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episodios

完犊子了,一档讲述如何与失败和平共处的生活观察类播客节目
我们是蟹和柳,我们是初中、高中、大学同学,两个十年前毕业于北京大学如今一事无成的废柴文科生,希望可以在这档节目里与你分享一些踩坑经验和失败感悟。
我们会每周与大家分享一本书,和一部电影,也会和你一起交流我们的体验
这里没有同辈压力,也没有心灵鸡汤,我们希望把这里当做一片记录心声的文青自留地,或者一个吐槽世界、抱团取暖的朋友圈;我们的风格漫无目的,天马行空,就和我们的播客名字一样。

完犊子了 |原创播‪客‬ 柳柳柳_柳柳

    • Sociedad y cultura

完犊子了,一档讲述如何与失败和平共处的生活观察类播客节目
我们是蟹和柳,我们是初中、高中、大学同学,两个十年前毕业于北京大学如今一事无成的废柴文科生,希望可以在这档节目里与你分享一些踩坑经验和失败感悟。
我们会每周与大家分享一本书,和一部电影,也会和你一起交流我们的体验
这里没有同辈压力,也没有心灵鸡汤,我们希望把这里当做一片记录心声的文青自留地,或者一个吐槽世界、抱团取暖的朋友圈;我们的风格漫无目的,天马行空,就和我们的播客名字一样。

    021-高考赢家是“优秀的绵羊”?精英教育为何在我们身上失败了

    021-高考赢家是“优秀的绵羊”?精英教育为何在我们身上失败了

    「那些曾经赢得无数奖项的最成功的学生,他们不过是一群在终生竞争的集中营里茫然的生还者。」 ——哈佛大学招生办主任威廉·R·费茨蒙斯,引自《优秀的绵羊》
    高考对蟹和柳来说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但和很多人一样,结束交卷的铃声有时依然会在噩梦中响起。在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之际,我们想讨论一个扎心话题:回看学生时代结束后经历的种种挫折,精英教育为什么在我们两个北大毕业生身上失败了?以「事后诸葛亮」的视角,我们试图反思:高考「成功上岸」到底意味着什么?
    �本期推荐的书籍:
    《优秀的绵羊》 作者:[美] 威廉·德雷谢维奇
    �本期推荐的影视:
    纪实剧集《真实生长》 导演:张琳
    00:01:48 我们受的教育明明有稀缺性和精英性,却依然在我们身上失败了
    00:05:40 空虚、迷茫甚至抑郁,在全球范围的名校毕业生身上都不鲜见
    00:08:50 《优秀的绵羊》:为什么美国的精英教育出现了这么多问题
    00:09:58 「斯坦福狂鸭症」:表面上云淡风轻,背地里卷生卷死
    00:10:50 赢家通吃的社会规则,精致利己的名校毕业生
    00:13:58《真实生长》:一所中学的教育改革与三个学生的十年命运
    00:20:35 激进的教育改革让中学比大学还自由
    00:25:53 所谓精英教育,就是为了精英而教育,不管普通学生死活
    00:27:09 鼓励成绩好的明星学生做什么都可以,会有什么后果?
    00:31:13 「跟随自己的心灵」是新自由主义的成功学骗局吗?
    00:32:41 找到「天职」其实是小概率事件
    00:35:34 分数越高,出路越窄,这个悖论是怎么形成的
    00:37:00 中学的博雅教育,面对高考不可避免要陷入唯成绩论
    00:39:22 真正的博雅教育是什么意思,在现实社会面临怎样的困境?
    00:43:24 这一代年轻人独立、自由的价值是在下降的
    00:45:09 大学课堂网课化的弊端
    00:52:22 人类把「天职」当成职业,也不过一两百年时间
    00:49:30 有多少报考时大火的专业,毕业即后悔
    00:50:45 内耗来临时不要抵挡,因为没有比大学更好的内耗时机了!
    00:57:02 大学唯一的必修课是失败
    00:58:03 反思在大学四年接受的一切,不要做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相关引用和推荐:
    杂志文章 《三联生活周刊》:高中化的大学里,晚熟的大学生们
    视频 研究出了不抗病的土豆和不结果番茄的农学博士,跟大家分享一下育种经验(up主:成溪的试验田)
    视频 北京青年x壹次访谈录:北大毕业就一定要成功吗?
    图书《精英的傲慢》作者:[美] 迈克尔·桑德尔
    播客 【完犊子了】EP002-总想跟人比,是过度竞争吗?
    图书 《人生学校:理想的工作》
    媒体 张雪峰的高考志愿填报建议
    歌曲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by Pink Floyd

    • 1h 2 min
    020-最后的,最初的 | 人生终点站,如何好好告别?

