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min

十架神‪學‬ 傳聲筒

    • Personal Journals

 『十架神學』(theologia crucis)一 詞最早是由路德馬丁所使用,於宗教改革初期用來描述他的神學。此神學不僅僅是說到有關十字架的教義,認為十字架是基督拯救工作的焦點,乃是領悟整個神學就 是十字架神學,是上帝自我啟示的焦點,因此也是一切真基督教神學的根基與中心。在十架神學中,對整個神學來說,十字架已成為方法論上的關鍵點。在路德的警 語中:『十字架是一切事物的標準』。因此路德能主張『我們的神學就是十字架』,這令我們想起保羅在聖經中的一段話(林前二2),而這也正是路德十架神學概念的主要意義(林前1-2章)。
  
  在海德堡論文中(1518年),路德將十架神學與榮耀神學(theologia gloriae)相對照,簡要摘錄他反對後中古世紀經院神學的理由。這兩名詞代表了兩種認識上帝的研究方式:榮耀神學家認為上帝能力、智慧與美善的榮耀都顯明在創造之工上;而十架神學家所理解的,卻是隱藏在十字架之痛苦與羞辱之下的上帝。
  
   路德並不否認從受造的自然界中能獲得有關上帝的知識,但是在救恩方面這卻毫無用處,他堅持那認識上帝的知識必須是屬於我們的。不錯,從自然界得來的知識 有時比無用更糟糕,因為罪人會曲解它,用它來創造偶像,企圖藉著道德與理智上的成就來達到自我稱義的目的。但上帝在十字架上的自我啟示,卻粉碎了人類先人 為主的上帝觀,以及人如何能認識上帝的幻覺。十字架上的上帝並未用一般能認出上帝的方式,即在權能與榮耀中啟示自己,相反的乃是在人以為軟弱與愚拙的恥 辱、貧窮、受苦和死亡中啟示祂的神性。因此路德似非而是地說,上帝被隱藏在這啟示中,因為祂在這裡並不是立即被認出是上帝,乃是唯獨藉著信心才能明白。從 被釘十架的基督身上認識上帝,使我們明白,凡對自己的智慧與良善自吹自擂的人,都不是真正認識上帝,唯有當人的智慧靜默、倫理道德上的成就毫無價值時,人 才能真正認識上帝。
  
  最後,基督的虛己與受苦相當於罪人的虛己與受苦,這對路德十架神學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前者中暗藏著上帝的啟示,為了罪人而將祂真正拯救之工(opus proprium)隱蔽在奇妙的虛己之工(opus alienum)下,因而增進了拯救之工。故唯有那受到路德稱之為『屬靈衝突』(Anfechtung),經歷被打倒的謙卑罪人才能認識上帝,這位上帝為了稱人為義而忍受十架的羞辱與定罪。因此,路德在他的名句中堅決主張十架神學根據經驗的基礎,而反對其為純理論的神學:『寧可為了成為真正的神學家而受責難,甚至死亡;也不願只是理解、研究或推測著活下去』。
  
  在基督教神學中,對於十字架所扮演的重要與批判的角色,很少有人像路德一樣瞭解的那麼清楚,但在現今各式各樣的神學家中,如:巴特、拉納耳(K. Rahner)、莫特曼(J. Moltmann)與楊格歐(E. Jungel)等人,卻試圖公平地判斷它,在某些方面甚至比路德更強調它。尤其是他們與其他人都想盡辦法在十字架的亮光中修正傳統神學上對上帝的偏見。例如:巴特就堅決主張,基督的神性是在十架的虛己中得著最完全的彰顯。
  
  在十架的人性、卑微與苦難中,真正的神精確地表達出祂的神性,而這十架乃是祂甘心樂意愛人類的方式,是其他一切假神所無法做到的。本世紀英國神學有一項強有力的傳統,與日本信義宗神學家北森(K. Kitamori)一樣,都主張:直到上帝受苦之愛的教義取代傳統神性無感覺的觀點時,十字架才受到重視。
  

