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 afleveringen

《島嶼共聲.傾聽台灣》要帶您透過聲音,傾聽自然,紀錄這片土地的靈性之美,探索人與環境、人與土地、人與其他物種之間的關係。這些紀錄,可能美麗,可能哀愁;可能在台灣的任何一座山林,任何一片海岸,任何一個季節,持續發生著;在過去,也在這時和未來。我們一同傾聽,一同反芻,一同思考,一同行動。讓我們一同與島嶼共聲。

本節目由緯創人文基金會贊助播出

IC之音|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IC之音,你的隨身談資庫

    • Wetenschap

《島嶼共聲.傾聽台灣》要帶您透過聲音,傾聽自然,紀錄這片土地的靈性之美,探索人與環境、人與土地、人與其他物種之間的關係。這些紀錄,可能美麗,可能哀愁;可能在台灣的任何一座山林,任何一片海岸,任何一個季節,持續發生著;在過去,也在這時和未來。我們一同傾聽,一同反芻,一同思考,一同行動。讓我們一同與島嶼共聲。

本節目由緯創人文基金會贊助播出

    永續、固碳、增匯,島嶼構竹新銳建築展讓竹材回到日常生活

    永續、固碳、增匯,島嶼構竹新銳建築展讓竹材回到日常生活

    進入21世紀,永續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關鍵詞;每個領域,都在研究該如何減碳護地球,包含建築業。

    根據聯合國統計,建築與營建部門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占全球總排放量的38%。因此,在追求永續的當下,建築業也在思考如綠建築、永續建材等解方。有些建築師則重新回過頭在建築中運用自然素材,例如竹子。

    台灣竹會理事長暨陽明交大建築所所長許倍銜指出,現在世界各國都在關注竹構建築,原因是竹林的固碳力為針闊葉混合林的3~6倍,而且相較樹木至少要30、40年才能成材,竹子只要4年就能使用。此外,竹林也要定期更新利用,才能發揮固碳和商品價值,對於目前全球重視的「淨零碳排」議題可創造巨大貢獻。

    然而,竹子是非常有個性的素材,每根竹子各自長短粗細不同,且中空有結,利用上較木材不便,在在挑戰著建築師的創意與能力。自2021年起,台灣竹會和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推動「竹構人才培育計畫」,引導年輕世代設計師與大專學生投入竹構造的學習與實驗,並藉由設計、實作以及公開展示的過程,探索竹材應用於當代建築領域的機會與挑戰。第3屆「島嶼構竹」新銳建築展策展人葉育鑫表示,今年展覽延續前兩屆的基礎,希望打造出更貼近民眾生活的竹構築作品,也讓民眾對竹構產生信心。

    走訪陽明交通大學光復校區,便可以看到5件極富創意的作品,建築師運用竹子打造出獨特的空間,引領觀眾親近使用。如建築設計師郭恩愷的《橋繭》,首度使用「蒸汽彎曲木」工法應用於竹構上,將竹螺旋環繞成拱,仿效蟲隻作繭依附於落羽松環湖步道的小橋上。陽明交大建築所助理教授曾令理的《蜷蜷亭》,打造出蜷曲型態的半室內涼亭,挑戰了如何將野性的竹材,建構出數位設計中的序列感,同時兼具精準性與平滑性。

    「島嶼構竹」帶領民眾重新認識竹構造的潛力,但要讓竹構真正進入當代建築,挑戰不少。台灣竹會理事長許倍銜認為,法規與成本是兩大關卡。此外,相關竹構人力短缺也是一大問題,因此台灣竹會透過竹構設計人才培育計畫,有系統地將竹工藝進行傳承、復興。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2024島嶼構竹新銳建築展,與竹子這位舊識再相逢,也看竹材如何在建築師的創意與努力下,展現出強大的美學和功能性。

    • 23 min.
    把握鳥類攝影Dos & Don’ts,邀您參與國家地理台灣攝影大賽

    把握鳥類攝影Dos & Don’ts,邀您參與國家地理台灣攝影大賽

    2023年2月,媒體披露業者經營鳥類籠拍、誘拍場所,發現籠中不僅豢養罕見候鳥、保育鳥類,還依時節安排鳥類育雛、交配畫面,最高1年獲利百萬元,拍鳥已發展成傷害鳥類的產業鏈。

    2024年4月,有攝影玩家為了拍到保育類「東方灰林鴞」捕獵的瞬間,在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遊憩區擺放老鼠等肉餌,甚至還在夜間大開閃光燈拍照,結果造成灰林鴞驚恐萬分,急覓出路而竄逃,導致碰撞到尖銳物體而倒地不起。