    020-最后的,最初的 | 人生终点站,如何好好告别?

    生命是一条单行线,这是无法逃避的自然法则。在我们的文化中,关于死亡的准备依然是一个敏感和忌讳的话题,以致大多数人都在拖延这堂人生必修课。在临近人生终点站时,我们可以怎样做,应该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告别?【完犊子了】EP020- 最后的,最初的 | 人生终点站,如何好好告别?
    生命是一条单行线,这是无法逃避的自然法则。在我们的文化中,关于死亡的准备依然是一个敏感和忌讳的话题,以致大多数人都在拖延这堂人生必修课。在临近人生终点站时,我们可以怎样做,应该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告别?
    本期播客,蟹和柳请来了正在院线上映的临终关怀题材纪录电影《最后的,最初的》两位主创。自拍摄到上映长达七年,这部影片记录下生命末途的温暖陪伴,一段段告别途中的遗憾、悲伤与希望。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希望这期节目能让你更加笃定地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
    本期嘉宾:
    罗率,《最后的,最初的》纪录电影导演。
    徐筱,《最后的,最初的》纪录电影制片人。
    本期推荐的书籍:
    《最好的告别》Being Mortal
    作者:[美] 阿图·葛文德(Atul Gawande)
    00:01:28 一部临终关怀题材纪录片,三对主要人物
    00:02:11 印象最深的点:弥留之际,最有效的安慰是手的抚触
    00:06:30 办一场生前告别会,不要等去世后再表达爱
    00:10:11 导演谈拍摄缘起
    00:13:55 成为一名临终关怀志愿者意味着什么
    00:16:30 一个人就是一整个剧组,独立纪录片创作者的经典开局
    00:17:29 难以忘记的是病房中那静谧、美丽的午后阳光
    00:18:43 纪录片搭建起桥梁,让我们和亲近的人真正看见彼此
    00:22:13《最好的告别》:我感觉这本书我读的太晚了
    00:24:16 「艰难谈话」,为迎接生命终点谋求共识
    00:26:31 我们的文化为什么忌讳谈论死亡?
    00:28:06 认识死亡我来说反而是一个滋养的过程
    00:30:48 很多家属都因为「过度治疗」留下终身遗憾
    00:34:22 如何进行临终机构的选择
    00:39:24 道谢,道爱,道歉,道别
    00:41:41 拍完这个片子,我想用下半生去实现安宁离世的目标
    00:44:47 少子化的一代如何走完老年,是需要制度支持的新课题
    00:49:26 临终关怀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生命力却很坚韧
    00:51:08 纪录片进院线的现实状况,每一个微小的支持都很重要

    • 54 min
    019-我的阿勒泰 | 坦诚聊聊恋爱戏、女性视角和远方想象

    019-我的阿勒泰 | 坦诚聊聊恋爱戏、女性视角和远方想象

    本期【完犊子了】,蟹和柳聊一聊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与李娟的同名原著散文集。无论是剧中壮美的风景,还是李娟充满灵性的文字,仿佛都能让我们的灵魂出走到那片悠远、古老的旷野和森林,来到世界另一个角落去体验完全不同的生活。
    本期不全是夸赞,我们诚实地聊到了我们不喜欢的点,也聊到了文艺作品对远方和异域的想象背后的复杂性。观点犀利,但剧透不多,请放心食用,欢迎大家留言和我们一起讨论。
    单集封面:感谢 @攸攸水形(小红书)授权使用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导演:滕丛丛
    02:05 游牧是接近人类本质的一种生活
    03:30 先看书还是先看剧,体验有什么不同?
    07:08 Top 5%水平的国产剧,好看是因为做对了什么
    11:45 女性创作者的视角是怎么体现的
    19:42 令人向往的母女关系,不需要讨好任何人
    21:51「爱情喜剧」的主线设定真的高明吗?
    28:54 巴太的完整人物弧光,这个角色为什么好
    31:34 文秀的成长暗潮汹涌,在戏剧高潮之前就完成了
    33:35 一些吐槽:姥姥怎么成了奶奶?
    35:14 妈妈的爱情「咣当」一下就来了,搞钱的动力也来了
    38:58「傻白甜」和「恋爱脑」的女性刻画,是拨乱反正还是因循守旧?
    41:35 剧情上值得商榷的点,和有背锅嫌疑的角色
    45:58 我们为什么总是需要被「他者」治愈?
    49:48 想象另一种生活,均一、美好、前现代
    �散文集《我的阿勒泰》作者:李娟
    50:30 李娟其人,《我的阿勒泰》其书
    53:05 在视角、空间和虚实间跳跃的写作方法
    54:11 那时世界还很新鲜,心门敞开,「尸体」温暖
    56:37 用比喻和自省的手法描写朦胧爱情
    58:38 「只有美才是最真实不过的自然」
    59:36 「土地睁开了眼睛,认清我们的模样」
    1:00:58 这段描写让我想到百年孤独的开头
    1:02:53 有血脉传承的女性,成为旷野的主角
    1:05:56 细致微妙的通感写出浴室中女性身体的感知
    1:07:30 木耳的寓言:不断增殖的欲望与贪婪 vs 压抑欲望的古老精神

