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min

【元瓅玩樂誌】每週一畫S2 EP07__李成、《讀碑窠石圖》 | 元瓅書‪坊‬ 元瓅書坊

    • Society & Culture

中國繪畫中『皴』的創作法是根據山石所呈現出來的自然肌理特徵以及陰陽相背的關係,通過用筆加以概括所形成的一種繪畫表現技法。北宋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就曾這麼說:『皴淡即生凸之形』;北宋郭熙《林泉高致》更進一步說明:『以銳筆橫臥,惹惹而取之,謂之皴擦。』所謂:『皴拂陰陽,點均高下』,可見得「皴」法主要是運用在山石陰面陽面表現上,具體呈現不同的山水畫風格。
由於北宗畫派的畫家們身居北方,觀看山水,以山體挺拔陡峭,多長松巨木、飛瀑流泉,這類自然特質所給予畫家的感受,使得他們在繪畫技法上探索出以釘頭、雨點、斧劈為主的皴法。表現在用筆上,多為方硬剛勁;表現在用墨上,多為渾厚濃重。
北宋初年的李成山水畫作師法五代荊浩,又由於長期生活在山東營丘,觀察的地理景物是一派平原加丘陵的齊魯風光,對於自然山水的體認已然不同於唐代的繪畫,多表現「氣象蕭疏、煙林清曠」的平原之景。以李成的畫風論主要表現出主要三大特點。
首先,他利用平遠構圖形式表現開闊幽遠的境界,傳達畫面平和的氣氛。李成之所以創出平遠一格,正由於平遠構圖忠實的呈現山東營丘的地貌,外加個人不得志的平生,平遠構圖的運用正是畫作最直接的表達。
其二,李成用筆尖勁,運墨淡潤。郭若虛曾如此評述他的作品:「毫鋒穎脫,墨法精微」。「毫鋒穎脫」正說明用筆爽利尖峭,運用墨法具有淡而潤的風格。尤其在蒼勁枯枝的描繪上,最能領略用筆尖勁的風采。
至於「墨法精微」,米芾《畫史》更具體說明:「李成淡墨如夢霧中。」黃公望說李成「惜墨如金」,沈周又稱其「貴淡不貴濃」。直接點明李成用墨淡而潤的特色,也是體現「煙林清曠」的審美風格。
其三,寒林雲石筆畫勾勒的創意。郭若虛言其:「畫松葉謂之攢針,筆不染淡,自成榮茂之色」。承襲古松用墨淡而潤,米芾言李成畫作:「幹挺可為隆棟,枝茂淒然有陰,作節處不用墨圈,下一大點,以通身淡墨空過,乃如天成。」樹梢、細枝用筆尖勁,如蟹爪一般,則是成就李成寒林畫風的典型特徵。
李成畫石皴擦用筆,被譽為「石如雲動」,以「卷雲皴」法著稱,此筆法利用勾線渲以淡墨,石頭形狀如雲朵圓潤突出所造成的藝術效果,幾近自然界火成岩石片狀層疊,成為李成山水畫特有的藝術符號。
本期所要介紹的是典藏於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的李成《讀碑窠石圖》,正是典型的寒林題材作品。整幅畫面採用平遠的視角,表現出枯木的蒼虯高大,意境古樸荒寒。這類樹木與坡地構成的寒林平遠題材,在李郭派的作品中十分常見。郭熙《林泉高致》稱這是李成的獨特表現方式:「畫亦有相法,李成子孫昌盛,其山腳地面皆渾厚闊大,上秀而下豐,人之有後之相也。」
圖中碑體的側面,有款書「王曉人物,李成樹石」。題款顯示,似乎樹石為李成所作,人物則為王曉所畫,畫面中央立一座大碑,前方的平地上,一位文士打扮者正騎驢在高大石碑前,正仰頭細細研讀碑文,一童子攜杖侍立其側。畫面構圖簡潔,氣象蕭疏。讀碑者不過是偶然相遇的匆匆過客,他的出現更使觀畫者產生懷古之幽情,體味久遠的歷史,追蹤流逝的時光。近景土陂上描繪了幾株歷盡蒼桑的老樹,樹木盤桓虯曲,木葉盡脫,枝條皆呈屈狀怒張,畫中對於樹石的描繪,筆墨都較為含蓄質實,以溼筆為多,勾皴染皆與物象之結構、形態緊密貼合,真實地描摹當地自然景觀。
《讀碑窠石圖》最為引人

