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episodes

抽離了人,法律沒有意義。
沒有了法律,人群的生活沒有依歸和底線。

法律的花園不能夠太狹隘,和我們一同穿梭牆內牆外,
跨學科跨專業的進行對話,悠遊逍遙於天地之間。

弱勢協助,法律從來不是唯一解。
跨界學科的整合、彼此了解,讓法扶工作可以做得更到位完善
符合當事人的需要。

「逍遙法外跨界講座」,希望促進法律與其他學科專業的互動認識
帶著大家走進不同觀點的領域,尋找解決問題的更多可能。

點開音頻,讓我們一起諦聽,一起逍遙悠遊!

📌相關合作與聯繫請洽:hwa@laf.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FAFU-逍遙法‪外‬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 Society & Culture

抽離了人,法律沒有意義。
沒有了法律,人群的生活沒有依歸和底線。

法律的花園不能夠太狹隘,和我們一同穿梭牆內牆外,
跨學科跨專業的進行對話,悠遊逍遙於天地之間。

弱勢協助,法律從來不是唯一解。
跨界學科的整合、彼此了解,讓法扶工作可以做得更到位完善
符合當事人的需要。

「逍遙法外跨界講座」,希望促進法律與其他學科專業的互動認識
帶著大家走進不同觀點的領域,尋找解決問題的更多可能。

點開音頻,讓我們一起諦聽,一起逍遙悠遊!

📌相關合作與聯繫請洽:hwa@laf.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EP57*107|OPEN BOOK~前往「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孫友聯|簡永達|朱芳君|

    EP57*107|OPEN BOOK~前往「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孫友聯|簡永達|朱芳君|

    法扶逍遙法外跨界講座第107場
    OPEN BOOK~前往「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

    錄製時間:2024年6月11日晚上19:00-21:00
    錄製地點:左轉有書(北市鎮江街3-1號、善導寺捷運站2號出口、喜來登大飯店後方)

    主持: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法律扶助基金會董事)
    講者:謝孟穎(媒體工作者、《求其生而不可得?台灣殺人案件背後被遺棄的世界》作者)
    簡永達(作家、自由記者、著有《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
    朱芳君(律師、法律扶助基金會總會法務處主任)

    地理大發現讓人類打開了更大的世界地圖,
    交通便捷的現代,跨越國界的移動當然也包含了勞動工作的選項

    臺灣引進跨國人力多年,
    假日公園、特定火車站的周邊,還有異國風味的小吃店
    或許你我都曾匆匆一瞥那些不同國籍的移工朋友

    一樣在台灣,但感覺他們的存在有點難以想像觸及?
    而同樣是勞工的移工們,又面臨怎樣的制度和困境?

    透過田野紀錄採訪,讓我們一起透過記者之眼,
    一起走入「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
    瞧瞧「跨國勞動在台灣」!

    段落時間參考
    0:00 開場-孫友聯
    5:00 簡永達
    1:13:00 朱芳君
    1:44:30 孫友聯

    捐助法扶協助弱勢
    逛逛法扶官網
    法扶臉書粉專
    法扶IG
    法扶報報電子報
    逍遙法外LINE社群
    逍遙法外TG群組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1 hr 51 min
    EP56*106|《求其生而不可得?台灣殺人案件背後被遺棄的世界》思辨沙龍|陳雨凡|謝孟穎|薛煒育|李宣毅|李艾倫|任孝祥|

    EP56*106|《求其生而不可得?台灣殺人案件背後被遺棄的世界》思辨沙龍|陳雨凡|謝孟穎|薛煒育|李宣毅|李艾倫|任孝祥|

    法扶逍遙法外跨界講座第106場
    《求其生而不可得?台灣殺人案件背後被遺棄的世界》思辨沙龍

    錄製時間:2024年5月17日晚上18:30-20:45
    錄製地點:思享森林咖啡共享空間

    主持:陳雨凡(律師,全國律師聯合會人權委員會主任委員)
    講者:謝孟穎(媒體工作者、《求其生而不可得?台灣殺人案件背後被遺棄的世界》作者)
    薛偉育(律師、法扶基金會台北分會專職律師)
    李宣毅(律師、辦理多起重大刑事矚目案件)
    李艾倫(律師、法扶基金會北部專職律師中心主任)
    任孝祥(律師、《求其生而不可得?》受訪律師)

    台灣死刑存廢之爭議已久,今(2024)年4月23日所舉行的憲法法庭言詞辯論,不僅法庭之友團體數量多達12個,新聞媒體及社會大眾亦予以高度關注。在憲法法庭言詞辯論之後、爭點題綱之外,本沙龍活動邀請曾親身接觸、採訪死刑案件當事人,寫下《求其生而不可得?台灣殺人案件背後被遺棄的世界》一書的作者謝孟穎,以及曾參與死刑辯護案件的律師們,一起對談、思辨具體真實的死刑案件,希望人們在討論死刑爭議時,儘可能不帶偏見地看到活生生的每一個「人」。