    • 1h 12 min
    018-低情商和高敏感群体的“读空气指南”

    018-低情商和高敏感群体的“读空气指南”

    日语中的「空气」一词很妙,既是字面意义上我们呼吸的空气,也指社交场合的「氛围」。「读空气」,也就是察言观色,已经成为东亚文化中的社会潜规则。我们每个人都能模糊地感受到空气中的物质,但又很难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空气解读说明书。
    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到底要怎么读呢?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读空气」的文化真的好吗?怎样从读空气的人,转变为释放空气的人,在电光火石的瞬间扭转社交困局呢?
    本期【完犊子了】,自封「情商马里亚纳海沟」的柳,和「强迫性读空气患者」蟹,从社交人格的两个极端来聊聊读空气、高情商和言外之意的那些事。
    00:01:13 跟随日式沙雕游戏来到”梦一般的察言观色世界“
    00:06:58 什么是读空气?什么是ky?
    00:11:15 中国的文化语境对读空气的要求也非常高
    00:13:58 日本人评选的「三大不会读空气行为」
    00:15:52 读空气=讨好和忍让吗?会读空气=情商高吗?
    00:22:27 读空气的童年渊源:中国式饭局
    00:31:08 职场和小圈子的空气压力指数
    00:34:17 为什么说读空气的能力是安全感指示器
    00:38:33 释放空气vs读空气,权力关系的食物链
    00:42:05 读空气的核心是观察、分析、模仿
    00:44:25 向林黛玉学习教科书式的察言观色
    00:48:23 实战时间:测测你的读空气能力有多强
    01:00:45 「不是,我当时为什么要那么说?」怎样避免在社交压力下口不择言
    01:05:42 读空气为什么这么难?
    01:07:56 「低情商」人士的自保法则:好问且(装)傻
    01:11:03 高敏感和讨好型人士的自保法则:选择权,自主性
    01:13:34 强迫人读空气的社会规范真的是对的吗?
    01:15:00 要被空气淹死了!日剧《凪的新生活》
    01:18:49 从读空气的人,变成猛吹新鲜空气的电风扇
    本期推荐的书籍是:
    �《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
    作者:[美]丹尼尔·戈尔曼
    本期推荐的影视是:
    �《凪的新生活》(风平浪静的闲暇)
    导演:[日] 坪井敏雄 / 山本刚义 / 土井裕泰 编剧: 大岛里美
    原著漫画作者:[日] 小成美里

