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episodes

城市的光影 雅柏
-
- Society & Culture
歌手林強於1990年創作的歌曲〈向前走〉:「Oh!向前走,台北車頭到了啦!欲下車的旅客請趕緊下車!頭前是現代的台北車頭,我的理想和希望攏在這。」從歌曲中讓我們看見繁華超過三十年的台北,早就不僅是一座城市,它更是夢想的代名詞,是許多人追尋成功的最佳選擇。
在〈向前走〉這首歌的MV中,林強在車站裡開心地跳舞、高聲地唱歌。不過,充滿理想的他還在台北車站裡,尚未接觸到城市的現實。這也讓人感到好奇,若是踏出車站,面對無情考驗時,城市還是依舊夢幻與美好嗎?
看似光鮮亮麗的城市中不只有成功與有錢的人,更多的是失敗和貧窮的人。在城市中,你很難不注意坐在輪椅上,兜售口香糖、玉蘭花的街賣者;更時常在車站、公園撞見紙箱上,正準備就寢的無家者。但如果不是在這些場合看見他們,或許你我的面容根本無異,失敗與貧窮在城市中如同缺席一樣的隱身其中,被正視的機會微乎其微。
貧困長期受到污名,因為指責與質疑的眼光,使得貧困者難以現身述說遭遇的壓迫與排除。不過,不管是成功、有錢,挫折或貧窮的人,在職場上、家庭關係中、感情中都可能會遇到困難,但是被隱藏起來的「失敗」跟「脆弱」並不會因為不去看就消失不見。
《城市的光影》,邀請缺席的貧困者說說自己的故事,以一個「貼上標籤之前的模樣」,被人們溫柔的聽見。另外,也將訪問多位第一線服務的社工,從多元的角度看見城市裡溫暖的光,陪伴躲在黑暗中的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在《房子》裡溫柔共存,在生命的顏色中異中求同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vy3cww91xu90918ah5zlcug?m=comment
生命中有各種各樣顏色,不會是只有艱難的!——畫室陪伴者馥嫣
不好,也是一種真實的、允許的、豐厚的經驗——繪本作家老王
小小的畫室裡,牆壁上貼滿了運用各種媒材的繪畫創作,寫著許多充滿溫度的話語。在2021年10月19號禮拜二下午,一個天氣慢慢轉涼的日子,這天在沒有對錯的畫室裡總共有11個人,用著讓自己感到安心的暱稱,圍在漆著藍色與綠色的長桌,一邊聊聊生活近況,一邊作畫。這天我參與的是活泉之家在2015年開展的「藝術教育工作者培力計劃」,陪伴精神疾病經驗者進行藝術創作,將內心裡的最真實快樂、幸福、期待、挫折、無奈、苦悶,轉化成繽紛的顏色、線條與形狀。
談到精神疾病,許多人都會將它與犯罪齊名,認為疾病者隨時都有傷害人的風險,而當社會出現關於精神疾病者犯罪的事件,也常常會聽見群眾提出「把他們通通關起來住院」的主張。當一起社會事件的發生,我們都是以旁觀者的角度觀看與評論,好像我們都很了解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但事實上,人們往往只是透過片面的新聞報導便對所有的精神疾病者下定義。表面上,疾病者與我們看似生活在同一個環境當中,但是我們之間卻有著一道無形的圍籬,而這道圍籬把被認定為是「怪怪的人」的精神疾病者與所謂的「一般正常人」區隔開來。
但是,疾病真的就是精神疾病經驗者生命的全部嗎?在有病識感之後,他們仍然不願意就醫或是尋求協助嗎?我一直記得畫室成員小梅分享:「我的病又變嚴重了,所以今天快點回來跟大家一起畫畫。我知道......運動和吃藥才能抵抗病情,希望我的病可以快點好轉。」
當我們談疾病的時候,或許是一個很深、很遠的區隔,但當我們談著生命的經驗時,便會發現原來我們之間如此靠近,就如同疾病經驗者小梅提到:「當她覺得自己的疾病變嚴重時,會想要回到畫室創作」;畫室的夥伴小Q也說:「當他感到焦慮會想要畫畫、去看展覽或是到活泉之家參加活動。」而當我們感受到生命低潮或挫折的時候,可能你會選擇的舒緩方式是看一場電影、跟朋友吃飯抒發心情、懶懶的躺在沙發上什麼都不想、或者是到你喜歡的海邊看看夕陽。疾病治療需要的或許從不只是藥物與法律,更多的是「關係的連結」與「社會的友善」。
在沒有對錯的畫室裡,我們靜靜的聆聽著每一個人的生活近況,並且用自身的生命經驗給予回應與支持。這天在畫室裡有馥嫣、雅舒、福貝貝、雲衣、努力、小暗、小梅、翔碩、小Q、Joseph、雅柏,我們伴隨著溫柔和緩的音樂,裁切出讓自己安心的畫紙大小,挑選著粉蠟筆、色鉛筆、水彩筆等等不同的媒材。小暗畫出對未來的期待,她夢想著成為一位youtube直播主;努力先生畫著對生活的感受以及觀察到的街景;翔碩用色鉛筆畫了他最喜歡的動漫七龍珠;小Q則是用繪畫表達內心的焦慮,畫面中有一列停在陡峭山坡上的火車,而這座山即將爆炸噴發,讓火車進退兩難。
生而為人,無論有沒有生病,我們都會有苦痛和脆弱,也都會盼望被人理解與被愛。活在這個世界裡,許多時候我們非常地不一樣;但也有很多時間,我們並沒有那麼地不同。畫室的成員老王以自己的生命故事出發,創作了一本關於「放棄某些事」和強迫症的繪本《房子》,繪本的故事主角小兔子被媽媽要求要好好的打掃房子,小兔子原本以為乖乖聽話,打掃完便可以 -
貧窮人的台北——無家者的人生百味
《城市的光影》將貧窮定義為「失去選擇」的狀態,每一個人都會有選擇匱乏的時候,而在大城市裡的無家者便是失去了生命中的所有選擇,包含:工作、住所、人際關係、體面活下去的方式等等,所以他們在街頭出現,被大眾看見了!
根據衛生福利部於2020年的調查報告指出,全國列冊無家者約有2,776位,大約有70%集中在都市地區,而臺北市則有675人,約佔整體的25%左右,但是,也有學者指出,無家者人數統計相當困難,有些人隱身在城市黑暗的角落中,難以被發現,因此實際人數至少是列冊人數的5倍以上。
不過,總使無家者人數眾多,在台灣的關注度還是相當低,許多人更會在他們身上貼標籤,認為他們好手好腳卻不去工作,讓自己露宿街頭。專題報導「城市的光影——無家者的人生百味」將帶領聽眾看見最真實的無家者面貌,觀察無家者最常聚集的台北車站與艋舺公園,並分享關心貧窮議題與無家者的組織「人生百味」如何改變無家者的生活困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