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报纸摘要

中国面对不可预测的美国?

周六(11月1日)是法国公共假日万圣节,今天出刊的《费加罗报》头版主题主要聚焦法国国民议会周五重启的政府预算草案讨论。在总理勒科尔努出席的当天讨论,否决了由左翼推动的对超级富豪征税的“祖克曼税”及其修正案,社会党及其他左翼政党指责政府缺乏“财政公正”,要求恢复2017年被取消的巨富税(ISF),否则将重新考虑对总理勒科尔努祭出不信任案。

法国国民议会讨论否决“祖克曼税”

社会党原希望提出折中方案,如恢复巨富税ISF或改革有利于减少遗产税的“杜特雷伊税制”,但在与总理勒科尔努的午餐磋商后未取得进展。在当天的议会辩论中,生态党议员首先为“祖克曼税”辩护,但政府以“会导致资本外流”和“违宪”为由反对。社会党随后提出折中方案,对超千万欧元资产征收3%的最低税、但排除对创新企业及家族企业征税,同样未获多数支持。极右翼“国民联盟”的公开反对,使该提案注定失败。

左翼期待勒科尔努作出政治让步,以换取对预算案的支持,但对于政府表示放弃冻结养老金和社会福利让步,认为远远不够。社会党书记福尔表示,将在未来数日考虑提出不信任动议。当天议会虽通过一项针对控股公司的小规模征税措施,但左翼批评“力度不足、方向倒退”。勒科尔努政府面临的预算通过之路愈发艰难,必须同时获得中间阵营、反对征收任何新税的右翼以及部分左翼的支持或至少弃权,否则预算被否决将再度引发政治危机。

“没有翅膀的飞机”

报纸题为“没有翅膀的飞机”社评,批评左翼在“祖克曼税”被否决后仍陷入无休止的加税执着,社会党不希望被其他左翼视为背叛而不惜代价要求向富人征税,政府则为保预算艰难妥协。文章批评这种政界混乱、议会纷闹只是在白白浪费法国人的时间和财力,而右翼主导的参议院最终会推翻这些提案。文章感叹法国或是世界唯一一个工时最短、退休过早,债务沉重、税赋居高的国家,如同“一架没有翅膀的飞机”,在跑道尽头残喘。

另一篇相关报道则聚焦总理勒科尔努正面临紧张的预算审议日程,政府承诺不动用宪法第49.3条强制通过法案,并提出暂停养老金改革,从而避免被再次弹劾。但也使议会辩论进程缓慢,年底前通过预算的可能性降低。根据宪法,如果年底前无法完成审议,政府或将以总统令和总理签署的行政令方式强行实施预算,引发议会权力被削弱的担忧。

“中国与不可预测的美国?”

《回声报》继续就本周四的“特习会”分析评论,法国地缘政治学者多米尼克·莫伊西撰写的专栏文章,以“理性的中国与不可预测的美国?”为题,分析当前中美关系的复杂格局。作者指出,特朗普与习近平在韩国的会晤虽被称为“卓有成效”,但所谓的缓和仍十分脆弱。中美在稀土、农产品等议题上达成部分妥协,却难掩根本矛盾。文章者认为,美国正重复冷战逻辑,尼克松当年通过接近中国孤立苏联,如今华盛顿则试图靠拢莫斯科以遏制北京。然而,特朗普对普京“被戏弄”的不满显示这种策略的局限。作者设想,如果美国能促使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与俄罗斯保持距离,可能出现新局面,但现实中两国仍充满不信任。

文章指出,中美都面临严峻的国内挑战。中国的经济放缓、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压力加剧,美国则在政治分裂与战略摇摆中动荡。两国因此比以往更需要彼此。莫伊西认为,中国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济焦虑,93阅兵即是例证。中国人口结构老化等或迫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上更为谨慎。正如美国学者马克·哈斯所称的“老年和平”,在处理国际危机时更加明智和谨慎。

作者也指出,美国已不再是“自由世界的领袖”,在“美国优先”的逻辑下,成为了新的不确定因素。中国洞察到这一变化,意识到所面对的所谓“民主阵营”已不复存在。但本身权力的高度集中,也可能抑制中国的创新与增长。

文章在最后强调,中美关系如今被力量与脆弱并存的相互依赖所束缚。两国不会成为朋友,也不必成为敌人。真正的问题在于:面对愈发难以预测的美国,中国能否打出理性的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