    因為鳥類的拍攝倫理議題,國家地理雜誌在2023年的台灣攝影大賽中,暫停接受鳥類攝影作品投稿,並且在同年10月雜誌刊登〈鏡頭下的飛羽〉特別報導,提出了鳥類攝影的十大準則:保持距離、不捕捉或綑綁、不驚擾、不餵食、不播放鳥音、不隨意散布稀有鳥類的棲息位置、不使用無人機、不使用閃光燈直射、尊重鳥類棲地、不移動或移除巢位周圍的任何東西。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理事長張瑞麟指出,上述鳥類攝影十大準則背後的中心思想,是人類該學習如何與大自然和平共存。若攝影者用老鼠吸引猛禽,可能會影響其覓食習性;播放鳥音則會干擾鳥類求偶或育雛,消耗牠們的能量;要是為了照片構圖移除巢邊的枝條和樹葉,將讓鳥類有更高的機會遭天敵獵捕。張瑞麟理事長表示,假如我們在攝影時以「鳥」為優先,多幫鳥兒想一想,自然不會做出誘拍、擺拍等行為。

    要拍到一張完美的鳥類照片,絕對少不了等待。張瑞麟理事長認為,許多人可能認為等待很無聊,但其實鏡頭外的世界無比遼闊,像是可以觀察鳥類的行為與習性、與同伴互動的過程、棲地的特色等。如果我們對牠有更多認識,就有更高的機會可以拍攝到心目中理想的照片。

    為了讓鳥類生態攝影真正成為愛惜、保護野生鳥類的力量,今(2024)年國家地理雜誌台灣攝影大賽重啟鳥類作品徵件,也邀請參賽者簽署友善拍攝準則,同時邀請國際鳥類攝影權威提姆.雷曼(Tim Laman)擔任評審,為鳥類作品的評選工作把關。

    2024國家地理雜誌台灣攝影大賽徵件期間至6月15日止,歡迎有興趣的朋友投稿(前往大賽官網)。但別忘了,若要拍攝野生動物,請以牠們的生命、生存與棲息為優先,把握這個原則,拍攝出來的作品才稱得上是一張好的生態照片。

    • 23 min.
    來認識台灣紫斑蝶家族!看到標記密碼請協助回報

    來認識台灣紫斑蝶家族!看到標記密碼請協助回報

    在空中翩然飛舞的紫斑蝶,閃爍著幻色的身影,輕巧曼妙,有如亮麗的「紫色精靈」。

    紫斑蝶外觀最大的特徵,就是前翅背面在陽光照射下,會出現帶有金屬光澤感的紫色,而且會因為視覺角度不同,呈現不一樣濃淡的紫色,稱為「幻色」。會有如此迷人的色彩變化,是因為牠們翅膀背面的鱗片有溝槽狀結構,在光線下產生了繞射、干涉、散射等物理現象,進而閃耀出夢幻般的色澤。

    目前台灣有4種原生種紫斑蝶,分別為小紫斑蝶、圓翅紫斑蝶、斯氏紫斑蝶、以及端紫斑蝶,牠們乍看有點像,細看不一樣。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以下簡稱紫斑蝶協會)執行長余淑娟教導了一個簡單的辨識口訣:「小紫點一面、圓翅兩面點、斯氏有三點、端紫亂亂點」,也就是用紫斑蝶前翅的斑點分布,進行辨認。

    根據過往紀錄,台灣原本有5種原生紫斑蝶,但其中「大紫斑蝶」已經在台灣絕跡了。如名稱所示,大紫斑蝶是台灣原生紫斑蝶中體型最大的蝶種,展翅可達11公分,可惜1960年代之後就沒有再捕獲紀錄,推測應該已在台灣滅絕。紫斑蝶協會理事長陳瑞祥指出,一般認為,牠的消失與城市開發、棲地消失有關。

    大紫斑蝶在台灣滅絕,這也提醒我們要積極針對現存4種紫斑蝶進行研究、作保育,顧好牠們的棲地。余淑娟執行長表示,台灣的紫斑蝶研究仍有許多待解之謎,例如南部縣市仍有未被發現的紫蝶幽谷,而紫斑蝶的遷徙路徑也僅解開一部分,需要持續透過標放作業,才能逐步拼湊出紫斑蝶的移動行為。(相關聆聽:國道讓蝶道,守護紫斑蝶遷徙繁殖之路)

    所謂的「標放」,就是標記和野放。余淑娟執行長解釋,標放執行者是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他們在野地捕捉紫斑蝶後,會用標記筆在其腹面翅膀上,寫下一組代號與日期,同時記錄牠們的蝶種、性別、前翅長、行為等基礎資料,最後再放飛。若民眾在野外發現紫斑蝶的翅膀上有這些標放密碼,就可以拍照下來,回報給紫斑蝶協會,協助研究人員蒐集紫斑蝶的移動記錄。

