寮屋檢獲毒品約1300萬元 部分以茶葉包裝袋作掩飾

    警方在元朗檢獲市值約1300萬元的毒品及電子煙油等,兩男兩女涉嫌「販毒」及管有「第一部毒藥」被捕。

    元朗警區行動主任總督察彭智偉說,昨日在洪水橋的一個寮屋單位,搜獲約28公斤的懷疑氯胺酮、36克懷疑冰毒及大約800克電子煙油,部分毒品以茶葉包裝袋包裝作掩飾,相信已運作了兩個月,其中一名被捕男子報稱從事建築業,其餘三人報稱無業。

    • video
    謝展寰:有必要修例規管燃料用氫氣

    謝展寰:有必要修例規管燃料用氫氣

    政府發表《香港氫能發展策略》,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現時《氣體安全條例》無包括作燃料用的氫氣,有必要修例規管。

    他又表示,香港現時用的煤氣,有一半是氫氣,認為在家居輸送管道方面香港有獨特優勢,可以發展使用潛能。

    • video
    垃圾焚燒發電設施I・PARK1預計明年投入運作

    垃圾焚燒發電設施I・PARK1預計明年投入運作

    位於石鼓洲旁人工島上的垃圾焚燒發電設施I・PARK1,目前正在進行樓宇及結構等工程,預計明年投入運作,每天處理約3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

    至於位於屯門曾咀的第二座焚燒發電設施I・PARK2,當局最新預計建築期由72個月縮減至54個月,有望提早約一年半完成,屆時固體廢物處理量可由每日4000公噸增加至每日6000公噸。

    環保署表示,兩個焚化設施落成後,期望可達到2035年零廢堆填的目標。

Top-podcasts in Nieuws

Vandaag Inside Oranje
Vandaag Inside Oranje
Maarten van Rossem - De Podcast
Tom Jessen en Maarten van Rossem / Streamy Media
Boekestijn en De Wijk
BNR Nieuwsradio
Weer een dag
Marcel van Roosmalen & Gijs Groenteman
NRC Vandaag
NRC
de Volkskrant Elke Dag
de Volkskrant

Suggesties voor jou

英式英語一分鐘 with 蕭叔叔 2021
RTHK.HK
Sparksine廣東話讀書會Podcast --With Isaac
Isaac Wong from Sparksine
齋傾唔做
齋老味
不明白播客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新聞特寫
RTHK.HK
Bloomberg Businessweek
Bloomberg

Meer van RTHK

香港電台:中華五千年
RTHK.HK
講東講西
RTHK.HK
午間新聞天地
RTHK.HK
Hong Kong Today
RTHK.HK
香港電台:古今風雲人物
RTHK.HK
香港家書
RTHK.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