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min

【元瓅玩樂誌】啊,是文學啊!S2EP06___沈既濟、《枕中記》、黃粱一夢 |元瓅書‪坊‬ 元瓅書坊

    • Society & Culture

孔子在《論語‧里仁篇》曾言:「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富貴是我們每個人所嚮往的,對古典中國的讀書人們,富貴更是有直指「奉干祿」的企圖,一旦在科舉考試中飛上枝頭當鳳凰,擁有金錢與地位,也足以取得權力,贏得更多名聲。
唐代科舉考試初期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逐漸轉向禮部侍郎主導,不實行糊名制,知貢舉等主試官員除詳閱試卷外,還有權參考舉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譽來決定名次的去取。應試的士子為了增加及第的機會,他們將平日詩文加以編輯寫成卷軸,考前遞送給主考選拔人才者,開啟了「行卷」的風氣。也就間接造就了「唐傳奇」的出現。
進士及第對於登榜者而言,脫離貧困解決經濟難題是重要因素,也就難免有了「書中自有黃金屋」的說法;至於及第本身更是社會地位的提升,也是榮華富貴的象徵。
《枕中記》的作者沈既濟唐德宗建中元年生(780年),《新唐書‧沈既濟傳》言:「蘇州吳人,經學該明,吏部侍郎楊炎雅善之,既執政,薦既濟有良史才,召拜左拾遺、史館脩撰。……炎得罪,既濟坐貶處州司戶參軍。後入朝,位禮部員外郎,卒。撰《建中實錄》,時稱其能。」
也就是說,當楊炎擔任宰相時,依附楊炎的沈既濟受到推薦成為左拾遺、史館修撰,撰有《建中實錄》十卷。後因盧杞進讒言,楊炎獲罪,為肅清楊炎黨羽,沈既濟受牽累貶至處州(浙江麗水)司戶參軍,最後一個官職是禮部員外郎。卒於德宗貞元十六年(800年)。
汲汲營營的追求功名利祿與士人的生活形態,也就是《枕中記》所描寫的內容,本文將時間定調在唐玄宗開元年間,正是既唐太宗貞觀治世以來另一個鼎盛時期,道士呂翁途經邯鄲道,見邑中少年盧生「衣短褐, 乘青駒, 將適於田」於是二人於館舍共席而坐, 盧生歎息「生世不諧」,而致困頓。翁曰:「觀子形體,無苦無恙,談諧方適,而歎其困者,何也?」
生曰:「 吾此苟生耳,何適之謂?」翁曰:「此不謂適,而何謂適?」盧生回答:「士之生世,當建功樹名,出將入相,列鼎而食,選聲而聽,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後可以言適乎。……今已適壯,猶勤畎畝,非困而何」?
可見得盧生人生理想是,就算為農家子弟,雖家「有良田五頃,足以禦寒餒」,他是有條件可以躋身於讀書人行列,由於自己「嘗志於學,富於游藝」,對應舉入仕曾經充滿信心,「自惟當年,青紫可拾」。卻在歷經少年、青年,以至壯年,卻仍是一位白丁。無奈之下,只好脫去長衫換短褐,親事農耕,以田圃為業,「衣短褐,乘青駒,將適於田」,「今已適壯,猶勤畎畝」。儘管家道足以讓盧生不愁吃穿,但是人生總有遺憾,鬱鬱而不得志。
才剛說完,盧生思眠,呂翁從囊中取出青瓷枕給盧生說:「子枕吾枕,當令子榮適如志。」正當此時客店主人正在煮黃粱飯。此處「黃粱飯」有時間性的隱喻,夢境人生就此開始。
這一場夢盧生享盡了榮華富貴,他與名門望族崔氏成婚、高中狀元、歷顯官、建功業、位崇望重、皇帝給了他最榮耀的獎賞和最優厚的待遇。但因遭當朝宰相的嫉妒、中傷,被貶為端州刺史,三年後被召回京城,任戶部尚書。不久擔任宰相,參與掌管朝廷政務,長達十年之久,深得皇帝的信任和倚重, 被人們稱頌為「賢相」。
不想同僚誣告他「與邊將交結,所圖不軌」下

