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episodes

一派·再读 少数派数字工具组
-
- Society & Culture
-
-
4.0 • 5 Ratings
-
「一派·再读」是由少数派数字工具组出品的「读书会式」播客,以少数派发布的某篇文章为线索,用播客的形式对文章中所讨论的话题和内容进行延展和反思,以拓宽文章所涉及的范围。
-
疫情当前,我们能过得舒坦一点吗?
这是一期没有「干货」的播客,只有我们俩(sainho & Shooca)对当下自己生活的一些梳理和记录。希望过几年之后,能帮助我们回忆起这段难忘的日子。
「一派·再读」以围绕某个话题的文章为原点展开讨论,希望用声音记录科技进步对当下社会的影响。我们没有琅琅上口金句和犀利的观点,只希望能和你一起,享受讨论的过程。
如果您喜爱再读播客,并希望它持续更新,请在各平台留下您的评论,以表达对我们的支持。您的支持将是我们继续制作的重要动力。
⏰ 节目章节
04:17:问卷调查收到的故事
11:22:生活不易,但也想过得舒坦一点
30:00:面对疫情,更要关注自己的心情
44:09:别再把锅甩给远程办公了
59:06:一人一个居家办公小建议
📻 订阅节目
我们推荐你使用 RSS 链接来订阅节目,以获得最佳收听体验。如果你不了解 RSS 订阅节目的方法,请参考 这篇文章 中的指导。
RSS 地址
Apple 播客
小宇宙
📮 反馈请致
主播邮箱: sainho@sspai.com
少数派主页:数字工具组 -
更好听的「再读」可以是什么样的?
制作「再读」播客的初心,是希望将它做成一种声音纪录片,如果几十年后的人们想了解当下世代人的所思所想,或许「再读」能成为他们的素材之一。
不过,现实总是比理想来得更早一些。我们制作过七期之后,发现播客制作起来并不如听上去的那样轻松,无论是选题上的取舍,还是录制时的临场发挥,都会影响到听众对节目的认知。
所以我们决定年末聚在一起,聊一聊如何做好一期「再读」播客。我们请到主播 @Shooca (当然也是 @重新想象Lab (微信公众号:rei-lab)专栏主理人),还有「再读」的前主播 @文刀汉三 ,来从不同角度发表看法。
为了让这次讨论加入听众的视角,我们也在录制前发出了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再来反思我们的制作方式。
「再读」是由少数派数字工具组出品的「读书会式」播客,以少数派发布的文章为线索,以播客的形式对文章中所讨论的话题和内容,进行延展和反思,以拓宽文章所涉及的范围。
如果您喜爱再读播客,并希望它持续更新,请在各平台留下您的评论,以表达对我们的支持。您的支持将是我们继续制作的重要动力。
⏰ 节目章节
01:20 自我反思:「再读」有做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吗?
15:39 问卷调查结果公布时间
36:59 开始思考提升播客质量的办法
📻 订阅节目
我们推荐你使用 RSS 链接来订阅节目,以获得最佳收听体验。如果你不了解 RSS 订阅节目的方法,请参考 这篇文章 中的指导。
RSS 地址
Apple 播客
小宇宙
📮 反馈请致
主播邮箱: sainho@sspai.com
少数派主页:数字工具组 -
-
勇敢一点,做一个「无聊」的人
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曾说:
生命是一团欲望,不满足则痛苦,满足则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不知他如果穿越到 2021 年,见识了一个被短视频包围,在微博和豆瓣鹅组左右横跳,以第一时间吃瓜的现代社会之后,还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吗?
但其实「无聊」一词,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不是一种无所事事的虚无,而应该是一种有意为之,为「有聊」而蓄力的状态。
说起「有聊」,又是一个被消费主义重新定义(或者说是被创造出来的)的词。何为「有聊」?难道春天去樱花树下、夏天去海边冲浪、秋天去山林里露营、冬天去雪山滑雪,就是所谓的「有聊」吗?
