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avsnitt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教育对谈节目 ,我们将听到生涯教育、创业教育、自然教育、特殊教育、蒙氏教育、幼儿教育、创意写作、对外汉语、PBL、STEAM、家校关系、亲子关系、教育戏剧、目标与时间管理等。

教育的定义与形式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一起探索更多教育可能吧~

-联系我们-
你有想分享的故事,请发邮件 A_TUTU@outlook.com

-发起人阿涂-
不想背单词,而努力让老外讲中国话的汉语老师,曾在澳大利亚工作和学习将近十二年,教育自媒体【外地老师阿涂】的内容创作者,正在采访海内外的教育工作者。

49个教育故‪事‬ 外地老师阿涂

    • Utbildning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教育对谈节目 ,我们将听到生涯教育、创业教育、自然教育、特殊教育、蒙氏教育、幼儿教育、创意写作、对外汉语、PBL、STEAM、家校关系、亲子关系、教育戏剧、目标与时间管理等。

教育的定义与形式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一起探索更多教育可能吧~

-联系我们-
你有想分享的故事,请发邮件 A_TUTU@outlook.com

-发起人阿涂-
不想背单词,而努力让老外讲中国话的汉语老师,曾在澳大利亚工作和学习将近十二年,教育自媒体【外地老师阿涂】的内容创作者,正在采访海内外的教育工作者。

    16. 边工作边环球旅行:TOP1航司空乘 | Christine49个教育故事

    16. 边工作边环球旅行:TOP1航司空乘 | Christine49个教育故事

    Christine是UNSW毕业跨行做空乘,短暂转型后在航司办公室工作的姑娘。有趣又个性,是个乐观的行动派,与她的对话,让我对“全球视野”有了新的理解。
    我过往理解中的“全球视野”更(几)多(乎)关注西方发达国家的尖端科技和领先理念。去海外旅居其实是去体验文明社会的多元文化;但是相对于第三世界的民众,以及在发达国家为富人干苦力谋生的劳工们,我们定义的“文明”和“文化”似乎有着我们认知以外的意义,甚至在无意识中加剧了人类社会的阶级分化。
    跳出“教育”,一起从空中俯瞰这个真实又陌生的世界。
    【参与】
    阿涂:汉英教师,教育自媒体创作者,支持青少年成长与生涯发展
    Christine:新南威尔士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后来加入全球第一的中东航司在天上推餐车,跟世界各地的乘客对话,三万英尺高空就是办公室。30岁以前实现了环球旅行的梦想,在三观不断重塑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模式,经过停滞的三年终于回到喜欢的行业并继续前进
    剪辑:风信(微信ID ccyhfssq)
    【49个教育故事】是一个开放式的教育对谈节目,我们联结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及对教育话题感兴趣的伙伴。如果你有想分享的故事,请联系我们 a_tutu@outlook.com。
    【时间轴】
    00:50 嘉宾介绍 - Christine
    03:39 空乘是光鲜亮丽的体力劳动者
    08:08 如何跨专业做空乘?
    24:36 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40:27 过往的哪些学习经历,会投射到你的工作中?
    51:16 回国第二份工作,又有怎样的成长历程?
    01:02:42 怎么缓解拧巴状态 

    • 1 tim. 12 min
    15. 做电商,发现世界好精彩:越南语转跨境玩具 | Anna 49个教育故事

    15. 做电商,发现世界好精彩:越南语转跨境玩具 | Anna 49个教育故事

    中国人研究海外越南裔的文化归属和跟母国的联系,这是正式录制前预想不到的话题。与Anna相识,是在某线上社群里的一句话介绍。这次对谈,打破了过往“只采访相识一年以上伙伴”的心理防线。在此之前,我担心自己问了不合适的问题,说了不得体的话,会让交流一度尴尬……
    Anna是个很好的倾听者,对于我的每一次提问和表达,都有暖心的回复,也给了我很多肯定。就在发布播客的前一天,我们在深圳红十字会心理救援志愿服务队的年会上不期而遇。缘分很妙,相惜的人儿总会相遇。
    这期故事,不仅可以听到小语种毕业跨行做电商的心路历程,也能从商品的角度了解玩具/教具从无到有的创作过程。Anna在播客里说过两次“玩具就是让人快乐的”,期待你找到自己的快乐! 
    【参与】
    阿涂:汉英教师,教育自媒体创作者,支持青少年成长与生涯发展
    Anna:越南语毕业,现是亚马逊玩具品类运营,兼职瑜伽教练 
    剪辑:阿涂
    【49个教育故事】是一个开放式的教育对谈节目,我们联结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及对教育话题感兴趣的伙伴。如果你有想分享的故事,请联系我们 a_tutu@outlook.com。
    【时间轴】
    06:50 为什么把越南语作为大学专业?
    11:00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找一件什么事情,可以让我对这个世界更加了解”
    17:30 进入电商行业,突然发现这个世界好精彩
    32:55 几乎没有童年的大人进入“玩具”行业,会面临什么?
    39:44 《玩具适用年龄判定指南》
    01:01:39 关于“教育”,阿涂是怎么理解的?
    01:10:40 播客,于你而言是怎样的存在?
    【背景音乐】
    《温暖和技术》
    《梦境般的平静和放松60秒》

