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bbd-law.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avea841ua001vb7gstemz5/comments
🎙 來賓|華得聯合法律事務所的主持律師 吳孟玲
👩🏻⚖️ 主持|賴芳玉律師|《賴芳玉聊法》
🔍 本集聚焦
• 不甘心如何一路「運作成事件」:拒付扶養費/阻撓探視/社群開戰/稱謂之爭(阿姨→「另一個媽媽」)
• 律師-當事人信任鏈:情緒若沒安放,合作關係失溫,訴訟與協議都難推進
🧨 風險提醒
• 以「不給看小孩」報復=高風險!恐被認定為非友善父母,親權安排直接失分
• 「上網靠北」「易科罰金就好」的代價:誹謗/妨害名譽在先,親職信用流失在後,最終傷的是孩子關係
🛠 實用工具
1. 抽離視角法:先把故事拉到「第三者」角度——若你是吳孟玲,你會怎麼勸我?
2. 四句修復話(延伸應用):道歉→道謝→道別→祝福,讓會談從敵對轉為能談
3. 組隊走法:律師 × 社工/心理師 × 支持團體,讓「被看見的委屈」成為過河的橋
4. 證據備妥:照顧時數、親職參與、溝通紀錄,以理性材料護住孩子最佳利益
🧭 心法備忘
• 「不甘心」=不公平+不正義的重量;先命名,再安放
• 先人再事:情緒穩住,數字(財產/扶養)與親職才談得動
• 這一段是過程,不是結果;鋪橋過河,比原地吶喊更有用
🗣 互動題
你最卡的那個「憑什麼」是什麼?留言寫下一句你想對自己或對前伴侶說的話,我們一起把重量放下。
#賴芳玉聊法 #吳孟玲律師 #離婚 #不甘心 #憑什麼 #親職安排 #合作式家事律師 #修復式爭端 #友善父母 #法律與心理共作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Informasjon
- Program
- HyppighetTo ganger i uken
- Publisert12. november 2025 kl. 10:02 UTC
- Lengde10 min
- VurderingR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