无聊抑或有聊,值得得好好聊聊。
第七期再读播客,我们请到《你有权保持无聊》一文的作者 @Shooca (当然也是 @重新想象Lab (微信公众号:rei-lab)专栏主理人),来一起聊聊关于「无聊」的话题。
「再读」是由少数派数字工具组出品的「读书会式」播客,以少数派发布的文章为线索,以播客的形式对文章中所讨论的话题和内容,进行延展和反思,以拓宽文章所涉及的范围。
如果您喜爱再读播客,并希望它持续更新,请在各平台留下您的评论,以表达对我们的支持。您的支持将是我们继续制作的重要动力。
⏰ 节目章节
03:07 风云突变,「无聊」成为一种正确
13:22 「无聊」不仅无罪,还可以成为一种力量
27:04 我们怎样被假装「有聊」的生活所绑架
42:05 如何从假装「有聊」的生活中逃脱
📻 订阅节目
我们推荐你使用 RSS 链接来订阅节目,以获得最佳收听体验。如果你不了解 RSS 订阅节目的方法,请参考 这篇文章 中的指导。
RSS 地址
Apple 播客
小宇宙
Spotify
📮 反馈请致
主播邮箱: sainho@sspai.com
少数派主页:数字工具组 -
七夕过去了,听完这期它又会回来
注:本期节目录制过程中出现了技术故障,导致一部分音频的质量不佳,收听时请多包涵。
在数字时代之前,冲印相片、互传信件是记录爱意的方式。当这些物件在数字时代走进历史时,我们又该用什么工具、用怎样的方式来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呢?或许不用太过怀念过去的老办法,用新时代的设备,也能帮我们表达自己的心意。
第六期再读播客,我们请到《iOS 的感情升温小技巧:拉近你和家人、恋人、朋友之间的关系》 一文的作者 @Tp 和 @桌沿奇思,以及 @重新想象Lab (微信公众号:rei-lab)专栏主理人 Shooca,和我们一起聊聊那些让我们与家人、朋友们感情升温的故事与技巧。
「再读」是由少数派数字工具组出品的「读书会式」播客,以少数派发布的文章为线索,以播客的形式对文章中所讨论的话题和内容,进行延展和反思,以拓宽文章所涉及的范围。
如果您喜爱再读播客,并希望它持续更新,请在各平台留下您的评论,以表达对我们的支持。您的支持将是我们继续制作的重要动力。
⏰ 节目章节
05:55 我们与数字设备,有点故事
11:08 最不能错过的感情升温技巧
23:06 坐在一起看照片,还是最难忘的回忆
31:01 文字,能传情
38:14 或许设备不是感情升温的关键
📻 订阅节目
我们推荐你使用 RSS 链接来订阅节目,以获得最佳收听体验。如果你不了解 RSS 订阅节目的方法,请参考 这篇文章 中的指导。
RSS 地址
Apple 播客
小宇宙
Spotify
📮 反馈请致
主播邮箱: sainho@sspai.com
少数派主页:数字工具组 -
互联网时代的创作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中,这句用来描述18世纪末法国社会的话,却让21世纪的创作者们深有同感。
互联网的普及,让信息实现去中心化,每个人都有渠道将自己所写的内容,以最快的方式传递出去。因此,「写作」的权力被真正地授予了每个人;然而,互联网带来的注意力经济逻辑,让「流量为王」成为时代格言,每一个创作者都身处其中,被冲击到无法站立。
第五期再读播客,我们请到《互联网时代的创作》 一文的作者,来自 @沙丘研究所 的陈飞樾 ,以及 @重新想象Lab (微信公众号:rei-lab)专栏主理人 Shooca,和我们一起聊聊互联网时代的创作。
「再读」是由少数派数字工具组出品的「读书会式」播客,以少数派发布的文章为线索,以播客的形式对文章中所讨论的话题和内容,进行延展和反思,以拓宽文章所涉及的范围。
如果您喜爱再读播客,并希望它持续更新,请在各平台留下您的评论,以表达对我们的支持。您的支持将是我们继续制作的重要动力。
🕙 节目章节
- 00:02:45 创作者与读者如何产生共鸣?
- 00:10:19 文章的解释权属于作者还是读者?
- 00:23:48 数据在如何影响着创作者?
- 00:35:30 创造者该如何如互联网时代相处?
🔗 参考链接
沙丘研究所的文章《互联网时代的创作》;
重新想象 Lab 的文章《我记故我在:数据化时代的自我管理》
致谢:本集片头音乐来自 @Tp
背景音乐:First Love
Customer Reviews
挺好的。
反对另一个评论。
垃圾
听了一下,真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