孔子在《論語‧里仁篇》曾言:「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富貴是我們每個人所嚮往的,對古典中國的讀書人們,富貴更是有直指「奉干祿」的企圖,一旦在科舉考試中飛上枝頭當鳳凰,擁有金錢與地位,也足以取得權力,贏得更多名聲。
唐代科舉考試初期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逐漸轉向禮部侍郎主導,不實行糊名制,知貢舉等主試官員除詳閱試卷外,還有權參考舉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譽來決定名次的去取。應試的士子為了增加及第的機會,他們將平日詩文加以編輯寫成卷軸,考前遞送給主考選拔人才者,開啟了「行卷」的風氣。也就間接造就了「唐傳奇」的出現。
進士及第對於登榜者而言,脫離貧困解決經濟難題是重要因素,也就難免有了「書中自有黃金屋」的說法;至於及第本身更是社會地位的提升,也是榮華富貴的象徵。
《枕中記》的作者沈既濟唐德宗建中元年生(780年),《新唐書‧沈既濟傳》言:「蘇州吳人,經學該明,吏部侍郎楊炎雅善之,既執政,薦既濟有良史才,召拜左拾遺、史館脩撰。……炎得罪,既濟坐貶處州司戶參軍。後入朝,位禮部員外郎,卒。撰《建中實錄》,時稱其能。」
也就是說,當楊炎擔任宰相時,依附楊炎的沈既濟受到推薦成為左拾遺、史館修撰,撰有《建中實錄》十卷。後因盧杞進讒言,楊炎獲罪,為肅清楊炎黨羽,沈既濟受牽累貶至處州(浙江麗水)司戶參軍,最後一個官職是禮部員外郎。卒於德宗貞元十六年(800年)。
汲汲營營的追求功名利祿與士人的生活形態,也就是《枕中記》所描寫的內容,本文將時間定調在唐玄宗開元年間,正是既唐太宗貞觀治世以來另一個鼎盛時期,道士呂翁途經邯鄲道,見邑中少年盧生「衣短褐, 乘青駒, 將適於田」於是二人於館舍共席而坐, 盧生歎息「生世不諧」,而致困頓。翁曰:「觀子形體,無苦無恙,談諧方適,而歎其困者,何也?」
生曰:「 吾此苟生耳,何適之謂?」翁曰:「此不謂適,而何謂適?」盧生回答:「士之生世,當建功樹名,出將入相,列鼎而食,選聲而聽,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後可以言適乎。……今已適壯,猶勤畎畝,非困而何」?
可見得盧生人生理想是,就算為農家子弟,雖家「有良田五頃,足以禦寒餒」,他是有條件可以躋身於讀書人行列,由於自己「嘗志於學,富於游藝」,對應舉入仕曾經充滿信心,「自惟當年,青紫可拾」。卻在歷經少年、青年,以至壯年,卻仍是一位白丁。無奈之下,只好脫去長衫換短褐,親事農耕,以田圃為業,「衣短褐,乘青駒,將適於田」,「今已適壯,猶勤畎畝」。儘管家道足以讓盧生不愁吃穿,但是人生總有遺憾,鬱鬱而不得志。
才剛說完,盧生思眠,呂翁從囊中取出青瓷枕給盧生說:「子枕吾枕,當令子榮適如志。」正當此時客店主人正在煮黃粱飯。此處「黃粱飯」有時間性的隱喻,夢境人生就此開始。
這一場夢盧生享盡了榮華富貴,他與名門望族崔氏成婚、高中狀元、歷顯官、建功業、位崇望重、皇帝給了他最榮耀的獎賞和最優厚的待遇。但因遭當朝宰相的嫉妒、中傷,被貶為端州刺史,三年後被召回京城,任戶部尚書。不久擔任宰相,參與掌管朝廷政務,長達十年之久,深得皇帝的信任和倚重, 被人們稱頌為「賢相」。
不想同僚誣告他「與邊將交結,所圖不軌」下

20 min

Top Podcasts In Society & Culture

Inconceivable Truth
Wavland
Soul Boom
Rainn Wilson
Stuff You Should Know
iHeartPodcasts
This American Life
This American Life
Fallen Angels: A Story of California Corruption
iHeartPodcasts
Unlocking Us with Brené Brown
Vox Media Podcast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