    • 1 tim. 15 min
    14. 比起绘画,写诗是瞬间艺术:不上班的艺术教育者 | 阿其 49个教育故事

    14. 比起绘画,写诗是瞬间艺术:不上班的艺术教育者 | 阿其 49个教育故事

    “我从来没有上过班!”第一次见阿其的时候,她和阿涂一边在陌生的厨房刷碗,一边以这样的开场聊起了天儿。
    这是一场无目的的随机聚会,十几分钟的刷碗互动中,两个独立教师从“只工作不上班”聊到创新教育和轻创业,又聊到自由职业的游牧旅居经历,最后还惊奇地发现,有很多熟人都是共同好友!
    【49个教育故事】过往的采访,阿涂都会很保守地与认识了至少一年的朋友线上对话,与阿其交流以后,阿涂有了一个转变——
    才认识又怎样呢,对话者与我认识的年限不会影响我对ta的好奇,也不会降低我们对教育话题的交流质量!
    于是,有了这期能量高涨的对话。
    从这一期开始,阿涂改变了录制模式,从精致套路式的录播剪辑,转型为从自然闲聊中开展对话;也在下期节目里,邀请了认识了不到5秒的嘉宾。
    另一个变化是,我们的时间轴从副标题模式,改成了内容摘要。
    这期节目录制两个多小时,我们可以听到阿其的关键词之一是“变化”,她在节目最后也谈到这些“变化”带给自己的不确定与坚定。那我们节目的变化,也从你按下播放键️开始吧。
    【参与】
    阿涂:汉英教师,教育自媒体创作者,青少年/教育工作者的生涯规划师
    阿其:卟呤卟呤创想堂创始人,天津美术学院毕业,热衷研究艺术、教育和心理,一个没上过一天班,正在旅居的独立艺术教师
    剪辑:阿涂
    【49个教育故事】是一个开放式的教育工作者会客厅,我们联结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及对教育话题感兴趣的伙伴。如果你有想分享的故事,或者想成为我们的协作者,都可以联系我们 a_tutu@outlook.com。
    03:14 其实“视觉艺术”离我们很近,它是人本能的好奇与创造力
    10:20 创作是一件随时随地的事情,并不是只有在精美的教室里才能做的
    23:36 教育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是,唤醒孩子们对生活的感受
    26:49 孩子画了一条鲨鱼来保护小鱼
    36:16 艺术即疗愈
    47:34 教育,就是家长与教师间“信任投资”的关系
    48:32 很多孩子都是某一个领域的“超级专家”
    01:01:34 好片推荐《西洋镜》《疯狂原始人》:当新事物闯入生活,如何应对这种变化
    01:20:18 比起绘画,写诗是一个瞬间的艺术
    01:28:27 孩子天生就是发展的,自我教育的;教育者要做的是相信ta并支持ta的发展
    01:31:12 “变化”带给你什么 