    共同主辦單位:
    全國律師聯合會-人權委員會、司法改革委員會、刑事法委員會、刑事程序法委員會
    台北律師公會-司法改革委員會、刑事程序法委員會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段落時間參考
    0:00 開場-陳雨凡
    5:30 謝孟穎
    36:20 薛煒育
    48:50 李宣毅
    1:04:25 李艾倫
    1:19:13 任孝祥
    1:37:25 問答一:謝孟穎
    1:43:15 問答二-1:李宣毅
    1:48:40 問答二-2:薛煒育
    1:52:40 結語


    捐助法扶協助弱勢
    逛逛法扶官網
    法扶臉書粉專
    法扶IG
    法扶報報電子報
    逍遙法外LINE社群
    逍遙法外TG群組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1 hr 56 min
    EP55*105|社會金融蝦米碗糕 改進資本主義的一百種可能|吳宗昇|李艾倫|

    EP55*105|社會金融蝦米碗糕 改進資本主義的一百種可能|吳宗昇|李艾倫|

    法扶逍遙法外跨界講座第105場
    社會金融蝦米碗糕 改進資本主義的一百種可能

    錄製時間:2024年5月9日晚上19:00-21:00
    錄製地點:左轉有書(台北市鎮江街3-1號,喜來登大飯店後方,善導寺捷運站)

    主持:李艾倫(律師,法律扶助基金會北部專職律師中心主任)
    講者:吳宗昇(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金錢經濟貫穿了人類的社會生活,以勞動賺取工資,以資本獲取利潤,一切看似理所當然。

    然而無論金錢或是資本,都是兩面刃,
    社會繁榮富裕的同時,分配不均導致的稀缺和集中,
    借貸放款導致的剝削榨取,
    對於失敗者的無情,無選擇者的殘忍,你我身邊或許都不乏因此受苦的人們

    當一切都可標價,有甚麼是我們不願意交換出去的?
    分配的公平?環境的永續?對弱者及失敗者的同情?

    而當金融業跳脫數字遊戲的鐵則,開始反思作為企業的社會責任
    我們是否能夠期待所謂的社會經濟、普惠經濟 為這個社會施展甚麼樣的魔法?
    來聽金融社會學者的獨白和告解~ 帶你跳脫追錢和被錢追的忙盲茫

    捐助法扶協助弱勢
    逛逛法扶官網
    法扶臉書粉專
    法扶IG
    法扶報報電子報
    逍遙法外LINE社群
    逍遙法外TG群組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1 hr 34 min
    EP56*104|從報導、醫學、法律辯護角度看「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李艾倫|胡慕情|李俊宏

    EP56*104|從報導、醫學、法律辯護角度看「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李艾倫|胡慕情|李俊宏

    法扶逍遙法外跨界講座第104場
    從報導、醫學、法律辯護角度看「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

    錄製時間:2024年4月11日晚上19:00-21:00
    錄製地點:左轉有書(台北市鎮江街3-1號,喜來登大飯店後方,善導寺捷運站)

    主持:李艾倫(律師,法律扶助基金會北部專職律師中心主任)
    講者:
    胡慕情(作者,鏡文學文化組採訪主任)
    李俊宏(醫師,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副院長)

    接近真實,逼近真實,何謂真實?
    從報導採訪、精神醫學到罪刑論證,以及,甚至自我論述的多重角度,來素描擬真、攬鏡自照、旁敲側擊、邏輯推演,在發掘真實歷程間窺見他人與自身。
    用參與講座形式來閱讀一本書,進入一場辯證,走進一個書之不盡,言之不窮的追尋真相之旅。

    本場座談當中,「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的作者胡慕情小姐分享了關於從非虛構寫作角度,從對於媒體報導的驚世媳婦也是目前的死刑犯林于如好奇,透過廢死聯盟接觸,探詢訪問撰寫本書的歷程,另外李俊宏精神醫師則就司法鑑定報告實務上的執行現況以及侷限框架分享經驗。主持人李艾倫律師並從律師辯護角度,與李醫師討論關於監護處分不設上限,以及後續對於採用精神抗辯的影響,講座當中主持人及主講人談到對於鑑定和書寫,媒體跟報導,都是框架下的產物,對於鑑定人即被鑑定人,訪問者和受訪問者的關係和距離,導致觀察上面的極限和侷限,所能盡到最可能的逼近,在本集內容當中都有精彩的闡述。

