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min

015|AI 作曲:未来的音乐还需要人来写么‪?‬ 差分机

    • Technology

这几年,AI 作曲的发展,进步神速。在古典音乐界,AI 作曲已经不止一次带给观众震撼。贝多芬管弦乐团在波恩首演人工智能谱写完成的贝多芬未完成之作《第十交响曲》,许多观众用“震撼”和“贝多芬复活”来形容现场感受。

有人会说,艺术应该是人工智能的禁区,AI 无法复制人类的创作过程。那么当涉及到艺术话题,AI 究竟是一种替代?还只是一项为艺术家的自我表达提供的新工具呢?

本期节目,王鹏和史喆将同嘉宾李子晋探讨人工智能和音乐的关系。



- 聊天的人 -

史喆,天泽智云联合创始人

王鹏,Intel 中国研究院副院长

李子晋,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系教授



- 时间轴 -

05:55 音乐是一种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线上流动创造形象或者思想的的表达

07:13 音乐的主要要素包括: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

10:30 音乐的创作分科非常详细,可以分成信号层、特征层、二度创作

16:50 二十世纪音乐开始数字化,创作成本开始大大降低

21:50 AI 作曲是把音符作为特定规律的分布,神经网络来进行数学建模

23:10 AI 当下可能只能在某些场景使用,并不能完全替代作曲家的作用

29:55 音乐的量化天然亲近数学,但是这也是挑战:需要加入随机性

35:10 现在还需要一个特别包容的心态来对待 AI 作曲,比较像小朋友也还在起步阶段

40:38 AI 作曲的瓶颈和挑战就在于“目标函数”因为主观性而不确定

55:55 AI 作曲未必是需要有意识性,但是操控 AI 作曲的“人”才是关键



- 制作团队 -

制作人:Forrest

声音设计:邵旻

节目运营:小米粒

视觉设计:Jessi



- 本节目由 JustPod 出品 ©2022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微博: @JustPod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微信公众号:JustPod/播客一下

这几年,AI 作曲的发展,进步神速。在古典音乐界,AI 作曲已经不止一次带给观众震撼。贝多芬管弦乐团在波恩首演人工智能谱写完成的贝多芬未完成之作《第十交响曲》,许多观众用“震撼”和“贝多芬复活”来形容现场感受。

有人会说,艺术应该是人工智能的禁区,AI 无法复制人类的创作过程。那么当涉及到艺术话题,AI 究竟是一种替代?还只是一项为艺术家的自我表达提供的新工具呢?

本期节目,王鹏和史喆将同嘉宾李子晋探讨人工智能和音乐的关系。



- 聊天的人 -

史喆,天泽智云联合创始人

王鹏,Intel 中国研究院副院长

李子晋,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系教授



- 时间轴 -

05:55 音乐是一种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线上流动创造形象或者思想的的表达

07:13 音乐的主要要素包括: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

10:30 音乐的创作分科非常详细,可以分成信号层、特征层、二度创作

16:50 二十世纪音乐开始数字化,创作成本开始大大降低

21:50 AI 作曲是把音符作为特定规律的分布,神经网络来进行数学建模

23:10 AI 当下可能只能在某些场景使用,并不能完全替代作曲家的作用

29:55 音乐的量化天然亲近数学,但是这也是挑战:需要加入随机性

35:10 现在还需要一个特别包容的心态来对待 AI 作曲,比较像小朋友也还在起步阶段

40:38 AI 作曲的瓶颈和挑战就在于“目标函数”因为主观性而不确定

55:55 AI 作曲未必是需要有意识性,但是操控 AI 作曲的“人”才是关键



- 制作团队 -

制作人:Forrest

声音设计:邵旻

节目运营:小米粒

视觉设计:Jessi



- 本节目由 JustPod 出品 ©2022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微博: @JustPod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微信公众号:JustPod/播客一下

59 min

Top Podcasts In Technology

Acquired
Ben Gilbert and David Rosenthal
Lex Fridman Podcast
Lex Fridman
Teknisk sett
Teknisk Ukeblad
Nasjonal sikkerhetsmyndighet (NSM)
Nasjonal sikkerhetsmyndighet (NSM)
Hard Fork
The New York Times
All-In with Chamath, Jason, Sacks & Friedberg
All-In Podcast, L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