    • 1 tim. 37 min
    13. 澳洲留学实录02:早知道能省10w+的冷常识 | 千梦群岛×49个教育故事

    13. 澳洲留学实录02:早知道能省10w+的冷常识 | 千梦群岛×49个教育故事

    错过O-week差点没选上课,不知道怎么看Handbook/Guidline在截止日期前没写作业而挂科,异国他乡路遇歧视以及生活中真实友善的陌生人,很多个“意外”和“惊喜”,逐渐溶于身心,让我们成为了现在的自己。
    没错,千梦又又又来了!!!我们在三个播客频道来回穿梭,聊过往经历,谈未来期待。
    这期节目,主要是阿涂和千梦以澳洲留学生的身份,探讨留学经历对我们的影响。我们也聊了很多在其他场合没机会深入交流的难忘经历:
    时常看到需要救助的民众驱车去排队取物资;
    “苍蝇馆子”谈商务合作;
    共享电动滑板车;
    中文退化英文又不大好,看起来不太聪明的状态;
    种族歧视;
    澳洲同事们的暖心祝福和礼物……
    这些好像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
    那我们一起期待【澳洲留学实录】系列更多的精彩故事吧。
    【参与】
    阿涂:汉英教师,教育自媒体创作者,青少年/教育工作者的生涯规划师
    希阳:特立独行,寓教于乐,带孩子从游戏化的学习挑战和艺术版的学科图景中探索自主学习的道路
    赵千梦:一个关于生活,关于梦想,关于你我的教师博主
    剪辑:阿涂
    【49个教育故事】是一个开放式的教育工作者会客厅,我们联结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及对教育话题感兴趣的伙伴。如果你有想分享的故事,或者想成为我们的协作者,都可以联系我们 a_tutu@outlook.com。
    【时间轴】
    02:48 【千梦群岛】的赵千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
    03:49 【49个教育故事】的阿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05:29 为什么出国读大学:因为我要比初中英语老师的英语还要好!
    11:55 要么就决定在澳洲拿永居身份,要么就早做回国前的准备:越早决定越不慌不乱
    19:34 对我来说,比雅思考试更能提升我综合英语语言能力的考试是PTE
    31:42 申请留学移民非得找中介吗?
    38:23 不清楚澳洲教育体制又错过O-week,很有可能因为不清楚上课和作业形式而挂科:留学生的“隐藏”福利有哪些
    48:15 第一天到澳大利亚,都发生了什么呢?
    53:28 租房or homestay(住宿家庭),怎么选?
    01:00:18 自己做还是外面吃?中餐馆和中国的餐馆有啥不一样?
    01:14:44 澳大利亚的“穷人”可能跟我们认知里的“穷人”非常不一样
    01:22:18 回国以后,有哪些“澳式习惯”让你感觉一时“水土不服”
    01:25:45 遇到歧视怎么处理?
    01:45:19 留学能“值回票价”吗?它给我们哪些方面的影响?
    01:57:38 中国新年,澳洲人送了人民币红包!!
    【背景音乐】
    这次的片头和片尾是千梦老师特意选的,来自一支墨尔本本土的乐队Tamas Wells创作的《Valder Fields》。 

    • 2 tim. 8 min
    12. 澳洲留学实录01:留学移民顾问+辩论教练 | Lucas 49个教育故事

    12. 澳洲留学实录01:留学移民顾问+辩论教练 | Lucas 49个教育故事

    “我不想因为我的原因去影响到这个人的后半生的某一些事情,因为基本上我随嘴说的一句话,可能就影响一辈子。”澳大利亚本土资深持牌移民顾问Lucas在谈到本职工作的时候这样说。
    Lucas自称是主业游戏和辩论,副业做移民顾问的悉尼锐优教育(carry u education)创始人之一。
    他了解澳大利亚的教育体系,关注中国留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在持续支持澳大利亚中学华语辩论赛。他深知哪里可以避坑,哪里需要严肃处理;留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有哪些挑战与机遇。
    这是一期有关澳大利亚移民留学和华语辩论的干货经验分享特辑。
    【参与】
    阿涂:汉英教师,教育自媒体创作者,青少年/教育工作者的生涯规划师
    希阳:特立独行,寓教于乐,带孩子从游戏化的学习挑战和艺术版的学科图景中探索自主学习的道路
    Lucas:锐优教育资深留学顾问,澳大利亚注册移民中介/MIA会员,UNSW广告与公关学硕士/ACU移民法硕士,澳洲著名私校中文辩论教练

    剪辑:阿涂
    【49个教育故事】是一个开放式的教育工作者会客厅,我们联结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及对教育话题感兴趣的伙伴。如果你有想分享的故事,或者想成为我们的协作者,都可以联系我们 a_tutu@outlook.com。
    【时间轴】
    02:57 嘉宾介绍-Lucas
    08:57 澳洲移民留学的模式是什么样的?
    13:59 “可能留学顾问随便说的一句话,会影响申请人一辈子”
    17:42 如果有移民留学的考虑,要注意什么?
    21:09 澳洲断崖式的阶级分化
    23:28 “只要教室里不死人,爱干嘛干嘛”
    31:58 什么契机开始带着华语学生在澳洲打辩论?
    35:39 如何做到华语辩论和中文考试大纲相契合?
    41:18 对于辩手来说,“辩论”到底是什么?
    48:25 中国留学生其实不怎么参与团体活动
    01:01:22 为什么有的辩论节目/辩论比赛不好看了?
    01:13:41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辩论给你带来了什么?
    01:20:44 “套路”只能保证我们饿不死,创造不出更精彩的结果
    【背景音乐】
    《在正确的地方在正确的》 