    本集節目繼續帶您前進雲林縣林內鄉,參與紫斑蝶協會與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共同舉辦的國道讓蝶道生態解說活動,認識台灣的紫斑蝶家族,與標放研究工作。

    • 23 min.
    國道讓蝶道,守護紫斑蝶遷徙繁殖之路

    國道讓蝶道,守護紫斑蝶遷徙繁殖之路

    說起動物的遷徙度冬行為,許多人會立刻想到候鳥,像是雁鴨、鷸鴴科鳥類,以及大家耳熟能詳的黑面琵鷺等。但你可能不知道,台灣的蝴蝶竟然也會遷徙過冬!

    如同候鳥,台灣的紫斑蝶在吹起東北季風時,便會來到溫暖的南部,聚集於山谷度冬;春天來臨時,又隨著南風北上,尋找適合的地方產卵,完成繁殖大任,結束牠們短暫的生命。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以下簡稱紫斑蝶協會)理事長陳瑞祥指出,這是由於紫斑蝶屬於熱帶蝶種,在位處亞熱帶與熱帶交界的台灣島嶼上,所形成的獨特生態美景。

    然而,在北返的這段路徑上,紫斑蝶面臨了許多阻礙,包括其移動路線在雲林縣林內鄉,正好與國道3號垂直交會,容易造成「路殺」。許多蝴蝶被車輛高速行駛的氣流帶至地面,遭車輪碾壓,或是折翅受傷,冤死在高速公路上。根據統計,此路段的紫斑蝶道路致死率(總致死量/飛越國道總量)為3%至4%。

    為了讓紫斑蝶能順利遷徙繁殖,高速公路局(以下簡稱高公局)自2007年開始啟動「國道讓蝶道」保護措施。高公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南投工務段段長王祐瑋說明,今(2024)年的友善措施為架設防護網、種植適生植栽,讓紫斑蝶提高飛行高度,避開車流;同時於3至4月紫斑蝶來到雲林林內的季節,委託紫斑蝶協會進行調查監控,若飛越國道的蝶量超過每分鐘250隻,即封閉該路段北上外側車道,降低車流對紫斑蝶造成的死傷。

    在每日結束調查後,調查員會上國道撿拾紫斑蝶的屍體,統計致死率。根據數據,道路致死率已由2007年約3%,大幅降低至2023年的1.49‰,兩相比較,死亡率降低了95%,成效斐然。

    現在就讓我們來到林內鄉,跟著紫斑蝶協會理事長陳瑞祥、執行長余淑娟,認識紫斑蝶的遷徙,與國道讓蝶道友善措施。若您下次開車行經該路段,遇上紫斑蝶通過,請務必按照指示,保持正常車速行駛,千萬不可驟然停車或減速觀賞,才能維護行車安全。

    • 23 min.
    林保署推動生態給付,瑞峰國小紮根山麻雀保育

    林保署推動生態給付,瑞峰國小紮根山麻雀保育

    「我們那次的課程就看到鳥爸爸跟鳥媽媽帶著鳥寶寶,教牠們去覓食。你透過單筒望遠鏡看到的那個剎那會覺得,哇!真的是超級感動的!」

    山麻雀,因為近20年來數量大幅縮減,被列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亟需保護。目前估計全台山麻雀僅約1700隻,而嘉義縣梅山鄉瑞峰社區就是牠們的重要棲息地點之一,也因此政府、民間團體與在地社區共同合作,以供吃、供住、改善環境3大策略,復育山麻雀。(相關聆聽:供吃、供住、友善環境,山麻雀的復育之路)

    為了與農友、社區攜手營造更友善的棲地環境,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以下簡稱林保署)更推出了山麻雀生態服務給付示範計畫。林保署嘉義分署自然保育科技士施怡伸表示,目前山麻雀生態給付示範計畫針對梅山鄉的瑞峰村、太和村,與番路鄉的公田村、竹崎鄉的中和村等4個山村施行,並分為友善農地、自主通報跟巡護監測等3大給付內容。

    以友善農地給付為例,施怡伸技士說明,農友只要在上述實施地區,不使用除草劑、毒鼠藥、非友善防治網,並符合農藥安全檢出規範,若為茶園,則全期農作不使用「影響鳥類之茶園使用藥劑清單」,就可以申請相關獎勵。若更進一步配合機關在農地架設巢箱、進行監測並通報異狀,或於10月至隔年1月渡冬期間種植小米,又可以再領取額外獎勵。這樣的獎勵金如同生態薪水,給願意一起做保育的農友補償些許收入損失。

