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r 23 min

02(下)-当Roam遇上白‪板‬ Roam面对面

    • Technology

本期嘉宾
H(老黄)
本期主播
Jessie
晚甘侯   
多酱  

老黄的文稿(配合时间戳)

00:05:00落地工作流:从原始素材,到白板关键字,再到RR。

由于熵增定律,凡是系统,都需要维护。多一个环节,就多一个故障点。个人维护个人知识系统,精力极其有限,需要尽可能降低维护成本,因此我倾向于用尽量少的工具,实施尽量简明的步骤。

严格区分场景,进行二分。工作场景全部交给PC,必要通讯和娱乐场景交给移动端。这也意味着干掉“移动办公”场景,基本没有“移动办公”的需求,所以RR的移动端也没有用过。这背后的核心思路是尽可能创造整段时间,尽可能减少任务之间的切换,而不是努力利用碎片时间。整段时间最好在30分钟以上,在晨间、晚间、周末的操作可行性很高,初期可用柳比歇夫的事件时间日志法辅助记录。

具体流程如下。工作地点配备白板。不论图文(纸质书、电子书、网页等)、音频(播客、听书等)、视频(课程或其他)等一切形式的内容,在接收、输入的过程中,把一切亮点和灵感都以关键词或小短句的形式记在白板上。在至少半天之后,打开RR,将白板上的关键词展开成完整的句子、段落、文章,展开后在白板上擦除。我倾向于填满所有空间,再全部擦除干净,开始下一轮。也可以随写随擦。

00:12:10有一些关键和建议可以参考:

白板尺寸建议至少120cm*60cm,不然一面白板能记下的信息太少。白板随自己的习惯与能力增加,目前(2020年9月)我用了3块白板。

为什么不要开始就用太大太多的白板?因为白板不光是为了记录,更是为了筛选。筛选功能远比记录更重要。有两层筛选机制:
1.面积限制了记录内容的总量,写满之后,想要增加内容,只能擦去原有内容,写和擦是不断交替的动作。这样,在事前、从输入源头上,会促使人有意识地评估念头的重要性。当然,事前不可能直接得到完美的评估。
2.把念头放在白板“晾”上至少半天,让念头和念头相互竞争。不是所有的想法都有价值,遗忘是一个好机制。好念头会“生长”,再看时很有动力展开。坏念头会“蒸发”,可以直接擦掉。“竞争”的延伸:怎么识别好书?同领域读几十本,让它们自行竞争,好的会自然胜出,重要的议题自然会浮现。

白板面积越大,能写下的信息就越多,会不自觉地放宽进入白板的“资格标准”。且白板上写的越多,“并行计算”的要求越高,要清空的心理压力就越大,可能会让人最终放弃行动,全部擦除,从头开始。因此克制白板面积,循序渐进使用很重要。

不用玻璃白板墙划块,而用一块一块的白板的原因,不光是处于成本和灵活性,还有心理上的小技巧。
roam/cn群里吕立青@JimmyLv说:“纸质卡片之所以有效,我觉得很大程度是因为它的空间限制。” “同理,剩余空间会激发书写欲。我发现这种卡片式的可视化对记笔记的思路都是有影响的。我有两个感受,就是:1. 发现卡片是空的或是有空余空间,就会很想把它填满。2. 更加突出卡片的包含和对比关系,也就是每一列的对比非常明显,而且卡片式平铺下来很容易建立关联(跨越)”(2020年9月11日)
白板就是大号的卡片,列卡片关键词的大卡片。实体白板给人填满的冲动,一是一次激励。擦空白板的完成感,是又一次的激励。实体白板的完成感,比整面白板划线分块的完成感强得多。

白板的终极版本,也是我的梦想书房形态。

办公桌在图中第一排中间的位置,面朝黑板,可以看清每块黑板的内容。

本期嘉宾
H(老黄)
本期主播
Jessie
晚甘侯   
多酱  

老黄的文稿(配合时间戳)