    • 1 tim. 31 min
    11. 项目制学习,是很朴素的东西:科创教育创业者+PBL设计师 | 哈士奇 49个教育故事

    11. 项目制学习,是很朴素的东西:科创教育创业者+PBL设计师 | 哈士奇 49个教育故事

    PBL没有那么高大上,也不是做得越复杂,越华丽,就越显得课程设计师有多厉害。它的底层逻辑是,“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也就是说,它来自生活观察与体验,有很多现在马上可以去做的最小行动。
    这期的嘉宾,哈士奇,是阿涂在策划【49个教育故事】的前期就一直在邀请列表靠前位置的教育社群共创伙伴。他是PBL(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制学习)课程设计师,教育创业者,小红书PBL教育博主。
    不同于以往的内容,这期我们把正式录播前的闲聊也加了进来。你会听到更多有相似教育理念的伙伴们在一起,都有哪些讲台和镜头背后才会发生的事情——
    我们聊宠物,聊自媒体创作,聊很多看起来与这期主题没有关系,但又不知不觉走向教育主题的探讨。这种没有剧本自然流露的聊天,会在【49个教育故事】时常发生。
    期待你在好友闲聊中,感受到情谊的温度和教育的乐趣。
    【参与】
    阿涂:汉英教师,教育自媒体创作者,青少年/教育工作者的生涯规划师
    希阳:特立独行,寓教于乐,带孩子从游戏化的学习挑战和艺术版的学科图景中探索自主学习的道路
    哈士奇:科创教育创业者,PBL课程设计师,坚持设计老师爱教、学生爱学、家长信任的好课程
    哈士奇的三个关键词:务实的理想主义者、谨慎的教育实践者、活泼的学习思考者
    剪辑:阿涂
    【49个教育故事】是一个开放式的教育工作者会客厅,我们联结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及对教育话题感兴趣的伙伴。如果你有想分享的故事,或者想成为我们的协作者,都可以联系我们 a_tutu@outlook.com。
    【时间轴】
    01:56 小红书博主日更的诀窍:遛狗
    04:50 宠物狗,给生活状态带来了哪些影响?
    09:53 遛狗的时候,发现了另一个平行宇宙
    13:42 孩子们的项目制学习:流浪动物站
    ======================================
    21:49 闲聊结束,这里才是正片⭐️
    27:27 陌生人“一见如故”:理念契合的教育工作者们
    35:58 “走心”和“走脑”,怎么选?
    41:00 强逻辑思维的人,是怎么考虑问题的?
    42:25 为什么会成为教育创业者?
    47:21 在教育机构工作,孵化了创业的技能和想法
    52:43 如何平衡家校关系?
    59:59 什么契机,让你从“讨好客户”的纠结里跳出来?
    01:05:03 教育用户这件事,你怎么看?
    01:10:30 哈士奇的【爱创社】是做什么的?
    01:14:41 什么是PBL(项目制学习)?
    01:22:55 学校老师的开放性问题vs阿涂给的进阶式开发问题
    01:28:57 为什么“项目制学习”给人高大上难以捉摸的错觉——ta在国内的发展之源
    【嘉宾推荐】
    竹内まりや - Plastic Love (New-Remix)
    桑名正博 - さよならの夏
    Infinite - Man In Love

    • 1 tim. 38 min

Mest populära poddar inom Utbildning

4000 veckor
Christina Stielli
I väntan på katastrofen
Kalle Zackari Wahlström
The Mel Robbins Podcast
Mel Robbins
Max Tänt med Max Villman
Max Villman
Sjuka Fakta
Simon Körösi
Swedish podcast for beginners (Lätt svenska med Oskar)
Oskar Nyström

Du kanske också gillar

凹凸电波
凹凸电波
知行小酒馆
有知有行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天真不天真
杨天真本真
无人知晓
孟岩
无聊斋
教主_单口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