 『十架神學』(theologia crucis)一 詞最早是由路德馬丁所使用,於宗教改革初期用來描述他的神學。此神學不僅僅是說到有關十字架的教義,認為十字架是基督拯救工作的焦點,乃是領悟整個神學就 是十字架神學,是上帝自我啟示的焦點,因此也是一切真基督教神學的根基與中心。在十架神學中,對整個神學來說,十字架已成為方法論上的關鍵點。在路德的警 語中:『十字架是一切事物的標準』。因此路德能主張『我們的神學就是十字架』,這令我們想起保羅在聖經中的一段話(林前二2),而這也正是路德十架神學概念的主要意義(林前1-2章)。
  
  在海德堡論文中(1518年),路德將十架神學與榮耀神學(theologia gloriae)相對照,簡要摘錄他反對後中古世紀經院神學的理由。這兩名詞代表了兩種認識上帝的研究方式:榮耀神學家認為上帝能力、智慧與美善的榮耀都顯明在創造之工上;而十架神學家所理解的,卻是隱藏在十字架之痛苦與羞辱之下的上帝。
  
   路德並不否認從受造的自然界中能獲得有關上帝的知識,但是在救恩方面這卻毫無用處,他堅持那認識上帝的知識必須是屬於我們的。不錯,從自然界得來的知識 有時比無用更糟糕,因為罪人會曲解它,用它來創造偶像,企圖藉著道德與理智上的成就來達到自我稱義的目的。但上帝在十字架上的自我啟示,卻粉碎了人類先人 為主的上帝觀,以及人如何能認識上帝的幻覺。十字架上的上帝並未用一般能認出上帝的方式,即在權能與榮耀中啟示自己,相反的乃是在人以為軟弱與愚拙的恥 辱、貧窮、受苦和死亡中啟示祂的神性。因此路德似非而是地說,上帝被隱藏在這啟示中,因為祂在這裡並不是立即被認出是上帝,乃是唯獨藉著信心才能明白。從 被釘十架的基督身上認識上帝,使我們明白,凡對自己的智慧與良善自吹自擂的人,都不是真正認識上帝,唯有當人的智慧靜默、倫理道德上的成就毫無價值時,人 才能真正認識上帝。
  
  最後,基督的虛己與受苦相當於罪人的虛己與受苦,這對路德十架神學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前者中暗藏著上帝的啟示,為了罪人而將祂真正拯救之工(opus proprium)隱蔽在奇妙的虛己之工(opus alienum)下,因而增進了拯救之工。故唯有那受到路德稱之為『屬靈衝突』(Anfechtung),經歷被打倒的謙卑罪人才能認識上帝,這位上帝為了稱人為義而忍受十架的羞辱與定罪。因此,路德在他的名句中堅決主張十架神學根據經驗的基礎,而反對其為純理論的神學:『寧可為了成為真正的神學家而受責難,甚至死亡;也不願只是理解、研究或推測著活下去』。
  
  在基督教神學中,對於十字架所扮演的重要與批判的角色,很少有人像路德一樣瞭解的那麼清楚,但在現今各式各樣的神學家中,如:巴特、拉納耳(K. Rahner)、莫特曼(J. Moltmann)與楊格歐(E. Jungel)等人,卻試圖公平地判斷它,在某些方面甚至比路德更強調它。尤其是他們與其他人都想盡辦法在十字架的亮光中修正傳統神學上對上帝的偏見。例如:巴特就堅決主張,基督的神性是在十架的虛己中得著最完全的彰顯。
  
  在十架的人性、卑微與苦難中,真正的神精確地表達出祂的神性,而這十架乃是祂甘心樂意愛人類的方式,是其他一切假神所無法做到的。本世紀英國神學有一項強有力的傳統,與日本信義宗神學家北森(K. Kitamori)一樣,都主張:直到上帝受苦之愛的教義取代傳統神性無感覺的觀點時,十字架才受到重視。
  

9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