00:05:00落地工作流:从原始素材,到白板关键字,再到RR。

由于熵增定律,凡是系统,都需要维护。多一个环节,就多一个故障点。个人维护个人知识系统,精力极其有限,需要尽可能降低维护成本,因此我倾向于用尽量少的工具,实施尽量简明的步骤。

严格区分场景,进行二分。工作场景全部交给PC,必要通讯和娱乐场景交给移动端。这也意味着干掉“移动办公”场景,基本没有“移动办公”的需求,所以RR的移动端也没有用过。这背后的核心思路是尽可能创造整段时间,尽可能减少任务之间的切换,而不是努力利用碎片时间。整段时间最好在30分钟以上,在晨间、晚间、周末的操作可行性很高,初期可用柳比歇夫的事件时间日志法辅助记录。

具体流程如下。工作地点配备白板。不论图文(纸质书、电子书、网页等)、音频(播客、听书等)、视频(课程或其他)等一切形式的内容,在接收、输入的过程中,把一切亮点和灵感都以关键词或小短句的形式记在白板上。在至少半天之后,打开RR,将白板上的关键词展开成完整的句子、段落、文章,展开后在白板上擦除。我倾向于填满所有空间,再全部擦除干净,开始下一轮。也可以随写随擦。

00:12:10有一些关键和建议可以参考:

白板尺寸建议至少120cm*60cm,不然一面白板能记下的信息太少。白板随自己的习惯与能力增加,目前(2020年9月)我用了3块白板。

为什么不要开始就用太大太多的白板?因为白板不光是为了记录,更是为了筛选。筛选功能远比记录更重要。有两层筛选机制:
1.面积限制了记录内容的总量,写满之后,想要增加内容,只能擦去原有内容,写和擦是不断交替的动作。这样,在事前、从输入源头上,会促使人有意识地评估念头的重要性。当然,事前不可能直接得到完美的评估。
2.把念头放在白板“晾”上至少半天,让念头和念头相互竞争。不是所有的想法都有价值,遗忘是一个好机制。好念头会“生长”,再看时很有动力展开。坏念头会“蒸发”,可以直接擦掉。“竞争”的延伸:怎么识别好书?同领域读几十本,让它们自行竞争,好的会自然胜出,重要的议题自然会浮现。

白板面积越大,能写下的信息就越多,会不自觉地放宽进入白板的“资格标准”。且白板上写的越多,“并行计算”的要求越高,要清空的心理压力就越大,可能会让人最终放弃行动,全部擦除,从头开始。因此克制白板面积,循序渐进使用很重要。

不用玻璃白板墙划块,而用一块一块的白板的原因,不光是处于成本和灵活性,还有心理上的小技巧。
roam/cn群里吕立青@JimmyLv说:“纸质卡片之所以有效,我觉得很大程度是因为它的空间限制。” “同理,剩余空间会激发书写欲。我发现这种卡片式的可视化对记笔记的思路都是有影响的。我有两个感受,就是:1. 发现卡片是空的或是有空余空间,就会很想把它填满。2. 更加突出卡片的包含和对比关系,也就是每一列的对比非常明显,而且卡片式平铺下来很容易建立关联(跨越)”(2020年9月11日)
白板就是大号的卡片,列卡片关键词的大卡片。实体白板给人填满的冲动,一是一次激励。擦空白板的完成感,是又一次的激励。实体白板的完成感,比整面白板划线分块的完成感强得多。

白板的终极版本,也是我的梦想书房形态。

办公桌在图中第一排中间的位置,面朝黑板,可以看清每块黑板的内容。

1 hr 23 min

Top Podcasts In Technology

Acquired
Ben Gilbert and David Rosenthal
All-In with Chamath, Jason, Sacks & Friedberg
All-In Podcast, LLC
Lex Fridman Podcast
Lex Fridman
Hard Fork
The New York Times
三五环
刘飞
Waveform: The MKBHD Podcast
Vox Media Podcast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