    除了公部門以政策鼓勵更多農友加入山麻雀的保育行列之外,在地的嘉義縣瑞峰國小也以山麻雀為核心,開發跨領域的校本課程。瑞峰國小校長陳月珍指出,校方在107學年度參與教育部的行動學習專案,雀屏中選,也順利將山麻雀導入成授課主題,甚至設計一整個學期的專題探究課程。

    如今,瑞峰國小已經化身為「山麻雀小學」,從校門口的意象設計到校園的各個角落,都可以看到山麻雀的身影;更難能可貴的是,學生們對於山麻雀的特徵與習性如數家珍。陳月珍校長欣慰地說,孩子們能以行動展現出對山麻雀乃至於對整體生態環境的關懷,是最具體的教學成果。

    本集節目讓我們前進海拔約1,000公尺的梅山鄉瑞峰社區,看林保署如何以生態給付政策擴大山麻雀復育的能量,以及瑞峰國小如何將山麻雀融入課程與校園景觀,在社區紮根保育理念。

    • 23 min.
    供吃、供住、友善環境,山麻雀的復育之路

    供吃、供住、友善環境,山麻雀的復育之路

    在台灣所有的瀕臨絕種野生動物中,有一種鳥類模樣嬌小可愛,個性活潑好動,經常發出「唧!唧唧!」清亮短促的鳴叫聲,牠就是山麻雀。

    山麻雀與我們較為熟悉的麻雀,兩者屬於親戚,皆為麻雀科麻雀屬。雖然體型差異不大,但彼此外觀上仍有許多不同。嘉義縣梅山鄉瑞峰社區的山麻雀達人黃惠瑜指出,山麻雀體型比麻雀稍小一些,而且麻雀臉頰上有明顯的黑斑,山麻雀則無。此外,麻雀公母鳥長得幾乎一樣,外觀很難分辨,但山麻雀母鳥跟公鳥外觀完全不同。山麻雀公鳥頭部和背部為栗紅色,雌鳥整體羽色比較接近麻雀,且有明顯的白色眉線。

    雖然在IUCN的紅皮書中,山麻雀是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物種,但在台灣,牠們的數量稀少,曾經剩不到1000隻。如宜蘭縣頭城鎮、礁溪鄉、花蓮縣秀林鄉、台東縣海瑞鄉、新北市貢寮區、桃園市復興區、新竹縣尖石鄉、南投縣埔里鎮、魚池鄉、信義鄉與屏東縣霧台鄉等許多地區,自2015年之後,就沒有山麻雀的觀察紀錄。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自然保育科技士施怡伸解釋,山麻雀主要棲息分布在海拔200至2,000公尺山區,喜愛有人生活的山間農村,且山麻雀無法自行挖掘巢位,只能利用其他鳥類舊巢穴或是現成的孔洞進行繁殖。因上述的繁殖棲息特性,加上整體里山環境改變、慣行農法使用,使山麻雀的生存受到威脅。

    幸好近年經由官方、民間通力合作,進行各種保育措施,現在山麻雀的數量已逐步回升至約1,700隻,令人欣喜。施怡伸技士表示,山麻雀的保育策略有三:供吃、供住與提供更友善的環境。其中,「供吃」指種植小米供山麻雀食用,並在其繁殖季初期設置粗糠餌站;「供住」為設置人工巢箱,增加山麻雀能築巢繁殖之孔洞;「友善環境」則於社區推廣農藥減量、不用高毒性農藥,林保署更於2024年推出山麻雀生態服務給付示範計畫,提升農民保護山麻雀的意願。

    現在就讓我們來到復育山麻雀的重要基地:嘉義縣梅山鄉瑞峰社區,由生毛樹19號柑仔店山麻雀復育主理人黃惠瑜帶領,一起來認識山麻雀,並了解瑞峰社區如何推展山麻雀的保育工作。

    • 23 min.

Top-podcasts in Wetenschap

De Universiteit van Nederland Podcast
Universiteit van Nederland
NRC Onbehaarde Apen
NRC
Op je Gezondheid
NPO Luister / HUMAN
We zijn toch niet gek?
Suzanne Rethans
Ondertussen in de kosmos
de Volkskrant
Zimmerman en Space
Hens Zimmerman

Suggesties voor jou

你所不知道的動物世界
兔猻
我們的島Podcast
我們的島|公共電視
IC之音|獨角獸的靈感圖書館
IC之音竹科廣播|李惠貞主持
週報時光機(生活歷史、冷知識)
派翠克/ Patrick
宮說宮有理-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泛泛泛科學
Pan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