    因為節目時長關係,現場問答部分沒有收錄,補充胡慕情小姐有在問答當中回答到本書的書名和波蘭女詩人辛波絲卡的詩作「一個女人的畫像」有關。

    捐助法扶協助弱勢
    逛逛法扶官網
    法扶臉書粉專
    法扶IG
    法扶報報電子報
    逍遙法外LINE社群
    逍遙法外TG群組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1 hr 19 min
    EP56*103|求其生而不可得?台灣殺人案件背後被遺棄的世界(2024台北國際書展)|吳佳臻|謝孟穎|彭仁郁

    EP56*103|求其生而不可得?台灣殺人案件背後被遺棄的世界(2024台北國際書展)|吳佳臻|謝孟穎|彭仁郁

    法扶逍遙法外跨界講座第103場
    求其生而不可得?台灣生活案件背後被遺棄的世界(2024台北國際書展)

    錄製時間:2024年2月23日下午14:00-15:00
    錄製地點:2024台北國際書展讀字公民攤位讀字沙龍

    主持:吳佳臻(廢死聯盟副執行長)
    講者:
    謝孟穎(風傳媒記者、《求其生而不可得?》作者)
    彭仁郁(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法務部犯罪受害人保護協會屏東分會督導、行政院推動轉型正義會報民間委員)

    台灣對於死刑存廢的討論,支持死刑者往往主張,死刑不能解決問題,但可以解決製造問題的人,這樣簡單粗暴的論點真的是台灣社會的主流想法?法律扶助基金會與廢死聯盟合作出版<求其生而不可得?台灣殺人案件背後被遺棄的世界>,帶著想要了解刑事殺人重罪案件,討論死刑存廢議題的你我,走入並了解這類案件真實的樣貌,從判決書及深入訪談諸多層面的呈現,去叩問從理性難以處理的殺人案件所映射出的各種關於被害者、加害者、加害者家屬、被害者家屬的觀點,何以求生會變得如此困難?歡迎收聽

    捐助法扶協助弱勢
    逛逛法扶官網
    法扶臉書粉專
    法扶IG
    法扶報報電子報
    逍遙法外LINE社群
    逍遙法外TG群組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59 min
    EP55*102|表達的界線!從憲法法庭的兩個案件來看「名譽和言論自由孰輕孰重」|馮光遠|錢建榮|陳澤嘉

    EP55*102|表達的界線!從憲法法庭的兩個案件來看「名譽和言論自由孰輕孰重」|馮光遠|錢建榮|陳澤嘉

    法扶逍遙法外跨界講座第102場
    表達的界線!從憲法法庭的兩個案件來看「名譽和言論自由孰輕孰重」

    錄製時間:2024年2月1日下午19:00-21:10
    錄製地點:左轉有書

    主持:馮光遠(作家、憲法法庭公然侮辱罪案聲請人之一)
    講者:
    錢建榮(法官、憲法法庭公然侮辱罪案聲請人之一)
    陳澤嘉(律師、憲法法庭侮辱公務員案聲請人代理人之一)

    自由的社會,人人都可以對事物發表評論,但,所謂的言論自由,卻常常變成罵人被罵的爭論,客觀評論的界線似乎難以捉摸,包含接受評論對象是誰,甚麼樣的事情可受公議?
    隱私、名譽跟表達的界線,重點在於?只要用對字眼,就可以迴避法院罰款價目表?罵到執行公務的公務員,還會得到比較重的懲罰?
    在去年年底連續兩件關於公然侮辱與侮辱公務員案件的憲判案件言詞辯論,對照來看我們的生活日常,表達的界線跟尺度該怎麼拿捏?來聽聽看兩個案件相關的法官與律師及當事人怎麼說!

    捐助法扶協助弱勢
    逛逛法扶官網
    法扶臉書粉專
    法扶IG
    法扶報報電子報
    逍遙法外LINE社群
    逍遙法外TG群組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1 hr 57 min

Top Podcasts In Society & Culture

When the migos created and invented the crazy style of rapping and flows, etc
Prince K
BeatCast
Beat
Rádio Comercial - Era o que Faltava
João Paulo Sousa e Ana Delgado Martins
قرأنا لكم
مونت كارلو الدولية / MCD
This American Life
This American Life
هدوء
Mics | مايكس

You Might Also Like

一起讀判決
蕭奕弘律師
法學叫獸的X話群組
鄉下叫獸、水某、東海狐、成功喬
法客電台 BY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Radio
法律白話文運動
有話好說
公共電視《有話好說》
珞亦不絕
劉珞亦
仁愛路四段507號
林亮君、吳崢、苗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