    • 1h 25 min
    017-姐妹,吃点好的:性张力男星大赏,“女凝”的快乐谁懂

    017-姐妹,吃点好的:性张力男星大赏,“女凝”的快乐谁懂

    是的,我们决定聊聊男人:第一届“完犊子了”杯性张力男星大赛正式开赛!
    性张力这事,神秘莫测,我们选出来的有肌肉体育生,也有邪气大叔和小哭包。各花入各眼,总能找到两位主播想“有福同享”的闺蜜严选,也有一些男星令人大呼:“姐妹,吃点好的吧!”
    这期完全没有干货,但希望能让你听完快乐一些。因为在准备和录制这期选题期间,蟹和柳整整快乐了半个月。妇女朋友们,永远不要审判自己的感受,让我们解放天性,打开感官,尽情口嗨吧!
    07:35 说他是地表最帅应该没有任何争议
    11:20 是病娇疯批,也是禁欲教士
    14:58 单手反拍潇洒帅气的360度完美男人
    18:02 异域风情火辣恋人,亦正亦邪啥都能演
    21:55 不止速度还有技术,一秒五触球制霸全场
    25:57 好莱坞新晋Daddy专业户,全世界只有柳不喜欢?
    29:40 体力很好的冲刺手,官方纪录片很会抓重点
    32:21 这个星球上最会吻的男明星之一
    34:00 全票通过,毫无争议,五十岁还在持续散发魅力
    37:18 土狗男孩,县城美学,只有县城感也不行啊喂!
    40:45 全世界最适合西装革履的男人,但他真的不应该结婚!
    43:54 台湾省必吃榜No.1
    46:41 能干活、身材好、话很少、很上头!
    49:40 征服了“地球球花”的男人,能差吗?
    52:25 啊?“日本版冯巩”?还是个小哭包?
    55:29 他在那个广告里面,天神下凡一样的帅
    57:36 敏感又脆弱,易燃易爆炸
    59:50 接下来向我们走来的是国产大叔方阵
    1:02:02 他整个人有一种in-between的感觉
    1:03:08 超级低音炮的制服诱惑
    1:05:14 他跃出水面,满身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1:07:25 沉默寡言但能把事情办得明明白白的硬汉
    1:14:24 男听友请务必点进来:如何瞬间提升性张力
    1:16:22《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女性如何接纳自己的身体和欲望
    本期上榜男星有:
    柳战队:吴彦祖,罗杰·费德勒,基利安·姆巴佩,沃特·范阿尔特,布拉德·皮特,乔治·克鲁尼,孙锡久,高桥一生,爱德华·诺顿,达利尔·麦克科马克,泰勒·佩雷斯
    蟹战队:安德鲁·斯科特,哈维尔·巴登(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奥斯卡·伊萨克(佩德罗·帕斯卡),孔刘,章宇(蒋奇明),许光汉(邱泽),文森特·卡塞尔,杰瑞米·艾伦·怀特,姜文(段奕宏·、朱亚文、廖凡),加内特·赫德兰,汤姆·哈迪

    • 1h 28 min
    016-劳动节 | 保卫闲暇,做个没有“班味儿”的人

    016-劳动节 | 保卫闲暇,做个没有“班味儿”的人

    亚里士多德说“闲暇是全部人生的唯一本原”,然而在持续不断的工作、内卷和忧思之中,我们逐渐失去了闲暇。
    本期蟹和柳聊一聊在忙碌的生活中如何保卫闲暇,或者说如何重拾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的闲暇。生活太苦,拉磨太累,让我们从汪曾祺“好玩”的散文和约翰·威尔逊无厘头的纪录片中找找答案。
    3:18 年假和公休如此稀缺,休息反而有虚度的愧疚感
    04:16 如何度过闲暇是一个决定亲密关系与生活质量的问题
    07:14 想做的事情现在就去做,不为功利与他人眼光
    08:52 闲暇不是犯懒,生活的艺术才是一切人类智慧的终点
    12:08 梁实秋也觉得“没有班味儿的人”才最像一个人
    15:13 中国人永远不gap:我们为什么会害怕“空白”?
    17:08 真正拥有了自己的时间,却开始干一些牛马的事情
    20:10 贪婪的多巴胺让你手机上瘾,却越刷越累
    24:55 哪些活动能帮你平衡”欲望因子“与”当下因子“
    28:53 晚上十点半因为工作吵架,”血清素爱好“五分钟将我治愈
    �本期推荐的书籍是:
    《生活,是很好玩的》作者:汪曾祺
    32:58 有味、草木、春秋,桩桩件件都好玩
    34:10 邻居大妈在汪曾祺笔下,和沈从文、老舍一样生动
    35:17 闲暇生活不外是写写字、画画画、做做菜
    36:06 物质贫瘠时代的稀缺与珍重
    40:00 汪曾祺创造了一道小红书和下厨房名菜,菜谱如下
    42:10 反对宏大叙事,捕捉平凡生活的闪光时刻
    44:31 汪曾祺如果活在今天,会是小红书网红博主吗?
    �本期推荐的影视是:
    《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How to with John Wilson)导演:约翰·威尔逊
    48:22 气质像伍迪阿伦的小伙,靠自制vlog与HBO签约
    49:47 伪“生活指南”,每次都离题万里却乐趣无穷
    51:09 如何随性行事?跟着约翰·威尔逊绝对得不到答案
    56:04 对当下生活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不带偏见的观察

    • 59 min

Top podcasts en Sociedad y cultura

Seminario Fenix | Brian Tracy
matiasmartinez16
Se Regalan Dudas
Dudas Media
The Wild Project
Jordi Wild
El lado oscuro
Danny McFly
CARAS VEMOS SUFRIMIENTOS
Silvia Olmedo
De Todo Un Mucho
De Todo Un Mucho

También te podría interesar

浪花不上班
我是小浪花
忽左忽右
JustPod
离心力比多
拾壹&壁仔
思文,败类
思文败类
Acquired
Ben Gilbert and David Rosenthal
喜番调频|笑个不停
喜番喜剧