中國繪畫中『皴』的創作法是根據山石所呈現出來的自然肌理特徵以及陰陽相背的關係,通過用筆加以概括所形成的一種繪畫表現技法。北宋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就曾這麼說:『皴淡即生凸之形』;北宋郭熙《林泉高致》更進一步說明:『以銳筆橫臥,惹惹而取之,謂之皴擦。』所謂:『皴拂陰陽,點均高下』,可見得「皴」法主要是運用在山石陰面陽面表現上,具體呈現不同的山水畫風格。
由於北宗畫派的畫家們身居北方,觀看山水,以山體挺拔陡峭,多長松巨木、飛瀑流泉,這類自然特質所給予畫家的感受,使得他們在繪畫技法上探索出以釘頭、雨點、斧劈為主的皴法。表現在用筆上,多為方硬剛勁;表現在用墨上,多為渾厚濃重。
北宋初年的李成山水畫作師法五代荊浩,又由於長期生活在山東營丘,觀察的地理景物是一派平原加丘陵的齊魯風光,對於自然山水的體認已然不同於唐代的繪畫,多表現「氣象蕭疏、煙林清曠」的平原之景。以李成的畫風論主要表現出主要三大特點。
首先,他利用平遠構圖形式表現開闊幽遠的境界,傳達畫面平和的氣氛。李成之所以創出平遠一格,正由於平遠構圖忠實的呈現山東營丘的地貌,外加個人不得志的平生,平遠構圖的運用正是畫作最直接的表達。
其二,李成用筆尖勁,運墨淡潤。郭若虛曾如此評述他的作品:「毫鋒穎脫,墨法精微」。「毫鋒穎脫」正說明用筆爽利尖峭,運用墨法具有淡而潤的風格。尤其在蒼勁枯枝的描繪上,最能領略用筆尖勁的風采。
至於「墨法精微」,米芾《畫史》更具體說明:「李成淡墨如夢霧中。」黃公望說李成「惜墨如金」,沈周又稱其「貴淡不貴濃」。直接點明李成用墨淡而潤的特色,也是體現「煙林清曠」的審美風格。
其三,寒林雲石筆畫勾勒的創意。郭若虛言其:「畫松葉謂之攢針,筆不染淡,自成榮茂之色」。承襲古松用墨淡而潤,米芾言李成畫作:「幹挺可為隆棟,枝茂淒然有陰,作節處不用墨圈,下一大點,以通身淡墨空過,乃如天成。」樹梢、細枝用筆尖勁,如蟹爪一般,則是成就李成寒林畫風的典型特徵。
李成畫石皴擦用筆,被譽為「石如雲動」,以「卷雲皴」法著稱,此筆法利用勾線渲以淡墨,石頭形狀如雲朵圓潤突出所造成的藝術效果,幾近自然界火成岩石片狀層疊,成為李成山水畫特有的藝術符號。
本期所要介紹的是典藏於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的李成《讀碑窠石圖》,正是典型的寒林題材作品。整幅畫面採用平遠的視角,表現出枯木的蒼虯高大,意境古樸荒寒。這類樹木與坡地構成的寒林平遠題材,在李郭派的作品中十分常見。郭熙《林泉高致》稱這是李成的獨特表現方式:「畫亦有相法,李成子孫昌盛,其山腳地面皆渾厚闊大,上秀而下豐,人之有後之相也。」
圖中碑體的側面,有款書「王曉人物,李成樹石」。題款顯示,似乎樹石為李成所作,人物則為王曉所畫,畫面中央立一座大碑,前方的平地上,一位文士打扮者正騎驢在高大石碑前,正仰頭細細研讀碑文,一童子攜杖侍立其側。畫面構圖簡潔,氣象蕭疏。讀碑者不過是偶然相遇的匆匆過客,他的出現更使觀畫者產生懷古之幽情,體味久遠的歷史,追蹤流逝的時光。近景土陂上描繪了幾株歷盡蒼桑的老樹,樹木盤桓虯曲,木葉盡脫,枝條皆呈屈狀怒張,畫中對於樹石的描繪,筆墨都較為含蓄質實,以溼筆為多,勾皴染皆與物象之結構、形態緊密貼合,真實地描摹當地自然景觀。
《讀碑窠石圖》最為引人

13 min

Top Podcasts In Society & Culture

Inconceivable Truth
Wavland
This American Life
This American Life
Stuff You Should Know
iHeartPodcasts
Fallen Angels: A Story of California Corruption
iHeartPodcasts
Freakonomics Radio
Freakonomics Radio + Stitcher
Soul Boom
Rainn Wil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